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系判断及逻辑特性 | 从《法律逻辑学》解析

关系判断及逻辑特性 | 从《法律逻辑学》解析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组成。上述例断定李某和刘某不具有“同案犯”关系,是一个否定关系判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关系判断所断定的关系的逻辑特性,对关系判断进一步划分。按照关系是否具有对称性,可将关系判断分为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和反对称关系;按照关系判断断定的关系是否具有传递性,可将关系判断分为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和反传递关系。

关系判断及逻辑特性 | 从《法律逻辑学》解析

(一)关系判断及其结构

从前面关于判断的基本分类可知,关系判断属于非模态判断中的简单判断,是一种和性质判断相并列的判断形式。关系判断就是断定事物间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关系的判断。例如:

(1)刘洲喜欢法学专业

(2)有些法学专业的学生讨厌某些法学专业课程。

(3)凡有良知的人都痛恨暴力犯罪。

上述三例都是关系判断,其中例(1)断定“刘洲”对“法学专业”具有“喜欢”之关系;例(2)断定“有些法学专业的学生”对“某些法学专业课程”具有“讨厌”之关系;例(3)断定所有“有良知的人”对“暴力犯罪”具有“痛恨”之关系。

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组成。

关系者项就是表示关系承担者的概念,其中位于前面的称为关系者前项,简称前项;位于后面的称为关系者后项,简称后项。例如,上述例(1)中的“刘洲”为关系者前项,“法学专业”为关系者后项;例(2)中的“法学专业的学生”为关系者前项,“法学专业课程”为关系者后项;例(3)中的“有良知的人”为关系者前项,“暴力犯罪”为关系者后项。

关系项就是表示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的某种关系的概念。例如,上述例(1)中的“喜欢”,例(2)中的“讨厌”,例(3)中的“痛恨”。

量项是指表示客观对象即关系者数量的概念。如同性质判断一样,关系判断的量项也分为单称量项、特称量项和全称量项。例如,上述例(1)中的关系者前项为单称量项,例(2)中的关系者前项为特称量项,例(3)中的关系者前项为全称量项。当然,在思维实践中可根据断定的具体情况,将量项分别置于前项和后项,即量项既可以出现于关系者前项,也可以出现于关系者后项。

(二)关系判断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关系判断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1.肯定关系判断和否定关系判断

根据关系判断断定事物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将关系判断分为肯定关系判断和否定关系判断。断定事物间具有某种关系的判断称为肯定关系判断,断定事物间不具有某种关系的判断称为否定关系判断。其逻辑形式分别为:aRb和ab。例如:

(1)李某和刘某不是同案犯。

(2)李某的犯罪情节比刘某的严重。(www.daowen.com)

上述例(1)断定李某和刘某不具有“同案犯”关系,是一个否定关系判断。例(2)断定李某的犯罪情节相比于刘某的犯罪情节具有“严重”关系,是一个肯定关系判断。

2.对称性关系判断和传递性关系判断

根据关系的逻辑特性,将关系判断可分为对称性关系判断和传递性关系判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关系判断所断定的关系的逻辑特性,对关系判断进一步划分。按照关系是否具有对称性,可将关系判断分为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和反对称关系;按照关系判断断定的关系是否具有传递性,可将关系判断分为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和反传递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划分是逻辑学所重点研究的关系判断的类型,下面进行逐一解释。

(1)对称关系

如果在a和b两个关系者项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当a和b具有某种关系时,b 和a 也必然具有这种关系,那么a 和b 之间的关系即为对称关系。例如,当断定“李某和刘某是同案犯”时,则必然断定“刘某和李某是同案犯”,其中“同案犯”即为对称关系。

(2)反对称关系

如果在a和b两个关系者项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当a和b具有某种关系时,b 和a 必然不具有这种关系,那么a 和b 之间的关系即为反对称关系。例如,当断定“李某的犯罪情节比刘某的严重”时,则必然不能断定“刘某的犯罪情节比李某的严重”,其中“比……严重”即为反对称关系。

(3)非对称关系

如果在a和b两个关系者项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当a和b具有某种关系时,b和a可能具有这种关系,也可能不具有这种关系,那么a和b之间的关系即为非对称关系。例如,当断定“李某殴打了刘某”时,则可以断定或者不可以断定“刘某殴打了李某”,其中“殴打”即为非对称关系。

(4)传递关系

如果在a、b、c 三个关系者项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当a 和b 具有某种关系,且b和c具有某种关系时,a和c也必然具有这种关系,则这种关系即为传递关系。例如,当断定“张三的刑期长于李四的刑期,李四的刑期长于王五的刑期”时,则必然断定“张三的刑期长于王五的刑期”,其中“比……长”即为传递关系。

(5)反传递关系

如果在a、b、c 三个关系者项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当a 和b 具有某种关系,且b和c具有某种关系时,a和c必然不具有这种关系,则这种关系即为反传递关系。例如,当断定“甲和乙是父子关系,乙和丙是父子关系”时,则必然不能断定“甲和丙是父子关系”,其中“父子关系”为反传递关系。

(6)非传递关系

如果在a、b、c 三个关系者项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当a 和b 具有某种关系,且b和c具有某种关系时,a和c可能具有这种关系,也可能不具有这种关系,则这种关系即为非传递关系。例如,当断定“单位甲与单位乙有合同关系,单位乙与单位丙有合同关系”时,则可以断定或者不可以断定“单位甲与单位丙有合同关系”,其中“合同关系”即为非传递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