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规范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

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规范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5年5月15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商讨完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以及落实该决定的相关措施。邓小平同志提出,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把中央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落到实处”。

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规范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带来“春的消息”,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教育重新步入了正轨。1985年5月15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商讨完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以及落实该决定的相关措施。会上,邓小平同志做了题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重要讲话。[4]此次会议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迎来了“教育事业改革的春天”,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促进教育努力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原则,调动了社会的积极性,对提高国民的基础文化水平和改善我国教育水平总体落后的情况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邓小平同志提出,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把中央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落到实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与重点,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5]据了解,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从1985年到1992年,短短7年,社会各界集资约1062亿元办教育,基本消除了农村中小学的破旧危房,明显改善了办学条件,为教育事业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前的教育路径是曲折的,那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这条曲线的第一个拐点,是前进的象征和标志,为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奠定了基础。

如果将1985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看作教育发展的新起点,那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的颁布与实施就是为这个起点锦上添花的,标志着中国教育政策发展进入新阶段。由此,教育体制改革在我国声势浩大地开展起来。

其一,改革开放,人才是国家的关键,而教育是人才的基础。《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从根本上改变现状,间接地多培养人才,培养出好人才,从而发展社会、建设社会。(www.daowen.com)

其二,《决定》的重点是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决定》从纵向的角度明确提出教育结构的三大改革,即基础教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等专业学校的骨干作用;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经过改革,要达到:使基础教育切实得到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广泛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潜力和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各级各类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

《决定》的颁布与实施启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呈现了该时期教育政策发展的地方性特点,即将发展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地方制定自己的教育政策。由此,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教育改革的探索,至20世纪9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不断优化,包括宏观上分权、分级的教育体制管理改革,微观上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高等学校招生体制改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