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的沉默分析 成果总结

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的沉默分析 成果总结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onpland和Wiemann对沉默的研究也说明来自台湾的中国学生能够欣然接受交际中的沉默。笔者欲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研究学生与外教之间的沉默以及不同国籍学生的沉默,收集语料,以确保语料真实有效。(一)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我们常听到中国的外教抱怨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使他们难以理解,无所适从。中国人认为在公共场所对某人提出异议,会有损他人面子。

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的沉默分析 成果总结

对于沉默的理解,大多数西方人倾向于将沉默视为冷淡、气愤、反对、敌视、羞愧、轻视、厌恶等,而东方人则把沉默视为顺从、敬意、同意、深思和友好等。中国人给女孩子起名时常用“静”这个词,希望女孩子能文文静静,不要多嘴多舌。在日常生活中与长辈交流时,晚辈要悉听尊便,不宜发生口角。而在西方一些国家,沉默被认为是缺乏交际,是一种无礼的消极行为。在一项对谈话信任度(Beliefs about talk)的调查中,Howand Giles等人发现,在被调查的美国白人、美籍华人和中国人中,中国组对沉默的接受程度大大高于另外两组。Conpland和Wiemann对沉默的研究也说明来自台湾的中国学生能够欣然接受交际中的沉默。他们不同陌生人交谈,认为无需打破沉默,而且难以想象沉默会使人尴尬。笔者欲在文化交际课堂中研究学生与外教之间的沉默以及不同国籍学生的沉默,收集语料,以确保语料真实有效。

(一)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

我们常听到中国的外教抱怨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使他们难以理解,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根据关联理论,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对沉默的认知产生差异,进而对沉默的理解会有不同的关联性,从而推理出不同的语境暗含。

案例一

“Raise your hands if you agree!”Dr.William N.Brownbegs his Chinese graduate students.

No response.

“Then raise your hands if you disagree!”

Still nothing.

“How about raising your hands if you're awake?”

Some glance about awkwardly,but none dare raise theirhands,or break the silent vigil they've kept since primary school.

(from The World of English,1996,10:44)

当外教希望中国学生能在课堂上与他进行互动,话轮第一次转向中国学生时出现了冷场的现象。根据关联理论,得到沉默信息的外教就会根据大脑中的知识草案和当时的语境推断出一系列的语境假设:

a.学生们没有听到自己刚刚说的话;

b.学生们没有理解自己的英文表达;

c.学生们太过内敛,不愿意与自己互动;

d.学生们不同意自己的观点,故没有回应。

要从这些假设中确定学生们沉默的含义,外教就要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关联性越强的假设,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小;如关联不足,推理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大。根据最大关联性的定义,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这个最大关联性往往与人类的认知相符合。在此环境下,外教根据自己的认知,推测学生们的沉默是由于并不同意自己的观点造成的d,这个理解是他付出最小努力就可以得出的推理。因此,他决定换一种互动方式,让那些有异议的学生举手,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依然一片静默。这次的“沉默”与上次的“沉默”,根据外教此时的认知,可推断出c,学生们的沉默是由于内敛的性格造成的,因为他第一次所推理出的d最大关联性经证实,是错误的。a和b两种语境假设对于外教而言没有任何交际价值和意图。这时交际行为的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就得到了统一。当外教理解为学生的沉默是由于性格内敛,不善表达所造成时,决定改用一种自认为更为幽默的方式来提问,希望能够得到回应,调节课堂气氛,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外教的玩笑与苦心在中国学生的认知中,却产生了不同的理解,结合当时的语境,中国学生对外教的那句“how about rasing your hands if you're awake”,根据自己的认知得出以下语境假设:

a.外教希望清醒的同学都举手(不具感情色彩);

e.外教因为之前同学们没有回应而生气了,故意讽刺性地说出了这句话;

f.外教希望通过这种幽默的方式打破僵局,与我们互动。

在中国学生的心里,大多数老师都不苟言笑,严肃刻板,在课堂上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不会与学生开玩笑,学生的角色主要在于认真聆听,沉默被认为是一种“尊师重教”之道。对于老师的讲授,学生大多会自己理解消化知识,很少人会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中国人认为在公共场所对某人提出异议,会有损他人面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对于外教所说的“how about rasing your hands if you're awake”,对此话的理解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的情况下,得出的推论为b,我们就将b视为最大关联性,但此交际行为的最佳关联性是c。

由此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当交际行为的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不符时,交际活动通常会出现尴尬、误解等情况。导致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认知不同。

(二)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是Grice的意义理论。1957年Grice发表《论意义》一文,提出区分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自然意义与意向性无关,如“乌云意味着快要下雨”这个语句的意义与说话人的意向无关。非自然意义则与意向性有关,如“鸣笛意味着发生紧急事件”这个语句的意义与说话人的意向有关。Strawson(1964:155)把Grice的非自然意义交际加以具体化,概括为以下三个意向(王得杏,1998:86-87;熊学亮,1999:44-45):(1)说话人S说了话语X,在听话人H那里产生R效果;(2)听话人H识别了说话人S的意图;(3)听话人H对说话人S的意图进行识别,至少部分是H做出R反应的原因。

Sperber和Wilson对Grice的意义论进行简化,认为无须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意向,而只需满足意向(2),说话者S即可成功地传递其交际意义,遂被称为交际意向(communicative in-tention)。既然意向(1)的存在与否不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因此它被称为信息意向(informativeintention)(Sperber&Wilson,1986:50)。话轮沉默中语言形式的缺省不等于信息意向的消失,也不意味着交际意向的藏匿。话轮沉默意义的模糊性、多元性恰是其丰富的信息意向的佐证。听话人从一系列信息意向中推理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向是交际成功的关键因素。如下面这则对话。

案例二

例(2)这个例子发生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是一个美国留学生与韩国留学生的对话。

A(美国学生):你平时喜欢做些什么呢?

B(韩国学生):我平时喜欢游泳、跳舞。

A:你今天很漂亮。

B:(微笑沉默不语)……

A:今天天气很不错。(张楠,2011)

当美国学生夸奖韩国学生很漂亮时,韩国学生以沉默回应,造成了冷场的现状。

韩国学生沉默的信息意向如下:

a.韩国学生没有听到美国学生的夸奖;

b.韩国学生听到了夸奖,但觉得夸奖很突兀、很尴尬,不知道如何回应。

c.韩国学生听到夸奖,感到害羞,以微笑代替。

显然,a对于美国学生来说没有任何交际价值和意图,而美国学生作为发话者面对韩国学生的沉默,无论他心理上是否有所准备,在他眼里沉默意味着消极与冷场,他都要尝试作出改变。因此,他结合当时的语境以及大脑中储存的知识推导出一系列命题:

a.韩国学生不可能没听到自己所说的话;

d.自己夸奖的方式太过直接,韩国学生觉得受到了冒犯;

e.韩国学生很害羞,不好意思回答。

在此,美国学生没有成功地完成对韩国学生沉默的信息意图的解读,他所理解的信息意图是b,但韩国学生真正想传递的信息意图则是c。这就使得韩国学生沉默的交际价值在被误解后无法真正实现。导致交际意图中断的根本原因在于听话人对于信息意图的错误推断。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沉默有着自己不同的认知,这种认知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对于信息意向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西方人眼中,如果对方欣然接受自己的夸奖,应该回应谢谢之类的话语,而不是沉默不语。

案例三

这个例子真实地发生在笔者大三的外教课堂上,外教是一位50岁左右的美国男人,已经在中国生活了7年。在上课10分钟之后,一位女生姗姗来迟,她默默地推开门,低着头,准备沿着侧边的过道坐到后排的座位上,这时正在讲课的外教注意到了她,两人发生了以下这组对话。

外教:Why are you late again,Angel?

Angel:No response.

外教:Why Chinese students always are silent when I ask some questions?Like Iwill kill them…(said to all classmates)

Angel:Sorry,Pat!Igot up late thismorning.

当外教想问清楚Angel总是迟到的原因时,Angel选择了沉默,接收到此信息的外教这时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得出以下几个信息意向。

a.Angel没有听到自己所说的话;

b.Angel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只觉得自己在责备她;

c.Angle因迟到感到抱歉,不好意思回答这个问题;

d.Angel正在思考该如何回答。

因为外教已经在中国教学7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了解一些中国人与美国人文化上的差异,而且Angel之前就是他的学生,他对Angel的性格特点也有基本认知,所以他推理出Angel表达的信息意向为b。当他得知Angel对第一个问题有所误解时,他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再解释一遍。在这组话轮中,外教是发话人,Angel是听话人,她结合语境与认知对话语的信息意图在脑海中作出如下分析。

a.外教并没有责备自己,只是询问迟到的原因。

e.外教在责备自己没有对第一个问题作出回应。

这时显然Angel明白外教所传递的信息意向为a,虽然这次外教的“Why Chinese students always are silent when I ask some questions?Like Iwill kill them…”并不是只在跟Angel交谈,但作为听话者之一,她识别了外教所传达的正确的信息意图。所以,接下来,她对自己刚才的沉默以及迟到的原因作出了解释,这样Angel的交际价值就顺利地得到了实现。

以上这些实例可以说明交际意图的实现不可能仅靠语言符号的编码—解码,必须经过一个示意推理的过程。理解沉默更是如此,一般而言,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龚卫东、吴雪燕,2003)。

(1)感知信号(沉默);

(2)认知信号(沉默)的概念意义:刺激信号(沉默)使听话人建立新旧信息之间的联系;

(3)认知信号(沉默)的语境意义:认知语境参与,推导出一系列命题;

(4)交际意图的实现:在语用知识的作用下,推导含义,选择命题,交际完成。

整个过程从一般到特殊,从概括到具体,认知过程成为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核心。在案例一中,外教对中国的文化并不了解,故无法推断出学生在课堂上沉默的语境意义,只能按照本国的文化理念去解读中国学生的沉默。案例二与案例一有类似之处,因为文化的差异,美国学生无法理解韩国学生对于他所说的夸奖不予回答,只好转移话题,避免沉默而造成的尴尬。如案例三中,外教正确地理解了中国学生的沉默,这与他生活在中国多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他认为沉默是消极的、被动的,但他知道,在中国学生眼里,对于长辈、老师的沉默很多时候是出于敬畏之情。在中国的文化里,当晚辈受到责备时,最好的方式是低头认错式的沉默,而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给予辩解、阐释理由,这些都会被视为出言不逊,顶撞长辈。所以,当他得知学生可能误解了他的意图时,他随后作出了适当解释,这就使得交际得以顺利进行。总之,一个人对于有意沉默的认知能力在整个交际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 论

根据关联理论,通过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话中意义沉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差异是如何一步步影响意义沉默的理解和交际效果,从而使我们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进而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Goldman-Eisler F.Psycholinguistics:Experiments in Spontaneous Speech[M].London:Academic Press,1968.

[2]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3]Levinson S.C.Pragmatics[M].Cambridge:CUP,1983.

[4]Jenson V.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J].ETC:A review of general semantics,1973.

[5]Kurzon D.Towards a Typology of Silenc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7(39).

[6]Ikuko Nakane.Silence and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university seminar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6(38).

[7]Kaisa S.Pietikainen.Silence that speaks:The localinferences of withholding aresponse in intercultural couples'conflict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8(129).

[8]Tannen Deborah,Saville-Troike,Muriel.1985.Perspectives on Silence[M].Norwood,NJ: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5.

[9]Sperber 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10]宋莉.沉默中的不同“声音”——静默语之跨文化浅析[J].外语学刊,1998(1).

[11]范蕴华,李杰群.实用语态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12]左岩.英语会话中沉默的研究[J].国外语言学,1996(2).

[13]周树江.论非意义会话沉默的元话语功能[J].外语教学,2010(2).

[14]周树江,董传杰.礼貌原则视角下的会话沉默[J].外语学刊,2014(5).

[15]彭艳虹.意义沉默的语用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

[16]龚卫东,吴雪燕.英汉会话语篇中话轮沉默的认知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2).

[17]张楠.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审视对外汉语课堂的静默语[D].吉林大学,2011.

【注释】

[1]杨倩,女,四川凉山人,云南大学文学院2018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文学(含俄苏文学)。

[2]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参见《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页。

[3]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7页。

[4]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7页。

[5]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0页。

[6]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7页。

[7]沈从文:《看虹录》,参见《沈从文全集》第10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27页。

[8]沈从文:《看虹录》,参见《沈从文全集》第10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

[9]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0页。

[10]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1页。

[11]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1页。

[12]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0页。

[13]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1页。

[14]沈从文:《看虹录》,参见《沈从文全集》第10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页。

[15]沈从文:《看虹录》,参见《沈从文全集》第10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16]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0页。(www.daowen.com)

[17]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1页。

[18]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2页。

[19]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5页。

[20]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5页。

[21]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5页。

[22]穆时英:《穆时英精品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5页。

[23]鲜锦禾,女,四川阆中人,云南大学文学院2018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东亚文学。

[24]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25]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26]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27]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28]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54页。

[29]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49页。

[30]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31]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32]米兰·昆德拉:《小说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33]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34]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35]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36]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37]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页。

[38]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65页。

[39]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页。

[40]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41]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75页。

[42]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页。

[43]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38页。

[44]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38页。

[45]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46]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60页。

[47]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48]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95页。

[49]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50]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300页。

[51]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42页。

[52]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53]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375页。

[54]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24页。

[55]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44页。

[56]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304页。

[57]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99页。

[58]吴楠,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59]石平萍:《“奇卡纳女性主义者”、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载《外国文学》2005年第3期,第16-18页。

[60]Wyatt Jean,On Not Being La Malinche:Border Negotiations of Gender in Sandra Cisneros's“Never Marry a Mexican”and“Woman Hollering Creek”.Tulsa Studies in Women's Literature,1995(14).pp243-271.

[61]Cutting Rose Marie,Closure in Sandra Cisneros'sWoman Hollering Creek,The Postmodern Short Story:Forms and Issues,2003,pp65-76.

[62]Fitts Alexandra,Sandra Cisneros'sModern Malinche:AReconsideration of Female Archetypes inWoman Hollering Creek,The International Fiction Review,2002(29),pp11-22.

[63]郑小倩:《缄默者的声音——析 〈女喊溪的故事〉中人物话语的表达形式》,载《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3期,第113-121页。

[64]喻利娟、谷红丽:《女性与自然的呐喊——论希斯内罗丝的小说 〈女喊溪〉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载《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第37-40页。

[65]李小莉:《桑德拉·希斯内罗斯短篇小说 〈女喊溪的故事〉中的墨西哥传统》,载《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4期,第89-90页。

[66]原学梅:《〈喊女溪〉女主人公自我意识发展轨迹分析》,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第54-57页。

[67]沈鹏晶,女,云南保山人,云南大学文学院2016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

[68]王光华:《浅析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艺术》,载《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2017年第35期。

[69]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

[70]参见李春《石黑一雄访谈录》,载《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

[71]石黑一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张晓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42页。

[72]石黑一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张晓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92页。

[73]张磊,李典:《异乡人的音乐启示录——读石黑一雄的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载《作品研析》2018年第4期。

[74]胡花:《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又销魂——试说中国古代诗词中“黄昏意象”的相思情节》,载《安徽文学月刊》2006年第9期。

[75]参见卢曦、刘一静《音乐人生的浮世绘——从 〈小夜曲〉看文学与音乐的关系》,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6月第1期。

[76]石黑一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张晓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36页。

[77]参见[奥]维尔纳·沃尔夫《以乐音思考,用文字奏乐——维尔纳·沃尔夫教授访谈》,李雪梅译,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月第1期。

[78]Huxley,Aldous.Point Counter Point.London:Chatto&Windus,1963.p48.

[79]梅丽:《现代小说的“音乐化”——以石黑一雄小说为例》,载《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

[80]参照[奥]维尔纳·沃尔夫《音乐——文学媒介间性与文学/小说的音乐化》,李雪梅译,杨燕迪校,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月第1期。

[81]参照[奥]维尔纳·沃尔夫《音乐——文学媒介间性与文学/小说的音乐化》,李雪梅译,杨燕迪校,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月第1期。

[82]参照[奥]维尔纳·沃尔夫《以乐音思考,用文字奏乐——维尔纳·沃尔夫教授访谈》,李雪梅译,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月第1期。

[83]石黑一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张晓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91页。

[84]石黑一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张晓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页。

[85]石黑一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张晓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11页。

[86]石黑一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张晓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03页。

[87]Huxley,Aldous.Point Counter Point.London:Chatto&Windus,1963.P.31.

[88]王祖承:《艺术治疗》,载《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第18期。

[89]参照倪婷、胡冰霜《近十年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3期。

[90]曲静、侯日莹:《国内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艺术治疗研究进展》,载《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年第26期。

[91]石黑一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张晓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

[92]石黑一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张晓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95页。

[93]石黑一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张晓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57页。

[94]曲静、侯日莹:《国内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艺术治疗研究进展》,载《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年第26期。

[95]冯宇,女,河南新乡人,云南大学外国学院2017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96]安国丽著:《“第三种身份”作为困境中的出路?——杜波依斯双重意识理论下解读 〈阳光下的葡萄干〉》,河北大学,2016年。

[97]安国丽著:《“第三种身份”作为困境中的出路?——杜波依斯双重意识理论下解读 〈阳光下的葡萄干〉》,河北大学,2016年。

[98]亚里士多德著,贺拉斯著:《诗学·诗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9]大卫·阿米蒂奇著:《独立宣言》,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6年。

[100]by Lorraine Hansberry.A raisin in the sun.New American Library.1985.

[101]魏琼玲,女,云南玉溪人,云南大学文学院2017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02]李谊:《杜甫草堂诗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5页。

[103]李谊:《杜甫草堂诗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104]钟继刚、姚小波:《杜甫草堂诗的衰病形象》,载《文教资料》2006年第34期,第49-50页。

[105]程校花:《论杜甫的疾病诗及其文学史意义》,载《太原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56-68页。

[106]黄静:《艺术造诣与生命悲歌——杜甫疾病诗艺术探索》,载《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第73-77页。

[107]李谊:《杜甫草堂诗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108]柳敏,女,湖北黄冈人,云南大学文学院2017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代文学。

[109]吴原元:《试析美国华裔学者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及其影响》,载《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11年第1期。

[110]转引自注荣祖著的《史学九章》,生活·读书·新知三闻书店2006年版,第99页。

[111]汤炳正、李大明、李诚等:《楚辞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112]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113]吴光坤:《试析 〈史记〉中的四类悲剧人物形象》,载《安康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14]陈力在:《归来拂尘集》(陈力自选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2页)中说道:“钱大昕、崔述、王国维等及《四库全书总目》皆证今本《纪年》为明人伪作。”

[115]吕家钰,女,河南郑州人,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裔美国文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