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投资香港保险有三个问题需注意,但收益更高

投资香港保险有三个问题需注意,但收益更高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投资香港保险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投资的长期性;第二,汇率的波动性;第三,高收益的不确定性。香港保险主要针对的是长期投资和储蓄,业务员在讲解产品收益率时,往往也会将投资期限尽可能拉长。还有很多观点认为,美元的长期升值会为购买香港保险的人带来收益。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在分红收益披露这件事上,香港的保险监管机构做得比欧美和内地差多了。我估计,未来每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为2.5%。

投资香港保险有三个问题需注意,但收益更高

香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这为香港保险投资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香港保险资金的可投资对象更多、范围更广,包括但不限于全球范围内的股票基金债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风险对冲和资产配置。外加监管环境相对宽松,所以香港的投资自由度相当高。

但投资香港保险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投资的长期性;第二,汇率波动性;第三,高收益的不确定性。

香港保险主要针对的是长期投资和储蓄,业务员在讲解产品收益率时,往往也会将投资期限尽可能拉长。比如,0岁的孩子在100岁时可得到一笔超乎想象的收益。充分认识长期投资的时间条件很有必要。

还有很多观点认为,美元的长期升值会为购买香港保险的人带来收益。我个人认为,这种眼里只看到货币升值的人可能并不适合购买香港保险。更何况中国政府对于境外投资的限制越来越多,这种以外币升值为出发点的投资注定不会成为主流。

除了投资的长期性和汇率风险,还有一条最容易被忽视的事实:高收益是不确定的。比如最常见的分红收益。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在分红收益披露这件事上,香港的保险监管机构做得比欧美和内地差多了。直到2016年,香港保险公司才被强制要求在其官网上披露分红情况。披露分红情况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分红重疾险是香港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形态,而且长时间以来,预期分红的多少,全凭销售人员一张嘴。而客户觉得高额分红似乎百分百能拿到。

考虑到分红重疾险几乎是所有内地人赴港必买的保险产品,对此我得多说两句。即使对于保障型产品,香港市场也更青睐包含储蓄功能的终身重疾险。

在精算师眼中,包含分红的重疾险定价更高。其原因在于,分红会导致更加保守的定价,进而导致更高的预定死亡率、更低的预定利率以及更高的费率。

举个例子:一本需要读者连续订阅20年的杂志,承诺每年都会返还一部分订阅费(承诺分红),杂志方是怎么做到的?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承诺返还的订阅费预先加到杂志订阅费里,但不用加太多,毕竟今天多交的10元订阅费,30年后有可能变为100元。

对保险公司来说,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

我(保险公司)估计,未来每年会有1%的客户身故(预定死亡率)。

几年后——哎呀,只有0.5%的客户身故。但当初我是按照1%的死亡率来向你收费的,来,还给你一点儿。

我估计,未来每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为2.5%(预定利率)。

几年后——哎呀,收益率实际上是5%。但当初我是按2.5%的收益率倒推得出你需要缴纳的本金(保费)的,这导致本金比实际需要的多了一些,来,还给你一点儿。

我估计,为卖掉这份保单和履行对客户的服务,需要付出的运营成本占保费总额的10%(费率)。

几年后——哎呀,实际费率只有7%,我预估得多了,自然钱也收多了,来,还给你一点儿。(www.daowen.com)

“双十一”前先涨价再降价,当我们把这种行为拉长到半个世纪,就得到了分红这个功能。说白了,你心心念念的分红,归根结底来自你当初多交的钱。那么,保险公司能不能在定价的时候,把这三样数据都预测准确呢?

对此,保险公司会说,自己也有难处。在未来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死亡率(或者重疾发生率)、投资收益率确实有可能发生变动,万一预测错了,不就赔本了嘛!所以,让我先多收点儿钱吧,如果没出现问题,再返还给你。咱们共进退。

然而客户会这样想:我们确实是共进了,但并没有共退啊!我多交的钱,如同一个缓冲垫,帮你解决了由预测不准带来的潜在亏损;而当需要你我共退的时候,结果却是只有我拿不到预期分红。

道理基本说清楚了,现在趁热打铁,让我们做做下面这道题吧。

分红保险在定价时对精算假设的估计较保守,即保单价格较高,这是因为(  )。

A.经营过程中风险非常大

B.产生更多的可分配盈余来吸引客户

C.赔付的保险金额通常比较大

D.分红保险属于高端产品,价格定位较高

这道选择题可不是我编的,而是10年前就出现在中国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卷上的试题。至于答案,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选B)。

如果以上这些你都能理解,相信你现在一定对“分红是不确定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你理解了分红这种设计,并充分意识到分红的不确定性,但仍愿意多花钱搏一把潜在收益,也无可厚非。

这时候,我会给你两个建议:第一,去看看这家公司的历史分红实现情况;第二,尽可能地了解这家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投资能力和偏好。如果你认可该公司的既往投资业绩,看好它的长期投资能力,愿意理性地承担风险,就去买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