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边阅读,一边探索书的本质性、核心性内容。我们阅读的线索不应仅限于一条,而应该俯瞰全局,全面展开。展开书卷,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去发掘哪部分内容值得一读,而并非立即通读全书。一本书当中必然会有略过或是跳过的内容,这是我们阅读时的默认选项。在浏览的过程中,但凡能够引起自己注意的地方皆可视其为要点,再次阅读时可针对要点前后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我之所以会极力推荐这种阅读方法,完全是由于我在美国留学时的经历。当时的课题要求我们翻阅大量的论文资料,如果一一详读的话,时间肯定来不及。当时所需翻阅资料的量就是如此庞大。
当时我意识到,如果阅读时只抓要点的话,效率将会大幅提升。因为论文的构造都是大同小异,很容易就可以掌握其要点。
由于当时有海量的论文需要阅读,所以在阅读论文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过度消耗自己的记忆力与分析能力。
在有限的时间内,当时我能做的也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来提升对论文的理解程度,并针对其内容写下自己的观点与体会。
我不是将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理解其内容上,而是告诉自己,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我的课题要求我一定要做到这一点。
细细想来,作为一名学者,我在自己的论文中最想表达的内容,也不过区区10行而已。论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格式和流程撰写而成的。
首先要总结出概要,读了概要以后,就能了解论文的大体内容。至于这部分内容正确与否、是否有相关研究已经证明这些观点,作者则会针对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论述。
论文的结构与商务类书籍极其相似。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那样,其中80%的内容都是作者用以验证其结论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可以略过不读,也完全没有必要读。结构和论文几近相同的商务类书籍,其结论也完全可以归纳成10行左右。
我上述言论绝不是在有意谴责作者,商务类书籍本就该如此。人类所能表述的信息量并非十分庞大。书籍出版之际,一般都会事先召开企划会议。一本书能否顺利立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本书的企划书,而在书籍企划书当中,绝不会规定一本书的具体页数。(www.daowen.com)
即便如此,一本书要想顺利出版,其页数一般要超过200页才行,只有10行文字是无法成书的。
因此,读者要是每本书都逐字逐句仔细品读的话,就难免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海外的学者们早已经习惯了“跳跃式阅读”。因为他们需要读的东西的量远超常人,其阅读清单所列举资料的数量也十分惊人。
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有过工作及学习经验的人都通晓这种阅读法。在经营者当中,使用这种阅读法的人也不在少数,因为这种阅读法使他们得以有机会阅读海量书籍。
但在日本,即便是学者也没有人使用上述阅读法,所以他们的阅读列表中的书目并不是很多。在美国,每次上课时阅读3篇体量为150页的论文也不足为奇。至于怎么读,那就全靠自己的本事了。
至于其中原因,上文中我们已经有所阐述,由于日语语言结构方面的原因,读日语文章时的进度不会像读英语文章那样快。为了加快阅读的速度,我们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训练。
我们的头脑中要有这样一个念头,就是要将一本250页书籍的内容全部归纳整理到一张白纸上。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边读,一边确认哪些内容需要保留,直至将所有内容都归纳总结成一行。
有时候,作者也未必能够明晰有效地表述自己的意图,这一点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倍加注意。作者言之不清、言之不尽以及表达暧昧之处,我们也要在阅读过程中捋顺逻辑,使其在我们的头脑当中结构化、条理化。
这种做法已经将阅读升华到了另一个境界,而我们手头的这本书,也将随之升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