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 - 国学经典阅读与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 - 国学经典阅读与应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五四运动后大约一百年的荡涤,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中国很多古典文明已经被隔离在我们日常生活之外了。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现代生活不可能建立在虚无之上。否定传统文化,就必然抹杀了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 - 国学经典阅读与应用

观点一:

二十世纪初,在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下,中国文化界有着不同回应。其中有一部分激进的、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把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落后挨打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落伍和腐朽,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而紧接而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广泛而尖锐的批判。

经过五四运动后大约一百年的荡涤,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中国很多古典文明已经被隔离在我们日常生活之外了。现代社会在高速发展,而现代生活模式也完全不同于传统生活模式,传统文化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观点二:

上下五千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历经了多少次浩劫与磨难,但却薪火相传永不灭,这就表明了传统文化也有其普遍的意义。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现代生活不可能建立在虚无之上。否定传统文化也就等于否定历史,人为地把自己的根割断。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是可怕的。

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史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孕育的果实。否定传统文化,就必然抹杀了民族精神。马克思也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www.daowen.com)

我们现代生活应该对传统文化有选择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发展,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阐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摆脱传统文化的弊端,更加适应现代生活。

“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的潮流。”新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孕育。这并非复制已有的传统,而是面对未来的创造。而在未来的人看来,我们现在所创造的新文化,也会融入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

无论何时何处,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查阅相关资料,用简要的语言对上述内容进行概括,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准备课堂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