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记·夏本纪》的独创性——东陆学林(2018)研究成果

《史记·夏本纪》的独创性——东陆学林(2018)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记》的撰写包含着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大心愿。本文通过《夏本纪》,分析司马迁在述史时的独创性。由于司马迁在创作《史记》过程中对前人的著述多有引述,因此,《史记》的创新性受到许多质疑,其中尤以国外的汉学家对《史记》文本怀疑为多。正因如此,中国史书的独创性并不为许多学者看好。本文就以《夏本纪》为例来探讨一下司马迁述史时创新之处。

《史记·夏本纪》的独创性——东陆学林(2018)研究成果

柳 敏[108]

摘 要: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大量参阅了前代典籍,但他并非不加甄选地引用、摘录,而是在与古书对话的基础上,将相关材料重新整合成新的篇章。《史记》的撰写包含着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大心愿。本文通过《夏本纪》,分析司马迁在述史时的独创性。其独创性主要表现为叙述文辞上的推陈出新、布局谋篇上的独树一帜以及在客观实录中主观评价三个特点。

关键词:史记 夏本纪 叙事 实录 主观意识

《史记》对先秦到汉武帝时期社会风貌、历史文化、学术思想等多方面进行梳理与记载,是一部兼具历史、文学与文化价值的巨作。(www.daowen.com)

由于司马迁在创作《史记》过程中对前人的著述多有引述,因此,《史记》的创新性受到许多质疑,其中尤以国外的汉学家对《史记》文本怀疑为多。比如美国学者Grant Hardy就认为:“(《史记》)像一部没有完成,未经整理,有点失控的史书;司马迁似乎像一个没有头脑的抄写者,他不加区别地胡乱抄写,自相矛盾,缺少编修史书所要求的一致性和控制力的感觉。”[109]德国汉学家福赫伯将这种怀疑扩散至整个中国史官群体,他说:“中国史官只知采摘和引用文献,从不知消化文献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以至于累积了一大堆割裂而无系统的史实。”[110]

综观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抄写前代史书的情况不在少数,如《汉书》对《史记》相关历史的全篇引用,《通志》在除《二十略》外写历史事迹部分的大面积摘抄与重复等。正因如此,中国史书的独创性并不为许多学者看好。以上对中国史官存疑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如果说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是胡乱抄写,《史记》中的历史事件彼此割裂且不成系统,这便是值得反驳的。

本文就以《夏本纪》为例来探讨一下司马迁述史时创新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