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历史上一度是一个落后国。经过三场王朝战争,德国才最终于1871年在政治上统一起来。其后,德国开始在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迅猛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跻身欧洲最强大的国家,首都柏林成为世界的“科学中心”。然而之后,德国却出人意料地走上了一条崎岖的发展道路。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以及东西德统一,让德国处于世界历史的聚焦点。目前,德国虽已不再是世界头号强国,但尚处于第一阵营,它的“一举一动”仍牵动着世界的神经。
从1700年普鲁士科学院创立起,真正的德国科研建制走过了三百多年的不平坦之路。差不多每隔一百年,德国的科研体制都会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1887年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成立,1900年高等工学院升格为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11年威廉皇帝学会建立,二战后作为威廉皇帝学会后继者的马普学会扩张,弗劳思霍夫学会、亥姆霍兹学会和莱布尼茨学会各司其职,20世纪末开展“卓越战略”计划等,都是标志性的事件。其中,德国在1871年至1914年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建立了一个分工明确的科研创新体制,从而使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欧洲最发达的工业大国。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了不起的成就。”[12]除去这些天时地利的因素之外,德国科学家和科学政策制定者的忧患意识为其崛起也提供了“人和”的保障。落后时,虚心求教,向其他国家学习;领先时,未雨绸缪,对自己要求精益求精。正因为如此,德国的科研体制才能得以永葆活力而长盛不衰。
二战结束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国的科教体系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科研与教育形成了紧密结合的综合体,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引擎,为德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国际合作与竞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德国创新体系的主体是企业,而发达的职业教育也是德国的一大亮点。德国企业创新受惠于企业与教育相互促进,企业直接参与社会办学,学校培养多样的实用人才。职业教育被分为中等和高等两类,前者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后者主要由职业大学负责。(www.daowen.com)
回顾德国科技崛起的历史,不难发现崛起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例如,民族独立,政权独立,国家统一,相对稳定和平的社会环境;重视教育,健全的教育体系,普及全民教育;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同时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国家调控和引导科技发展;着眼于未来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行体制创新;研究—教育—产业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科技人才,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建立研究机构和科研协会;形成科研教育有机综合体。
需要指出的是,国家的统一为德国崛起为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但是,德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和应用。自查理曼大帝时代开始,德国就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从1818年到1846年,普鲁士国民学校的学生数量增加近一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2%,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为97.5%,其国民素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1810年,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柏林洪堡大学在德国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所承担教学和科研双重使命的新式大学。
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视与大量投入很快使德国跻身世界科技发展的前列。从1864年到1869年,德国在世界生理学100项重大发现中占有89项。从1855年到1870年,德国获得了136项电学、光学、热力学重大发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总共只有91项。世界第一台大功率直流发电机、第一台电动机、第一台四冲程煤气内燃机、第一辆汽车等发明创造也起源于德国。与此同时,德国孕育了一大批科学家和发明家,如科赫(Robert Koch)、欧姆(Georg Simon Ohm)、伦琴(Wilhelm Röntgen)、玻恩(Max Born)、雅可比(Carl Gustav Jacob Jacobi)、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等。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这段时间里,德国耀眼的科技创新光芒令全世界瞩目。[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