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核保师与健康告知:保险中的公平与风险管理

核保师与健康告知:保险中的公平与风险管理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核保师的工作职责就是识别出这些大概率风险,并将这类人群拒之门外。健康告知的存在,使保险得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增加保费很好理解,别人花1000元能买到的风险,收到次标准体健康告知的客户可能要额外支出200元。除外责任指的是保险公司考虑到投保人当前的健康状况,将特定疾病排除在责任范围之外,其他责任保持不变。

核保师与健康告知:保险中的公平与风险管理

当我们希望保险公司为我们承担疾病、身故、意外带来的风险时,其实我们是在和保险公司做一笔交易——消费者给钱,保险公司做出承诺。这笔交易其实可以被视为一个赌局,消费者以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做赌注,换取一笔潜在的赔偿金。

如果想增加自己赢得赌局的概率,我们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第一,已经得病,甚至病入膏育,这时候买保险,很快就能获得理赔;

第二,很可能要得病了,赶快去买保险,这样也有很大的概率获得理赔;

第三,经常从事危险工作,或者长期处于高风险环境,发生意外的概率很高。

但保险公司可不是好糊弄的,为了防止消费者采取上述手段,便会在赌局设立之前(也就是你投保之前)委派特殊工作人员,对你义正词严地做出一系列约定,以确保你的情况不属于上述三种。

这里的特殊工作人员指的是核保师,一系列约定指的是健康告知。

举几个例子,可能更便于你理解:和健康人相比,一位慢性乙肝患者在未来身患肝癌的概率显然高很多;从事高空作业的玻璃幕墙清洁工,发生意外的风险会显著高于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酷爱极限运动或每个月都登山、潜水的年轻人,发生意外的概率也比“宅男宅女”高出不少。

核保师的工作职责就是识别出这些大概率风险,并将这类人群拒之门外。他们的首要“武器”,就是健康告知。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隐约觉得:保险业太不通情达理了,这不是明摆着搞歧视吗?事实上,保险业之所以能正常运转,并成为社会的“维稳器”,正是因为它拒绝“通情达理”,坚持“歧视”。

健康告知的存在,使保险得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每个商品都有自身的价格,比如,宜家家居畅销的“索德汉”沙发,其价格是基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营销成本等因素综合制定的。保险的定价本质上是对风险的定价:为了将来可能获得的10万元补偿,你今天要给我多少钱?在同样的价格条件下,如果A的风险远高于B,那对B而言,这种定价方式显然谈不上公平。(www.daowen.com)

健康告知,可以被看作核保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

健康问询:是否有疾病或住院记录等。这是健康告知中最主要的部分,因此,很多核保师都是医生出身,毕竟有了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准确把握健康问题的严苛尺度。

职业问询:是否从事高危行业。对于高空清洁工、武警战士等职业的从业者来说,他们面临的风险明显更高。

生活问询:是否吸烟、酗酒(酒精依赖),是否有极限运动等危险性高的业余爱好等。

除了这三类问询,其他问询还会零散地涉及客户的保险购买情况等。当我们对照自身情况挨个看完健康告知后,会收到核保师的核保结论,内容不外乎以下4种:

结论一:标准体。恭喜,你完美地符合健康告知中的所有要求,可以直接投保,无须做补充告知。

结论二:次标准体。可能有少数几条不符合健康告知,但考虑到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保险公司就“勉为其难”地允许你投保了。当然,有个前提条件:要么增加保费,要么接受除外责任。增加保费很好理解,别人花1000元能买到的风险,收到次标准体健康告知的客户可能要额外支出200元。除外责任指的是保险公司考虑到投保人当前的健康状况,将特定疾病排除在责任范围之外,其他责任保持不变。比如,如果投保人的体检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即便结节是良性的,保险公司也会把甲状腺癌及转移癌排除在责任范围之外。

结论三:延期。保险公司考虑到你的某个健康问题,暂不接受你的本次投保申请,建议过一段时间再来试试。至于要等多久,不同公司、不同产品、不同疾病的情况皆不一样。保险公司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你当下的风险过高,等等再说吧。遇到延期,我们应当分情况看待。比如,对于早产儿,通常要等到2岁以后才能申请投保;你当前某项血液指标异常,可能是因为最近半年的饮食过于油腻,且缺乏锻炼,假如花上半年时间锻炼以恢复体质,便很容易成功投保。但如果导致延期的是慢性疾病,可能短期内无法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无奈地将延期看作“死缓”——和拒保没什么区别。

结论四:拒保。对不起,你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相当于被保险公司判了“死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