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之前的诗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并且对诗词有了一定的领悟能力,已经基本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可是学生在对诗词写作手法以及意境方面的体会还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也还不能够恰切地关联自己的生活体验及缄默认识,所以教师应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构建关联,将缄默知识显性化,帮助学生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结合校本教研的研究,坚持“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的原则。语文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真正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始终坚持以下观念。
1.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进行感悟和思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注重多重对话,让师生在交流中相长(www.daowen.com)
语文新课程倡导“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这种对话的层次是分明的: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是基础,是对话的生命,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是发展,是上述生命的成长过程。这里不是单向阅读,而是各方面信息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是外在语言方面的,更重要的是靠思想层面上的解读和建构。因此,在课堂信息交流中,学生思维的活跃、健康、发展始终是教师关注和引导的主流,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有没有自己的感悟,有没有新的意义生成,有没有激发更深层次更有意义的问题,如对学习热情的激励,对学习成果的展示,对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引导,对学习方向的提示等等。
3.加强拓展性活动,让学生在关联中厚实文学素养
于漪老师曾说:“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并不局限在第一课堂,第二渠道有更广阔的天地……”就阅读教学而言,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无疑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加强拓展性阅读,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让学生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以达到丰富积累,提高能力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