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子[1]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相传是春秋末期楚国李耳骑青牛归隐,经函谷关时,因尹喜求赐所留的珍典,是春秋末期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德经》(44章)在后,总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德经》是谓先修自身心意,《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再体悟道之所传。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坚克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别的东西能改变它、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却不能实现。
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译文】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译文】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译文】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译文】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
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译文】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9.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译文】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10.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译文】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1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译文】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12.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译文】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www.daowen.com)
1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译文】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
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16.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真实的表达不见得漂亮,漂亮的表述不见得真实;善良的人不见得擅长道义之辩,擅长于道义之辩的不见得善良;明于道的人不见得博学,博学的不见得明于道。圣人什么都不积蓄,他尽量为了别人,而自己就越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而自己就越丰富。天的道路是利于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的道路是有所作为而不去争夺。
(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14年版。)
【注释】
[1]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尊为教祖。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思考与练习】
1.怎样理解《老子》中包含的“无为”的人生智慧?
2.选择佳句进行背诵,并谈谈其在实际中的运用。
国学课堂
道家思想精髓举要
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其思想精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的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庄子·齐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而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老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根源于“道”,“道”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原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追求“天人合一”境界,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以获得“天人”之亲和,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三、“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
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欲”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主张“返璞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道方式。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斋”等修养方法。对于人的问题,《道德经》除了讲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还讨论了人自身的和谐问题,即人自身的内在和谐。他首先阐释了生态人的内涵。人之生态首先是:“无乐”,“至乐无乐”。“无乐”即是不为身外的利禄、名声、富贵等外物所牵累的一种平常心,是一种放弃名利、一切顺其自然的自然之情。自然之情乃人之常情,无所谓快乐与不快乐,安适、恬静、自然,“无乐”才是人的自然常态。人应恬然淡泊、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诗意般生活在世上。提倡“见素抱朴”“粗茶淡饭”的节俭生活方式,“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安宁平静。提倡个人要与社会无害亦无争,从而在个人与宇宙自然的大范围内实现和谐交互。
四、“无为而治”——社会生态观
老子如是理解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其基本含义一是因任自然,二是不恣意妄为。因任自然,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政府的职责在于辅助人民,使其充分自由自在地活动,如此,人民自然平安富足,社会自然和谐安稳。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理想的社会是一个无剥削、无压迫,按着自然规律发展的和谐社会,民众不受干扰,人间无猜忌,无矛盾,无冲突,自由平等,人民各尽其性,各安其事,各得其所,整个社会安泰和美,其乐融融。
(参考蒋桂磊、王志银:《道家思想之精髓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科技信息》2009年第1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