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词条2连通性分析:从物品到关系

词条2连通性分析:从物品到关系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2连通性的象征符号,由乔斯特·埃尔弗斯设计从物品到关系2010年,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主播的英国广播公司电台系列节目《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收获大片好评。关系和连通在可持续主义时代是关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从物品到关系的概念转变。连通性的价值网是可持续主义文化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连通性这一概念将我们的视角转向我们建立的关系在事实层面具有什么特质。

词条2连通性分析:从物品到关系

连通性是可持续主义文化的一个标志。“连通性”的符号(图7-2)形象地表达了一个观点:人类建立的关系所具有的特质,即特质本身的关键所在——每一个组成部分的“身份”,在某些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三角形(最简单的连接闭合图形,由短线构成)像一个共享平台,代表着连通。通过将三角形连在一起,我们可以在一个连通的“等距斜格”上建立网络。

图7-2 连通性的象征符号,由乔斯特·埃尔弗斯设计

从物品到关系

2010年,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Neil MacGregor)主播的英国广播公司电台系列节目《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收获大片好评。这一系列共100集,每集15分钟。每集会展示大英博物馆的一件藏品,并讲述与之相关的一部分人类历史。这一系列的电台节目以及转录的书都风靡全球(MacGregor,2010)。该档电台节目的播客下载量突破1000万次,而书则成为企鹅出版社的畅销书之一。自那以后,出版社和博物馆都纷纷效仿这种形式,选“100件实物”来讲述一个主题的历史。

从表面上看,我们可能会认为对于实物的重视恰恰说明了“东西”比其他一切更重要。但实物并非一切,它们也不是为自己发声。正如麦格雷戈在介绍这一电台节目时说道:“创造东西,然后依赖这些东西,正是这一点让我们与其他动物不同,最终我们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因此,这100件藏品真正的地位大大超出了它们的物质价值,它们是一个大叙事的一部分,即诉说着人类是如何应对世界的。

换句话说,这些故事并非关于这些物品本身,而是关于我们和它们的关系。正是这一点让麦格雷戈的故事意义深刻: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类与物品的联系如何赋予了物品意义,以及反过来物品如何给人类的生活创造意义。

正如设计师蕾·伊姆斯和查尔斯·伊姆斯(Ray Eames and Charles Eames)多年前说的那样:“我们(与他者)的关系具备的特质,即特质本身的关键所在。”探讨这句话对于遗产、设计以及其他所有东西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跟踪建立起来的这些联系”并接受可持续主义文化中连通性这一概念。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理解周围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必须了解人和物件、人和人以及人和居住地之间的关系的特质。

从组成部分到联系

所有事物和所有人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是可持续主义视角的标志性观点。在过去,技术、社会环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独立的领域,但在今天绝非如此。比如,当我们说到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会谈到我们的技术依赖以及价值观念——这不是一个关乎环境物理状态的问题,我们无法孤立地处理它。

关系和连通在可持续主义时代是关键。那是我们看物品以及其他所有事物的有利角度。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质疑这样一个观点,即物品可以客观化,其价值可由其自身决定,而与时代背景或人没有关系。相反的,我们坚持的立场是,一个“物品”的意义来源于人类对它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从物品到关系的概念转变。

这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观点。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早就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我们的关系的本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但有一点是新的,即在一个关系不断加强的世界里,我们正从一个强调鲜明的个体色彩的现代主义视角转向一个更强调整合的视角。在可持续主义的视角中,我们探寻的既有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的本质也有各个部分的特质。如此一来,“连通性”便成为一个切入点,让我们重新关注我们建立的关系的特质,其是创造一个更具有持续性的世界的决定性因素,包括社会和环境层面。

“网”文化

可持续主义文化可以说是可持续关系的文化,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造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含义,要找到这些含义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现象正在产生,它关乎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关系的形式和本质。这就是“网”文化。

可持续主义文化只有在如今社会学家马努尔·卡斯特尔斯(Castells,1996)称之为“网络社会崛起”的背景下才会出现。“网络社会”这一观点的核心是世界的技术、社会、经济逐渐以网的形式组织起来。我们只要想一想“脸书”和社交媒体网络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巨大的变化。以前的系统是线性的,只有一个中心,而在如今的系统中,每一个网上的节点实际上都是这张网的中心,并且每一个节点都与其他节点以及其他联系相连。

更准确地说:在很多系统中,我们都正在从按等级组织的、中心化的设计向我们所谓的分散式网络转变。在分散式网络中,每一个点都与其他点相连,建立起“渔网”结构,没有等级。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商业、政府以及诸如医疗等社会领域都在发生这样的变化。当然,媒体也不例外。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将互联网称为“网”真是再准确不过了。

连通性的价值

网是可持续主义文化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我们见证了P2P(peer to peer lending)平台以各种形式崛起——从本地分享平台到参与式博物馆,从维基住宅(WikiHouse)的开放建筑资源到艾特思(Etsy)手工艺品电商平台。这些平台在出现之初看起来各不相同,但却都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即朝着新的组织方式、联系方式发展。它们都体现了可持续主义分享和互联的精神。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访问并联结技术和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特点。但在可持续主义的时代,我们说的并不是“连接性”,而是“连通性”,后者强调连接的程度以及建立有意义的连接的能力。

连通性让我们在关注什么与什么相连的同时也关注相连的方式。它已然成为一个切入点,让我们重新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构件的关系,或者历史与物品的关系(想想《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连通性这一概念将我们的视角转向我们建立的关系在事实层面具有什么特质。它重新构建了我们塑造环境的方式(设计),以及我们赋予环境意义和价值的方式(遗产)。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我们是建筑师还是城市设计师,是博物馆馆长还是艺术史学家,我们都可以开始追溯联系的本质。

城市作为枢纽和接口(www.daowen.com)

从连通性的角度重绘地图时,我们看待环境的方式就变了。就拿我们的高速公路系统这个人造环境设计为例。在现代主义模式下,公路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有序的结构体,将人从甲地输送到乙地,连接着城镇。但在可持续主义的时代里,基础设施的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了。从连通性的角度看,我们将城镇看作是枢纽更有道理,城镇也确实是位于各条道路的交汇点上。枢纽是根据其所连接的东西定义的。

同理,把城市和地方看作“接口”也很有道理。“接口”本是一个计算机术语,指“系统与系统以及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交流或相互影响的地方或区域”。[22]从很多方面看,城市已经成为“接口”,人们在城市里见面、交流,互换物品和想法。

正如马丁·德·瓦尔(de Waal,2014)所说的那样:“城市是一个接口,在集体实践下塑造成形,而当集体实践发生改变时,物理环境的形态和意义也随之改变。”“接口”这个词用得尤其恰当,“因为它不再关注空间角度,而是关注关系本身”。

连通性设计

不管是在城市环境方面还是在涉及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的时候,接受、认可连通性这一观念对于我们的设计和再设计的理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在之前与他人合作完成的一本关于可持续主义设计的书中提出,“连通性”应该作为一条设计准则(Schwarz and Krabbendam,2013)。连通性作为一种设计标准引导我们从设计和再设计人与自然、人与社区、人与居住地以及人与历史的关系角度出发,重新定义挑战。

联系自然界的生态学这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探索“连通性设计”的含义。生态系统这个概念讲的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基于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关于生态系统,也可见第5个词条“循环性”。)系统内部各部分的连接建设得越好,系统运行得就越好。正如景观建筑师兰道夫·T.赫斯特(Hester,2006)曾说过的:“连通性……将生态系统、城市或独立场所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社会和生态利益最大化了。建立连通性就能做到这一点,缺乏或阻隔连通性则反之。”

用编织做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想象连通性设计:一股股纱线织成各式图案,相互交错连接,创造出不同样式和结构——在这里,运用“城市结构”这个词就再恰当不过了。设计和再设计就相当于建立连通、阻断连通以及重建联通。

连通和再连通

将连通性作为切入点,我们可以根据城市、建筑以及各种地点的连通属性,对它们进行重建。一幢建筑对于居住其中的人以及整个社区而言意味着什么?建筑中发生的事与建筑外发生的事有什么联系?建筑的设计会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人们见面以及相互交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举一个我认为最为创新的“连通性再设计”的案例:纽约市的“高架公园”。过去15年间,曼哈顿西部的一条废弃的高架货运铁路线被改造成了一座长达2公里的城市“公共公园”。现在,它一部分是漫步道,一部分是城市广场,一部分是植物园。这座公园位于距离地面25米高的空中,郁郁葱葱的步行道、公共区域以及鲜花和灌木点缀在旧铁轨中。漫步道下方便是街区。公园与周围的街区紧密相连,成为生机勃勃、生态环保的城市公共区域。

若是把“高架公园”归为适应性再利用或者城市开发,那就没有抓住它成功的真正要点。如今,每年有5万名游客来到“高架公园”。它如此受欢迎的关键是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体验,而这个体验就是关于连通性的。它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它的建筑结构或者历史渊源,而是它与周围建立起了新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也让它成了一个在当代有意义的地方。它不仅把工业遗产和自然连接起来,还把到访的人与这个城市、一个有社会内容的地方、一种城市绿色体验连接起来。它重新编织了一副“城市织锦”。这就是一个对于人与他们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设计、加强的例子。

在我看来,“高架公园”的(再)设计反映出明显的可持续主义的态度。它减少了对其自身基础设施的技术性以及物理特征的关注,更多地关注人与人的联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在这里,值得提及荷兰裔美籍建筑师西姆·范·德·赖恩(Sim van der Ryn)的“移情设计”(empathic design),它有意识地尝试“将设计和人以及自然元素连接起来”。这样的方式反映出当下设计以及其他领域“以人为先”的趋势,从人的价值观念和关系,而非结构和技术出发。

连通文化机构

最后,让我简单回到本词条开始的地方——遗产领域、博物馆和藏品上。当代很多项目旨在创造“参与式博物馆”“包容性博物馆”和“开放博物馆”,这本质上都是要搭建新的联系。博物馆学领域正在重绘地图,将博物馆与社群、不同的公众相连,也与其所处的城市环境建立新的联系。[23]

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家博物馆发起了一个名为“国家博物馆工作室”(Rijksstudio)的项目。该项目将该馆12.5万件数字藏品公布在网上,无版权约束,公众可以在新的设计作品中使用并且改造这些原始图片(已有超过25万人这样做了)[24],该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把博物馆的藏品和所有能上互联网的人联系起来。这些人又会创造出新的设计,把博物馆和它的用户(观众)相连,把博物馆的实物与人们的体验和故事相连。

为了有一个更加普遍的意义,我们可以用“连通机构”来形容荷兰国家博物馆——是“联系”重新定位了这个机构,并且塑造了它的身份。连通性,也就是连接的能力,对于可持续主义时代的文化机构而言至关重要。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让连通性这种特点明确融入我们的设计和实践中。

田野笔记2

大约10年前,我出席了由荷兰文化委员会组织的专家会议,讨论关于国家博物馆系统的未来。不同寻常的一幕出现了:英国收藏信托(British Collections Trust)理事长尼克·普尔(Nick Poole)介绍了博物馆生态系统这一概念。藏品、表演、展览、课程、巡展、文物商店、设计局、画廊创意产业,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看作是新的博物馆运营背景下的一部分。这些聚在一起就产生了众多“博物馆服务”,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场所和活动。对于当时出席会议的荷兰博物馆专家而言,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实为大开眼界。这个概念颠覆了他们先前的观念:每一个博物馆不再单独关注自己可以提供的东西,而是把各种服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作为博物馆的中心。

博物馆生态系统强调多样性和互补性的力量。它明确了所有参与者(包括博物馆)的连通性,确保整体效应比所有部分单纯叠加要大。对于博物馆来说,这也是使21世纪的博物馆观众满意的关键,同时它也满足了博物馆崭新的社会角色。不是关注个体机构的产出,而是关注连通性可以带来的这类产品和服务——普尔的话语打开了新空间。现在可以想一想能创造什么附加值了。

很多组织,比如教育团队、小规模的口译服务或者语音导览供应商现在正活跃在文化活动中,这些文化活动过去被认为属于博物馆范畴。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博物馆作为一个自成体系、有围墙的机构这样的观点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外,生态系统这个观点开辟了一个新视角,由此,博物馆与博物馆外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所具有的特质以及这些关系的可持续性变得至关重要。于是,一个新的公式就变得很明显了:“参与式博物馆=连通的博物馆”(Nina Simon,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