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可持续主义时代的未来愿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判性探索

可持续主义时代的未来愿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判性探索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写到这儿,我想起作家、环保活动家比尔·麦吉本曾说:“我们缺乏能让我们有效思考这颗星球和人类未来的词汇和比喻。”确实,在当下朝着可持续主义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我们正在寻找新的还未确定下来的词和概念。这份词汇表描绘了一幅可持续主义时代的未来愿景。通过探索新兴的可持续主义词汇,我们获得了一个新视角来考量文化是如何变化的,以及文化的变化如何对人造环境的设计、遗产和博物馆学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可持续主义时代的未来愿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判性探索

可持续主义文化的地标

世界更名是让文化改变可见的方式之一。我一直认为我们需要新的词汇,跟上我们在可持续主义时代正在或将要面临的问题。写到这儿,我想起作家环保活动家比尔·麦吉本(Bill McKibben)曾说:“我们缺乏能让我们有效思考这颗星球和人类未来的词汇和比喻。”确实,在当下朝着可持续主义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我们正在寻找新的还未确定下来的词和概念。同时,我们需要重新解释旧词,赋予它们新的含义。

这份词汇表的功能就是如此。当然,它远远不够全面,但是这七个词条让我们认识到现在所在的位置——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位置。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当作新领地上的“地标”。“地标”取自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兰(Macfarlane,2015)的新书的书名,可定义为“景观中的一个实物,由于它的显著性,从而成为人们行程中的指向标”。这七个词条也代表看待可持续主义的七个有利位置——这反映了麦克法兰的看法“地名通常暗示着观察这个地方的位置”一样。我的位置很明确:从可持续主义的视角看文化、设计和遗产。这份词汇表描绘了一幅可持续主义时代的未来愿景。在此,我附上乔斯特·埃尔弗斯设计的可持续主义符号(图7-8)。这个可持续主义符号形象地表达了可持续主义文化和可持续主义世界观。它象征着自然与人造世界的关联,也表达了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依赖的。这个三维的“三叶结”(理论家称之为“最简单的复杂结”)象征着可持续主义生活中有的无穷尽的环,它们既是统一的,也是循环的。这个符号是在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符号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它的三个环的形状又是基于三角形而来——三角形是建筑、设计以及自然界中的一个基础结构形式。

图7-8 可持续主义的象征符号,由乔斯特·埃尔弗斯设计

一份不长的词汇表

我发现本章是对一个全新领域的首次探索——对于这个我称之为深刻的文化变迁的时代的第一份 “地图”。这份词汇表并不长,只包含了七个词条,还称不上语库,但它确实让更多人看到了可持续主义文化。这七个词条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景观,解决旧问题,同时发现新问题。(www.daowen.com)

通过探索新兴的可持续主义词汇,我们获得了一个新视角来考量文化是如何变化的,以及文化的变化如何对人造环境的设计、遗产和博物馆学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这七个词条是我们的切入点,我们将从这些切入点出发,绘制新领域的地图并找到深入其中的路径。很多其他的路径还在摸索或开辟中。这七个术语提供了一幅有关我们时代变迁的愿景。由此,它们创造了反思和辩论的空间。

开放式结尾

这些“结束语”并不意味着终结。恰恰相反,这份词汇表只会以开放的结尾结束。我从三个角度看待这个开放的结尾。

第一,几个术语肯定无法将一门语言或一个人使用的词汇(这是字典中“词汇”的定义)说明白。我们需要更多的标志描绘我们的变迁的时代的语言。另外,词汇总是变化的;这就是语言和文化的本质。所以,这个开放的结尾也是邀请大家为本词汇表增加内容,扩充它,改善它。

第二,本词汇表采用开放式结尾是因为可持续主义的概念才刚兴起,它的界限还是比较模糊和暂时的。文中详细阐释的术语本身是很复杂以及多层面的,而且还在形成当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反思、改善和批评,让它们发挥作用、产生意义。如果希望把它们应用到生活环境的设计中,以及文化和博物馆学领域中——这两大领域为本书提供了背景——我们尤其要这样做。这是对于实践者和教育者提出的挑战。

第三,这是一个“开放的结尾”是因为我们肯定要继续进一步探索可持续主义文化景观。不仅要建立新地标、找到新路径,还要开辟新的道路,朝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前进。有这份简洁的可持续主义词汇表在手,让我们来讨论我们想要前往何方,以及我们想要如何到达那里。也许麦克法兰的话可以再一次用来启发我们:“词语就像指南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