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课堂志研究:从个体到共同体的观察主体

课堂志研究:从个体到共同体的观察主体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课堂观察的进一步完善,学校方面注意到课堂观察在改善教师的教学,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之后,课堂观察也以“共同体”的形式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观察共同体是在基于“自愿、互利、互帮”的基础上建立的。尤其是专家组成员的参与会给观察共同体带来不一样的鲜活的血液。而作为“共同体”的课堂观察,授课教师与观察者之间已然成为互帮互助的团体。这样课堂观察的评价就由“贬值”走向“增值”。

课堂志研究:从个体到共同体的观察主体

传统的课堂观察是教师的个体行为,或者是学校的硬性任务。观察者与授课教师之间,观察者与其他观察者之间,以及观察者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在课堂观察过程中观察者仅仅是凭自己的直觉或者经验记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课堂观察之后由于没有及时交流,这些资料就会浪费,观察者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产生的灵感或者想法也会随之遗忘,造成时间以及资源的浪费。

韦伯斯特曾说,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随着课堂观察的进一步完善,学校方面注意到课堂观察在改善教师的教学,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之后,课堂观察也以“共同体”的形式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一般来说,这种“共同体”有两种形式:一、授课教师、课堂观察工作室成员;二、授课教师、课堂观察工作室成员以及专家组成员。观察共同体是在基于“自愿、互利、互帮”的基础上建立的。在课堂观察开始之前,观察共同体确定观察对象,并与授课教师讨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座位安排,对课堂有一个大致了解。在课堂观察结束之后,与授课教师以及工作室成员和专家组成员交流听课感想,课堂观察中的疑惑。授课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极大的帮助。尤其是专家组成员的参与会给观察共同体带来不一样的鲜活的血液。专家组本身对于教育的理解,对于有效教师以及有效教学的认知,以及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会给共同体的解决方案以理论支撑,但是理论仅仅是“骨架”,授课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实践才是“血”和“肉”,通过这种合作,课堂观察才能走出“理论远离实践”或者“实践脱离理论”的困境,真正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www.daowen.com)

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后,一般都会有一个评课环节。但是在传统的课堂观察中,这一环节一般不是被省略,就是流于形式,或者是因为评价标准不统一而不知如何评价。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没有确定的评价范围,导致评价范围过大或过小,没有任何侧重点;二是个别老师顾忌较多,一味地表扬,不敢提出不足和建议;三是抓不住主要问题,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个别字词的发音或者拼写上;四是多数教师认为由于听课前准备不足,听课过程中又没有针对性的记录,加上评价标准不统一,自己的理论素养和评价能力有限,于是选择了沉默,不参与评价和讨论。评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使得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聚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效果并不明显,教师们普遍感觉收获不大,[3]而使得本应该有所收获并且关键的评课过程“贬值”。另外,传统教研活动中的“评课”之“评”,意味着“评价”、“诊断”乃至“批评”,授课教师一般只能谨言慎行、洗耳恭听,稍做辩解即会被视为不谦虚。而作为“共同体”的课堂观察,授课教师与观察者之间已然成为互帮互助的团体。“课堂观察仅仅是手段,提高专业发展才是目的”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评课阶段授课教师将自己在本节课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一并说出,大家一起解决。观察者以及工作室成员也提出自己的问题,不同学业背景,不同教学经验的教师,各抒己见,在这个思想与交流碰撞的过程中,评课就显现了它的价值。当然为了解决评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我们在课前就已经同各位老师共同研究设计了观察量表,在评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依据量表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评课过程中,我们不仅仅会访谈授课教师,我们也会挑选几个较为典型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与授课教师相比,学生诚然缺乏知识。然而,他们富于好奇心、感受性和想象力,这些正是最宝贵的智力品质,因此能够不受习见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从他们口中得到的答案往往一针见血,再结合授课教师自己的体验,这样的评课活动不仅会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问题,并且对授课教师以及各位课堂观察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会有很大帮助。这样课堂观察的评价就由“贬值”走向“增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