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病、衰颓与残生的悲叹是杜甫草堂诗歌的重要主题,其中有27首诗涉及诗人之病,有14首抒发杜甫自身年迈衰退、未成功名的哀叹,此两类诗共计41首,占草堂诗总数的1/6。从中可以看出杜甫在成都的时候,生病的时间比较多,身体上的折磨也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杜甫的精神世界,诸如对政治仕途的热情、对生命的希望等。这些诗或是托病言事,或是对生命凋残的感叹,都充斥作者的沉郁顿挫之感,与儒家的“中和”之美形成对比,这与以儒家自命的杜甫形成显明反差。
笔者纵览《杜甫草堂诗注》中271首草堂诗,其中涉及疾病的诗共计27首,如表1。
表1 《杜甫草堂诗注》中涉及疾病的诗
续 表(www.daowen.com)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杜甫患有肺病、疟疾、齿疾、耳疾、糖尿病等。从表1我们可知杜甫多为肺病所扰,还伴有疟疾,常卧草堂,难以起身,并且自己种药服用。因贫疾交加,生活过得实属不易。王嗣奭说:“公多病,故尝种药。‘种药扶衰病’,公诗也。种药多品,有条有甲;棕亭,草亭,圃中所有。青润之色,过棕亭而入草亭,药之多也。”(《杜臆》卷之四)流落异乡的无奈,贫病交加的痛苦,使得杜甫的诗歌在闲适、轻松之下,蕴藏着沉重的心情。虽然在“节爽病微瘳”“衰疾方少宽”等诗句中可以看到杜甫诗人身居草堂身心略微放松,病痛减轻,但心绪仍是沉重。
杜甫有“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之语。王嗣奭说:“言来诗但悲早春,我有转添而更甚者;愁之伴客,与老之随人,麾之不去,更可悲也。”(《杜臆》卷之四)再看“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两句诗,更加流露出杜甫因病痛、流浪造成的身心俱损的悲凉心绪。仇兆鼇说:“悲有三意,衰年、多病、而又在异方,故悲不自胜。”(《杜诗详注》卷之十)杜甫于命途多舛中渴望建功立业,但苦无机会,想隐居又放心不下国家和百姓,于悲痛之中感慨:“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浦起龙说:“仕不成仕,隐不成隐,于末聠见意。”(《读杜心解》卷三之四)
杜甫创作的这些疾病诗,勾画出了他贫病交加、身形枯槁的形象,浓郁着了一层悲情色彩,具有一种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个人衰老贫病的孤独形象也是形成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重要来源之一。杜甫的疾病诗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如白居易、孟郊、贾岛、范成大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