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课堂志的研究:理论实践与量表开发

课堂志的研究:理论实践与量表开发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情感目标数的“销蚀”很可能与它实现起来较为缓慢有关。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形态是以人为本的“生命化课堂”。课堂上应该多一些关注学生情感的“人情味儿”,尊重生命,尊重创造。

课堂志的研究:理论实践与量表开发

观察者:刘晓慧

国家推行课程改革十几年来,真正发生在课堂的变革究竟是什么?真正能够推动课堂发生“静悄悄革命”的动力是什么?人们在不断追求课堂效率、不断宣扬“高效课堂”的同时,是不是忘记了什么是更重要的课堂元素?

这是一堂结构十分完整的课堂,似乎每个环节都恰到好处,似乎每个知识点都在学生那里“落地生根”,可是就在这样的课堂上,让我猛然感觉少了一点“人情味儿”,让我深深感到课堂上情感标的“销蚀”。

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的兴趣、态度和性格的发展都是相当警觉的。但是,我们应该承认这样的事实,尽管教师在制定每一门课程的教育目标时,常常像强调认知目标一样强调情感目标,并做了某些尝试,可是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很快就把情感目标忽略掉了,到了期末评定时几乎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用布鲁姆的话来说,就是情感目标被“销蚀”掉了。情感目标被“销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无法根据情感目标评定学生的成绩,为了便于评定,考试和测验中主要涉及各种认知目标,根据学生认知考试的结果,教师给学生评分时不会感到踌躇,五分和二分都是客观标准。而情感方面很难有合适的评估方法。其次,就是难以区分学生是真诚的反应或只是为了取悦于教师的反应,而且人们往往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态度等作为学生自己的事。因此,教育的目标逐渐变为使学生能应付一种几乎完全是认知性的考试。最后,情感目标数的“销蚀”很可能与它实现起来较为缓慢有关。因为任何一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可以很快地习得,并直接表现在认知方面的考试中,而学生的兴趣态度和个性特征形成过程比较缓慢,只有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在评估中看出其变化。(www.daowen.com)

但是无论如何,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的成分,二者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时,认知目标是达到情感目标的手段。例如,要达到热爱祖国这一目标是以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的了解为基础的。有时,情感目标是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例如,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是学生达到认知目标的必备条件。而在有些情况下认知与情感目标是同时达到的,例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或通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改变学生对礼制活动的态度。

从1978年至今,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三次课堂重构。自1978年至1990年,课堂形态是以知识为本的“知识课堂”;自1990年至2002年,课堂形态是以发展智能为本的“智能课堂”。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 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2004年,高中课程改革启动。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形态是以人为本的“生命化课堂”。这种课堂形态的变化,是对课堂教学本质理性认识的大飞跃,反映了教育哲学由对客观知识的崇尚转变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反映了教育由对生存技能的重视转变为对生命存在的生活意义的追求。

总之,课堂要想发生变革,教学观念必须转变。课堂上应该多一些关注学生情感的“人情味儿”,尊重生命,尊重创造。国家的“指挥棒”就在那里,但是也许我们可以另辟蹊径,路过学生最柔软的心房,我们依然可以到达“远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