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量表的理论依据或理论基础主要从三个“特”方面来考虑:“学科特性”、“学段特征”和“课型特点”。这是量表研发的首要步骤,奠定了量表本身坚实的理论根基。
1.考虑学科特性
学科特性是每个学科所内含的本质性学科基本素养和特有的系统学科理论。不同学科的因素考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课堂观察量表应聚焦具体学科所独具的特性而非仅从普适性的角度来设计观察点。一方面,学科特性需考虑具体的学科素养。以语文素养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使他们(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7]识字、阅读、写作等都是语文学科应培养的学科素养,这些都应是语文学科观察量表设计时应考虑的观察点。另一方面,学科量表还要考虑相应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研究等。以英语学科为例,在设计“课堂沉默”观察点时,英语学习就有其特殊性。研究二语习得的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研究发现: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要经历为期大约一年的“沉默期”(Silent period)。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一般会等到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信时才愿意开口讲话。[8]因此,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沉默有时候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不能用其他学科的测量标准简单套用在英语科目上。
2.考虑学段特征(www.daowen.com)
学段特征是指某个具体学段学习者具备的独特的发展特点。皮亚杰根据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思维特征和发展特点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9]因此可以看出,学前、小学和中学等阶段的学习者都有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之相对应的量表设计也应当各有偏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发的课堂评估评分系统(The 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 简称CLASS)就包含两个子系统:学前阶段-小学低段(Pre-K and Lower Elementary)I 和小学高段-中学(Upper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II 两个阶段,[10]两个阶段分别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相应的观察项目。例如,阶段I 儿童处于皮亚杰所讲的“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儿童的发展特征为能有逻辑地解决具体问题,能分类和排序等。[11]正基于此,阶段II在“教学指导”维度比阶段I 多了“分析和探究(Analysis & Inquiry)”指标。
3.考虑课型特点
课型特点是指不同类型或模型的课堂教学所独具的操作性教学结构和程序。课型是对各种课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产生的。传统分类法是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将课划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会各有不同,比如新授课注重新知的讲解传授,复习课强调知识的归纳梳理,而实验课偏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观察的视角和以此为基础设计的课堂观察量表也要根据不同课型进行适当调整。此外,崔允漷教授通过抽取“教师—学生”两个行为主体之间典型的行为关系将课堂界定为三种典型课型:讲授型、互动型和指导型。[12]每一种课型的教学设计、课堂文化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一个观察量表体系也绝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