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学经典阅读及应用: 专题训练五 中国传统书信

国学经典阅读及应用: 专题训练五 中国传统书信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写道,“匆匆不及所言,并候双安”,又称他们夫妻为“俪”,这封信充分体现了传统书信礼仪魅力。其实这些细枝末节既关乎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相关知识学习中国传统书信礼仪,可以使我们在不能见面的时候,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揖让进退之态。此外还有专供夫人、僧侣使用的《妇人书仪》《僧家书仪》等。行格结构又称书面结构,就是尺牍行文的书写结构。

国学经典阅读及应用: 专题训练五 中国传统书信

情景导入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彭林教授收到过很多韩国和日本友人或者我国港台学者的来信,他们都非常讲究书信礼仪。比如一位韩国朋友写信中有“将命考”的字样,彭教授问他的学生,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彭教授还珍藏了一封钱穆先生的夫人胡美琦女士给他的信,除了“抬”和“阙”以外,还有很多传统的书信格式。她写道,“匆匆不及所言,并候双安”,又称他们夫妻为“俪”,这封信充分体现了传统书信礼仪魅力。

问题引出

你知道“将命考”是什么意思吗?

为什么说一封书信能充分体现礼仪魅力?你能写一封格式规范、礼仪周到的书信吗?

问题分析

古人信封常常使用“某某先生将命”之类的用语。古人每每用陛下、殿下之类的词语来表示不敢与对方平起平坐,而只能与对方站在丹陛、大殿之下的执事者对话,请他们传话。类似的意思表现在信封上,就有了“将命”“将命考”等用语。将命,是指古代士大夫家中为主人传话的人。在信封上写收信人的将命者收,是表示不敢让对方直接收信,而只能将信交由传命者转呈,这是一种自谦的表达方式。“将命考”是传命者的副手,让将命考转呈,则是谦中尤谦的表示了。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间,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然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从而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书信文化。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原则在书信中则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比如古代皇帝都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荆”,绝对不能说“夫人”。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饭叫作“略具菲酌”。其实这些细枝末节既关乎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

相关知识

学习中国传统书信礼仪,可以使我们在不能见面的时候,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揖让进退之态。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不注重书信礼仪,但在韩国日本、我国港台地区以及华侨地区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书信礼仪,掌握基本的书信礼仪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文化礼仪素养,而且还有助于增进交流。

现代人写信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多数人都用E-mail,但其实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书信的结构、敬语、称呼等,还是应该和传统书信一样的。学会写信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个人涵养的最基本体现。

一、书信的历史

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但先秦两汉人写信,形式比较随便。至迟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就是各类书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写信时套用。这类文字在魏晋到隋唐之际非常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谢元撰有《内外书仪》四卷,蔡超撰有《书仪》二卷。《崇文总目》称王宏、王俭、唐瑾,以及唐裴茞、郑余庆,宋杜有、刘岳尚等都有《书仪》传世。此外还有专供夫人、僧侣使用的《妇人书仪》《僧家书仪》等。有学者在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上百件“书仪”类文书,比较著名的有郑余庆书仪、杜友晋书仪等。迄今所知最早的书信格式,是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月仪》。

书信称谓种种

通称:书,信,函,缄,笺,牍,启,简,翰牍,简札,音尘,音问,尺素,缄牍,竹报,鱼雁,音敬。

对人书信敬称:教言,教简,大教,华教,惠书,惠函,惠毕,惠翰,惠示,钧谕,钧札,钧诲,钧喻,环章,环喻,瑶函,瑶章,云函,华函,华翰,芝翰,谕函,台示,大札,朵云。

称他人亲笔信:手书,手教,手毕,手示,手函,手札,手告,手翰,手简,手答,手谕。

称他人回信:赐复,赐书,惠复,钧复,复谕,还云。

称己之信:一禀,禀缄,禀牍,芜函,芜缄,芜笺,寸函,寸笺,寸缄,寸草,寸禀,寸丹,片纸,数行,尺书,短笺。

称父母等尊长信:手谕,严命,训谕,示谕,钧谕。

称子女之信:禀,禀件,禀缄,禀报。

二、信封及其写法

1.信封

书信的封套,便于邮寄和保密。

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信封是木板制成的,分底板和盖板两片,底板中间微凹,四周隆成缘,凹处表面光滑,以供写字,写好后,盖上盖板,使纳于缘中,两片木板上端皆有孔,下端有槽,以绳穿孔,而下引,嵌入槽中;结束既固,填槽以泥,加印其上,是为泥封,非破印割绳,不能开也。

为美观起见,古人还将木板刻成鱼形。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曰:“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邮寄信封的写法

邮寄信封上写有三项内容:一是收信人地址,二是收信人姓名,三是发信人地址。

①收信人姓名字可稍大些,在后一般还要写上一定的称呼,如“先生”“老师”之类的字样;再写上“×启”。

②发信人地址亦要详细,也要写姓名。如:

寄××省××县××乡

××先生安启

××县××乡××缄

敬辞的表达法

给父母:安启,福启,金启。

给专家、学者、师长:道启。

给军政人士:勋启,钧启。

给长辈或上级:赐启。

给平辈:惠启,惠收。

给位尊者、名流:台启,大启。

给晚辈或下级:启,手启,收。

机密性:亲启,密启。

公函:公启。

三、信笺折叠法及书信之基本礼仪

1.顺折不宜反折,将称呼放在外边;

2.不应用红墨水写信,红字书信表示绝交;

3.一般不用铅笔写信,如果这样,对方会认为你不尊重他,轻视他;

4.遇见他人读信,看信,不应凑近听、看,不应问“是谁的来信”;

5.不准私拆他人信件。私看他人信件是违法行为,有损他人通信自由。

四、书信的格式

格式:一、称呼;二、起语;三、主体;四、结尾语;五、祝安语;六、落款;七、日期;八、附言。

(一)称呼

又叫抬头,置于信的开头。

行格结构又称书面结构,就是尺牍行文的书写结构。

所谓行有“抬行”和“侧行”。抬行书写表示尊重对方,侧行并用小号字书写自称,表示自谦。有不可相提并论或同日而语之意。

抬行即抬头,有五种方式:一是三抬,即超出信笺边线三格书写;二是双抬;三是单抬;四是平抬,即另起一行与边线第一格平行书写;五是挪抬,即在原行向后挪空一格书写。

也有将称呼不写在开头,而移到信末,与祝安语合而为一。

称呼的写法:

从形式上说,称呼的写法又可分为两类:

1.字号(关系词)+尊称+敬辞

如:父亲大人膝下、亚子先生左右。

2.字号+尊称+鉴(览)

如:张曼筠女士礼鉴、馥泉兄惠鉴。

两种形式不能混合,如:△△仁兄阁下惠鉴。

称呼中之缀语

用于父母:膝下。

用于其他尊亲:尊前,尊鉴。

用于师长:函丈,讲席,讲座,座前,座右,道席,史席,尊鉴,尊前。

用于其他尊长:左右,钧座,尊右,钧鉴,赐鉴,座前,座下,侍下,侍右。

用于亲友平辈:阁下,足下,执事,尊座,座右,左右,台前,台下,台右,鉴,台鉴,览,惠览,尊览,文览,大鉴,明鉴,道鉴。

用于挚友:如见,如晤,如面,如握。

用于年幼平辈或晚辈:览,收览,入览,入青,青及,青睐,青览。

用于兄弟姊妹:手足,如晤,如见,如握。

用于长辈妇女:懿鉴,懿座,妆前,侍右。

用于平辈、幼辈妇女:妆次,绣次,妆鉴,妆览,芳鉴,芳览,淑鉴,淑览,雅鉴,雅览,奁次。

夫与妻:妆次,大鉴,左右。

妻与夫:安览。

用于居丧者:礼席,礼鉴,苫次,苫席,礼次,矜鉴。

用于政界:台座,钧座,钧鉴,勋鉴。

用于军界:麾下,麾鉴,勋鉴,勋座。

用于宗教界:法览,道鉴,清鉴,仙览,莲座。

(二)起语

1.以思念寒暄之语起头。

如:“不见颜色,遂及六载,虽寄禀函,而瞻望山中白云,驰念何极。”

“司曹判袂,不意送燕迎鸿,于兹七度。以鸾栖未卜,鱼雁难投,徒深落月停云之想。昨晤胡令亲,始知下榻蒲城。”

另如问起居安福,身体康泰,表示思念、颂扬赞佩等等。

起语要抓住对方至为关切的大事,表示慰问或祝贺,不可不问不闻。如对方的升迁、乔迁、生子之喜,要在起语中提及祝贺,使对方得到满足。

2.开门见山式

给父母:敬禀者、叩禀者、跪禀者,敬启者、跪启者。

其他尊长:谨启者、拜启者、谨肃者、兹肃者、敬复者、谨复者。

于晚辈:兹者、启者、兹启者、径启者、兹复者。

(三)主体

主体是书信的核心部分,写所言之主事,对收信人或有所恳,或有所谢,或有所邀,或有所赠,或有所教,或有所报,都写在这一部分。

要求:有条有理,井然有序。

(四)结尾语

浅文言书信在主事叙完之后,常常用“肃此”“专此”“草此”“匆此”等为收束语。

肃此:常用于对长辈的书信。

专此:用于长辈平辈的书信。

草此、匆此:一般用于给晚辈的书信。

结尾用语

用于长辈、平辈的:肃此,专此,此布,专此奉达,专函上达,率此布达,专此布达。(www.daowen.com)

用于晚辈:此示,此嘱,切嘱,至嘱,切记切记,切切此嘱,特此示知,余无他嘱,专此致意。

复函用语:此复,特复,转复,奉复,专此奉复,专此敬复。

临风布意语:临风布意,临风神往,临风珍重,不禁神驰。

笔意未尽语:不一,不尽,不宣,不备,余不一一,言不尽意,纸短意长,不尽依依。

敬请鉴照之词语:爱照,心照,明察,一经青照,荣荷良深。

结尾申贺之词:特此布贺,专此道贺,此上敬贺,此上即贺,敢不书贺,奉贺。

结尾致谢之词:专此道谢,专此布谢,容再面谢,无任感谢,敬谢敬谢,容图报称,不胜感荷。

结尾保重语:惟希珍重不宜,春寒,千万珍卫,惟为道自重不宣。

(五)祝安语

在书信收束语之后,向对方的祝愿之语。

祝安语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前部分为祝语,后部分为安语。

如:“敬请大安”“敬颂钧安”。

常用的祝词有:祝、颂、请、贺、望、问、候、叩、询等。

祝词前往往加上:恭、敬、谨、肃、叩、顺等。

安语常用:安、祺、祉、绥。

派生出:大安、台安、金安、钧安、台祺、时祺、近祉、时祉、福绥、春绥。

信末请安语

请祝之词:跪请,跪叩,恭请,肃叩,恭贺,顺问,即问,恭问,顺贺,此侯,恭候,籍请。

祝安之词:安好、平安(用于长辈、平辈),进步、近好、近佳、近安(用于晚辈之词),年禧、春禧、岁禧(用于贺年节之词),慈安、坤安、闺安、闺好(用于妇女的),双安、俪安(用于夫妇的),潭安、潭禧、潭福、百福、潭第纳福(用于全家的),德安、钧安、升安(用于政界的),戎安、麾安、捷安(用于军界的),公安(用于公职人员的),教安、讲安、道安(用于师长的),著安、文安(用于学界的),编安(用于编辑人士的),财安、筹安(用于商界的),旅安、客安(用于行旅的),痊安、痊吉(问病安的),大喜、燕禧(贺婚嫁之安的),孝安、礼安(慰安丧家的),玉胜之喜、弄瓦之喜(贺生儿女之安的)。

组合语例:敬请金安、恭请台安、恭祝万福、顺贺行止佳胜。

如请收信人代向他人问安,在祝安语之后,可写:“并请△△先生△安。”或写“△△均候”“△△均此。”

如果是给兄妹写的家书,须代向父母请安,就写:“顺问近好,并代为堂上叱名请安”或“双亲前乞为叱名请安”。

(六)落款

就是写信人自署名字,告知对方此信是谁写的。

落款处因不同的书信,有不同的写法:

1.社交类书信,落款包括三项内容:自我谦称、姓名、敬辞。

如:弟△△△顿首、仆△△△谨启。

对师长,一般自称门生、学生。

对朋友,一般自称弟、愚弟、仆。

署名时,写姓名或名字。

敬辞一般有上、启、拜、白、顿首,或敬启、敬上、拜启、谨启、谨白。

2.家书类的书信,落款因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

给长辈,要署“孙△△叩禀”、“男(女)△△叩禀”、“侄△△谨禀”

给平辈,署“兄(姐)△△手启”、“弟(妹)△△谨启”。

父母给儿女,署“父字”“母字”“父示”“母示”,或“父手泐”“母手泐”。

落款缀语

卑幼对尊长辈:上,敬上,上言,叩上,百叩。

尊长对卑幼辈:谕,示,字,白,字示,手示,草字,手书,手白。

平辈间:字,书,白,启,手字,手书,手白,拜上,鞠躬,顿,顿启。

连署缀语:公启,同启,同上,同识,同拜,同扣。

复信落款缀语:手复,复上,敬复。

吊唁信落款缀语:哀启,哀上,泣书,泣上。

不署名信落款语:两隐,两浑,名心肃,知名不具。

(七)日期

宜用小写汉字书写。

(八)附言

附言常用“又”“又及”“又启”“再启”“再启者”“敬附禀者”等领起。

时间用语

1.农历四季的别称

春天、春时(春),夏天、夏时、阳夏(夏),秋辰、肃秋(秋),三冬、九冬、寒冬、严节(冬)。

2.农历十二个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月正;二月:如月,杏月;三月:蚕月,桃月;四月:乏月,麦月;五月:午月,恶月;六月:荷月,伏月;七月:相月,兰月;八月:壮月,桂月;九月:菊月,菊秋;十月:阳月,良月;十一月:辜月,畅月;十二月:腊月,冰月。

3.农历日之别称

每月初一:朔日,朔;每月初七、初八:上弦,初弦;每月十五:望,望日;每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每月月末日:晦日,提月。

4.凶吉时日之词

择日(择取吉日);吉日;吉月;善岁、嘉岁(丰年);黑道日(凶日);凶年、凶岁(荒年)。

5.年龄

生辰、寿辰(生日);寿命、生年(年寿泛称);百年(生存之期);同甲(相同年龄);贵庚(恭称他人年龄);马齿(谦称自己年龄);总发、黄口小儿(孩提之称)。

豆蔻之年(女十三四岁);弱冠(男二十岁);花信之年(女二十四岁);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半百、知天命(五十岁);花甲、平头甲子(六十岁);古稀(七十岁);中寿(八十岁);从游(九十岁);白寿(九十九岁);上寿、大齐(百岁)。

范例一:

父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男现在店中学业,于诸事好之后,操练珠算,兼学写信,比较初来店时,有些进步,想我双亲闻之,心中愈加喜欢也。此间虽有戏园被焚之事,而目下仍然安静如常,望双亲放心勿虑是祷。肃此敬请

福安。

男××谨禀

一月十六日

范例二:毛泽东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

澄宇先生夫人道席: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

肃此。敬颂

教安。不具

受业毛泽东

××××年×月×日

书信手迹 致宋庆龄(1949年6月19日)

实践训练

一、请从传统书信写作格式来分析鲁迅致母亲的一封信,并体会信中传达的情感。

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已收到。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酱鸭、酱肉,昨起白花,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不能吃了。其余的东西,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但其中的一种粉,无人认识,亦不知吃法,下次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很暖,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内大小俱安,请勿念为要。

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张纸上,今附呈。

专此布达,恭请

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

一月十六日

二、下面是李明同学寄给他爷爷的一张新年贺卡,请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改。

亲爱的爷爷:

我好想你哟!新年就要到了,孙儿愿你天天开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放假了我就来看你!

此致敬礼!

2016年12月26日

三、请列举古代的一些敬语和谦辞,并联系当今日常生活中你会用到的敬语和谦辞,谈谈你对使用敬语和谦辞的看法。

四、专题综合实践

主题:见字如面

实践形式:书信写作与诵读

实践目的:

古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禀父书》和《与妻书》,皆为绝唱。书信字里行间,不仅有笔墨香,更承载着浓浓的情感,或深沉,或柔婉,或平淡,或激越。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昔日联络的书信,似乎逐渐淡出了日常生活。微信、电话固然便捷,书信之美仍独具一格。方今之际,拿起笔,写一封信,给家人写一封信,给朋友写一封信,给同学写一封信,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其价值更显特别。通过书信写作与诵读,锻炼大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大学生体味书信中传递的情感。

实践要求:

1.班级学生分组,每组人数原则上不低于4人,不超过6人;确定每组小组长,小组长督促本小组完成实践。

2.教师提前1周通知本次实践安排,学生提前写好书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收集。

3.每位同学都必须手写一封书信,要求有真情实感,自己动手完成。

4.要求书信格式规范,内容健康,语言文明。

5.实践课上,每组至少请一位同学诵读自己书写的信件。

6.书信写好后,教师收集信件,或学生将信件寄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