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上午,送仙桥畔的上河品茶茶铺,有一位画家老师带来了八大山人的作品真迹。像我这样不懂艺术的人,只能围观一回而已。在这里吃茶,时常会遇见这样的书画,一不小心就是这样那样艺术大家的“绝世”作品,让人惊艳,有时又让人感叹“不过如此”。在艺术的领域,感受不一样的成都生活。
九十多岁的江潮老是这里年龄最大的茶客了。他带来了自己制作的画集复印件。这是他前几年所画的作品,很多人还真不知道他也会“舞几笔”,这复印的画作虽不够精细,但尚能辨识,其中记录了不少成都的街巷风景,我就将它们拍下来。我倒不看重艺术水准如何,而是在乎画中所绘的风物,不少在今天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江潮老儿时的成都,已是八十余年前的事情了。
来送仙桥吃茶的人当中,艺术家不少,但大家做活动时互相扎起,哪怕有学术之争,也可在茶桌上讨论。这种氛围,才是良好的艺术生态。
看旧时风景,观今天的都市变化,也是有味的。比如说一些街巷,由于城市建设的加速,在最近十几年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难怪不少已经移居他城的“老成都人”有“越来越陌生”之感呢。(www.daowen.com)
来吃茶的人多是老朋友了。随意地坐在一起茶话,重要的就是看似无关紧要的闲话。虽然听上去差不多是东拉西扯,却离不开成都这个大都市的细节。这样的故事常常是丰富而有味的。有时,因为当事人还在,许多故事还没有消失,这也就让人觉得沧桑就在这茶水间了。
这几年,和一帮热爱地方文化的朋友一起做地方文化的挖掘整理,互相提供资讯,有不少可值得借鉴的地方。而这样的做法一旦形成一种模式,就可以快速地提高研究能力。在茶会上遇见的问题,以此方式来探讨,就会有个清晰的思路。
旧书旧故事。这也是最为有味的地方。爱淘书的人总有一些,因此茶会中是离不开书的。我带来了一册《四川公路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葛加林老师就看川滇公路的记载。他说:“我记得的就是这么回事,了不起的一条路。”其实,成都的许多史料若不是有人及时整理、挖掘,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很快就会消失掉,想再打捞就费力不少,也未必取得像样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