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打造共赢共生的科技创新生态

打造共赢共生的科技创新生态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注重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密切相关。说到科技创新生态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硅谷。硅谷的成功并非仅仅是将有才能的人、伟大的创意和充足的资金融合在一起,而是奉行一种野蛮生长的雨林法则,这是其成为全球最顶级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所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试图模仿硅谷,建造能够孵化强大公司的科技园和创意园,但是鲜有成功的案例,欠缺的或许不是资本和人才,而是一个共赢共生的良好创新生态系统。

打造共赢共生的科技创新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尤其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如今,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辉煌成就,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甚至领跑阶段。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注重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密切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26]一般认为,科技创新生态是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资源共同发生作用的区间场域。科技创新生态如同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土壤、空气和阳光。科技创新能力强不强和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好不好有着很大的关系。充足的“水分”、肥沃的“土壤”、良好的“空气”、和煦的“阳光”都能让科技创新生态充满生机和活力。科技创新生态是个“软环境”,却藏着“硬道理”。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已从线性范式和体系范式演化为生态系统范式,呈现出多样性共生、开放式协同的显著特征。我们要精心培育科技创新的“热带雨林”,而非“人工花园”。

然而,面对世界科技的日益发展,我国科技创新生态与一些科技强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例如,投入基础研究的经费较少、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不够好、社会创新环境尚需改善等,都是我国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拓展阅读>

是什么造就了硅谷?

说到科技创新生态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硅谷。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硅谷?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问。《硅谷生态圈:创新的雨林法则》一书用热带雨林来比喻硅谷的创新生态环境。在硅谷有着丰富的创新“物种”,他们在创新产业链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共同构建起了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硅谷的成功并非仅仅是将有才能的人、伟大的创意和充足的资金融合在一起,而是奉行一种野蛮生长的雨林法则,这是其成为全球最顶级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所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试图模仿硅谷,建造能够孵化强大公司的科技园和创意园,但是鲜有成功的案例,欠缺的或许不是资本和人才,而是一个共赢共生的良好创新生态系统。

加强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增强创新链条的协同力、强化公平竞争的内动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活动更好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必然要求。

第一,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更加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引领。

大力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把我国研发人员的数量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的质量优势。只有直面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评价和人才激励中的新挑战和老问题,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才能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和人才、尊重劳动和创造,释放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乐于创造的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创新自主权,为其勇挑科研重担、勇攀科学高峰“减负去缚”,充分发挥其在攻克科学难题、带领科研队伍、培育创新人才、树立科研榜样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真正做到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科学研究规律,激发和保护好科研人员探索自然规律的好奇心和献身科学的事业心,运用好学术思想、研究思路和研究团队的多样性,为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人才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为科技创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源泉。

第二,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进一步畅通创新链条,大幅度提升系统化的科技创新能力。

只有逆流而上、爬坡迈坎,把加强基础研究和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争取产生更多“从0到1” 的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更好地解决技术问题、更好地创造和把握未来机遇、更好地参与和推动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

只有顺势而下、遍地开花,畅通从理论突破到技术发明和工程优化的转化路径,提高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力,才能提升科技创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

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政策链之间的协合融通,提高各类创新资源的活跃度,让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行动者都积极地动起来,形成一股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三,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大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科技工作者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积极且健康的社会创新文化有利于为科技创新提供友好的环境、丰富的资源和无尽的需求。

重视科学教育,引导和培育好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储备量大且质优的“后备军”。

重视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原创性研究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更高的失败风险、很难预期的效益,因而对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的文化环境有着更为强烈和迫切的需求。

重视收益分配,提高科技创新的包容性。深入研究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对社会就业和收入分配的总体性影响和结构性差异,加强对新兴科技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风险治理,践行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和伦理规范。

总而言之,加强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一方面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抓牢重点、突破难点,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生态的内驱力;另一方面从“四个面向”找方向、要定力,适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明确方向、瞄准问题,持续提高科技创新生态的外部牵引能力,为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向好发展提供丰沛滋养,为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保驾护航。[27]

骐骥千里而非一日之功。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是一个渐进累积的长期过程,需要全国上下凝心聚力。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主动权和科研自主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就一定能够开辟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注释】

[1].参见柳卸林、马瑞俊迪、刘建华:《中国离科技强国有多远》,载《科学学研究》,2020年第38卷第10期,第1755页。

[2].参见中国科学院:《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63-168页。

[3].参见柳卸林、丁雪辰、高雨辰:《从创新生态系统看中国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年3月第39卷第3期,第4页。(www.daowen.com)

[4].穆荣平、陈凯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总体思路与政策取向》,载《军工文化》,2021年第3期,第15页。

[5].穆荣平、樊永刚、文皓:《中国创新发展:迈向世界科技强国之路》,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第32卷第5期,第513页。

[6].白春礼:《科学谋划和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载《人民日报》,2017年5月31日第7版。

[7].刘云、陶斯宇:《基础科学优势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英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路》,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33卷第5期,第484页。

[8].参见王昌林、姜江、盛朝讯、韩祺:《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与启示》,载《全球化》,2015年第9期,第39-49页。

[9].参见王铁成:《英国科技强国发展历程》,载《今日科苑》,2018年第1期,第49-51页。

[10].刘云、陶斯宇:《基础科学优势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英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路》,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33卷第5期,第489页。

[11].参见邱举良、方晓东:《建设独立自主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法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路径》,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33卷第5期,第493-501页。

[12].方在庆:《持续不间断地推进科研体制创新——德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路》,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33卷第5期,第503页。

[13].参见王昌林、姜江、盛朝讯、韩祺:《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与启示》,载《全球化》,2015年第9期,第42、43页。

[14].参见王昌林、姜江、盛朝讯、韩祺:《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与启示》,载《全球化》,2015年第9期,第39-46页。

[15].参见王昌林、姜江、盛朝讯、韩祺:《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与启示》,载《全球化》,2015年第9期,第46页。

[16].参见胡智慧、王溯:《“科技立国”战略与“诺贝尔奖计划”——日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之路》,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33卷第5期,第520-526页。

[17].参见中国科学院:《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69页。

[18].参见刘立:《以非对称赶超战略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重大时代意义》,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16期,第64页。

[19].参见汪克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载《人民周刊》,2018年第21期,第58、59页。

[20].参见杨舒、袁于飞:《科技创新:吹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角》,载《光明日报》,2021年6月10日第5版。

[21].参见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系列论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2页。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50页。

[2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5页。

[25].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7、18页。

[26].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11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4、5页。

[27].参见卢阳旭:《聚焦“四个面向”,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载《科技日报》,2020年9月14日第3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