理论教育 湛江傩舞文化:雷州傩舞的传承与发展

湛江傩舞文化:雷州傩舞的传承与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雷州市的崇雷傩舞以擎雷山为东西走向延伸传承发展。人们高擎雷首公像欢呼雷州古老的“雷傩舞”民俗源自古代雷州古越族人对雷神崇拜而举行的敬雷仪式。每年正月二十八日是雷首公的诞辰,雷州城乡举行盛大的崇雷舞傩活动,雷傩舞的主体是雷公与五雷公将。敬雷傩舞是雷州先民对雷神、雷公的崇祀仪式。随着社会发展、民族迁移和各种信仰文化的渗透,敬雷傩舞的内容已十分丰富,但它们仍然保留了敬雷、崇雷的主体。

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是湛江市下辖的县级市,属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多雷。《雷司本院官将》说:“天雷在吾头,地雷在吾足,春雷在吾左,夏雷在吾右,秋雷在吾前,冬雷在吾后。”亦按五行论分为“东方甲乙木雷主,南方丙丁火雷神,西方庚辛金雷位,北方壬癸水雷天,中央戊己黄雷祖”。这些方位、季节、颜色、特征、称谓,均为先民对自然雷神崇拜文化的遗存。至于雷公江赫冲、东方雷公将马欝林、西方雷公将方仲高、南方雷公将郭元京、北方雷公将邓拱辰、中央方雷公将田元宗,则是《雷司本院官将》中所载述的五方蛮雷(古代称南方为南蛮)在雷州民俗中所尊奉的雷神将,是自然雷神崇拜演进社会神权化后的尊号名称,是王朝宣封对社会作出贡献恩德被民的神衔。最早起源于周伐商胜利后对战亡将帅的封衔颁奖,以后各朝封建帝王追加诰封,用神德威严潜移默化影响百姓,规范思想行为,淳化社会民风,稳定人心,巩固统治。

雷州市的崇雷傩舞以擎雷山为东西走向延伸传承发展。向东有塘尾四境村、东山尾村、下田三境村、宋村、东林村,越过花溪有扶柳村、雷高村。向西有夏初村、水犁村、东井村、南亭村、西排村、塘子四境村、东阁村、川东村、东后村、仙排村、夏田村、西山尾七庄村,越过松竹溪云津渡有店前村、许宅村、南排村、北坡村、山尾村、前塘村、何宅村、井尾村、赤步村、北界洋村等,跨过安榄渡有白沙镇的黎郭村、东岭村、国实村、官村、和家村、瑚村、谭坡四境村、草白村、中村、六余村、洪富村、水店村,城镇的曲街,附城镇的东门村、麻演村、榜山四境村,沈塘镇山后村、处井村、溪头村、塘边村等环东西洋村境,以及麻章区太平镇的洋尾村、卜品村,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西岭、下埠、北塘、云脚等,还有不少村庄仍未统计载入。这些乡镇村庄的传统傩舞历久不衰,民俗气息浓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亲和力。

雷州市的傩舞活动分布区域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论庙堂供奉的神灵诞期如何,舞傩的主体均为雷公与五雷公将,戴木质、纤质、皮质傩面具或画脸谱,头扎红巾插旗。傩舞的动作以及雷首敕令法符中雷神的脚是鸟爪,保留了雷州百姓对雷神崇拜的一些图腾符号。

在雷州,傩舞因流传地点不同而名称各异,有“舞呼”、“舞户”、“走成伥”、“走清将”、“打将”、“考兵”等。无论傩舞如何称谓,其主体都是雷首公与五雷公将,内容均为驱逐邪恶。

塘仔村现保存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樟木质傩面具六个,分别是雷公与东、西、南、北、中五方雷公将。其基本造型是:雷公江赫冲为玄色脸孔,鸟嘴,高勾鼻,凸圆目,大垂耳,竖威仪,鼻梁与脸部彩绘云纹,额中雕竖目,双眉上翘,头顶束髻前中有太阳纹,鼻梁、脸部与下巴彩绘云纹,额与脸部彩绘水波纹;东方雷公将马欝林为青色,凸圆目,高勾鼻,大垂耳,竖威仪,头顶两凸角,鼻梁、脸部与下巴彩绘鳞纹,鼻翼彩绘云纹,额与脸部彩绘水波纹,口含木藤结;南方雷公将郭元京为赤色,凸圆目,高勾鼻,大垂耳,竖威仪,头顶两凸角,鼻梁、脸部与下巴彩绘鳞纹,鼻翼彩绘云纹,额与脸部彩绘水波纹,口含木藤结;西方雷公将方仲高为白色,凸圆目,高勾鼻,大垂耳,竖威仪,头顶两凸角,鼻梁与脸部彩绘鳞纹,鼻翼彩绘云纹,下巴彩绘眼纹,口含木藤结;北方雷公将邓拱辰为玄色,凸圆目,高勾鼻,大垂耳,竖威仪,头顶两凸角,鼻梁、脸部与下巴彩绘鳞纹,鼻翼彩绘云纹,额与脸部彩绘水波纹,口含木藤结;中央方雷公将田元宗为黄色,凸圆目,高勾鼻,大垂耳,竖威仪,头顶无两凸角,鼻梁、脸部与下巴彩绘鳞纹,鼻翼彩绘云纹,额与脸部彩绘水波纹,口含木藤。东、南、西、北、中五方雷公将神态威严勇悍。用青、赤、白、玄、黄五色表示五方位雷公将,青、赤、白、玄四色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亦称“四季雷”。这一套人格化造型的傩面具传承着原始图腾的意象,蕴含着人们对自然雷神的崇拜,展示了雷州先民对自然多雷神崇拜进入社会人神崇敬的文化遗存符号,形象淳朴逼真。此套傩面具保存最完整,十分珍贵。

人们高擎雷首公像欢呼(资料图片)

雷州古老的“雷傩舞”民俗源自古代雷州古越族人对雷神崇拜而举行的敬雷仪式。每年正月二十八日是雷首公的诞辰,雷州城乡举行盛大的崇雷舞傩活动,雷傩舞的主体是雷公与五雷公将(六个傩面具)。正月二十七日早上4 时左右,村民就在供奉雷首公的庙宇设坛敬祭。道士念咒经,奏请雷首公巡游遣灾。占卜允许后,先举行誓师、演练等仪式,然后村民抬着雷首公宝像,戴着雷公与五雷公将的傩面具,穿着五色衣服,锣鼓开路。雷首公左手拿凿,右手举斧,指挥雷公、五雷公将到各家各户“遣灾”。各家各户庭院中备好供品迎接,雷公、五雷公将排着队,左手叉腰右手高举作“香火诀”,徐徐而进。他们站立于庭院中间,头左右摆动,右手不停地转动,脚步上下踏跳,不时地发出“呼呼”的声音。雷公站在庭院后中间,出斧举凿,踏步向前后进退,舞傩动作原始古朴。全村舞傩遣灾毕后,回到庙前广场,庆祝遣灾成功,气氛达到高潮,村民不断地高抬举起雷首公,连连高喊:“呼!呼!呼!”古称“擎雷”。雷城案山称“擎雷山”,位于南兴镇北山村。山不很高,巍然横亘。“擎”字是用“敬”与“手”组合而成,从中可以悟出“擎雷山”是古代雷州人民敬雷舞傩的地方。

敬雷傩舞是雷州先民对雷神、雷公的崇祀仪式。随着社会发展、民族迁移和各种信仰文化的渗透,敬雷傩舞的内容已十分丰富,但它们仍然保留了敬雷、崇雷的主体。(www.daowen.com)

敬雷傩舞的内容与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南兴镇山尾村(东山尾村)帝帅庙供奉雷首、真武、上元、医灵、天罡与玄坛,庙前有一座供奉雷祠三殿的雷祖庙。有八个傩舞面具平时安放在帝帅庙内,村中道士说是天罡四将(天罡赵帅、三洞官军、四员猛将、众将吏兵、天罡公将)和玄坛四将(玄坛赵天、三洞官军、四员猛将、众将吏兵、玄坛公将)。根据舞傩是抬着雷首公遣灾与傩面具的形状分析,原先应是四个四方雷将、两个天罡将和两个玄坛将,后来在民俗融合中被改变了,或是混合不清而改称今名。

遣灾的程序为:1.请神,2.犟轿,3.竖盅,4.遣灾,5.缘首家犟轿,6.竖盅,7.押灾送下河,8.回庙安座。农历正月十五日舞傩遣灾,傩舞的主体仍是四方雷公将,还有天罡将、玄坛将。这显然是既融会了中原民俗又传承了雷州古老的崇雷文化。

雷高镇雷高村供奉雷祠三殿,农历正月十二三日夜游鲤鱼灯,十四日游神,十五日舞傩遣灾,傩舞的主体是五个用牛皮制作的五雷公将傩面具。附城镇东门外天福庙供奉雷祠三殿与张天师,农历三月十五日游傩,是仿效张天师向各家各户散发驱除邪疫灵丹与法符,但舞傩的主体是雷公与五雷公将,傩舞面具用牛皮制作。《山海经·大荒东经》云:“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郭璞注:雷兽,即雷神也。)由此看来,雷州人用牛皮制作傩舞面具以驱逐灾邪,具有历史渊源。

附城镇榜山村的雷祖古庙农历正月十五日游神舞傩,傩舞的主体是画脸谱的雷公与五雷公将,这是敬雷傩舞在传承中借鉴戏剧舞台脸谱的一种形式。傩舞画脸谱的还有附城镇、沈塘镇的乡村以及白沙镇东岭村。白沙镇东岭村的雷麦陈三殿宫,雷王诞期在农历九月初一,麦王诞期在农历正月十三日,陈王诞期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该村于农历正月十五日早上舞傩遣灾,主体是雷公与五雷公将,没有傩面具而是画脸谱。遣灾时舞傩者各执一支山柊以驱赶邪恶。山柊是雷州半岛山林中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雷州民间用以避邪。这是敬雷傩舞在民俗传承中增添充实的驱邪成分。

南兴镇塘尾村三天通王宫于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八日游傩,傩舞的主体是三天官(万天雷首邓伯温、宣天玄坛赵副亚天使、都天灵官马朱陈天君)与五雷公将共八个傩面具。傩面具为橹罟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橹罟是雷州民间用以避邪的一种野生植物,塘尾村用橹罟干枝雕刻傩面具,是把雷州民间习俗融入传统敬雷傩舞仪式中,从而加大加重驱赶邪恶的力度。从其傩面具的造型看,既有古老崇雷符号的传承,又有社会人神权崇拜的形象。

由于历史的变革、民族的迁徙、民俗文化的融会,古老的敬雷傩舞活动显示出民俗文化的多元性,但也依然保留传承了古老的敬雷崇雷的动作特点。汉唐以后不少中原汉人为避战乱迁徙到雷州,尤其是宋、元、明时期,闽南人大量南迁雷州。他们带来了各自的宗教文化,又融合了雷州当地的民俗。傩舞举行的时间,有的村庄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有的仍然保留在农历正月二十八日。傩舞内容也充实了许多,从五雷公将增加了土地公、土地婆。土地公拄着拐杖,手提财宝,意在赐财送宝;土地婆手抱布娃娃,意为喜送贵子。他们跟随着五雷公将遣灾,赐财送子。不管历史如何发展,各种宗教文化如何交融,雷州傩舞的主体内容仍保存着雷神部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