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开放课堂,最关键的环节是学生的课前预习,因为学生只有预习才知道本节课学习什么,在课堂上和同伴讨论什么,向老师请教什么。例如,在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会画,但要从中总结出一次函数的性质,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他们在预习中就要做好笔记,与同伴交流,向老师请教。可以说,预习是否充分,决定了课堂的学习效果。要搞好预习,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编制高质量的预习学案。学案的思路决定了课堂的思路,学案的质量决定了课堂的质量。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是:个人“初备”→备课组“集备”→课前个人“复备”→课上“续备”→课后“补备”。备课组要早计划、多讨论,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二是指导学生搞好预习。要给学生布置明确而具体的预习任务,指导具体的预习方法,明确预习要达到的目标。例如,在指导学生预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时,首先提出问题: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能否确定一个三角形;其次要求学生动手作图,得出结论;再次根据结论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最后会运用“SAS”证明两三角形全等,进而达到解决线段相等、角相等的目的。老师要告诉学生,预习也是学习,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更细致、更深刻。
2.突出展示的实效性
展示就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导学案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将自己或本组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检验其自学的效果如何。因此,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展示的方式要多样化。如概念的东西可以采用口头展示,定理的证明、推理、探究的过程及例题的解答则应采用书面展示。除此之外,还有表演等肢体语言展示、实物模型展示等。
(2)展示的内容要“精”。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例如,求直线y=2(x+3)-5在y轴上的截距,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是1而不是-5。哪些题目适合展示?一是开放性题目。例如,在全等三角形中我们遇到了这样一道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中,点A(-1,0),点B(3,0),点C(-2,3),现另有一点D满足以A,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求点D的坐标。此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要启发学生多动脑,思考问题要全面。二是拓展性题目。例如,情况一:如图1所示,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①当点D在AC上时,如图1(a)所示,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论。②将图1(a)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α角(0°<α<90°),如图1(b)所示,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情况二:当△ABC和△ADE满足下面甲、乙、丙中的哪个条件时,使线段BD,CE在情况一中的位置关系仍然成立?不必说出理由。甲:AB∶AC=AD∶AE=1,∠BAC=∠DAE≠90°。乙:AB∶AC=AD∶AE≠1,∠BAC=∠DAE=90°。丙:AB∶AC=AD∶AE≠1,∠BAC=∠DAE≠90°。三是难点、疑点且在预习中出现较多错误的题目。如在一次函数中出现这样一道题:将直线y=-2x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的直线表达式是什么?
图 1
(3)展示的行为要规范。展示时要侧身而立,不要挡住旁边同学的视线;声音要洪亮,语言要尽量简洁,节奏不要太快,注意用语的文明礼貌。例如:“大家请看这一题。”“请听我讲。”“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吗?”“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等。
(4)展示的技巧。规范展示用语,要求学生对课堂展示模式熟记于心,能按预习的程序有序推进。展示时,如果学生只是在说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讲”来完成展示的内容,尤其是新知识,教师更要强调。有些知识学生讲不到的,教师可以去问他,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他的讲解更全面,另一方面也能使其他同学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例如,证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如图2所示,△ABC≌△A′B′C′,AD,A′D′分别是对应边BC,B′C′上的中线,求证:AD=A′D′。在找△ABD与△A′B′D′全等缺少的一个条件时,学生会写出AD,A′D′是中线,所以BD=B′D′。你可以问他,BD与B′D′合起来是一条线段吗?学生马上会意识到出现了错误,会重新审视证明过程。展示时可以引导展示的学生点名要求其他小组成员完成问题,提出和其他小组进行挑战、对抗,以活跃课堂气氛。展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课堂展示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就可能会出现“失控”的局面。例如,展示散漫、耽误时间、优等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受冷落、不展示的学生不关心展示、课堂气氛冷寂等。怎样才能使课堂展示精彩有趣?在教学时,老师要定下规矩,讲解要轮流进行,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各合作小组分配好讲解的内容,本组学生负责对讲解人进行指导,尤其是学困生,要教他怎么说,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解的机会,都能得到锻炼。在展示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向老师质疑、提意见。在高效课堂的建立中,过程是艰辛的,随着学生对高效课堂的接受,随着老师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更新观念,高效课堂一定会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天堂。(www.daowen.com)
图 2
3.重视反馈拓展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上,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知识可以讲清楚,但能力必须通过训练来形成,有许多课不是讲解不到位,而是训练不到位,这样练习的设计尤为重要。
(1)要注意基础性。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对新课中的新知识点理解到位,就要让全体学生都尝试基础性练习,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要体现时效性。在教学中对所产生的每一个新知识点,及时配上一道或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现学现用,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要强调变式性。通过设计变式练习,可以摆脱就题论题的模式,让学生从题海中跳出,且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通过问题的循序渐进,由简到繁,让学生明确题目的演变过程,揭开综合性较强题目的神秘面纱,从而形成“析问题、抓本质”的习惯,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智慧。在本环节中,对本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及时进行回归性检测,将重点内容以检测题、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检查学生当堂掌握情况。教师不仅要注重反馈和检测,更要注重检测后学生的纠正落实。
总之,“121”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要领是:主体(学生)先行,课堂展示;自主思考先行,合作交流跟进;学案为载体,问题牵动;导学导练,当堂达标;课堂民主,多维互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