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吊唁礼仪|千年古礼,吊唁者穿上吊服,执孝子手,赠送衣被

吊唁礼仪|千年古礼,吊唁者穿上吊服,执孝子手,赠送衣被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称哀悼死去为吊,安慰死者家属称唁。说明古礼制定,吊客前往丧家吊唁时有一套礼仪,首先是要穿上吊服。此外,自东晋以来还通行吊丧者执丧主之手的礼俗。在敦煌写本书仪中,于吊丧仪处多次提到“执孝子手”。除口头吊词答词之外,古礼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死者又有不同的说法。吊唁者则须向死者赠送衣被之物,这个赠送仪式,称“赌礻遂”。

吊唁礼仪|千年古礼,吊唁者穿上吊服,执孝子手,赠送衣被

古人称哀悼死去为吊,安慰死者家属称唁。也就是说吊唁之礼,面对的是死者与生者因为在古代中国,人们的基本信念之一就是“不死其亲”,即不是把死去的亲人当作亡人,而是把他视作灵魂和肉体仍存的“活人”,所以在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礼仪活动中,它的每一项礼仪都充满着人情味,充满着儒家的伦理色彩,等次分明,温情脉脉。基于这样一个传统伦理道德前提,乡邻、亲朋、故旧悼念亡者,安慰死者家属也有一套须严格遵循的礼仪程序,它是源于理想的古葬仪,但随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而有所损益完善。《礼记·曲礼上》说:办丧事之礼,有的是为生者制定的。平素只和死者的家属有交情的,则要前往慰问,直接与死者有交情的,则要前往哀悼他。所以知生而不知死者,只要慰问而不用伤悼之辞;反之,则须伤悼而止于慰问了。《礼记·礼运》载: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即说:诸侯倘若不是问疾吊丧,不能随意胡乱到诸臣家里,如果不是这样,则是君臣相戏谑。汉代刘向《说苑·修文》曰:“斩衰裳苴纟至杖,立于丧次,宾客吊唁,无不哀者。”说明古礼制定,吊客前往丧家吊唁时有一套礼仪,首先是要穿上吊服。《礼记·丧大记》载:小敛奠,“吊者袭裘,加武,带纟至,与主人拾踊。”意思是说,吊丧的宾客将皮裘罩袍的上衿掩遮着,在冠卷上加了纟至,腰上围着麻葛的带子,再跟主人主妇轮番踊跃哀悼亡灵,可见古代吊服有纟至。至唐代,唐人犹著白衫吊丧。到宋代,已无吊服,因此司马光在《书仪》中要求“凡吊人者,必易去华盛之服”,“亦不当著公服。若入酹,则须具公服靴笏也”。酹即以酒洒地,表示祭奠,按古有酹酒之制,称“裸”。对此清人翟颢的《通俗编》九《仪节·酹酒》中有详细的叙述。其法是先以酒灌地而后送爵,其次是“作名纸,右卷之,系以线”,在名纸的背面写上“某郡姓名,慰同州之人”的字样。另外,吊者吊丧还有若干细节,敦煌发现的斯1725号写本书仪残卷列举了吊丧的各种情况,如:“舅母亡,外生吊:外生至门哭,入屋灵前哭五六声。拜灵讫,退户西头,面向北跪,哭廿余声。于□捉内兄弟手出。”可见吊丧哭丧的规定,依亲疏远近的不同,有哭二三声、五六声、十余声、廿余声,直到哭尽哀。内兄弟的称号,不是像今天指妻之兄弟,而是指舅父或姨母之子这样的母方表兄弟,与父方姑母之子称外兄弟相呼应。此外,自东晋以来还通行吊丧者执丧主之手的礼俗。此礼俗至唐代犹盛,且有所发展。在敦煌写本书仪中,于吊丧仪处多次提到“执孝子手”。至清代,此礼节已无。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说:清时“士大夫吊丧已,必掀帐至孝子处,唁慰数语,盖犹古之遗俗,唯不执孝子手为小异耳。”

又据古礼,吊丧时,主客之间在见面时还有吊客的口头吊词和丧生的答词。各种关系各种场合吊丧的口头吊词和丧主的答词,有所不同。

敦煌伯3691号写本书仪列有吊答之词,如吊父母:尊君(原注:母云尊妣夫人)不图凶祸,慈颜(此处脱一字)逝,深所哀苦。荼裂奈何!痛当奈何!答云:罪逆深重,不自死灭,攀慕号擗,不胜摧绝!

此外还有吊小殓,吊大殓、吊成服、吊临葬、吊临塘、吊殡埋毕、葬回吊、诸追七吊、百日吊、小祥吊、大祥吊、除服吊等等场合的吊词。这些场合必然都举行吊孝仪式,才有吊客。

除口头吊词答词之外,古礼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死者又有不同的说法。敦煌伯2622号写本书仪有一段对不同年龄死者的不同说法:百岁以下80以上云弃背,80以下60以上云倾背,60以下40以上云倾逝,40以下30以上云殒逝,30以下20以上云丧逝,20以下10以上云夭逝,10岁以下云夭丧,3岁以下云离怀抱。70以上云年虽居高,50以上云年未居高,20以上云盛年。(www.daowen.com)

此外,敦煌3691号写本《新集书仪》中也有一段标为“新定唐家礼凶吊仪”的文字,对此稍有不同的规定:凡百岁至80亡称弃背,70至50亡云倾背、倾逝,40至30亡云盛年殒逝,30至20亡云盛年殒逝(应为“丧逝”),15至10岁亡云夭逝、夭殁,6岁至3岁亡云去离恩爱,两岁至百(日)亡(脱六字)去离怀抱。

由此可见,古人在吊孝时对不同年龄的死者的称呼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得疏失。至于对不同身份的死者,古人在称呼时也有严格的等级之分。天子之死称“崩”,也叫“山陵崩”或“驾崩”,意即好像山从高处塌崩。诸侯死称“薨”,其意思是“倾覆”。大夫死叫“卒”,意思是“终了”。士死称“不禄”。至于一般人死则称“死”。另据《司马氏书仪》所载:尊官,则云薨没,或云捐馆。卑官,则云倾逝。少年,则云夭没。”

丧主及死者家属除在迎接吊客时有答词外,也有一套繁琐的礼节规定,对吊唁者予以欢迎,并且还要在室中“哭”。吊唁者则须向死者赠送衣被之物,这个赠送仪式,称“赌礻遂”。《司马氏书仪》说:“诗云: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故古有含礻遂贝冒赙之礼。珠玉曰含,衣衾曰礻遂,车马曰贝冒,货财曰赙,皆所以矜恤丧家,助其敛葬也。今人皆送纸钱赠作,诸为物焚为灰烬,何益丧家,不若复赙礻遂之礼。既不珠玉,则含礼可废,又今人亦无以车马助丧者,则贝冒礼亦不必存也。凡金帛钱谷之类,皆可谓之货财,其多少之数,则无常准,系其之贫富,亲之远近,情之厚薄,自片衣尺帛、百钱斗粟以上,皆可行之,胜于无也。”

考察中国古代的拜贺庆吊礼仪活动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它既有着程式化的特点,更显示出巨大的变革趋势;而每一个历史时期,人们所践行的“贺仪”与“赙仪”,则受着该时代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着精神文明、礼教文化的潜化和规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异,从而致使这一古代人际交往礼仪活动,从内涵到外延更趋完善和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