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时代成年礼仪:男子的冠礼与女子的笄礼

新时代成年礼仪:男子的冠礼与女子的笄礼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举行这种礼仪,表示一个人已经成年,所以,这种礼仪叫做“成年礼仪”。1.男子的成年礼仪冠礼是古代贵族男子的成年礼,又叫成人礼。举行冠礼之后,人们将以成人之礼来对待他,同时也将以成人之礼要求他。古代冠礼的仪节十分烦琐,前后一共十多个仪节。三篇祝词的内容除了祝愿冠者吉祥之外,都强调冠者要随成年而成德。整个冠礼活动才告结束。2.女子的成年礼仪笄礼是古代贵族女子许嫁前举行的加笄仪式。

新时代成年礼仪:男子的冠礼与女子的笄礼

(一)我国古代汉族的成年礼仪

我国古代汉民族的男子和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要举行一种礼仪,男子的叫“冠礼”,女子的叫“笄礼”。通过举行这种礼仪,表示一个人已经成年,所以,这种礼仪叫做“成年礼仪”。它是古代“嘉礼”中的主要项目之一。

1.男子的成年礼仪

冠礼是古代贵族男子的成年礼,又叫成人礼。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二十日弱冠。”(《礼记·曲礼》)“二十而冠,始学礼。”(《礼记·内则》)据曹元弼先生考证,贵族子弟的冠礼是在十九足岁后一个月举行的(见《礼经校释》卷一)。古人为什么要举行冠礼,把它列入嘉礼之列?而且,在《仪礼》中作为首篇,列为八纲(冠、婚、丧、祭、射、乡、朝、聘)之首呢?因为古人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懂得礼义。这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而人要有礼义,首先要做到容体端庄,衣服整齐,言行得体。所以,就要举行冠礼。通过冠礼,对即将进入社会的人开始进行礼的训练。

“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礼。”(《礼记·冠义》)“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周礼·春官·大宗伯》)可见,举行冠礼是对人进行礼教的开始,是一个人即将成年、步入社会的头件大事。举行冠礼之后,人们将以成人之礼来对待他,同时也将以成人之礼要求他。对君来说,他将为人臣;对父来说,他将为人子;对兄来说,他将为人弟;对长者来说,他将行少者之礼。所以,冠礼非常重要。《仪礼》载:“士冠礼第一。”把它列在第一位,而冠礼进行礼教,“亲成男女”,这是美好的事,所以入“嘉礼”之列。

古代冠礼的仪节十分烦琐,前后一共十多个仪节。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项:

一是筮。接受冠礼的人,其父(冠礼中称主人)先到祢(父)庙中“筮日”,请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卜卦,选择举行冠礼的吉日;确定吉日后,通报亲朋好友。接着“筮宾”,在举行冠礼前三天,再到庙中卜卦,目的是在亲朋好友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给将冠之人加冠的人,这个人在冠礼中称为“赞者”。最后,在加冠前一天晚上,把较远的宾客请到家。并到庙中确定加冠时辰,然后将具体时间告诉宾客。古人这么认真地“筮日”“筮宾”,严肃地择吉日、选赞者,说明古人对冠礼非常重视。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班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礼记·冠义》)古人认为,冠礼是对一个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冠礼抓好了,也就抓住了“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礼义立”这个治国的根本。所以,从一开始就非常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个仪式。

二是加冠。包括挽髻、始冠、再加、三加等仪节。在举行加冠礼的当天早晨,派人事先在祢庙东房中准备好“冠日陈设”,以及三套加冠的衣冠。三套衣帽的要求是这样的:第一套是朝服,又称吉服,朝服即“玄冠”之服,是上朝面君或参加各种吉庆活动时所穿的衣服。第二套是与君视朔之服,视朔之服即“皮弁”之服,用来每月初一参加听政时所用。第三套是祭服,祭服即“爵弁”之服,参加祭祀活动时所穿的衣服。冠(帽)的规定是:士不得用冕,三加用二弁(爵弁、皮弁)一冠,弁即帽。

加冠的次第是这样的:始冠主人(受冠者之父或兄)以及赞者先在庙堂东序之稍北铺定席位,开始时,主人、赞者、宾客都在庙外等候。穿着绣有彩边的童子衣打着发结的冠者从东房门出,南向而立。主持仪式的傧相(相当于现代的司仪)出请主人,主人请赞者及宾客,互相谦让行礼后进入。主人在东,宾客在西,相对而立。赞者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幅六尺长的黑缯、两只象骨的笄和一把木梳,放在席南端的席桌上。赞者坐于其侧,为冠者梳头,用黑缯包裹发辫。宾降阶盥手毕,在席前坐,为冠者正缅。起至西阶第二级,从执冠者手里取得缁布冠,右手执其前部,左手执其后部,“容进”,恭敬严肃地站立着祝贺冠者,其祝词是:“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随即给冠者加上缁布冠,而赞者给他安置缺项,把二缨结于颔下。冠者起立至东房,改服端衣、裳、韨、屦及各种该用的佩物。出房南面立,“容”。再加的仪式与始加略同,所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服装不同,要改服皮弁服(即加皮弁冠,服视朔之服);二是祝词不同,再加的祝词是:“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的仪式也与始加略同,所不同之处也有两点:一是服饰不同,要改服爵弁服(即加雀弁冠,服祭祀之服);二是祝词不同,三加的祝词是:“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高寿)无疆,受天之庆。”

三篇祝词的内容除了祝愿冠者吉祥之外,都强调冠者要随成年而成德。在三加中,宾的“进容”,冠者改服出房的“容”,都是冠礼的重要礼仪动作。这叫做“容礼”。以上为一般士的冠礼,其冠为三加。若是诸侯的冠礼,其加为四,即在士冠三加的基础上,四加玄冕;若是天子的冠礼,其加为五,即在诸侯冠礼四加的基础上,五加衮冕。

三是“宾字冠者”。在加冠之后由宾客给冠者取“字”。其仪节是(三加之后):冠者换上吉服,参加象征性的酒宴,“宾揖冠者就筵”,宾客各斟酒,冠者则拜受。冠者左手端酒器,右手夹菜,呼三次斟酒。酒宴完毕,冠者去拜见母亲。之后,宾从堂上降至庭中,在西阶下东向而立;冠者亦降至庭中,在西阶之东,南向而立,宾向冠者读祝词:“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礼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

宾字冠者结束之后,主人送宾客出。接着让冠者参加待人接物的实践活动:拜见兄长、赞者、姑、姐等,随后换上常服,带上礼物去拜见长官和地方名流。整个冠礼活动才告结束。加冠和宾字冠者是古代一个人成人的重要标志。“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礼记·冠义》)“冠而立丈夫。”(《觳梁传·文公十二年》)冠礼表示受冠者已长大成人,他不仅可以考虑成家立业,而且可以参加祭祀活动,出仕做官和服兵役,对家庭对国家都要承担起义务,尽职尽责。

2.女子的成年礼仪

笄礼是古代贵族女子许嫁前举行的加笄仪式。古代的贵族女子,在十五岁之前要进行严格的礼教。到了十五岁,如果许嫁就举行笄礼。如果未许嫁则二十岁再举行。举行笄礼时也取字。许嫁是指已接受了男家的纳征礼。笄就是簪,幼年时的头发是下垂的,叫“垂髫”。行笄礼时要改动幼年时的发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垒丽”把发髻包住,再用笄插上以固定发髻。女子的笄礼和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其仪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冠礼的主人是男性家长,负责加冠的是男宾;笄礼的主人是女性家长,负责加笄的是女宾。据《周礼·士冠礼》郑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使主妇女宾执其礼。”

(二)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成年礼仪

我国古代的成年礼仪,起源很早,据专家们考证,认为它是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入社仪式)变化而来的,而且与图腾信奉有密切关系。这可以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成年礼仪、祭祖礼仪及某些节日中得到证明。

广西、湖南等地瑶族的“跳盘王”仪式,实际就是古代的入社仪式,即古代成年礼仪的遗留。仪式中的一个重要节目是:挑选三对未婚青年盛装打扮,充当“唱歌仔”。又称“龙凤娘”,代表盘王的子孙。他们舞蹈、唱歌,做出各种(已规定好的)动作。(据张有《瑶族宗教论集》)

四川等地的羌族历史上曾以羊为图腾。其冠礼也与羊有关。羌族在每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为举行冠礼时间。主要过程是诸亲族围火而坐,冠者身穿新衣冠,端公(巫师)先跪下,另一端公持一系有五色布条的白牡羊线(此物代表始祖赠品,与羊图腾有关),围在冠者颈上,然后,此端公亦跪下祝寿。族长述说祖先历史,而端公则念经祭家中诸神。祭羊神时,用一鸡及活母羊,端公须把此羊看作人一样,事始祖的赠品也替它戴上一份,祝多多生育。然后此羊须养至老死,不得杀或卖并吃特殊的食物(干白菜),称为神羊。(据胡先民《羌族之信仰及习为》)

福建、广东、江浙一带的畲族,男子满十六岁,便可举行祭祖仪式,亦称成年礼。仪式在家中举行,厅堂上挂满盘瓠祖图及神像,祖杖插在神案上,祭祖之后,另起一法名,并将法名同祭祖日期写在一条红布上,然后结在祖杖上,表示祭祖者已加入图腾集团。畲民已祭祖者特别受人重视,在杜会上可得一较高地位。(据凌纯声《畲民圈腾文化的研究))

云南永宁的纳西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也举行成丁礼。届时,成年男女都被召集在一个很大的公房里,男左女右地分开,女子在女柱(右边的中柱)前举行穿裙子礼,男子在男柱(左边的中柱)前举行穿裤子礼。

西藏的戴族女子,至今都还有成年礼仪“上头”。藏族年轻女子的辫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她们小时候梳两条辫子,十三四岁梳三条辫子,十五六岁梳五条辫子,到了十七岁“上头”,就得梳十几条辫子。隆重的“上头”仪式是在藏历初三这天举行的。届时,父母为女儿准备好美丽的服装和戴在头上的装饰品,邀来亲戚好友,还特地请一位有专长的妇女来给女儿梳头打扮,亲友们纷纷祝贺,长辈郑重地告诉姑娘:从这天以后就是个大人了,不能再像小孩那样只顾玩,做事、走路都要稳重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成年礼仪不仅在汉民族中存在过,而且在各少数民族中都存在过,有的少数民族至今都还举行,它表明我国的成年礼仪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古代礼仪小故事

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3.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人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米(www.daowen.com)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5.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孑L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孑L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6.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7.戏彩娱亲老

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9.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10.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1.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2.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3.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14.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孑L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15.程门正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四十,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16.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10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17.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深厚。

18.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孑L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19.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