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敦煌吐鲁番与唐史研究:新材料、新问题与新潮流

敦煌吐鲁番与唐史研究:新材料、新问题与新潮流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起隋唐五代制度研究,势必要说到两个人。一位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一位是中国学者陈寅恪,其原因就在于二人的学说在学术界的影响极大。[2]而在新旧世纪之交,不论同意内藤的意见与否,“唐宋变革论”已经成为唐宋学术界注目的焦点,讨论隋唐五代制度史都绕不过此一论题。而现在学术界如姜伯勤、吴丽娱等先生致力于唐代礼乐的研究,亦应与陈先生关于礼仪音乐制度的研究是一脉相承的。

敦煌吐鲁番与唐史研究:新材料、新问题与新潮流

说起隋唐五代制度研究,势必要说到两个人。一位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一位是中国学者陈寅恪,其原因就在于二人的学说在学术界的影响极大。前者早在1910年就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1]依日本学者谷川道雄概括其学说成就为:“内藤的时代区分说大义在于,以远古秦汉为上古,六朝、隋唐时代为中世(中古),宋至清为近世。而后汉后期至西晋时代是从上古转向中世的过渡期,唐末到五代则是由中世向近世的过渡期。这种今日所谓的‘唐宋变革’论,业已成为日本的学界的定论。按照内藤的观点,中国史以此‘唐宋变革’为契机,可划分为两大时期,即从贵族政治时代向君主独裁政治时代的转变。在贵族政治中,天子仍是贵族的一员;而在君主独裁政治中,天子是超越于所有阶层之上的。因而,在前者,臣下还是贵族;在后者,臣下则只是天子的手足,是从事行政的非世族的官僚阶级。”[2]而在新旧世纪之交,不论同意内藤的意见与否,“唐宋变革论”已经成为唐宋学术界注目的焦点,讨论隋唐五代制度史都绕不过此一论题。陈寅恪先生则在20世纪40年代就写出了不朽之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虽则是书以厘清隋唐制度渊源为宗旨,但他的关于府兵制度为关陇集团纠合之主要表现、关于唐代(财政)制度南朝化(迴造纳布)等观点,基本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而现在学术界如姜伯勤、吴丽娱等先生致力于唐代礼乐的研究,亦应与陈先生关于礼仪音乐制度的研究是一脉相承的。

隋唐五代制度史就其范围而言,包含极广,概而言之,则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这里的社会制度是指具体的如婚姻、家庭制度等等)等。每一类下,又可以分成相互交叉众多之分项。比如《二十世纪唐研究》[3]这本书中,在“政治卷”下有帝制与官制、兵制、法制、礼制、教育制度等等,而在分项下,又有子项,比如“帝制与官制”下,有皇帝制度、中央职官制度、地方职官制度、管理制度以及科举制度等。当然,在子项下还有更具体的细项,比如“中央职官”下,有宰相制度、政事堂制度、三省制度、六部与寺监制度、监察制度、翰林学士制度、馆阁学士制度、东宫官制度、使职差遣制度、内诸司与内侍省制度、员外官与试官制度、流外官制度、僧官与萨宝制度等等。举出以上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我下面所说的仅仅是一鳞半爪的感想而已。(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