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共享单车,大家再熟悉不过,共享单车的诞生,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出行的刚需。所以,共享单车一问世,就收获了人们的万千宠爱。然而,现在的情境又如何呢?在很多城市的角落里,上万辆共享单车混乱地堆放着,原本应该被呵护的小车,却变成了海量垃圾般的存在,着实令人心寒。这,到底是怎么了?
2015年9月7日,ofo共享单车从北京大学开始正式运营,上线仅10天,日订单量就攀升到1000多单。2016年春节前,ofo创始人接到一名投资人的电话,说想谈谈融资的事。这固然是个好消息,作为初创公司,整个2015年他们几乎都是在借钱中度过的,即便2016年情况有所好转,日订单量在春节前已达到2万单,但融资依然不顺利。
在那次谈话中,ofo的创始人拿出了几个数据:按照当时的推算,1辆自行车1元骑1次,一天平均5次的使用率收入5元,ofo第一代自行车成本300元,除去押金,1辆车使用60天就能收回成本……就这样,在2016年春节后,ofo拿到了1000万元的投资。
就像我们熟知的那样,资本的涌入让竞争迅速变得疯狂起来。十几个月的时间,数十家投资机构把约60亿的资金都投入到共享单车市场,行业的前两名摩拜单车和ofo掌握其中的大多数,它们的估值都超过了10亿美元。
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放眼望去,遍地都是花花绿绿的共享单车。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堵塞了住宅、小区、街道、地铁口,让人无从下脚。有时,大家着急找一辆车代步,连续扫了N辆车,结果全都是坏的,那种焦躁和愤怒令人抓狂。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情景。
人们的抱怨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也开始纷纷出台相关意见和政策,对共享单车进行限制,从限制投放单车数量,到加强用户资金监管,规范企业运营服务等。这一系列的监管措施,陆续提高了共享单车企业的开支成本,曾经让共享单车赖以生存的“押金+按时收费”的模式,也开始迅速崩盘。(www.daowen.com)
遗憾的是,当时深受资本宠爱的共享单车企业,尚未意识到危机已逼近,为了争夺骑行市场,共享单车企业开始陆续推出免押金、免费骑行等活动,尽管带给了用户不错的体验,但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断双臂。这期间,共享单车要面对没有收入的现实,还要承担维修损坏单车和制造新车的成本。赤字一拉开,融资不足的共享单车企业就开始纷纷倒下,只剩下那些在煎熬中苦撑的共享单车巨头们,带着赤字等待融资的救赎。
2017年到2018年初,悟空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相继倒闭,共享泡沫破灭了,在一年的时间里,有超过50家雷同模式的公司相继倒闭。行业第一的摩拜单车,在一场美团主导的收购中被暂时拯救,作为美团的负资产存在;位居第二的ofo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对市场规模、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判断失误,企业生命进入倒计时。
为什么前面我们一直强调,要以实业为本,金融为器?一个创业项目,首先得具备基础的变现能力,就算是烧钱攻城略地,也应当在快速扩张之前衡量到底有多大体量的资金能烧出多真实的壁垒。然而,共享单车却是一个吃钱的无底洞,从生到死都没有找到一个稳定持续运转的商业模式,更别说盈利模式了。依靠押金和预存费的模式,在政府管控和免押金风潮下崩盘,所谓收取广告费的模式也是杯水车薪,毕竟人们打开这个工具类软件的频率太低了;日常运营收入说是占据了收入的大头,却还达不到造一辆车的成本,再加上逐渐增多的损坏车辆,以及每月固定支出的人工成本,都拖长了收回成本的时间。
不具备基础的变现能力,离开资本“输血”就无法生存,这样的共享单车企业,失败已是注定的结局。毕竟,资本是很现实的,谁的钱也不是凭空而降的,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性,追逐利益的资本就会果断地抛弃共享单车。那些赔得血本无归的共享单车生产厂商,就变成了共享经济资本狂欢背后最大的受害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