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不是神仙茶会上的常客,是属于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高人。上一次,他请过客之后,就没再现身,让人疑心是他担心又要请客了。所以他还是少来妙。不过,事后证明这是不靠谱的猜想。他最近在把自己的一部小说改编为剧本。
王老师一到神仙茶会就大受欢迎。大家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我们俩就泡上红茶,开始喝了,我陪着他聊天,说起文坛。他说:“现在的作家有不少太自大了。总以为是大师的样子,其实作品可读性不强,这种盲目自信,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赞同这样的观点:“写好作品就够了,作品评论就交给读者好了。”
唐总提了壶开水过来。我们就自斟自饮。王老师说:“写作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你跟谁谁关系好了,就是作品够好了。作家永远是靠作品说话,我的作品在四川作家群里是属于中上的水平。这一点我还是有自知之明。”我也说起了对文坛的一些观察,说到底,一个作家靠什么存在于世呢?不是人脉资源,而是作品。有这样认识的作家,才会踏踏实实写作吧。
茶水有点清淡,然聊兴正浓。王老师继续聊自己的写作思想:“我喜欢一个人散步,可以思考。两个人就得散步时互相照应。”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看看棱子,她要和沁寒合出一本文集,正和龚爱萍社长商量出版方案。在四川作家群里,母子出书的个案,并不多见,因之这本书蛮值得期待。(www.daowen.com)
后来,桑眉、雷位卫、刘馨忆、刘雪芳等人都赶了过来,大家聊的话题就很宽泛了,从吃茶聊到出版,以及文创产品,话题转换迅速,这虽不够深入,却在提醒我们身边的故事可关注的不少。此时我倾听的时候多一点。倾听有时比说话更为重要,尤其是思考说话者的深意与联想,这也是别有意味的事。
王老师偶尔参与进来,但说的话就少了许多。每次茶会,这时也是最闹热的时候。好像大家聊天的劲头都很足,过了一阵子(一二十分钟),好像就无需再多言什么,有事的就不妨先行离开。
在这里喝茶,不过是一个藉口。这又让我想起旧时的文人雅集来,乃至于民国时的四川诗坛上著名的“三山雅集”(曾缄、刘芦隐、程穆庵唱和),这样的每周聚会何尝不是一场场雅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