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的三个研究主题及其意义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的三个研究主题及其意义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和公办学校为从属关系,可将其归为学校。图1基于VOSviewer的关键词标签网络图图2基于VOSviewer的关键词密度图在图2中,亮黄色部分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结合浅黄色区域的元素,以及图1进行综合分析后,笔者得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的三个研究主题,分别是教育法律、教育政策、融合教育。受教育权是每个人都应有并受法律保护的,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大多数研究者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执行政策的现状、原因、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的三个研究主题及其意义

(一)研究领域分析

将数据预处理后所得RIS格式源文件导入VOSviewer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的关键词标签网络图(如图1所示)、关键词密度图(如图2所示)。图1是由VOSviewer提供的标签网络图(Network visualization),图中的标签由圆圈表示,圆圈的大小与标签内容的比重正相关。标签的颜色由所在的聚类簇决定,并且不同聚类簇颜色是不同的。图2是由VOS-viewer提供的密度视图(Density visualization),它可以直观地反映高频词及其相关词出现频率的密度分布。高频词在图中以标签形式出现,其对应的特定区域的颜色,则取决于标签显示领域的论文数量。也就是说,已发表文献数量越多,则颜色越接近黄色;反之,已发表文献数量越少,颜色越接近深蓝色。

由图1可以看出,关键词被分为9个聚类,以中心聚类标签依次罗列如下:流动儿童(红)、农民工随迁子女(橙)、随迁子女(绿)、流动人口子女(黄)、教育公平(浅蓝)、农民工子女(紫)、公办学校(深蓝)、学校(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粉)。在这些聚类簇中,流动儿童(红)、农民工随迁子女(橙)、随迁子女(绿)、流动人口子女(黄)、农民工子女(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粉)聚类标签的实质基本都是指向同一群体。虽然上述概念的外延大小不一,如随迁子女可能包含非农民工的流动人口子女,但是从目前来看,学界对非农民工流动子女关注非常少。此外,“流动儿童”“随迁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在学界的研究中都是指农民工随迁子女。所以,可以将上述六个聚类归为一类,即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和公办学校为从属关系,可将其归为学校。综上,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领域的关键词聚类依据标签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教育公平。

图1 基于VOSviewer的关键词标签网络图

图2 基于VOSviewer的关键词密度图

在图2中,亮黄色部分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结合浅黄色区域的元素,以及图1进行综合分析后,笔者得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的三个研究主题,分别是教育法律、教育政策、融合教育。

1.教育法律

目前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法律层面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平等受教育权”方面,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依据、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内涵、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遭受损害的原因、从法律的角度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均对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作出了规定。受教育权是每个人都应有并受法律保护的,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本无需另行讨论,但由于1986年《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合理设置小学和初中,使儿童、青少年可以就近入学。”而人们所理解的“就近”,就是依据“户籍”来判断,所以就近入学演变成为按“户籍”入学。这一规定为人们就近接受教育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供了依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人口流动的频繁发生,这一规定给农民工随迁子女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带来了不少麻烦,甚至是“阻碍”。随后,国家修订了《义务教育法》(2006年),将该条款修改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其学龄儿童、青少年有资格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地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当地人民政府应该为他们提供平等的义务教育机会。”但由于历史缘故导致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出现了“受损”。因此,教育法律成为学界的一个研究的重要方面。

2.教育政策

学界在研究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学者关注于教育政策问题。目前对于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政策的历史演变、政策职能的探讨和政策实施。

第一,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历史考察,目的在于把握政策发展的轨迹,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政策寻求依据,以便更好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服务,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可以“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当然,每个研究者的研究专业背景和认知都是不同的,其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归纳也不同。有的研究者以时间为序,以特点为据进行梳理;有的研究者以研究国家对农民工政策的历史演变为脉络进行梳理;有的研究者以政策文本的主要特点及其侧重点的不同为依据进行梳理。

第二,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功能。主要探讨教育政策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作用,同时思考“如何保证其合法权益、促进其社会融合,中央政府与各地政府协调的过程中究竟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问题。

第三,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实施。大多数研究者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执行政策的现状、原因、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有:“政策不够合理,执行机构执行力以及目标群体自我维权能力不强,政策执行中文化、经济、人文环境的阻碍。[28]”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在于:“教育政策本身不完善、政策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政策执行的执行力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督、政策执行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使得各级地方政府选择性、虚假性、停滞性、被动性和附加性执行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29]研究者对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执行的分析不同,其提出的对策的侧重点也有些不同。研究者提出的对策涉及管理机制建设、司法救济机制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建设、教育法律建设等多个方面。

3.融合教育

在解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困难的问题之后,农民工随迁子女又面临城市融入的难题。目前,国内对融合教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从2004起才陆续有学者开始这方面研究,相关的研究并不算丰富,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也不多。从研究内容看,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融合教育的内涵、问题、措施三方面,还有待拓宽,同时应加强对融合教育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研究是基于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正在逐步增多,但理论分析比较笼统、宏观,缺乏一定的深度。武汉市从2002年就开始尝试实行融合教育,在教学方面提出了“四个统一”“六项行动”等措施。[30]2007年南京沙洲中学开设“走进南京”校本课程及其他措施,用以帮助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31]可见,目前融合教育研究以宏观为主,逐步走向微观;从一般的教育探讨走向地方课程层面、地方融合教育特色方面的探讨;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逐渐过渡到实证量化研究阶段。

(二)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由作者在论文拟定时标注的,是论文内容和研究主题的高度梗概。对论文关键词的分析以及统计可以让研究人员快速了解并粗略掌握某一主题的研究热点,即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的节点。[32]共现分析的原理是通过关键词的共现频次来展示研究对象的分布状况,以便人们更快地掌握整体研究状况。本研究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研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依据中心度和关键字的频次来分析探讨现有主题的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

首先,在CiteSpace软件中,选取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word),时间跨度为1996—2018年,单个时间分区长度为1年,其他参数设置不变。标签调节(Term Labeling)选择By Freq,其参数设置Threshold=5,Front size=5,Node size=10。最终生成关键字共现图谱(如图3)。图谱中每个关键词都由一个圆点代表,而圆点的大小象征关键词出现频率,点与点间连线的数量代表关键词共现的系数。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高频共词的图谱中共生成了144个点,475条连线,密度为0.0461。

图3 基于CiteSpace的关键字共现图谱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故高频词中应排除相关关键词词条。从表1可以看出,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依次为义务教育、异地高考、教育公平、公办学校、公立学校、教育政策、社会融入等。这些高频关键词部分反映了该领域学者的研究倾向与关注点。(www.daowen.com)

表1 关键词频次排序及中心度排序

续 表

此外,中心度指标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研究热点。假如关键词所在的点处于多个网络交往路径上,即该点可以通过对信息的正影响或者负影响,从而影响信息传递,最终影响群体,那么就认为这一点的中心度较高,即本研究的研究热点。[33]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依次为义务教育、教育公平、公办学校、异地高考、公立学校、教育政策、社会融入,表明这些关键词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中具有重要中介作用。

综合图3、表1的数据可以判定,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领域中,义务教育、教育公平、异地高考、公办学校为最主要的四个研究主题。

1.义务教育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逐渐增加,迁入地政府不管是户籍管理还是教育经费投入都面临较大压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上学难和上学贵”仍然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迁入地享受受教育权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迁入地的义务教育短期内依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有些学者认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化政策,特别是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仍然由地方主导,由于财政供给能力不足,而导致教育资源不足,同时也造成区域教育资源的不平衡”。[34]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离开了原籍,但流出地政府的教育拨款并没有分配到农民工子女的流入城市。流入地教育经费不足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难的问题不可避免。2003年,教育部等部委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政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受到法律保障。

2.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主要指平等受教育权,具体包括“受教育机会获取权、受教育条件建设请求权、受教育条件利用权、受教育过程平等权、获得公正评价权、免受一切歧视的权利”[35]

从目前来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现状不太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入学条件上遭遇非公正对待。虽然公立学校已然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但往往对其入学条件设限,很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即使他们顺利进入公办学校,他们也常常会在各方面受到一些不平等的待遇。由于对入学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大多数农民工将其子女送到“民工子弟学校”就读,这些学校的存在虽然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但是它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比如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违法办学严重;即使能进入城市公办学校读书,但其“学习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以前是小学毕业后便要回老家读初中、高中,现在虽然可以在流入地就读初中,但高考仍要回原籍参加考试。

3.异地高考

就异地高考而言,学界并没有给出权威统一的定义。简单地说,异地高考就是子女跟随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在父母工作地生活、学习一段时间后不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随着我国人口迁徙规模剧增,教育资源的争夺及其矛盾愈演愈烈,经过社会大众长时间的反映和部分学者的呼吁,为保证教育资源相对平衡分配,国家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异地高考问题在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它在经历了极其漫长和曲折的过程后,最终在制度上得以确立。在异地高考制度颁布前,学者们就对是否应该施行异地高考做了大量研究;时至今日,学者们依旧对异地高考的实施研究报以热情。因此,异地高考一直是研究热点。

4.公办学校(公立学校)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公办和非公办两大类。其中,公办学校是由政府教育部门管辖的公办学校提供的正规教育,因此,公办学校一直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场所。根据设置方式的不同,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独立设置的民工学校,这些学校多是由原有各种类型中小学资源改造整合而成;另一种形式,是将农民工子女按照学区就近上学的原则,直接插入普通公立学校实施义务教育。除了上述公立学校以外,还有一部分民办私立学校也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等。对于大量无法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是大胆接受还是尽量回避?对于已经进入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如何使他们跟上城市孩子的学习进度?又如何使他们快速融入新学校?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而言,设立单独的学校进行教育还是和城市孩子共校更好?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后作出有效决策。因此,公办学校也成了研究热点。

(三)研究前沿分析

突变词检测是用于表征某些年份发表文献数量急剧增加的专业术语,主要是居于关键词数量骤增的检测,它包括突变词的时间分布和突变强度,可用于确定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运用Burstness函数,从大量的主题词中探测出15个突变词(Burst Terms),如图4所示。其中,Year表示该数据首次出现的时间;Strength表示突变的强度;Begin表示关键词成为前沿开始的时间;End表示该关键词成为前沿结束的时间。突现词以首次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每个词语右侧的时间线上粗体部分表示在该时间区间内,该词语所表明的主题的相关研究较明显地凸显出来。粗体部分越靠近右侧,则表明该关键词近期内更受关注。从图4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随迁子女、农民工、学业成绩三个关键词的热点和前沿持续到2018年。

图4 基于CiteSpace的突变词检测图谱

图5是VOSviewer提供的叠加视图(Overlay visualization),它可以直观地反映高频词时间的分布变化。高频词在图中以标签形式出现,其标签颜色取决于右下角的年份。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年份,因此我们可以依据颜色不同直观地观察研究主题的变迁。据颜色变化对应随迁子女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题为:子女随迁、学业成绩、家校合作、新型城镇化、城市融入。

图5 基于VOSviewer的叠加视图

基于图4、图5,我们可以得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前沿为学业成绩、家校合作、新型城镇化、城市融入。

从图5中的前沿关键词可以看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前期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教育法律、教育政策上。比如,从国际法律或国内法律探讨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教育权利、因户籍制度造成的“入学难”问题、异地高考的确立以及实施困境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步分化,一些研究者开始从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视角进一步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学科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