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子罕弗受玉:宋国国相献玉失廉洁品质

子罕弗受玉:宋国国相献玉失廉洁品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11]之,富而后使复其所。“献诸子罕”即“献之于子罕”,意为向子罕献上玉。子罕,宋国国相。指献玉者失去玉,子罕因受贿而失去廉洁的品质。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玉璧,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子罕弗受玉:宋国国相献玉失廉洁品质

《左 传》[1]

宋人或得玉,献诸[2]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3]示玉人[4],玉人以为宝也,故敢[5]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6],尔[7]以玉为宝;若以与我[8],皆丧宝[9]也。不若人[10]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11]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叶农注译:《左传注译·襄公十五年》,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注释】

[1]《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经学通论·春秋》评论说:“左氏叙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论,亦当在司马迁班固之上,不必依傍经书,可以独有千古。”《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诸:“之于”的合音。“献诸子罕”即“献之于子罕”,意为向子罕献上玉。子罕,宋国国相。

[3]以:即“以之”,把它……

[4]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

[5]敢:表敬辞。

[6]宝:指珍贵的东西。

[7]尔:你。

[8]若以与我:如果把它给我。

[9]皆丧宝也:意为两个人都失去珍贵的东西。指献玉者失去玉,子罕因受贿而失去廉洁的品质。

[10]人:各人。指献玉者和子罕两人。

[11]攻:治。

【译文】

有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曾经把这块玉石拿给玉工鉴定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因此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我们都保有各自的宝物。”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玉璧,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于是,子罕把这块玉石放在自己的乡里,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卖出去后,把钱交给献玉的人,让他富有后才让他返回家乡。

【思考与练习】

1.“子罕弗受玉”这个故事对现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www.daowen.com)

2.你认为这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试着分享你的财富观。

国学课堂

玉的文化价值

俗话说得好:“黄金有价,美玉无价。”那么究竟为什么玉的价格会这么高呢?

细究根源,一件玉器的价值体现,不单是人们雕琢它的精湛的工艺和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价值,更主要的是所体现的文化底蕴。单就“文化”一词而言,文化是一种精神之源,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渐渐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对于一种潜藏的文化内涵,仅用物质本身是无法衡量其价值的,如果没有这层文化价值的存在,玉就跟其他的奇石没有多大的区别。

“玉”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雅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再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经历了一个由“物—神—人—物”的发展历程,是不同时代、不同思想观念下的不同产物。长期以来,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最终百川归流,汇在一起,共同构成七千多年的中华“玉文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玉具有避邪驱鬼的功效,是吉祥福康的象征,被人们视为神灵之物

玉的神秘是古已有之的。远古人类即有石崇拜,认为石是神灵之物,尤其是作为石之美者的“玉”,其“硬、美、润”一直为人称颂。利用玉本身固有的许多特点,人为地为它罩上种种神圣的光环,把玉奉为万物主宰、天地之精。从古至今有关玉的说法日益神奇,充满了浓郁的神奇隐秘色彩。

汉时人们为祈求尸体不朽而制造的葬玉,有玉衣、九窍塞、玉琀和握玉四种。玉衣因死者身份、官衔高低有别,又有金、银、铜镂之分。九窍塞是填塞或遮盖死者的耳、目、鼻、肛门和生殖器九个窍孔之用的,目的是防止人体内的“精气”由九窍逸出,以达尸骨不腐。

随着民间对玉的使用渐渐普及开来,玉作为一种吉祥、福康、财富的象征,经过几千年的言传作为一种宗教信仰,被人们保留下来。至今人们仍视玉是一种驱鬼避邪带来好运的神物,作为一种饰品佩戴于身。

二、玉,权利、地位、财富的象征

在我国,“玉”早期只是皇家贵族士大夫们独家拥有的专属品。“玉”象征着权贵,是高贵的化身,而作为一般的贫民,对玉的使用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罢了。

据史料记载,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都把玉当作自己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每一位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

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使用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玉结合起来研究,用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是当时礼学与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论概括。这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数千年爱玉风尚的精神支柱。

三、玉,品质、气节、美的化身

从古至今,人们常将玉的细腻、洁净无瑕的物理、化学特性来比喻做人的高尚的品德、气节和年轻美貌的女子的“貌”。因此一些反映人品德与气质、气节、美的词语便应运而生,成为佳句,并一直沿用至今。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是: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完整保全;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愿屈辱地活着),“亭亭玉立”(形容女子秀美的外表,婀娜多姿的身材),“冰清玉洁”(像玉那样清洁,像冰那样清明,比喻操行清白)等等。

从古人开始使用玉到现代,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史。经过这数千年的人们对玉的崇拜,玉所包含的深意经人们代代相传并不断地完善,逐渐形成一种思想理念,并且根深蒂固,而在这种思想理念产生的同时也孕育出了玉的特有文化即“玉文化”。玉文化的产生为玉蒙上了一层神圣而神秘的面纱,因此在看玉的价值时,应结合玉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去看它的价值。

(蔡其璋《玉石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