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学教学论文:重视课后作业过程,取得更好成果

数学教学论文:重视课后作业过程,取得更好成果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是作业,但处理作业的过程和方式不尽相同。例如我在教学“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通过画图—演示—结论等环节,给出如下题型,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直接让学生集体口述解答过程。A.1个B.2个C.3个D.4个此时,学生略有困难,因为题目中不仅涉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也涉及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数学教学论文:重视课后作业过程,取得更好成果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董岗初级中学 郭希胜

我们每节数学课,都有适当的作业留给学生,有的作业当堂完成,有的作业留到课后完成。同样是作业,但处理作业的过程和方式不尽相同。当堂完成的作业,始终由老师监督,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及时弥补,学生能真实地体验所学内容,感受作业的过程。课后完成的作业,没有老师监督,“幕后”的戏怎么唱,能唱到什么程度,是独立自主式完成、合作讨论式完成,还是完全抄袭式完成,这个过程我们老师有能力也有责任监督到位。这不仅影响当前所学知识能否巩固,更会影响学生今后学习习惯的养成,直至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老师们在批阅学生作业时,会发觉学生作业中步骤上的雷同、方法上的雷同,或出现错误内容、位置上的高度一致,即对也对得一样,错也错得一样,说明在完成课后作业过程中,要么几个人讨论后达成一致,要么干脆抄袭了事。集体讨论后完成的作业,倒还理想一些,因为毕竟有主体参与思考的过程,就怕抄袭完成。从作业的表达过程来看,抄袭情况并不鲜见,老师不仅能感受到,也能从学生那里听得到。现在各种辅导材料铺天盖地,雷同的题目相继被各种资料翻印,特别是有的资料后面专门附有针对课后练习的解答过程,学生之所以热衷于购买这样的资料,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是用来自学与拓展眼界的,而是用来抄袭答案的。老师在教科书上布置的作业,本想让学生独立思考,巩固、检验当堂所学知识,可是一旦学生有了相关资料,他们就会随手拈来,敷衍了事。这种习惯一经养成,即使老师不从教科书上布置作业,学生抄袭的现象同样难以纠正。这种现象理当引起我们老师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我们老师没有权力干预书店的市场行为,他们卖什么书、引进什么资料,学生喜欢什么书,哪些对学生有利,哪些对学生不利,没有论证,谁也说不准。学生买来的书是不是正确地用在学习上了?在走访中我听学生说过,有的学校测试时,固定用“某某”试卷,同学们走进书店,最初是买了一套同样的试卷,通过抄答案或背答案应付考试,后来发展到不买试卷了,干脆把书店里试卷的答案撕下来装进口袋溜之大吉。我就买过几套试卷,回到家细看看,答案页有明显的撕痕,显然答案被撕掉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经常会要求学生买这买那,有时,学生手中的资料比老师还多。

另外,网络信息也倒逼老师采取对策。我们在平时交流中,不少老师发现学生直接在网络上抄袭布置的作业。甚至一些期末全县的质量检测,只要题目是网上下载的,学生通过手机一搜,答案就出来了,这也让考试失去了原有的目的。

这些不是耸人听闻,需要我们每个数学老师引起高度重视,应当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没有问题,反思我们布置的作业有没有问题,反思我们的考试有没有问题。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让学生真实体验作业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课后作业的意义,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当堂作业要贴近当前层面。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完成知识内容的教学,也要安排适当的作业进行巩固练习;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本身,也要适度提升难度,开阔视野,挖掘学有余力的同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梯度”很难把握,需要老师深入地备课,精准地预测学生的学情,精心组织题型,控制难度,并设计好课堂节奏。我们要“就地取材,现烧热卖”,用最贴近教科书知识的题型,对学生当堂的课程目标进行及时训练,使学生熟悉基础知识,初步接触方法技能,享受成功的快乐。例如我在教学“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通过画图—演示—结论等环节,给出如下题型,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直接让学生集体口述解答过程。

例1 已知:如图1所示,AC=AD,∠C,∠D是直角,求证:BC=BD。

例2 已知:如图2所示,在△ABC中,AB=AC,AD是高,求证:∠BAD=∠CAD。

图 1

图 2

图 3

这两个例子,条件比较明显,图形比较简单,组织斜边、直角边的条件推出直角三角形全等并不困难,由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描述过程简洁直白,所以学生在口述中朗朗上口,异口同声。学生们个个生龙活虎,兴趣盎然,显得很有自信。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我又呈现如下一题。

例3 如图3所示,若AB=DC,BE⊥EF,CF⊥EF,垂足为E,F,则在下列条件中,选择一个就可以判定Rt△ABE≌Rt△DCF的条件有(  ):

(1)∠B=∠C;(2)AB∥CD;(3)BE=CF;(4)AF=DE。(www.daowen.co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此时,学生略有困难,因为题目中不仅涉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也涉及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只要老师留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一会儿,在基础较好学生的引领下,也能唤醒学生的回忆,在全体学生豁然开朗时,老师做好引导,集体完成口头描述。这样,不仅能把本节课推向高潮,也贯穿了前面的课程知识,使本节课不再孤立,从而建立了系统化的新的知识体系。

二、课后作业要贴近学生的所能,数量要适中,难度要偏小,训练层面要侧重“通识”,不搞那些“雾里看花”的题型。因为课后作业完全靠学生自觉自律,数量过大、难度偏大都会影响学生作业的质量。一方面学生不仅要做数学作业,还有其他学科的作业,累加起来就多了。学生在课下又有多少时间呢?白天在学校要执行学校的课表,每个学科的老师都要求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高度活跃的状态下,一天下来已经很疲劳了,若回家再安排3 h的作业,学生就会做到很晚。语、数、外、政、史、地……每天如此,单就数学作业而言,总要思考一会儿,然后才写在本子上吧。如果数学作业太多,比如一份试卷少则16道题,多则20多题,2 h下来,学生哪有时间完成其他作业呢?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唯一的可能就是进行抄袭来完成任务。怎么抄袭呢?渠道很多,比如用辅导材料、网络、相互打电话。更为严重的是,第二天一大早,趁老师还没上班,学生们来到操场、校园拐角,甚至某个广场一角,纷纷抄起作业来。如果是这样的话,布置那么多的作业,效果又会怎样呢?少布置一些作业,巧妙设计题型,降低难度,让学生既能做得好又能快速完成,使学生真正得到训练,岂不是更加有效地提升作业质量?学生学得轻松、练得轻松,老师不是更省心?

以我的一节课为例,谈谈布置作业的方式、方法。在我完成“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节课后,我布置了如下的课后作业。

1.如图4所示,两根长度为6 m的钢丝,一端系在电线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上,固定在地面上的两个端点到电线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

图 4

图 5

2.已知:如图5所示,在△ABC中,∠C=90°,E是AB的中点,AB=2BC,过E作DE⊥AB交AC于D,连接BD,求证:BD平分∠ABC。

3.如图6所示,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CD=3,AB=8,求△ABD的面积。

图 6

图 7

4.已知:如图7所示,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点,且DE⊥AC于点E,BF⊥AC于点F,若AB=CD,AF=CE,BD交AC于点M。求证:MB=MD。

从以上作业的设计可以看出,第1题贴近课堂所学,学生一目了然,是课堂知识的衔接,中间两题略有提升,是向纵深知识迈进的一小步,也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体现,是能力养成的重要一步。最后一题需要学生迈上一大步,有一定的思考强度,必要时老师可进行点拨,构建好思路,尽可能地减少思维障碍,然后再交给学生独立完成。这样的梯度,适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一般情况下是乐意独立完成的,至于极少数懒惰的学生应该加强作业批改后的督察,提前预测督察哪些学生,预约一个时间,给他们有个思想准备,这样可以给他们一定的压力,从而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总之,我们要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全面做好课后作业的准备、设计、督察,避免课后作业成为消耗学生时间和精力的累赘,让课后作业真正成为训练学生、提高学生的有利阵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