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杜甫诗作《白头渐老衰颜残生垂老》揭示生命衰老之哀怨

杜甫诗作《白头渐老衰颜残生垂老》揭示生命衰老之哀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杜甫草堂诗》中涉及年老及身体衰退的诗“白头”“渐老”“衰年”“衰颜”“残生”“垂老”等在诗中屡见的字眼诠释着杜甫对生命的衰颓、凋残的哀叹与无力感。寓居成都期间,杜甫时年48~53岁,并不算特别年老,但却发出“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的哀叹以及“永作殊方客,残生一老翁”的惋惜。

杜甫诗作《白头渐老衰颜残生垂老》揭示生命衰老之哀怨

在草堂诗中,杜甫还对自己衰颓的身体无可奈何,对自己一生未成功名的叹息。这些诗与他前期的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被“时危暂相见,衰白意都迷”的哀愁替代,生活的艰辛代替了理想色彩,中年的忧虑送走了少年情怀,这是杜甫诗歌风格及其思想内容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据笔者统计,在271首成都草堂诗中,反映杜甫对年老以及身体衰退的叹息的诗篇如表2,共计14首。

表2 《杜甫草堂诗》中涉及年老及身体衰退的诗

“白头”“渐老”“衰年”“衰颜”“残生”“垂老”等在诗中屡见的字眼诠释着杜甫对生命的衰颓、凋残的哀叹与无力感。寓居成都期间,杜甫时年48~53岁,并不算特别年老,但却发出“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的哀叹以及“永作殊方客,残生一老翁”的惋惜。杜甫这种哀叹不仅仅止于单纯的对年华逝去的无奈,而是因为国家的危机四伏、政治上的失意、流离失所的悲痛、梦想的破灭等诸多因素,人生的虚无感油然而生,这种哀叹便多了一种无力之感。《初冬》一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冬天,杜甫从严武的幕府中暂归院花草堂,诗中有“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一句。浦起龙说:“大意言欲就事,则此身已老,欲谢事,则军务方殷。”(《读杜心解》卷三之四)在《去蜀》中,杜甫极言“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时值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四月,杜甫的老朋友严武死去,他失去依靠,便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舟东下,这首诗是他临行时在成都所作。浦起龙说:(这首诗)“只短律耳,而六年中流寓之迹,思归之怀,东游之想,身世衰迟之悲,职任就舍之感,无不括尽,可作入蜀以来数卷诗大结束。是何等手笔!”(《读杜心解》卷三之四)(www.daowen.com)

笔者认为,杜甫的这一类诗渗透了消极遁世的态度,表现出与儒家传统的“中和之美”不一样的风格。一般认为,中和之美是一种内部和谐的温柔敦厚型的艺术风格,它的典型表述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杜甫在面对诸多不幸的时候,并没有一味积极应对,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怀疑,对生命早衰的伤痛。“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时危暂相见,衰白意都迷。”在命运面前,他渐感无力。王嗣奭说:“时则危,见则暂,身则衰白,再见难期,故意都迷。悲极不堪再读。”(《杜臆》卷之六)

杜甫寓居草堂后,浣花溪及草堂优美的环境与自然风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治愈心灵的创伤,但是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诗人,国家的兴亡、政治的得失、百姓的安危是他心灵深处永远难以释怀的东西。虽身在西蜀,却胸怀天下,心系国家的兴亡和百姓的安危,而正因为心中无限的牵挂,使得他在不能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之后无力感倍增,渐渐偏离“中和”,心怀哀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