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借助音乐这个媒介表现了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反思,副标题中的两个关键词:音乐和黄昏,解读这两个意象有助于我们更充分把握小说的主题。
(一)主调——音乐
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笔墨描绘有关音乐的事物,音乐元素成为整部小说最耀眼的亮点,它作为人物与人物之间、作者与人物之间有效沟通的媒介。书里提及的大多数歌手、歌曲均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当红歌手和经典曲目,歌手如韦恩·肖特(美国黑人爵士乐手)、阿巴乐队(瑞典流行乐队)、弗雷德·阿斯泰尔(美国歌舞之王)等;歌曲如 Ray Charles Coming Rain or Shine、Sarah Vaughan April in Paris、Nino Rota The Godfather等。这些歌手和歌曲在现实生活中都随手可查到。同时,文本里也提到了各式各样的乐器,如吉他、萨克斯、大提琴等,每一种乐器都是一个人物对自我的投射,其中蕴含着不同的隐喻,乐器成为人物寻觅短暂宽慰的适当客体。
作者使用大量篇幅去诠释形形色色的歌手和乐曲,试图营造一个真实的音乐空间,看似凸显了一群浮世音乐家执着追求音乐梦想的艰难行程,实则暗示了人们因缺乏心灵归属而产生出内心的空洞和困惑。我们可以发现,文本对“家”的描述微乎其微,柴米油盐间的趣事、父母孩童间的天伦之乐等表现家庭温馨和谐的日常画面几乎空白,取而代之的是穿梭于世界各地参加会议(查理)、忙碌于不同地域参加规划好的演出(蒂洛和索尼娅)、漂泊于很多不知名小城奋斗打拼(雅内克)的场景。文本中的主要人物为了生计大都处于“流浪”状态,“人很难知道哪里可以安身,哪里何以安身”[72]。人物“恋家”和“寻根”的倾向被隐藏在文字背后,书中的主人公被迫前往各地巡演,居无定所的漂泊感让他们急于寻找固定不变的归属所,朝夕相对的音乐便成了他们的唯一依靠。在这里,音乐变成了流浪者的精神家园。无论是作为苦中作乐的载体,还是作为自我拯救的手段,音乐不仅凸显了作家为平衡现实和想象所做出的努力,也传达了现代“异乡人”想要摆脱漂泊、寄托自身的愿望。[73](www.daowen.com)
(二)副调——黄昏
流畅的行文散发出一种忧郁的基调,表现出石黑一雄一贯的写作特色,还描述出了副标题“黄昏”想要渲染的意境。“黄昏”的意象历来表现的是一种“日暮相思”的情感,是家中妇女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或游子征人对家朋亲故的驰念,带有“黄昏”意象的很多描述都带有浓郁的伤悼之情。一个神话家曾说过:“日落则是心灵发抖焦急的时刻,是人们朋友离开的时刻,是人们容易感到孤独的时刻。”[74]黄昏的到来意味着一天将要结束,它作为光阴流逝的参照物,表达了时间流逝的不可抗拒,催动世人惜时进取。作者的其他作品也多取景于黄昏时刻,如在《浮世画家》《长日留痕》中氤氲的色调为人物徘徊踌躇、烦闷忧郁提供了特定的氛围。
本文作者通过预设人物相遇场景的偶然性来呼应“黄昏”意象。广场、酒店、旅馆、咖啡厅是大多人物初次相见的场所,人物在这种较为开放且人流量较大的环境里相识相交,随之建立起较为短暂的关系,彼此在不稳定状态下更多的只是猜忌和试探,下一秒又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料。此外,统一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更加强化了这种不确定性。“黄昏”意象暗示了这种朦胧状态,一天之中白昼和夜晚交替的时光,是模糊的、柔和的、暧昧的,“黄昏”渲染出的暗黄模糊的氛围与作者描绘的偶然地点和不稳定关系是彼此呼应的。同时,这种“朦胧性”也体现在五个故事的结尾处。人物最终的归宿小说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这种开放式结尾反而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就好像一首没有听完的乐曲。整部小说都是在一种隐忍、平淡的语调下进行陈述的,没有大起大落,读者可以根据剧情的发展自行推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