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学经典阅读与应用-专题训练三

国学经典阅读与应用-专题训练三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之所以文思泉涌,妙语连珠,正是通过诵读,有无数篇文章烂熟于胸,才能有这种境界。问题分析考察诵读法的发展历史,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际运用上都不能与“死记硬背”画等号。诵读经典能够极大丰富我们的语言素材积累,增强语言表达的色彩。而经典诵读需要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经典之上,久而久之,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定力,成就了孩子的智慧。

国学经典阅读与应用-专题训练三

情景导入

我国古代不仅童蒙教育以诵读为主,而且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日诵万言”被当作一种读书美德。古代许多历史名人都曾在诵读上下过苦功。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勤于诵读,以致“口舌生疮”;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同样,“诵读”“读诵”“讽诵”等词也经常在古代史籍中出现。如倪宽“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汉书》);朱买臣“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汉书》);范宣“虽闲居屡空,常以讲诵为业”(《晋书》);等等,不胜枚举。古人之所以文思泉涌,妙语连珠,正是通过诵读,有无数篇文章烂熟于胸,才能有这种境界。

问题引出

1.诵读法是不是“死记硬背”?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2.古人先贤们读书的故事给你什么启迪?

3.你如何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问题分析

考察诵读法的发展历史,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际运用上都不能与“死记硬背”画等号。古人对诵读法的运用符合心理规律,特别是记忆规律。诵读法如果运用恰当,不但不是死记硬背,反而是更高级的理解,背诵只是高级理解水到渠成的结果;诵读也不是苦不堪言的劳役,反而能够修身养性,得到其乐融融的享受。

诵读,是古人读书、学习的宝贵经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多读、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诵读经典能够极大丰富我们的语言素材积累,增强语言表达的色彩。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知识

一、诵读及诵读法的内涵

关于诵读,从词源学的角度看,“诵”和“读”是两个词。《说文解字》上说:“诵,讽也。”段玉裁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由此可见,“诵”是一种情态,是一种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读”,《说文解字》上解释,“书也”。段玉裁解释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他又解释:“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可见,“读”不仅包括“诵”,它还特别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诵”与“读”的含义是有差别的,故先秦典籍中两者多分开用。但“诵”能增强阅读的刺激量,“读”能加深阅读的理解性,二者配合,相得益彰,秦汉之后两者即合称“诵读”,成为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古代诵读的精髓为“熟读精思、口诵心惟”,现代的诵读则强调以理解为基础。概括古今论述,可把诵读法定义为:一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眼观口诵心记,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读书方法。

二、诵读的意义、作用

1.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记忆

记忆力是评价一个人的智商或才能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从人的成长规律上看,儿童时期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一首歌谣、诗篇或世界名曲,孩子最多听上十遍,就自然可以朗朗上口并熟记在心,甚至能够保持一生而不容易忘记。因此,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儿童诵读圣贤的经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汉代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神童”或“圣童”,他们在十岁左右,就可以把四书五经熟记在胸、信手拈来。这些“神童”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在一种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之下培养出来的。现在学习国学的人常常感慨地说,自己和五四运动以前的国学大师们的功底无法相提并论,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和童蒙教育方式信心不足,从而没有能够延续和继承儿童诵经的学习习惯和教育方法,因而也就无法为进一步深入经典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看古代的经典都感觉困难,如何能深入理解古人的思想、体会其中甚深的义理呢?

2.经典诵读有助于增长智慧

“经者,常也”,经典上记载着恒常不变的道理,是古圣先贤从社会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道理。例如《易经》所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就可以从自然界的阴晴圆缺,寒来暑往和人事的一治一乱、一忧一喜中得到验证。人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保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即使事事顺心如意、处于上升时期,也不会得意忘形、自以为是;处于困顿和挫折之中,也不会丧失信心、一蹶不振。所以,古人说,“读书明理”,又说,“人不学,不知义”。一个人如果常常以谦恭的心诵读圣贤经典,自然可以从中汲取古人的人生智慧,从而避免走很多的弯路。

中国古人讲“因定开慧”,一个人真正内在的智慧来自于一个人的定力。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遇到一点儿事情就失去了冷静而惊慌失措,那么这样的人很难成就大的事业。所以,两军对战,考验的是两军统帅的定力;商场上双方的谈判,考验的也是双方决策者的定力。而经典诵读需要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经典之上,久而久之,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定力,成就了孩子的智慧。

3.经典诵读有助于涵养德行

古人说“读书志在圣贤”,通过学习圣贤经典,可以体会并效仿古圣先贤的存心和行谊,从而成就自己的良好德行和完善人格。所以古人读书也被称为“为己之学”。朱伯庐在《劝言》中讲到:“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此教人读书知义理之道也。要知圣贤之书,不为后世中举人进士而设,是教千万世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此才是读书。”例如,读了孔子在《论语》上教导弟子的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一点:看到有能力、有德行的人,应当向他学习;看到不贤德的人,则应当反省自己,看看是否具有同样的过失。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从这里,就更能体会到《大学》上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认识到社会成员个体美德的修养与社会和谐之间的重要关系。

4.经典诵读有助于变化气质

诵读经典会使人的气质发生变化。诵读圣贤经典需要博览群书,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就可以掌握文言文那种优美而简短的表达方式,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讲话可以出口成章,写文章更是下笔有神;诵读圣贤经典可以增长定力,所以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镇定自若;诵读经典可以涵养德行,所谓“诚于中,行于外”,内在良好德行体现在仪表风范上一定是文质彬彬、举止文雅、进退得宜、落落大方。

三、诵读的方法指导

(一)诵读常用的几种形式

1.朗读

朗读是把书面文字(视觉)转变为有声语言(听觉)的再创造活动。

2.朗诵

朗诵是指大声诵读诗文。带有情韵地诵读,既可表现声音的抑扬顿挫之美,还可传达情感信息,更能感染人。

3.朗读与朗诵区别

选材种类不同。朗读的选材十分广泛,诗歌、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种文章都可以读;朗诵在选材上只限于文学作品,而只有辞美、意美、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才适合朗诵。

应用范围不同。朗读是一种教学宣传形式,主要用于课堂学习和电台、电视台播音;朗诵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性较强的语言口头表述活动,是对文学艺术的延伸,多在舞台、文娱活动中使用。

表现形式不同。朗读的口语形式平实、自然,可以依照作品边看边读,目的在于准确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感情真实,但不能有夸张、表演的痕迹,声音只求神似,而不能采用角色化的语言。一句话,“读而不板,说而不演”。朗诵的口语形式生动优美,一般是脱稿成诵,目的在于通过艺术表演,使听众受到思想感情熏陶,获得语言美的享受。朗诵要求语音动听悦耳,表情动作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感情充沛而夸张。为增强表演效果,朗诵往往还需要化妆、配乐,使用舞台灯光、背景等手段。

4.吟诵

吟诵或叫“吟咏”,是古人常用的有节奏有韵调的诵读。这种阅读适合于对诗词曲赋、艺术小品等美文的阅读,它是多次的反复吟咏,重在品味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情味。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吟诵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体系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的形式是依照汉语的特点和诗词格律而进行,从内到外,都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结晶,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不仅华人吟诵,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很多国家中,吟诵汉诗的传统也一直流传不衰。

5.吟诵与朗诵异同

吟诵与朗诵都要求感情真挚、吐字清晰、节奏分明、行腔自然。二者的区别在于:吟诵可用方言方音,个性化色彩浓郁,形式风格多样化,适合于古代诗文作品;而朗诵应用普通话,字正腔圆,有较为固定划一的标准,更适合于白话文作品。

(二)诵读方法

古诗文诵读教学要取得成效,也要讲究诵读的技巧与方法。

1.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主旨,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比如,如果你不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感伤的情感基调,就无法把离别之愁,琵琶声之悲,身世之悲,同病相怜之悲,触动自身坎坷之痛之悲,一层一层传达出来。如果你不了解李白《将进酒》那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于是满腔不合事宜借酒兴诗情,来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就不能表现那既豪放又感伤的复杂情怀。

2.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了解古诗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人物的语言口吻,可以细致入微地传神地再现作品,达到更为动人的效果。

3.注意作品的风格特征

古诗文作品因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或同一人物的时期不同,其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或豪放,或婉约;或浪漫,或现实;或轻快明丽,或沉郁悲壮……诵读时注意对作品的风格加以仔细地体会,可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4.处理好语言的声音表达

古诗文诵读要有极强的感染力,还要处理好诵读的停顿、语速、重音及语调。

诗歌的诵读,节奏的停顿尤其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做逻辑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如谓语动词、表性状程度的状语、表性状强调的定语、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要重读。至于语气语调,只要理解作品中祈使、陈述、疑问和感叹句的作用,灵活处理,一定会为诵读添彩。

古人诵读步骤

古人诵读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虚心—肃容—诵读—温读。除“诵读”外,其他三步要求如下:

“虚心”是对读书态度的要求,也是熟读精思以至成诵的基础。朱熹说:“读书须是虚心平气,优游玩味……大抵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毫杜撰。”(《朱子读书法》)只有“虚心”才能接纳所读之书,才能熟读精思。表面上看熟读精思以至成诵是每一个读书者都能做到的,其实不然,正如朱熹所说,常人往往“看未到这里,心已在后面;才看到这里,便欲舍去”(《朱子语类·卷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正在于对所读之书未能完全接纳,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肃容”是对身体和心理的调节。读书要专静纯一,全神贯注,熟悉所读之书,不能有半点差错。清代教育家崔学古要求学生读书“毋增、毋减、毋高、毋低、毋疾、毋迟”,即读书不要增加,也不减少字,一字一声,字字落实;读书也不要漫不经心,重重复复地不成句地念来念去,高低快慢要与文章的情境相符合。

“温读”就是要不断地复习。古人读书并不是一下子就记住,而是间断性的复读,直到熟读成诵。

四、名家论诵读

周礼》记载:“大司乐教国子以乐德、乐语、乐舞。”所谓“乐语”,指的就是语文音乐的结合。“兴道、讽诵、语言”三者都包含在“乐语”的教育之中;“兴道”就是进行道德、思想教育;“讽诵”,就是进行吟诵、咏读的阅读教育;“言语”,就是进行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这种注重记诵的传统在古代教育中一脉相承,记诵成为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南宋朱熹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记载了6条朱子读书方法,其一便是“熟读精思”,朱子阐释“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这是讲诵读的重要意义,对“诵”做了如下要求:“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须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子不仅提出了诵读程度的标准、诵读时的形体要求、诵读的要点,而且提示了诵读“三到”“心到最急”这一诵读法的精髓。

明代的王守仁根据儿童特点提出“诱之以诗、导之以礼、讽之以读书”,还认为诗歌能把儿童那种原有的天性(跳号呼啸)诱发出来,把心理的疙瘩疏通起来,使之成为有节奏、有韵律的自觉心理活动。要求诗歌“整容定所,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而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读书则“不在徒多,但贵精;其资禀,能二百字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演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对诵读的论述已经触及学生的心理层面。

清代张履祥在《初学备忘》中指出,读书“先令成诵,而徐以涵泳其意味,体之于心”。崔学古则提出了“探读”“熟读”“温读”的系统读书法。

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道:“读法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他还分别指出两种读法的特点:“至于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而“文言的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另外,他还把文言的吟诵与白话的吟诵进行了区分。文言吟诵,“各地有各地的调子,彼此并不一致”。这就是说吟诵是有一定的曲调的。白话吟诵:“大致与话剧演员念台词差不多,按照国语的语音,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多用功夫。”这段话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朗诵。

由许嘉璐任总主编的《高中语文学习词典》中则把默读、朗读、吟读、诵读分开并列着解释,编者认为:“诵读,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采用诵读方式,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

实践训练

一、诵读技巧训练

(一)停连训练

古人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用“/”符),这对理解文章主题和提升阅读古诗文能力大有帮助。

1.朗读诗词时,必须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节奏感。请按标注出来的停顿符,朗读以下诗句。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并说出停顿的依据。

(1)余得遍观群书

(2)然则何时而乐耶

(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今齐地方千里

(5)干戈寥落四周星

(6)盖竹柏影也

(7)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日星隐曜,山岳潜行。

(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2)生亦我所欲

(13)一鼓作气。(www.daowen.com)

(二)语调训练

1.分小组朗读叶挺同志的《囚歌》,小组之间互相评点,注意句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2.听录音,标出以下诵读符号,再分组模仿训练,互相评分。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棕色的眼睛之中,

我有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的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

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的胸脯,

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

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

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我是中国人——

在我的民族中,

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

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

︶ ︶ ︶

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

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 ︶ ︶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在我的国土▲上不光有▲

雷电轰不倒的∧长白雪山、黄山劲松,

还有那风雨不灭的∧井冈传统、延安精神!

我是∧中国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

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

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

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

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

当掌声把五星红旗托上蓝天,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长城一样巨大的手臂,

不光把采油钻杆▲钻进外国人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

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

当五大洲▲倾听∧东方声音的时候,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

让那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往。

我就是∧飞天,

飞天∧是我们。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二、请你按书中“古人诵读步骤”,在本教材中选一篇经典诗文诵读,再到课堂上分享诵读体会。

三、每学习小组同学根据网络视频学一首古诗词吟诵,在班级组织古诗词集体吟诵PK活动。

四、专题综合实践

主题:与经典相伴和国学同行

实践形式:五种形式。

1.听:铭记一生的“家训”(听家中长辈讲家训故事);

2.说:百善孝为先,孝行故事旧语新说(讲一个你所熟知的经典故事);

3.读:诵读本单元中的国学经典名篇;

4.写:解读国学人物与他们的思想(即你学国学、爱国学、感受国学魅力的故事);

5.思:古今圣贤读书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即对国学的思考)。

实践目的:

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他们诵读经典、吟唱经典的兴趣。

2.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实践操作:

1.班级学生分组,每组人数原则上不低于4人,不超过8人,确定每组小组长。

2.教师至少提前1~2周布置实践任务。

3.每组学生做好实践任务策划方案,确定实践任务分工。

4.要求每组拍摄视频,在班级现场播放,并现场解说。

5.教师根据学生实践效果,评定每组学生此次实践课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