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可持续主义:创造崭新的文化景观

可持续主义:创造崭新的文化景观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持续主义宣言中有一句格言如是说:“我们必须为世界更名,才能为现世注入新文化。”可持续主义文化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的变化具有深刻的文化性:我们的集体认知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可持续主义创造的是群体文化,更强调联系、在地性、协作性、人性化的规模,因此总体而言在环境和社会层面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可持续主义改变了我们对于财富和进步的态度。总而言之,可持续主义代表一种新的文化范式。

可持续主义:创造崭新的文化景观

出发点

词汇很重要。词汇是我们理解世界的第一个工具。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当传统概念开始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时,更是如此。如今,世界正在“变迁”的言论不绝于耳,但我们用什么“术语”来表达我们对身在何处、将去何方的思考呢?

21世纪的文化在变革,我们的词汇也是如此。我们看到有些旧词被新词取代而淘汰出局,也有些旧词被注入了新的意义而重获新生。语言就是文化的签名。它为人类沟通交流创造了一个共同基础,但它也永远在变。正如文化史学家雷蒙·威廉斯(Williams,1976)提醒我们的那样:“我们的词汇在变化,也在延续。”

词汇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呈现。它反映出我们如何赋予世界意义,也展现了我们如何与世界相处。当我们的词汇发生变化时,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也变了。

词汇也是一切对话的核心。改变对话就像是开辟了通向未来的全新道路。

这份词汇表并非从一个中立的立场回顾词汇的含义,而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我们称之为“可持续主义”(sustainism,详见下文)——来审视文化和时代思潮。从这样的角度,它试图绘制出文化改变的方式,以及我们改变文化的方式。通过大量的词汇和概念,这份词汇表从“可持续主义”的角度探讨了我们与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正在如何发生变化。

可持续主义宣言中有一句格言如是说:“我们必须为世界更名,才能为现世注入新文化。”[2](Schwarz and Elffers,2010)

文化的变化

21世纪伊始,我们发现自己身处大变迁时期。这一点在经济社会的众多领域正变得越来越明显。简而言之,如今,与其说我们生活在变化的时代,不如说我们生活在时代的变化之中。

确实,很多东西都在迅速发生变化。日渐崛起的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s)正在挑战传统商业模式社群领导的活动和项目在城市里日渐壮大,而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正在放慢步伐。在新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帮助下,新的社交平台正在兴起,它们通常具有地方性的特点。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日益全球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在见证地方文化的复兴。总而言之,这些变化为我们理解周围的人造世界和自然世界创造了新的时代背景。

我们如何表达生活环境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呢?虽然我们正在经历的变化常常出现于新建立的经济秩序或新突破的技术中,但其他领域也多有变化。不仅世界在变化,我们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也在变化,同样,我们遵循的观念也在变。换句话说,我们正在见证文化的变迁。它标志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相应地,我们珍视的东西以及我们想要塑造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可持续主义文化

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的变化具有深刻的文化性:我们的集体认知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转变。我们看到一个新的文化纪元正在开启。它或许成为21世纪的主题,正如现代主义是20世纪的主题那样。因此,我和设计师乔斯特·埃尔弗斯 (Joost Elffers) 合作的2010年的宣言定名为“可持续主义是新现代主义——一份可持续主义时代的文化宣言”[3](Schwarz and Elffer,2010)。新的可持续主义和20世纪的现代主义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模式和理念。可持续主义创造的是群体文化,更强调联系、在地性、协作性、人性化的规模,因此总体而言在环境和社会层面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在20世纪四分之三的时间里,现代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占主导地位,深深影响着我们塑造生活环境的方式。现代主义引导着我们的城市规划、商业模式、产品价值评估以及对周围一切的设计,确立了我们个人、社会对于进步和发展的看法以及我们所认为的“品质生活”。

可持续主义对这一切进行了改造、重铸。现代主义钟情线性的、机械的、集中的和统一的,相反地,可持续主义垂青循环的、自然的、网络的和多元的。这不仅体现在风格的转变上,而且体现在我们如今看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广泛层面上——蓬勃发展的社区协作、道德消费[4]、合作平台、共享经济、本地能源集体企业不过是其中的几个例子。注意,这其中已经包含了新生词汇。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我们对人造世界和自然世界、经济、社会问题、未来和历史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2010年,我和埃尔弗斯创造了新词“可持续主义”,我们把多元的发展汇总到一个框架中。它包括了从生态设计到社交媒体的崛起,从协作消费到本地创业的复兴,从开放资源和“创客运动”到城市中自下而上的社会活动等各个层面。(www.daowen.com)

很明显,可持续主义的含义远远超过环保领域“绿色”的含义。当然,可持续主义文化是倡导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但它同样是关于共享、网络[5]和协作的文化,包含了我们如何看待社群、社区以及认识本地的新思路。可持续主义改变了我们对于财富和进步的态度。最近的经济衰退也部分加速了人们对于社会和精神价值而非经济和物质价值的追求。

总而言之,可持续主义代表一种新的文化范式。它用一套不同的价值和品质体系囊括了一个新的时代思潮,打造了我们看待、塑造社会和实体环境的方式。

可持续主义实践

也许这一切可能听起来比较理论化,但其实并非如此。可持续主义是现实的,世界各地都有社群参与到这样的实践中——虽然并没有很多人将之称为“可持续主义”。比如,我们可以从大约100万个基层组织中看到可持续主义的印记。这些组织至少代表着2亿人,这些人已经积极地参与到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活动中,关注更健康、更公正、更协同、更生态的生活模式。美国环保主义者和企业家保罗·霍肯(Hawken,2007)曾将之形容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运动”。

一个可以见到可持续主义文化付诸实践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城市。在地性社会项目就像一股浪潮横扫世界各大城市:从城市农场、DIY住房方案和咖啡馆维修活动到社区共享、合作平台、本地合作社和能源集体企业。在过去5年中,仅阿姆斯特丹一地便涌现出300多个市民领导的、街区和艺术家推动的项目。

我们正在见证的是新文化实践的兴起。在这些实践中,公民和社群在规划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这里,和其他领域一样,实践似乎跑在了理论前头。当用于规划、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型受到挑战的时候,并非理论和专家知识,而是实践为可持续主义变革开疆破土。

实践先于理论,这样的转变与晚近的历史恰好相反。在过去长达一个多世纪里,都是科学和专业知识指导着实践。发展被看成是一条线性的进程,从科学实验和研究到“应用知识”最后到实践。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实践社群成了开路先锋。曾几何时,“实验室”这个词仅限于科学或工业企业;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就能发现实验室。

实践[6]和“营造”(making)的复兴也反映在我们的语言中。比如,让我们看一看有关我们城市未来的讨论是如何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词汇中的。以前我们称“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如今我们讨论的是“城市营造者”(city maker)[7]——这反映出我们关注的焦点已经发生了改变。2015年在荷兰出版的一本书对这个话题进行了解释:“‘城市营造’已成为当下用来形容在城市经济中创造我们的生活环境的一个术语。”(Franke, et al,2015)各种各样类似的转变有很多,“地方营造”(placemaking)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正是因此,其成为本词汇表里的第一个词条)。这些转变重新构建了关于社群和城市未来的讨论。

重构联系

我们“营造”我们自己的城市。这个观点提醒我们,最终,是人和社群在创造城市体验,而非建筑以及基础设施本身。发展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这事实上是可持续主义鲜明的特征之一。

现代主义没能诠释复杂性和多样性,而在可持续主义文化中,这些特征被视为前提。事实上,我们可以将这种新文化比喻成“网络”,即不管我们说的是城市、食物、生产、媒体、知识,还是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主义文化中的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今天,我们大多数的讨论是基于网络和关联、枢纽和节点的框架,这绝非偶然。

在可持续主义的时代里,我们需要从关系和连通性的角度来绘制新的地图。我们需要跳出传统的基于线条和网格的画图习惯,采用一个更加整体性的视角,强调对模式图和“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s)的绘制。现在和未来的地图上将必须描绘出连接和重叠区域,并标上恰当的术语。

在新文化中,有着部分重叠圆圈的文氏图(Venn diagram)可能会成为我们可持续主义地图的关键象征。根据这种图示,那些在过去看来是处于外围地位的阴影重合区域,现在却成了新的中心。这些交叉区域定义着新的视角,指导我们开拓出新的道路。

总而言之,我们开始从可持续这样一个有利角度,衡量城市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将城市生活物理特征和社会特征纳入到一个框架中。我们需要关注这些特征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