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导入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惯性,而不是力。用数学公式表示为或者3.牛顿第二定律综上所述,加速度跟力、质量的关系是: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这样,牛顿第二定律可进一步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问题导入

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惯性,而不是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除了作用力之外,加速度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那么,图中小车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力及小车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图2-6-1 研究小车加速度实验装置

我们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载重卡车在平直的路面上提速,速度改变的快慢,即卡车产生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牵引力有关。油门大时,牵引力大,卡车提速快,产生的加速度就大;牵引力越大,加速度也越大。精确的实验表明;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到物体上的力成正比。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或者

a∞F

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卡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在牵引力相同的情况下,空车比满载时提速快。空车质量小,产生的加速度大;满载质量大,产生的加速度小。精确的实验表明:在作用力相同的

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

对于物理学中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变量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分别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的影响,最后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中。

变量以其相互关系分为因变量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的条件和因素;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的变量;无关变量是与研究目标无关但却影响结果的物理量。

研究过程中必须进行变量控制,首先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否则就无法分辨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来自自变量还是无关变量。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则因变量与自变量构成了复杂的函数关系,为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就需要对自变量进行控制,即先研究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的单函数关系,把其他自变量设为常量,依次研究因变量与每个自变量的单函数关系,最后综合起来,就能确定因变量与各自变量的关系。

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或者

3.牛顿第二定律

综上所述,加速度跟力、质量的关系是: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或者

F∞ma

写成等式为

F=kma

式中,k为比例常数,其大小与公式中各物理量选取的单位有关。国际上规定,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m/s2大小的加速度的作用力大小规定为1N。显然,此时k的取值为1,于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简化为

动手做

利用身边常见的用品和工具自制一个加速度计,测一测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并说明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比一比谁做得好,测得准。(www.daowen.com)

F=ma

上述公式是物体受到一个外力作用时的情况,当物体同时受几个外力的作用,公式中的F应为合力。这样,牛顿第二定律可进一步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相应的公式可写为

想想议议

CZ-2E型长征火箭为什么采用可分离的捆绑式助推器?

提示:助推器中燃料用完后,与火箭体脱离。

F=ma

牛顿第二定律是整个牛顿力学的核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公式中的力F,是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合力;式中的力F和加速度a具有矢量性,二者都是矢量且方向相同;F和a具有瞬时对应性,物体受力就产生加速度,力F改变,加速度a对应发生改变,力消失,加速度也对应消失。

4.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物体惯性大小和什么有关系?质量不同的物体,受到相同的作用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不同,即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表明质量大的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大,它的惯性就大。所以,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物体惯性的大小在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中经常需要考虑。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地减小它的质量。如歼击机的质量比运输机、轰炸机都小,在战斗前还要抛掉副油箱,进一步减小惯性,提高机动性。相反,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增大物体的质量,电动机、车床等机器都固定在很重的机座上,以增大惯性,避免因撞击而发生不必要的移动。

【例题】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6N的水平拉力,从静止开始向前运动。如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是4N,求物体3s末的速度和3s内的位移。

解析: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运用力学的知识求解末速度和位移。

如图2-6-2所示,物体受4个力:重力G,竖直向下;支持力N,垂直向下;支持力N,垂直于支撑面竖直向上;拉力F,水平向右;摩擦力f,与运动方向相反,水平向左。

解:物体受力情况如图2-6-2所示,从而有

F=F-f=6N-4N=2N

F方向与F相同,水平向右。

由F=ma得加速度

图2-6-2 物体受力示意图

答:物体3s末的速度为3m/s,3s内通过的位移是4.5m。

5.力学单位制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间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可以先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这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导出单位。所谓单位制,就是有关基本单位、导出单位等一系列单位的体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选取不同的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式,就可推导出不同的导出单位及组成不同的单位制。多种单位制并存,严重影响了科技交流与发展,阻碍了计量科学的进步。为了避免多种单位制并存所造成的混乱,国际上制定了一种通用的、适合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作国际单位制,代号为SI,在中国简称国际制。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7个基本量,包括长度、质量和时间,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为米(m)、千克(kg)和秒(s)。

在力学范围中,选定长度、质量、时间这3个物理量为基本量,并规定出它们的基本单位,就可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导出单位。3个基本量选定不同单位,就可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如长度、质量、时间分别选取m、kg、s为单位,就组成了力学单位制的国际单位制。

习 题

1.某动车组总质量为3×105 kg,启动牵引力为2×105N,受到的阻力为8×104N,假设在启动过程中牵引力、阻力大小不变,则动车组启动的加速度为多少?

2.2016年6月25日20时22分,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新建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它有4个助推器,起飞时有8台发动机点火工作,推力达到7.2×106N。已知火箭起飞质量为5.97×105 kg,它的起飞加速度最大为多少?

3.认真观察在体重计上快速下蹲、起立以及静止时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原因。

4.一辆质量为2t的货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司机因故突然刹车,货车滑行了20m才停止运动。如果刹车时的平均制动力为1.2×104N,求货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