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日记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当天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概念或思想方法;理解得最好的地方;不明白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与以前所学问题的联系,引申出的新问题及总结的规律;所学的内容能否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你对自己在当天的课堂表现满意吗?为什么?
2.数学学习心得
学生通过与自己谈心的方式,写出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困惑及感兴趣之处,或者联系某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谈谈自己的解题心得,或者通过反思、总结和整理,记录数学学习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反映其数学学习历程。例如:“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懂得了一些数学公式,也不是加快计算速度,而是学会了将数学融入生活中去,用数学来方便自己,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去做一些事情……在数学的战场上,不是看你的记忆力如何,而是看你怎么把学过的知识用得淋漓尽致。当然,生活经验也是不可少的。”
3.数学小论文
寻找教科书上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究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去探索、研究,或者将平时学习中遇到同一类问题加以整理,然后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将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表述出来,以提升学生的总结水平,并且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基本事实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若把“SAS”中的S与A交换一下位置,得到“SSA”,即“若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否也成立呢?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举出反例,予以说明,并做进一步探究:在哪种情况下成立?请你将探究的结果写一篇数学小论文。
有许多同学,甚至一些老师,都以为“剪拼”是小儿科的玩意儿,登不了大雅之堂。其实,在“剪拼”的技艺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学会“剪拼”,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是非常有益的。正是基于此,新教科书才将“剪拼”引入到教科书中。赵路等几位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做“知识积累的有心人”,注意收集有关剪拼的知识,包括从网上下载一些学习资料,共同完成了他们的论文《剪剪拼拼的数学》,使许多同学重新认识了剪拼技艺,甚至爱上了剪拼,有些同学动手剪拼后,在总结中写道:剪拼世界真是“妙不可言”。(www.daowen.com)
4.调查报告
要求学生就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然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表述出来,以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将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几位同学在合作完成的《空气质量调查报告》中写道:
以为“调查、统计”只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用处不大,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这些中学生的生活没有多少干系。这次亲历调查,我们感到,“调查与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十分有用,只要你愿意行动,便可使自己在活动中获益匪浅……我们不仅完成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金碧辉煌的数学殿堂中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5.实物制作,配以文字说明
教科书中有许多要求学生进行实物制作的作业,用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某位同学的小论文《手工足球》就是这样类型的作业,其中有这样的描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一个标准足球由两种正多边形皮块覆盖其曲面:黑色的正五边形皮块和白色的正六边形皮块。每一黑色皮块的边皆与白色皮块为邻,而每一白色皮块的边却只有3边与黑色皮块衔接。设x为黑色皮块的数目,而y为白色皮块的数目,则有5x=3y=黑色皮块相邻边的总数。黑色皮块数目为12,白色皮块数目则为20。”“每一块皮块都有各自的位置。如果错占了别人的位置,就会出现重叠空位的现象,影响足球的完整性,所以要求我们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
在写作中,学生往往感到知识不够用,个人能力有限,于是他们采取合作的方式,共同收集数据,上网查找资料,主动向老师询问。可见,通过“数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求知的精神,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