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学设计:为学生寻找新知识的图式

教学设计:为学生寻找新知识的图式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种“图式”。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除了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外,接下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寻找达到目标的有效策略,其中寻找到学生易接受新知识的“图式”便是有效的策略之一。通过对课堂练习统计,学生达标率100%,这是我在不采用寻找“图式”的传统课堂上很少有的。现在想来,在编写此教学设计时,是想尝试一次为学生寻找接受新知识的“图式”来完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为学生寻找新知识的图式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里河镇中心学校 程永康

任何一项工程建设都需要好的设计,然后按设计施工,才会取得好的建设效果。同样,教学也需要有好的教学设计,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算得上是好的教学设计呢?凭我约30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寻找接受新知识的“图式”服务。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图式”是在某种特定领域中拥有的有组织的及有内在联系的陈述性知识的记忆结构,当学习者从类似事件的多次经验中抽取出其共同之处时,“图式”便形成了[1]。大家知道,要想判断一种植物是不是树,在我们的脑海中一定要有一种树的判断标准:树要有树干、树冠、树枝、树叶,甚至花、果、种子等。这种标准就是关于树的“图式”。

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时候也是在为寻找接受新知识的“图式”,但由于学生的经验积累不够,面对新知识的时候,很难顺利找到所需的“图式”。作为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种“图式”。“图式”找得好、找得准,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热爱该学科。记得袁隆平院士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过:“我喜欢化学地理英语,最不喜欢数学。”原因就是在上初中学习负数的时候,搞不清楚为什么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就去问老师,老师说:“你记住就行了。”从此,袁隆平认为数学是不讲道理的,也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

其实,袁隆平院士认为数学不讲道理,源于该教师本身就没有真正理解“负负得正”的真正含义。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除了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外,接下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寻找达到目标的有效策略,其中寻找到学生易接受新知识的“图式”便是有效的策略之一。

如何找到接受新知识所需的“图式”呢?30年教学生涯,特别是袁隆平院士不喜欢数学的故事,对我的触动和震撼让我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做了一些探索。虽不成体系,但实际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2014年省教科院举行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中,由我执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七年级上册》“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节,由于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为学生寻找接受新知识的“图式”因素,实际教学中的效果,是出乎意料得好,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及同学们的称赞。现将该教学设计片断摘录如下。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设计片断

教师:请同学们分别对方程组(1)和(2)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减。

学生1:对方程组(1)中的①、②两个方程分别相加减得6x=6,4y=8。对方程组(2)中的③、④两个方程分别相加减得12x-y=23,-2x+7y=3。

教师:从上述的加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2:方程组(1)中,不论是加还是减,都能消去一个未知数。方程组(2)中,不论是加还是减都不能消去任何一个未知数。

教师:回答得很好,请大家思考、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3:通过思考和讨论,我们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方程组(1)中的两个未知数的系数要么相等,要么互为相反数,所以通过加可以把系数互为相反数的未知数消去;而通过相减,可以把系数相等的未知数消去。而方程组(2)中的两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也不互为相反数,所以不论是加还是减,都不能消去任何一个未知数。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真好!同学们,要用加减法解像方程组(2)这样的方程组,关键要干什么?

学生4:关键要把方程组(2)中两个未知数的系数变为像方程组(1)中那样,或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教师:像方程组(2)这样两个未知数的系数本来不相等或不互为相反数,能变成相等或者互为相反数吗?怎么变呢?

(学生陷入沉思之中)

教师:同学们,在小学学习分数加减法时,是怎么运算的?大家会运算吗?(www.daowen.com)

学生(众多):(突然来了精神)会!会!会!

教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分数加减法法则。

学生5: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同分母运算。

教师:请你再讲讲什么是通分,怎样通分。

学生5:把分母不相同的变成相同的过程,叫做通分;找到不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就可以不改变分数值的大小,来变成同分母的分数。

教师:回答很好。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可以变为分母相同的分数,且分数值大小不改变,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把方程组中系数不相等或者系数不互为相反数的变成系数相等或者系数互为相反数呢?

学生(众多):可以……

学生6:其实我们已经从“通分”中找到了答案,只要把同一个未知数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找到,然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在保证等式不变的情况下,将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变成相等或者互为相反数,即可完成转化过程。

教师:同学们,这种转化过程与“通分”是不是非常类似?

学生:(齐声)是。

教师:为便于大家记住这个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形象地称为“通系”,好不好?

学生:(齐声)好!太好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只要“通系”就能用加减法了!

教师:请同学们做教科书第104页的练习(2)、(3)、(4)。

……

通过对课堂练习统计,学生达标率100%,这是我在不采用寻找“图式”的传统课堂上很少有的。

本节课上完后,平行班另外三位老师也都按此设计在各自班级上了该课,都说此设计比传统设计效果好得多。自从我采用此设计上完课,七年级的师生给我起了个绰号叫“通系老师”。一次下课后,同学们又围着我说:“老师,我们一看到你就想起‘通系’,一想到‘通系’,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通系’‘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者我们已经打包存到我们的记忆硬盘中了,永远不会丢失!”

现在想来,在编写此教学设计时,是想尝试一次为学生寻找接受新知识的“图式”来完成教学设计。很幸运,从实际教学效果看,算是成功了。此节课的“图式”——“通分”也成为新知识“通系”的孪生兄弟。“通系”将伴随着通分一起永远固化在我学生的记忆里。

我们在编写教学设计时,只要处处为学生接受新知识着想,能想方设法把学生送入学习新知识的高速路口,让他们驶入学习新知识的快车道,并为学生导航,就能寻找到学生所需的“图式”,就能编出实用、高效、优秀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周成海.现代教学理论与有效教学模式[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