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工艺的底片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我们需要根据每一种工艺从高光到阴影之间的差别和密度值特性进行适当调整,以适用于其对应的印相工艺。
·盐纸印相工艺。
·蛋白印相工艺。
·铁银印相工艺。
·范·戴克印相工艺。
·阿盖洛印相工艺。
·新蓝晒印相工艺。
·铂/钯印相工艺。(www.daowen.com)
·碳素印相工艺。
以盐纸为例:盐纸印相工艺的长影调范围在高光部分可以显现出良好的层次,尤其是对于中间调的记录十分出色。但是阴影部分却缺乏相同程度的层次表现,层次看起来有些模糊且缺乏细节。底片的阴影区域密度过高会使整个影像显得反差不够——画面很平且缺少层次,当密度与对比度密度值变化超过2.2时,阴影区域和高光区域肯定会有细节。因此,阴影区域的密度控制至关重要。
成功的盐纸印相作品需要:
·一张有很长影调范围的底片,其最高到最低密度点之间的变化范围要求最大化。
·一张有足够密度的底片,能够使金属盐在曝光过程中变成金属。
盐纸印相工艺的影调范围超过了铂金印相工艺,这是由于它的自遮罩效应。自遮罩效应在大多数印相工艺中都会出现,影像的阴影区域(底片更透明的区域)进行了“自遮罩”。例如,在盐纸印相工艺当中,氯化银在曝光过程中会转化为金属银,从而遮盖了照片的阴影区域(底片的低密度区域)。同时减缓了曝光时间,允许照片的高光区域(底片的高密度区域)继续曝光。自遮罩既可使照片的高光区域保有层次,也能够保持阴影区域的良好细节。一张底片的密度是否正确对于照片的高光区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照片的高光区域不至于过白或过灰。盐纸印相工艺和亚光(单涂层)蛋白印相工艺需要更多地还原银,以显现作品阴影区域中的黑色部分。这可以通过较长的曝光时间来实现,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密度更高的底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