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青年学人的眼中,钻故纸堆的老先生很容易被视为食古不化,拘守绳墨,不敢跳出旧框框的学者。如果这样看张舜徽先生,那就错了。他平日强调知今之学,认为博古必须通今。除温经、读史、浏览诸子百家、历代文集之外,他极注意吸收新知,关心日常事务。在他看来,时代不同了,即使著书立说,也应改弦易辙,以求适应大众的需要,多为大众服务。他早年撰写了《劳动人民创物志》一书,以求将人民所创造的业绩还之于人民。这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所写成的专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4年)很适合普通群众学习阅览。照通常的情况,一般旧学根柢很深、专门著述很多的耆宿硕儒,是不会做这种工作的,但张先生却乐意为此。他认为名家著述,应该以普及与提高并重,不可偏重提高,仅仅追求专业上的登峰造极,而应当兼顾普及,向人民普及文化知识,这才合乎时代的要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阔大的胸怀,这样关心大众文化的自觉性,足堪后学效法。
张先生以其特有的远见卓识,在著述体例上充满了创新精神。他早年通读“二十四史”、正续《资治通鉴》之后,觉得这只是一大堆旧史料,必须通过改造,才能化杂乱无用为有序有用。他看到近几十年间史学工作者所编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王朝体系,很不满意,发愿要自创新体,打破王朝体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写人民的历史,写给人民看,以激发当代公民的爱国思想。他怀此有年,从不退缩,直到七十三岁时才开始动笔撰写,经过整整三年的埋头伏案,终于如愿以偿,写成别具一格的《中华人民通史》。没有宏大的气魄和非凡的毅力,是不容易在晚年著成这一百多万字的“通史”的。尤其令人感到敬佩的是,从翻检资料、借还图书、动笔草创、誊写清稿,都不假手于人,完全靠一个人的力量独自为之。这种严谨的作风,固然是张先生一生著述的习惯,作为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来说,更其艰难而又可贵,没有超人的毅力和至纯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壮举的。
《中华人民通史》以崭新的体例出现在读者面前,使一般识字的群众都能从中了解本国历史而油然兴爱国之心,读者幸甚,张先生也感到安慰。此前的各种《中国通史》,基本上是沿用日本人那珂通世所编《支那通史》、柳诒征所编《历代史略》、陈庆年所编《中国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将几个相近的朝代联在一起讲,将治乱兴衰讲完之后,继之以这一时期的文化。这样循环往复地讲下去,致使读者看完一段有关文化的记载以后,接着又要看一段争夺相杀、战火连年的叙述。这种不能贯接的叙述方式,使人们难以记忆历史知识。张先生的《中华人民通史》打破了王朝体系,以事物为记载中心,将历史上的重要事物,分为《地理》、《社会》、《创造》、《制度》、《学艺》、《人物》六编,讲清楚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这确实是过去未曾有过的崭新体例,是张先生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创造。
张先生卓识通怀,气象宏大,治学范围宽广,所以他的教书育人,从不局限于一隅。他一生对强调师承、师法的门户之见,深恶痛绝。他说天地范围本大,何必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小圈子里;学术领域本广,何必将才智困惑于一家之言。他的议论主张,激励了许多有志之士,凡是在他门下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人,都感到视野开阔,灵思自由,得以发挥每一个人的专长。张先生从不拿他所擅长的东西去硬性要求学生,所以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有长于文字训诂的,有专攻哲学思想的,有喜欢考证史实的,有侧重断代史、专门史的,有留心致用、参加政治工作的,随其才之大小,性情之所好尚,皆有所成就。
张先生常说:“人才不出于一途,切不要拘守我的框框”。
张先生著作等身,现将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择其要者分类录目如下(凡由他负责主编的书以及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单篇论文,概不收入):
(一)小学(文字、声韵、训诂之学)
广文字蒙求1988年10月影印手稿本,收入《旧学辑存》(齐鲁书社1988年10月版)
唐写本玉篇残卷校说文记 《旧学辑存》本
说文解字约注1983年中州书画社影印手稿本(200万字)
演释名1984年出版,收入《郑学丛著》(齐鲁书社1984年6月版)
声论集要1988年出版,收入《旧学辑存》
尔雅释亲答问 同上
小尔雅补释 同上
急就篇疏记 同上
异语疏证 同上
释疾 同上
(二)经学
郑学丛著(内含五种)1984年齐鲁书社出版
郑学叙录
郑氏校雠学发微
郑氏经注释例
郑学传述考
郑雅
毛氏故训传释例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附《广校雠略》后
两戴礼记札疏 收入《旧学辑存》
(三)史学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1955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重版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
史学三书平议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史论文集195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皇明经世文编选目 在《旧学辑存》 内
顾亭林学记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
劳动人民创物志1984年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通史1988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四)哲学
周秦道论发微(内含五种)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
道论通说(www.daowen.com)
道论足征记
老子疏证
管子四篇疏证
太史公论六家要指述义
周秦政论类要 在《旧学辑存》 内
敦煌古写本说苑残卷校勘记 同上
中论注 同上
世说新语注释例 附《广校雠略》后
(五)文献学
广校雠略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
汉书艺文志释例 附《广校雠略》后
汉书艺文志通释1989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四库提要叙讲疏 在《旧学辑存》 内
清人文集别录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
清人笔记条辨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文献学1982年中州书画社出版
文献学论著辑要1985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以上所述,谨就平日所感觉到的,略为称举而已,远不足以概括张舜徽先生的业绩与精神;所举书目,也仅就笔者寓目者言之,缺漏之处,势所难免,尚祈读者谅之!
注释
①见《清人文集别录》, 中华书局,1963年,卷三,第66页以及卷首“自序”。
②章太炎先生曾指出:“小学及历史,此二者,中国独有之学,非共同之学”。可参看《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第259页。
③见《书目答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44页。
④⑤《张舜徽自传》,见《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3、 202、 204页。
⑥见《旧学辑存》,齐鲁书社,1988年,第一册,第8~9页。参看《广文字蒙求》第三部分“从古文字中探索远古史实”。
⑦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6页有云:“《说文》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就形以说音义’。”可参看。
⑧见《旧学辑存》(中册),第479页。
⑨⑩见《说文解字约注·自序》,中州书画社,1983年。
《唐写本〈玉篇》残卷校〈说文〉记》有一字之讹而原意全晦例,如厂部之“厲”本训“摩石”,而今本讹“摩”为“旱”。《约注》讲“厲”字时即收入这一校勘成果。参看《约注》(中册),第十八卷,第23页。
见《自强不息 壮心未已——略谈我在长期治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载《学人谈治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37~238、 245、 241~242页。
同④⑤。
见《旧学辑存·叙目》。
见《顾亭林学记序言》。
见《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3页。
见《史学三书平议·引言》,中华书局,1983年。
见《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1982年,第1、 2、 9、 20~21、67页。
参见《清人文集别录·自序》,中华书局,1963年。
见《清人笔记条辨·自序》,中华书局,198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