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保险之所以“算不清楚”收益,是因为你交的保费并非在某个时间点一次性返还给你,而是像分期贷款一样,逐年返还给你。年金保险往往属于此类。
以大家非常熟悉的房贷举例。不管是30年还清,还是20年还清,房贷的利息都是一个固定值。如果借银行100万元,贷款利率越高,每个月的还款金额就越多,银行赚得也越多。
下面,请你把自己当成银行,把保险公司当成月供一族。你购买理财保险,实际上就是向保险公司放贷,保险公司在未来的岁月里向你定期还款(你领取年金)。那么,如果你连“放贷利率”都不知道,这生意岂不是白做了?
为了确定“放贷利率”,你必须拥有一项技能:计算内部收益率。
如果年化收益率是5%,那么前年投资的100元和去年投资的100元,在今天产生的收益是不一样的。货币有时间价值,投入越早,享受计息的时间越长,收益就越高。内部收益率正是考虑了每笔投资的时间价值,所以堪称最真实的投资收益率。
在年金险产品中,内部收益率越高,每年领取的金额就越多,这笔投资(这次放款)也越赚钱。
比如,有两款产品摆在你面前。
甲产品:30岁时一次性缴纳10 000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可领取460元,直到85岁。
乙产品:30岁时一次性缴纳10 000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可领取500元,直到85岁。
500大于460,所以乙的内部收益率更高(乙的内部收益率约为5%,甲的内部收益率约为4%)。
内部收益率堪称这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只要牢牢抓住这一点,你就不会被迷惑。再比如下面这个新产品:(www.daowen.com)
丙产品:30岁时缴纳10 000元,从60岁开始,每年可领取2000元,直到85岁。
乍一看,虽然领取的时间晚,但每年的领取额度高达2000元,是不是意味着投资收益率更高?
真实情况是:甲和丙的内部收益率都是4%左右,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收回投资的节奏不一样。
我之所以举甲和丙的例子,是为了让你意识到,市场上的年金险产品常被冠以养老金、祝寿金、生存金之类的名字,但请你一定记住:这些名字根本不重要,只要你算出内部收益率就能知道哪个产品更好,其他信息都是噪声。(关于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请参见附录。)
搞懂年金险这种产品形式后,下面我们来做一道更难的题。
由于年金险的内部收益率都是有保证的,想达到乙的5%的收益率是比较困难的。这时保险公司会选择开发像甲这种收益率为4%的年金险产品。但这样一来,每年领取的金额减少了,产品的竞争力也随之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分红功能就派上用场了。虽然收益率固定在4%,但是保险公司承诺,当投资收益率高于4%时,会把多出来的收益也分给客户,这就叫分红。有了分红,这个产品的吸引力自然就增大了。客户甚至会完全不关心内部收益率的比较了。
这么说来,分红的设计难道只是一种套路吗?我们不能这么理解。你只看到降低了的保证收益,别忘了,分红的存在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享受更高收益的可能。
如果保险公司的收益率达到6%,乙的用户只能眼睁睁看着这1%的利差被保险公司拿走,因为保险公司只承诺5%。但购买甲产品的客户则可以享受这份超额收益(即6%高于4%的这部分)。
所以关于分红,希望你能够认识到它只是一种投资偏好导向的产品设计,并无好坏之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