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自满与谦虚的道理,国学经典阐述

自满与谦虚的道理,国学经典阐述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这是自然的道理。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君主之道,说的是务求政治清明,要让百姓和君主的愿望一致,同心同德。

自满与谦虚的道理,国学经典阐述

以儒、释、道文化传承为内容的中国传统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道德之教。儒、释、道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主体,释家与道家是论述道的玄妙境界,教人悟道、得道;而儒家所展示的则是道不远人、无所不包的一面,教人学道、遵道。

(一)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虞书·大禹谟》)

【译文】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尚书·虞书·大禹谟》)

【译文】只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感动苍天,没有远得它到不了的地方。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这是自然的道理。

(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活动于六艺(礼、乐等)的范围之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哪怕是在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背离仁德,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第一章)

【译文】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译文】人取法于地,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www.daowen.com)

【译文】道产生作为宇宙原始的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译文】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么?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自己)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的。

(四)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大宗师》)

【译文】道是这样的,真实可信,无为而无不为;可以心传却不能口授,可以感觉得到却不能看到;它自己为本,自己为根,在没有天地以前,自古以来就存在;它产生了鬼神和上帝,产生了天和地;它在太极之上而不算高,在六极之下而不算深,先天地而生不算久,长于上古而不算老。

(五)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孙子兵法·始计》)

【译文】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和宗庙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了解的。所以要以如下五个根本方面的因素为基础,去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从而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根本方面即“道”“天”“地”“将”“法”。

君主之道,说的是务求政治清明,要让百姓和君主的愿望一致,同心同德。这样(百姓)就可以为君主而死,为君主而生,从而不畏惧危险。

(六)

问:“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

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著,欲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王守仁《传习录·陆澄录下》)

【译文】有人问:“道只有一个,但古人论道却常常不同,求道是否也有技巧可言?”

先生说:“道没有方向,没有形体,不可执着。如果只局限于文义上求道,离道就越来越远。如今世人说天,其实又何曾见过天?认为日月风雷是天,是不对的;说人物草木非天,也不正确。道就是天。能认识这一点,那什么都为道。人只是凭据自己的一隅之见,认为道就是如此,所以道才有所不同。如果懂得向心里寻求,认识了自己的本心,那么,无时无处不是这个道。道自古到今,无始无终,又有什么同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就知道、知天。”先生接着又说:“各位若想确切认识这个道,务必从自己的本心上体会认识,不要到心外去寻求才行。”

【思考与练习】

1.古代先贤对“道”的理解是什么?你如何定义“道”?

2.背诵论道经典名言,做好读书笔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