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研究成果

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如果一国同时出现65岁以上人口达7%,以及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该国的养老产业将快速发展。所以可以运用该报告确定的老龄人口趋势图所呈现的规律以及相关预测数据来分析我国未来养老产业的规模。全国74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将因此受益。

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研究成果

发达国家养老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如果一国同时出现65岁以上人口达7%,以及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该国的养老产业将快速发展。如图2-6所示:我国2012年65岁以上人口达到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39%,2011年占比为9.12%;如图2-7所示:2011年人均GDP达到5450美元,2012年为6093美元。2011年我国已经满足国际经验标准,意味着我国养老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扩张时期。

图2-6 2003~2012年我国老龄化水平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图2-7 2003~2012年我国人均GDP水平(美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注:按照每年的年均汇率价格处理得到人均GDP的美元数。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必然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寿险公司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重新构建和整合养老保险产业链,适应养老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养老产业总体规模测算

1.以不变增长率测算人口变化

2004年,为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关于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组成了由蒋正华、徐匡迪和宋健同志任组长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于2007年出版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由于其权威性,该报告可以作为人口预测的一个标准,而且当前的数据也部分地验证了该报告对于人口预测的准确性:报告中预测我国2010年总人口为13.6亿,实际数据为13.4亿人;通过下文图2-8和图2-9的趋势对比,二者65岁以上人口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所以可以运用该报告确定的老龄人口趋势图所呈现的规律以及相关预测数据来分析我国未来养老产业的规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7)》指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趋势明显。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4亿人。

由图2-8可以得出,在2011年到2020年,60和65岁以上人口的变化趋势基本稳定,属于在一个斜率水平上的增长。所以可以选取固定的增长率来分析退休人口数以及60岁以上人口数的变化趋势。

图2-8 2000~2050年我国60及65岁以上人口趋势预测图

资料来源:《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7)》。

图2-9 2003~2012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实际趋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2.测算区间选择和测算方法

按照上文的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当前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为2012年,再考虑预测的准确性,所以选取2012年和2020年为两个测算节点,2012年反映当前的养老产业规模,2020年反映了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十年后的养老产业规模,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两个点的测算,大致反映累计的养老产业市场空间。

测算方法为:

养老产业总体规模=[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平均退休金收入水平+(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公务员人口数)×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口平均消费倾向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平均退休金收入水平(由于没有完整的平均退休金收入数据,所以可以考虑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水平来代替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平均退休金收入水平

3.各变量分析及测算结果

(1)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因,这里的退休人口数仅仅提取了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不包括公务员以及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的事业单位离退休员工,如图2-10所示。

图2-10 1989~2012年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图2-11 2000~2012年我国离退休人数环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我国自2000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在1997年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以后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实行资金部分积累制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的试点方案》(42号文),规定个人账户基金不再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而是采取积累制,转变为完全由个人缴纳8%,实行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分账管理。自2000年起,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统一和确定下来。所以选取了2000年以后的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作为数据支撑,计算环比增长率,如图2-11所示:2000~2008年基本维持在6%~7%之间,2009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这标志着养老金并轨的开始,所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有了大幅提升,而且环比增长率维持在9%左右,随着并轨的进一步深化实施,增长率应该会保持这一水平。保守估计按照8%增速的水平测算退休人口数:2012年为7445.7万人,2020年为13781万人。

(2)退休金收入

图2-12 2005~2013年我国企业职工月退休金收入(元)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图2-13 2006~2013年我国企业职工月退休金收入年度环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如图2-12、图2-13所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平均增幅都在10% 左右,企业退休高工、高龄人员等群体得到适当倾斜支持,调整后全国月人均养老金接近1900元。所以选取了2005年至今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作为未来预测的数据支撑,而且2014年1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并向其中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适当倾斜。全国74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将因此受益。这标志着这项政策会继续保持下去,所以可以在预测中将退休工资增长率定义为10% 的增长率(在当前的CPI和消费水平下,应该会保持下去)。

(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经过上文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基本得出以下结论:离退休人数基本维持在9%的年度环比增长率,企业职工离退休工资收入基本维持在10%的年度环比增长率,按照最初设定的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支出=退休人口数×退休工资,所以增长率大概也在20%左右,如图2-14、2-15所示:自1998年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支出一直表现为上升的趋势,2006年以来年度环比增长率基本维持在20%上下,数据也充分地证明了推断的合理性。由于未来预测面临着外部环境、政策等诸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本书采用一定程度的保守估计,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度环比增长率设定为一个区间:10%~15%的增长水平。

图2-14 1989~2012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图2-15 2006~2012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年度环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①10%增长水平的2011~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其中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为实际数据,分别为12765亿元和15562亿元,其他年份为预测数据,按照预测结果,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将达到33358亿元,如图2-16。

图2-16 2011~2020年10%水平增长率的基本养老保险金预测

②15%增长水平的2011~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其中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为实际数据(如图2-17),分别为12765亿元和15562亿元,其他年份为预测数据,按照预测结果,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将达到47604亿元。

图2-17 2011~2020年15%水平增长率的基本养老保险金预测

(4)60岁以上人口数和公务员人数预测

①60岁以上人口数

选取60岁以上人口数的原因:一是我国当前的退休年龄男性为60周岁,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周岁,女工人退休年龄为50周岁;二是当前的人口统计数据只统计60岁和65岁以上人口数,所以选择了60岁以上人口数。

所以该数据为:2012年1.94亿人,2020年为2.34亿人

②公务员人数

国家公务员局统计:2011年底和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分别是702.1万人和708.9万人,在当前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未来应该不会有明显的增长,所以公务员数量到2020年大概在750万人左右。

(5)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民政部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底,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114.9万户,2143.5万人。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674.3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39.1亿元,占总支出的65.1%。2012年全国城市低保月平均标准330.1元/人,比上年增长14.8%;全国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239.1元;2012年底,全国有农村低保对象2814.9万户、5344.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8.8万人,增长了0.7%。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718.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中央补助资金431.4亿元,占总支出的60.1%。2012年全国农村低保月平均标准172.32元/人,比上年提高29.1元,增长20.3%;全国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104.0元。

对2012年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做一个简单的加权平均,权重为城镇和农村低保人口占比,城镇权重为2143.5/(2143.5+5344.5)=28.6%,则农村权重为71.4%,所以2012年全国平均最低生活标准为330.1×28.6%+172.32×71.4%=217.45元。

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速以及CPI水平,保持10%的增长水平是合理的,所以到2020年全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217.45×1.18=466.12元。

(6)老人平均消费倾向

毛中根、孙武福、洪涛(2013)运用1996~2010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老年抚养比的提高导致了居民消费降低,也就是说老年人的消费系数相对低于年轻人或者低于平均消费系数水平。

理论支撑是:①购买力下降。养老金、子女提供的抚养金等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些与在职工资收入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因此,他们的购买力相对下降,可用于消费的支出也呈下降态势。② 消费习惯和消费欲望制约。受传统消费思想和习惯制约,老年人更为勤俭节约,可能会抑制其自身消费需求,阻碍消费水平提升。③利他性消费抑制了自身消费水平提升。农村老年人“利他性”消费心理比较严重。加之,由于能省钱就省钱的想法比较突出,老人“零消费”现象严重。农村自给自足生活方式、“利他性”消费心理、无养老保障等因素是造成农村老人“零消费”的重要原因。

所以本书也判定老年人的平均消费倾向相对会降低,本书定义平均消费倾向的计算方法为:平均消费倾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2-18 1980~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图2-19 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www.daowen.com)

由图2-18所示,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大体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这和城市住房、子女教育压力以及投资意识提高有关,2011年下降到70%以下,2012年为67.88%,未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相关保障制度的健全,平均消费倾向应该会维持在65%~70%之间。由图2-19所示,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基本呈现一个上升趋势,这和免除农业税、加大三农支持以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大关系,2012年达到68.4%,而且2005年以来相对平稳,未来也应该在65%~70%之间,由于上文已得出老年人的平均消费倾向低于平均水平,所以本书设定老年人平均消费倾向的区间为55%~60%。

(7)总体预测结果

计算公式:养老产业总体规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公务员人口数)×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口平均消费倾向

各项指标数值: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增速水平,2012年15562亿元,2020年33358亿元;15%增速水平,2012年15562亿元,2020年47604亿元。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2012年19390万人,2020年为23412万人。

公务员人口数:2012年708.9万人,2020年750万人。

离退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012年7445.7万人,2020年13781万人。

最低生活保障:2012年为217.45×12=2609.4元,2020年为466.12×12=5593.44元。

老年人口平均消费倾向的区间为55%~60%。

测算结果:

表2-5 我国养老产业总体规模测算 单位:亿元

测算数值上升的空间:

首先,公务员没有包括到计算群体里面,以2012年为例,公务员人数为708.9万人,按照平均月退休收入3000元以及55%的平均消费倾向来计算,应该有1403.6亿元的增长空间;其次,60岁以上的老人中部分人会重新工作,特别是那部分没有纳入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我国城市60~6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有45%的人还在就业,他们除了退休金之外还有一部分收入。再加上未来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所以老年人会有更高的收入用于消费;最后,子女的补贴和个人的储蓄。一部分老年人或多或少从子女那里得到了一部分赡养费,另一部分老年人拥有储蓄,还有一部分老年人自己拥有房产,能够以房养老。

(二)按照养老产业链结构测算部分产业的具体规模

根据本书对于我国养老产业链的界定以及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数据的特征,对以下几种产业做规模测算:老年生活必需品产业规模、老年医疗保健产业规模、老年文化娱乐产业规模、老年养老地产产业规模。

基本测算方法为运用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区分城乡)以及《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3)》所反映的老年人消费结构,确定老年人在以下各个产业的消费比重,各自乘以第一点测算出的总消费规模。

1.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判断

我国自1993年开始才有完整的居民消费结构数据,所以选取了1993~2012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数据进行分析。由图2-20和图2-21的城乡居民消费机构变化趋势图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结论:自2009年以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均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这样的变化趋势有利于未来消费结构的预测,基于这样的变化规律,可以用2012年的消费结构进行预测判断。

图2-20 1993~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图2-21 1993~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图2-22 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图2-23 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由图2-22和图2-23消费结构图可以得出:

生活必需品(在这里定义为食品、衣着以及家庭设备及用品占比之和)消费占比城镇居民为54%,农村居民为52%,运用2012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占比为权重进行加权:

54%×(71182/135404)+52%×(64222/135404)=53.1%

医疗保健消费占比城镇居民为6%,农村居民为9%,加权为:

6%×(71182/135404)+9%×(64222/135404)=7.4%

文教娱乐消费占比城镇居民为12%,农村居民为8%,加权为:

12%×(71182/135404)+8%×(64222/135404)=10.1%

居住消费占比城镇居民为9%,农村居民为18%,加权为:

9%×(71182/135404)+18%×(64222/135404)=13.3%

2.老年消费者消费结构判断

借助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3)》,下文简称“报告”,分析老年人在以上四大类产业的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对上一点确定的产业消费占比进行调整。

(1)老年生活必需品消费

报告显示,食品、日用品和医疗是老年人日常消费支出最多的三个方面,近七成的老年人日常消费支出集中在食品上。

图2-24 老年消费者用于自身的日常消费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3)》。

所以可以判断,老年人用于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消费较全国平均水平应该有上升的趋势,本书将其调整为60%。

(2)老年医疗保健消费

由图2-24可以看出,老年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相对平均水平有所提高,这也符合生理特征,而且报告还显示,21.9%的老年人平常会服用保健品,其中经常服用的占到了10.5%,这一比例随着年龄增长和收入的提高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近七成服用者的保健品是自己购买的。说明出于对身体健康的追求和对疾病的预防,老年人对保健品有较高的需求,自主消费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基于以上原因,可以判断老年人医疗保健消费有上升趋势,本书将其调整为10%。

(3)老年文化娱乐消费

一般认为,老年人有更多资金和空余时间去旅游、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但是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老年人表示对娱乐健身活动没有什么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做家务带孩子没时间参加”“不喜欢团体活动”和“目前身体不好,不适合参加”。有21.1%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参加,另有13.8%是偶尔参与。在参加娱乐健身活动的老年人中,有经济支出的比例占到27.2%。这符合当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和育儿模式,大多数家庭都由老人帮忙照顾下一代,再加上老年人参与的娱乐健身活动大多数是无消费或者是低消费的。所以可以判断老年文化娱乐消费有下降的趋势,本书将其调整为7%。

(4)老年养老地产消费

老年人大多已经购买了房产,而且基本没有房贷的压力,再有就是老年人基本以居家养老为主,不愿意到养老社区。所以居住方面的消费肯定是下降的趋势,而且应该是比较明显,本书将其调整为5%。

3.四类老年产业规模测算(见表2-6)

表2-6 我国养老产业分类规模测算 单位:亿元

(三)按照养老方式测算各个养老方式的市场规模

1.测算背景和依据

中国的养老产业刚刚起步,而美国早在1975年就已开始,目前已经发展了将近40年。美国养老体制的成熟在于其在需求端和供给端都已形成相对成熟以及规范的模式。在需求端,美国形成了“三支柱”的退休养老金体系,包括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金、雇主主导的企业退休金以及个人主导的退休储蓄账户,保证了退休老人可以获得足够的养老收入来安度晚年;在供给端,美国养老护理行业形成了以居家养老、养老社区和专业护理机构在内的三大细分领域,在每个细分领域里面都有经营有道、业绩亮眼的上市公司。

《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3)》指出,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形式仍较为传统,本次调查受访者中99.6%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含自己独居以及与儿女住在一起),只有0.4%的受访者选择专业养老机构养老(图2-26)。但是受访者中有38.5%的老年人有选择专业养老机构的意愿(图2-27),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养老机构的普及,加之很多城市进入老龄化,我国老年人的传统养老观念也在随之改变。

图2-26 老年人养老方式

图2-27 老年人养老意愿

我国当前也基本形成了对当前养老模式的基本认识,而且许多省份和地区已确定了自己未来5~10年的养老格局,即“9073养老模式”(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养老、3%的老人依靠机构养老)。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养老模式和美国的养老模式在概念上不太一致:居家养老的涵盖范围是一致的;美国的养老社区应该类似于我国的养老地产,在我国养老地产和护理机构都应该属于机构养老;我们的社区养老定性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结合,指的是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在未来一段时间,社区养老应该更容易被普通人群接受,而且费用相对机构养老会低一些。所以基本可以按照“9073养老模式”来测算2012年和2020年各养老模式的市场规模。

2.测算方法和结果

假设各种养老方式可以充分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基于这个假设就可以用上文测算的老年人总体消费额来测算每个养老方式的大概市场规模。由于各种方式养老费用不同,居家养老费用<社区养老费用<机构养老费用,由于各个级别需要考虑老人身体状况、服务等级等诸多细分因素,在这里本书做一个大致的调整比例反映费用方面的差别,假设费用比例为1:1.5:2,调整后的比例为:

居家养老=90%/(90%+7%×1.5+3%×2)=84%

社区养老=10.5%/(90%+7%×1.5+3%×2)=10%

机构养老=6%/(90%+7%×1.5+3%×2)=6%

养老方式市场规模=老年人总体消费额×该养老方式费用调整后比例

表2-7 我国养老方式市场规模测算 单位: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