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孩子心田阳光跃进: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实践

孩子心田阳光跃进: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实践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学生。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出现,下面从小学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因而在小学阶段,女生的学习品质在非智力因素的支持下会总体优于男生。

孩子心田阳光跃进: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实践

这一学习品质结构要素的涵义界定,是学校教师通过自己的实践观察和总结结合文献研究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是该要素在不断提升过程中的一个目标。

设计问卷

14个学习品质构成要素确定后,课题组在问卷设计时提出了自我监控能力、复习习惯、认知加工能力、归因这四个要素作为补充要素一起进行调查。围绕这些要素设计了一份“学生学习品质情况调查问卷”。设计问卷的过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经过专家的指导与建议后,最终确立问卷共39题,每2道题都是明确指向18个要素中的某一个。

预测调整

问卷对象确定的是三到五年级全体学生。为了确保最终采集的数据科学有效,我们在发放问卷、收集问卷过程中,课题组尽可能的避免一切干扰因素,如阅读障碍心情因素、客观暗示等。阅读障碍,就是指问卷中的问题本意与学生的理解不一致,产生偏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抽样了6名学生进行预测,五年级找了2名学习中等的学生,四年级找了学习好的2名学生,三年级是本次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的,因此找了2名学习成绩偏低的学生,确保最低水平的学生也能顺利读懂题意。这6名学生在完成问卷后接受了一对一的访谈,了解了他们对每题的真实理解。

最终对7道题目作了修改,如其中有一题是关于合作能力的,原来的问题是“我在课堂小组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对“主导作用”不能理解,因此我们就改为了“我在课堂小组活动过程中担任小组长。”这样便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问题的内在含义。

开展调查

预测后,课题组在确定调查时间时,考虑到正值期中练习期间,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到答题时的正常判断,因此特意将日期选择在期中考试结束后,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环境中完成问卷。

为了避免问卷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暗示作用,采用轮换班主任进不同的班级,并提出了一些收发问卷的细节要求(详见下页表2-3)。

表2-3 学生调查问卷操作要点

问卷的数据采集时,请不相关的教师进行答案的输入,力求在整个问卷调查过程中始终公平公正,使数据科学有效。

分析结果

课题组于2011年4月至6月,对本校三至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品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研。

本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我校三至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品质总体情况,分析学习品质与学生性别、年级、担任班干部与否及学习成绩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提炼优化学习品质的策略提供相关依据。

本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学生。表2-4中具体说明了研究对象的分布状况。共有541人参与问卷调研,三年级172人,四年级179人,五年级190人,男女生比例相当。共发放问卷549份,有效问卷541份,有效率98.5%。

学生学习品质的问卷调查主要从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三方面展开,每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学习品质要素设置相应的问题,并按照问题选项的积极性设置分值,例如很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难以确定3分,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同时如果题目的积极性取向相反,则问题选项分值反向。学习品质要素共有18 个,分别为:学习动力(动机、兴趣、情感、责任、归因),学习能力(观察、交流、合作、探究、创新、自我监控、认知加工),学习习惯(倾听、能说、勤读、乐写、善思、复习)。

本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法。学生学习品质相关信息的获取通过问卷调查来实现,并通过excel和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而对现状原因的探求,则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来完成。

本调查的问卷共设置39道题目,其中2题为开放性问题,其余均为选择题。通过问卷的spss导入分析,整张问卷的alpha值0.866,信度可以接受,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同时问卷的KMO值0.927,bartlettƴs的p<0.001,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见表2-5、表2-6。

表2-5 问卷信度分析

表2-6 问卷效度分析

(续表)

1.学习品质与性别差异

通常认为,小学男女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会因性别差异而造成学习成绩的差距,在没有特殊情况的状态下,小学女生的语文英语学习成绩一般要好于男生,而数学成绩相对来说男生并不明显落后于女生。由此可见,男女学生在学习品质类型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经过性别差异独立样本检验,Levene检验的Sig值为0.001 <0.05,方差不齐,t检验的p= 0.000,说明男女生各因素比例有显著差异(见表2-7)。

表2-7 性别差异独立样本检验

在表2-8中,女生的选项分值5分、4分项的百分比均高于男生,除了创新和善思方面。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出现,下面从小学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原因一:男女生在智力因素上的差异

有关儿童的学习研究表明,在配对联想、辨别学习,偶然学习和模仿学习等方面,男女儿童差异不大,这是因为男女两性平均智商接近。但在其他众多方面还是差异较大的。详见表2-9。

表2-9 男女生在智力因素上的差异

因而在智力因素上,男生的创新和善思品质相较女生有天生的优势。另外,女生在生理上较男生早熟一、二年,脑的成熟也相对较早,智力发展处于领先水平,在小学阶段,女生的学习品质会总体优于男生。

原因二:男女生在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

在人类社会的长期演化过程中,两性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分工,从而赋予各自不同的性别角色规范。男、女从幼儿起,社会、家庭就用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对其施加影响,要求女孩温顺、安静、文明,如果女孩像男孩那样追、赶、蹦、跳就要受到社会、家长的非议,对男孩的好动贪玩则认为是正常的。这种性别角色规范使得男女生在行为表现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女孩相对文静听话,男孩相对好动顽皮。例如,在有关课堂行为的观察研究,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有可能寻求教师的认可,而男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情感欠成熟,与女生相比,男生有较多的不当行为,富于攻击性和破坏性,这就使得男生的听课效果不及女生。在作业的完成方面,女生因为更担心被教师或家长批评而能按时完成作业,而男生对教师和学校更有可能持否定态度,所以不主动按时完成作业的几率更高。因而在小学阶段,女生的学习品质在非智力因素的支持下会总体优于男生。

所以,男女生性别的差异导致其某些学习品质的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对男女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和发展其长处,在其不足上更有所侧重的教学,以使学生的学习品质在性别上能够更加均衡的发展。

2.学习品质与年级间差异

小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校、家庭都有意无意地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品质应愈趋于稳定。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各年级的学习品质总体是积极的,但其中三年级与四年级之间学生学习品质差异显著,四年级与五年级之间学生学习品质差异极其显著,五年级与三年级之间学生学习品质差异不大,见表2-10。

表2-10 年级间学生学习品质的比较

(续表)

*.The mean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在表2-11中可以发现,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能力上的各要素均分基本无太大差异,四年级的学生在创新方面略逊与其他年级;而在学习习惯上,四年级的勤读、乐写、善思要素均分与其他年级都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各年级在善思这一学习品质上的得分均不乐观。

表2-11 各年级各要素均分

原因一:四年级学生可能出现学习倦怠期

四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小学三年的学习,有可能对学习存在倦怠心理,其学习习惯品质的保持就出现困难,在五年级有升初的压力,其学习品质会得以鞭策形成一种阶段性的稳固。因而,教师和家长都需重视四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习惯积极品质方面的保持。

原因二:四年级班主任的频繁更替导致学习习惯分值下降

经了解,四年级组的教师对于其他两个年级来看,班主任的变动较大,平均每个班级有至少一次班主任的变更,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分值均低于其他年段。后期可做跟踪调研,用自己的分值趋势进行比较。

原因三:教师对于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善思是指学生有钻研精神,勤读指学生有较为开阔的阅读视野,乐写指学生拥有书面表达个人观点的文字能力,创新是指学生能够重组已有认知结构、冲破旧规,大胆构思。这样的习惯应在每天教学的潜移默化中渗透。

课堂中教师除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日常的任课过程中需对课堂进行更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展善于思考的思维,而非仅仅简单的告诫学生要善思,却不告诉他们如何做到善思,怎么善思,那如何让学生敢于善思,勇于钻研。另外,各年级学生的创新品质均分在3.5分上下,教师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不是为了教某个知识而教的,也不是为了教做题而教的,而应通过知识、题目的教学引导其思维品质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也会因此而得以促进。

3.学习品质与担任班干部相关性

在小学阶段,担任班干部是一件非常令人自豪的事,很多小学生都会羡慕担任班干部的同学或者自己也很想担任班委。根据Leveneƴs检验,sig值0.000,说明担任过学生干部同学的学习品质与没担任过的同学在学习品质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见表2-12)。

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更需具有责任心、自制力,才能做好班委工作,而小学生听教师话,并希望教师、同学都喜欢自己的心理,会使其在担任好班干部职责的同时让自己的学习也优秀。因而,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级、学校里多设置学习活动或社会活动,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小组长、小领导的岗位,发挥其主动性的同时锻炼其能力和素质,从而影响其学习品质的提升。

表2-12 担任学生干部与学习品质的相关性

4.学习品质与学习成绩

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学习效果的测量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根据学习品质与学习成绩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见表2-13),显著性(双侧)P值为0.000,学习品质与学习成绩呈现非常强的正相关,学习品质好的同学相对各科成绩较好,反之较差。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持续发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表2-13 学习品质与学习成绩间的相关分析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5.附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欢迎参加本次问卷调查。这个调查的目的是希望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我们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教师能更好的教育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本调查采用实名制的形式,数据仅作为研究参考,保证对大家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保密,不对外进行公开。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真实回答每个问题。

填写说明:请将选择的字母编号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

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2011年4月

个人基本情况

________年级 ( )班 姓名________ 性别________

在班级中你目前担任或曾经担任:________(如同时担任可多选)

A.大队长  B.中队长  C.小队长  D.课代表  E.无

(1)学习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愉悦感。

A.很不同意  B.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同意  E.非常同意

(2)遇到学习困难时,敢于挑战。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3)我在看书时,会收集好词好语。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4)只要我学习够努力,我就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A.很不同意  B.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同意  E.非常同意

(5)如果没有人督促我学习,我就会选择休息。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6)对于作业和考试中被教师评定为错误的题目,我会及时订正。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7)就算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也不会去问“为什么”。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8)为了获得好成绩,宁愿放弃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如看电视等。

A.很不同意  B .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同意  E.非常同意

(9)我在课堂小组活动过程中担任小组长,组织大家讨论。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10)写作过程中,我觉得无话可说。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11)我觉得学习是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A.很不同意  B.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 .同意  E.非常同意

(12)练习时,我会看清楚题目要求后再答题。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13)上课时,应该专心听同学的发言。

A.很不同意  B.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同意  E.非常同意

(14)当回家作业没有完成时,玩什么都觉得没意思。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15)你撒过谎吗?

A.从来也没有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16)学习中,我会有一些新颖、特别的想法。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17)我喜欢挑战有难度的题目。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18)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你还会看一些课外书吗?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19)在与他人进行问题讨论的时候,我能很快的明白发言者的意思。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20)一节课后,我能明白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21)当同学回答不完整时,我能进行补充。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22)你会因为学习而感到厌烦吗?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23)问题讨论过程中,我可以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24)你上课会走神吗?

A.一次也没有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25)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我也会努力学好。

A.很不同意  B.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同意  E.非常同意

(26)做题过程中,需要多次读题才能明白题意。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27)各科学习过程中,我能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28)复习英语单词时,我会对它们先进行分类,再按类别记忆。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29)遇到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A.很不同意  B.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同意  E.非常同意

(30)在课堂活动中我愿意参与讨论。

A.很不同意  B.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同意  E.非常同意

(31)我觉得课后每天复习和阶段性的总复习对于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

A.很不同意  B.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同意  E.非常同意

(32)写作文时,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可就是无法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33)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弄明白。

A.很不同意  B.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同意  E.非常同意

(34)即使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指导,我也能自己复习学习内容。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35)我不需要老师或父母督促学习,能主动、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A.很不同意  B.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同意  E.非常同意

(36)学习古诗时,我会先理解含义再进行背诵。

A.从不  B.很少  C.偶尔  D.经常  E.总是

(37)有时我考试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因为运气不太好。

A.很不同意  B.不同意  C.难以确定  D.同意  E.非常同意

(38)我拥有________本课外书。(填具体数字)

(39)如果老师要帮助你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你感到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________。

测试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学习品质相关因素的分析策略与初步发现

课题组利用排序,将三个方向的问题按照全体、分年级、分性别进行了统计,得到相关数据,真实反映了我校三到五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问题。

要素分析

在此问卷数据的整理中,课题组又从学习品质的三个研究方向,14个相关要素做了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1.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主要从学习动机、兴趣、情感和责任四个要素进行调查(见表2-14)。从总体的均值排列中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意识很强,有81.3%的学生在主观意识中都觉得“学习是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我也会努力学好”的想法。数据中,68.3%的学生感到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的动机、63.7%觉得在学习中能体会到乐趣。但是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或受到外部影响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学习的意志力不够坚持,同时58.1%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动力离不开家长的督促,缺乏对学习的自信。

表2-14 学习动力各要素均值比较情况

2.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主要从观察、探究、合作、创新和交流这几个非智力因素展开调查的(见表2-15)。

数据中,64.2%的学生能在明确要求后再完成各项任务,同时也有70.9%的学生有探究与交流的愿望,但是缺少探究的方法,一旦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更多的是依赖于教师与家长的解答或指导。

在数据中反应出来的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只有16%的学生曾经担任小组的核心人员。学生在课堂合作过程中存在胆怯心态,更多的学生选择做一名倾听者。

表2-15 学习能力各要素均值比较情况

3.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从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这五个要素进行调研的(见表2-16)。在这些习惯中,70%的学生能做到认真听讲,对在一节课后明确今天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51.5%的学生重视阅读,但是在阅读中收集好词好句的习惯只有14%的学生。数据中还表现出学生书面表达的习惯较差,学生不善于将想要说的,转化为书面形式。

表2-16 学习习惯各要素均值比较情况

根据条形统计图的上的统计结果,学生缺失的因素为:乐写、勤读、创新、合作、情感。

排序分析

为了更清晰的找到我校学生的学习品质缺失的问题,我们将各题的百分比计算出来后,按其分数的积极性进行排序(见表2-17)。

表2-17 各题百分比(5分到1分表示积极选项到不积极选项)

(续表)

然后将得分为5分的进行降序排列,去除t38与t39的开放题后的排序(见表2-18)。

表2-18 各题5分得分率的降序排序表

(续表)

斜体字部分的百分比均未超过20%,可见,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要素,就是学生学习品质缺失因素。课题组进一步分析原因:

t7指向的是学生学习习惯中的“思”的习惯。影响学生不会问“为什么”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造成学生有问题而不敢问,可能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引起的。

t26指向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影响学生在这一选项中的因素可能是目前小学阶段的题目要求不复杂,学生可以一下子读懂题意,也可能是教师平时不太注重审题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审题方面意识较差。

t16指向的是创新能力。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新颖的想法,影响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只注重按部就班的教,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主动质疑的培养,也可能是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提出自己的疑问。

t9指向的是合作能力。影响这题的原因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主动性不强,或是教师没有合理分配合作小组的分工。

t21指向的是表达能力的欠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没有认真的听,而导致不知道表达什么,还有的原因是明白了别人的回答,但是无法迅速组织语言进行具体详细的补充。

t32指向的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欠缺。学生心中有所想,但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这里的文字表达能力中应该也包含有口头表达能力的欠缺。

综上所述,学生较为缺失的因素为:善思、观察、创新、合作、交流和乐写。

归类分析

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2009年4月完成的最新的“美国早期学习标准对学习品质的定义和分类”,美国在52个州开展了关于“学习品质”的定义与分类,将学习品质定义中出现频次最高的39个关键词进行排序后,发现坚持性(Persistence)、好奇心(curiosity)、主动性(initiative)、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solving)是所有39个关键词中出现频次排在前四位的关键词。这四个主题词及其指标分别表示:

坚持性(Persistence)——坚持性指在参与任务时能够持续地进行,面临困难的时候也能够表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主要有四个指标:注意力;抗干扰能力;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计划或步骤开展活动的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好奇心(Curiositv)——好奇心是希望自己能知道或了解更多事物的不满足心态。主要有五个指标:参与更多活动,儿童选择参与更多的活动、任务和游戏,从而发展自己的能力;对周围世界和人感兴趣;喜欢问问题;喜欢尝试新事物;积极探索实验。

主动性(Initiative)——主动性指儿童展现出独立的精神和控制自己选择的能力,也指儿童独立发展社会关系,表现出自给自足的意识,当与别人进行互动的时候表现得自信。主要有四个指标:具有独立能力;自主选择的能力;与他人互动的能力;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solvin)——问题解决能力主要指的是儿童具有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能反复摸索,寻求他人的帮助。主要有四个指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与他人互动和讨论;必要时应寻求他人的帮助;当解决了问题或者完成任务的时候,表现出满意和高兴,并能表现出思考能力和口头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组根据这四个主题词,将问卷题目进行新的划分后,得出的结论为:(见下页表2-19)。

表2-19 各要素得分情况

(续表)

这四项的均分都没有超过40%,基本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这四项中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1.大多数学生缺乏坚持与专注的学习态度

主要表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依赖教师依赖家长,自己不愿独立思考,遇到难题立刻求助,没有毅力克服困难,如果不能求助,会很快放弃。注意力集中时间极短,听几分钟课就会开小差、说小话,做几分钟作业就会停下来“休整”,思路极易被打断,被打断后很难再集中,甚至个别学生不能全神贯注完成35分钟的作业和上课。

2.缺乏主动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多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上教师的课,并非从本质上对学科学习感兴趣。(年龄越小,此现象越明显)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没有对学科本质的认识,这种学习兴趣就会因为其他外界的压力等因素而逐渐减弱,主要表现为不少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倦怠情绪,热情不高,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更没有想学习的愿望,甚至有的学生是在教师、家长的要求下“被迫”学习,不少学生还把学习看作负担或是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之。

3.学习不够主动,目的性不明确

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依赖性强,教师讲多少,就学多少;教师要求做几道题就做几道,从不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整;惰性强,家长喊做作业才做,教师喊学习才学;课堂上懒于动脑筋、懒于发言,始终是被动地学习;不会做的作业几乎从来不主动询问教师、同学或查阅相关书籍;对课外的相关知识很少关心。

4.缺乏解决问题的合作能力

不善于有效合作。在教学活动中虽有合作交流的形式,但不具备合作交流的方法,有效性不足(年龄越小的学生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不能真正参与课堂的讨论,感觉讨论时间就是自己的“休息”时间,交流过程中有些学生只说不听,有些学生只听不说,甚至有些学生完全“闲置”,合作交流要么成了“一言堂”,要么成了“私谈会”;小组合作操作时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一心只有自己的想法,不愿与伙伴配合完成一项任务;课堂发言中不会根据同学的发言进行必要的补充,不愿接受同伴的建议和意见。

初步发现(www.daowen.com)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从文化、体质、精神、社会诸方面开发人的潜能,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最终使社会和谐地延续与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学校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所倡导的积极理念为学校教育价值抉择提供了新的解读。

1.发现一,制度的不公平导致学生成功希望的缺失

制度的公平,即制度本身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制度所提供的机会是否均等。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制度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它的公平、公正,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对学业的领悟、对世态的感受、对人生的态度和对幸福的体会。

如教育过程中机会不均等。教师对学生实行选择性交往,致使课堂参与机会的分配失衡。实践表明,教师与学业成绩好、班级地位高、在班级中担任较高职务的学生互动的频率,远高于与其他类型学生的交往;部分学生在座位编排中享受特权;课堂教学中消极语词使用频繁,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弱势”的学生,常常点名、厉声训斥甚至使用侮辱性言语。教师的这些行为致使部分学生看不到学习的乐趣,丧失了成功的希望,进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制度是以丢失大多数人的成功希望来换取少数人的成功。

积极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具有较高希望的儿童能更好、更恰当地应对生活的不幸和压力,即使在困境中,他们也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灵活的方式来摆脱困境。高希望的儿童比低希望的儿童能更积极地要求自己,他们的忧郁情绪也较少。

2.发现二,目标的偏离导致积极人格的缺失

积极心理学是关心人的优秀心理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家主张教育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激发人的内在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学校教育虽然提出了“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等教育目标,但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不得要领,表现迷茫,教育目标常常发生偏离。学校常常“为试是教”,学生为了取得各种资格而学习。资格化教育转变为竞争化教育,全然不顾人之为人的整体精神性发展,尤其是人的积极学习品质发展,给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使他们远离了幸福与快乐。

3.发现三,机械的方式导致学生内心积极体验的缺失

对儿童的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中性的和负性的情绪更能促进学习、提高智力,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扩大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对学生内心感受的关怀太少了。教师只想着怎样把知识讲明白,没多想学生是不是乐意听。学生到学校去就是学习固定的知识,学会一些现成的结论和答案,将白纸黑字的书本——明白无误的东西带回家即可。学校教育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毫无创新精神;教材已形成一套固定体系;教材内容已成为固定的模式。

4.发现四,被迫的学习状态导致自主决定感的缺失

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健康的、有活力的成长与发展有一个根本前提,那就是他必须处于一种主动的、自由的生存状态。

近年来,学生厌学情绪的日益普遍,心理障碍、人格问题的日益增多,无不与他们终日处于“被迫”的学习状态有关。那是因为学校过多的把系统地传授知识作为发展“未完成的人”的主要渠道,忽视了对人作为生命体和社会体的具体分析,忽视了个体发展中自我决定的要求和独特个性。在教育过程中,学校逼迫学生在既定的时间、既定的场所里按照既定的规范去参加既定的活动、学习既定的内容,并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验证结果的有效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介入了过多的外在干预或盲目的力量,将教育教学既定的发展道路或方向机械地强加于每一个学生。限制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发言权,势必偏离了他们的本性或心智所指引的方向,成为不是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人和他们自己能够成为的人。因此,学生“被迫”的学习状态也就对其健康的、有活力的成长与发展构成了一种阻碍、一种伤害。

——学生学习问题的收集与分析技术及其发现

如果说问卷调查通过一个个小问题去侧面了解学生,那么正面了解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以往常用的方式是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但是往往不能避免学生有时会有从众心理或避重就轻、投其所好地回答问题。教师如果能真实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遇到的学习困难,并尝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一定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其对学习的喜爱。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学习问题中,寻找到自身的教育教学不足,通过进一步的改进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习得更有效。这是一件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事。

因此课题组展开了学生学习问题的收集与分析工作。

征集问题

课题组在问卷最后一题设计了一道开放题:问卷的第39题:如果老师要帮助你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你感到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 )。将541位学生问题统一集中后,经过统计情况如下表:

表2-20 第39题频数统计

如表2-20所示,学生认为目前自己最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主要是在语文写作方面,或者无法表达出语句,或者觉得无话可说,或者不会写出优美词句。同时在语文的阅读分析方面总是会扣很多分。

很多学生都提及自己粗心,字会多写一点或少写一划,或者审题不认真,题目会抄错,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时会分心或做小动作,做作业速度比较慢。这些其实与学生的注意力相关。

同时,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计算、应用题理解题意、正确解题环节均存在困难,英语单词如何才能记牢,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学得又快又好也是学生目前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编制问卷

课题组通过座谈和随机访谈的形式,征集了近百个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课题组的整理归类后,编制了“三中心小学学生的学习问题调查问卷”,共涉及三个方向60个问题。

开展调研

课题组将“三中心小学学生的学习问题调查问卷”制作成网上问卷形式,组织了三到五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共收集到457个有效数据。

分析数据

课题组利用排序,将三个方向的问题按照全体、分年级、分性别进行了统计,得到六组数据。真实反映了我校三到五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问题(详见表2-21)。

表2-21 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学生的学习问题排序情况表(2012.6.28)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表格中“总体”一栏表示被测的三—五年级全体学生的排序情况;“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三栏分别表示各个年级学生的排序情况;“男生”和“女生”两栏分别表示了男女生各自的排序情况。

解答指导

针对学生的问题,我们以解答学生的问题为突破口,来优化学生学习品质。我们先抽样了几个问题,率先进行下水写作,尝试用学生喜欢的口吻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初次成稿后,我们特意请学生进行试读调研。在选取学生时,我们兼顾年龄差异,每次分年级选了三到五年级的学生;我们也兼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的阅读水平,请了好中差三个层面的学生,同时也兼顾到性别差异,请的男女生比例相同。第一次共有9名学生参加了调研,第二次修改后我们又重新请了18位学生进行试读。过程中,在每一位学生把文章读完后,都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谈话,记录下他们对文章的喜好程度,听取了他们提出的建议。

附调研记录

学生试读情况

1号文章:课堂学习的重点抓不住怎么办?

2号文章:我不会提问怎么办?

3号文章:怎样我才能更有自信呢?

4号文章: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

最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了调整。在修改到第三稿,再次给学生试读的时候,学生的喜欢程度从原先的10%上升为90%,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随后,我们用教师的下水作文和修改经历体会,进行了全员培训。

培训后,教师们认真的做着反思,大部分教师的感受却不同以往。原先写案例时候的驾轻就熟没有了,这次的征文字数不多却需要教师用学生的口吻与他们形成一种平等的交流,需要教师能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认知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需要教师将平时的教育教学经验,化为具体的、学生可以操作的方法。

在学习和反思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选择了一个学生的问题作为切入口,展开个人研究,教师们开始寻找了解学生的办法,有的教师选择找学生谈心,了解目前学生的心理想法,有的教师将自己的文章送给学生读一读。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发现,孩子的世界已经远离了我们的固有模式,我们只有在不断交流中,不断地接触中,去更新我们的思维,去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效的培训研讨过程也是全体师生对学习品质的再一次内化。

通过三维分析,我们转变了以教师经验为主的研究,通过学习品质分析,逐步提炼出优化学习品质的策略。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经验与问题,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有效地途径。同时,我们超越经验,结合数据,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引导教师从数据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反思课堂教学,提炼出有效地策略。通过学习品质分析工具的开发与应用,便于学校建立学生常模,用以对照,进行纵向比较。

——学习品质分析工具的实践应用和反思

为了检测课题研究的成效,课题组于2013年11月,对本校三至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品质现状再次进行了问卷调研。本次问卷调研更注重与两年前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以此从数据背后找到进步的幅度及退步的原因,为进一步优化学习品质的策略提供相关依据。

阶段再测

本调查研究的对象是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学生。表2-22中具体说明了研究对象的分布状况。共有524人参与问卷调研,三年级175人,四年级184人,五年级165人,男女生比例相当。共发放问卷530份,有效问卷524份,有效率98.8%。

表2-22 各年级、不同性别学生人数分布情况

本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通过excel和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学生学习品质的问卷调查主要从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三方面展开,每方面根据不同的学习品质要素设置相应的问题,并按照问题选项的积极性设置分值,例如很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难以确定3分,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同时如果题目的积极性取向相反,则问题选项分值反向。学习品质要素共有14个,分别为:学习动力(动机、兴趣、情感、责任),学习能力(观察、交流、合作、探究、创新),学习习惯(倾听、能说、勤读、乐写、善思)。

数据比较

1.性别差异情况

本次分析中,我们仍对男女生差异情况作了分析,经过性别差异独立样本检验,Levene检验的Sig值为0.125> 0.05,方差齐性,看t检验,其Sig= 0.000,说明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23)。

表2-23 性别差异独立样本检验

从不同年级男女生各要素均值比较情况来看(见表2-24),女生的大部分学习品质优于男生。从整体情况而言,男生仅在学习能力的几个要素中占有微弱的优势。三年级男生仅在学习能力中的创新要素中高出女生有0.2;四年级男生在学习能力的观察、探究和学习习惯的善思要素中高于女生的均值;五年级男生仅在学习能力的观察要素中高于女生。但是差距均不超过0.2。从三个领域来看,学习习惯的差异最为明显。其中呈现出年级越高,男女生学习习惯的差异分值也越大的趋势,特别是五年级,平均差距达到0.4以上。

表2-24 三到五年级男女生各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2.三到五年级学习品质各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课题组利用排序,将三个方向的问题按照分年级进行了统计(见表2-25),得到相关数据,并与前一次数据进行了比较,反映了我校三到五年级学生的目前学习品质情况与比较结果(见表2-26)。

表2-25 三到五年级学习品质各要素均值结果

(续表)

表2-26 三到五年级学习品质各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三年级各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三年级学习动力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三年级学习能力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三年级学习习惯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数据表示,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动力的均值中略高于原测数据。在各个要素中,动机、兴趣、责任、观察均有提高。新三年级在乐写要素退步率为15.8%,退步比较明显[进步率/退步率=(后测-前测)/前测×100%]。

四年级各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四年级学习动力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四年级学习能力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四年级学习习惯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数据表示,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均值都高于原测数据,进步率分别为6.4%、6%和9.5%。在各个要素中,14个要素都是提升、进步,勤读要素的进步率比较明显,为5.7%。

五年级各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五年级学习动力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五年级学习能力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五年级学习习惯要素均值比较结果

数据表示,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的均值都高于原测数据,进步率分别为3.2%和2.3%,学习能力均值维持原状。在各个要素中,善思要素进步幅度较大,进步率为10.3%。合作和乐写要素的退步率较为明显,达到了20%,进步明显。

3.学习品质再测的结论

经过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学生的学习品质整体情况略有上升,尤其是学习动力方面的提升尤为明显。在三个年级中,四年级的学生进步比较明显,各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教师的反馈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学得轻松、主动、愉快,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技能,提升了学习能力。从课堂表现看,上课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人数明显增多,思考的角度和范围也十分广泛,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践反思

经过两次对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测试,课题组得到了两组数据,在前测和后测的数据比较中,再次了解了学生的情况,看到了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由此,明确了研究学习品质评价工具的目的,我们希望通过在不断研究,修订中,研制一套可以校本化实施的评价工具来建立科学的学生学习品质发展的数据,进而寻找问题、探寻规律、摸索实践、引导学校和教师转变学生评价观和教学方式,最终优化学生学习品质。

学生学习品质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依据的评价体系。正如《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意见》中所倡导的那样,小学生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主要在于给予学校与教师以改进工作,推进个性化、针对性教育以实证依据。

学生学习品质评价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测试考评,而是学生的阶段性评价。这个评价是考察每个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中的发展情况,为学校、教研组、教师制定学校规划、教学计划等工作给予数据依据和实证指导,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诊断、寻找数据背后,自身在发展中的优势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学生学习品质评价将通过若干次的阶段评价,形成学校教育数据库。这些数据将在综合分析后判断,学校的哪些活动与措施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品质的框架标准下,评价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从而形成“标准——评价——教学”的研究循环,在详实的数据基础上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不足展望

1.学习品质问卷的信效度还不够理想,有待于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

2.数据分析的结论还没有充分挖掘,各个学生学习品质与学生的行为表现还没能建立有效的关联性分析。

3.由于研究时间的不充裕以及研究水平的局限。本研究没有对小学生学习品质理想模型进行归纳,有待于在今后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后,能进一步深入探究。

4.待学习品质评价工具不断完善后,能推广到更大的一个范围,建立区级数据库,使其应用性更加广泛。

——绿色指标校本化的实践研究

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我校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的研究》,结合前期调研成果,我们将“学生学习动力指数”作为评价体系实施的重点突破指标,将“师生关系指数”“教学方式指数”和“身心健康指数”作为关联性指标,通过对学业成绩背后的隐性因素(如学习动力、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身心健康)的探讨,让教师在分析学生学业成绩时不仅有分数的量的比对,更有形成分数的质的寻源,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蓬勃向上、规范有序、优雅大方”的阳光学生。

指标框架

基于对上述目标的思考,我校从10条绿色指标中确立学生学习动力指数为核心评价指标,作为校本化评价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具体框架如表2-27所示。

表2-27 绿色指标及其实施框架

实施途径

1.课题引领,提升学习动力

以我校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的研究》挖掘积极力量,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为学生提供积极的人文环境,关注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学习自信心

自我暗示,树立学习的信心——自信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创造力,倡导积极的自我暗示是树立学生信心的有效方法。教师能关注到学生的内心需求,教会学生一些自我鼓励的语言或行动,则能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信心。

晒出我优点,亮出自己的优势——积极心理学倡导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因此可以通过班级活动,让学生在班级集体中扬长,通过得到自我与他人的肯定来激发学习的动力。

喊出正能量,征集班级口号——教育心理学指出:群体规范形成后,每个个体均会按照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凝聚力的班级口号是最外显,最直接的方式。

(2)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动力的核心因素,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中的主要因素,学习情感是学习动力中的保障因素,学习责任是学习动力中的稳定因素。我们从以下方面来促进学习动力培养:

一是诱导积极情绪,激励学习动机;

二是学习正确归因,形成学习志趣;

三是挖掘榜样资源,迁移学科情感;

四是预设期望目标,建立责任意识;

五是设计趣味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将关注学生需求,充分发掘文本资源、教师资源和课堂环境资源。注重课前的预设,课后的反思,探索并不断实践验证得到有效策略。

(3)学习压力

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加强对“学习点点点”家校联系手册的使用和管理;促进作业改革(长短作业结合等),履行减负承诺,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4)对学校的认同度

了解校园景致意义,增加爱校情感。可以充分挖掘校园环境中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对学校的了解中,增进对学校的情感,可以适时向学生征集一些积极用语布置校园,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为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提供有利的心理场。

尊重差异,开设多元课程。学校课程的设置应满足于不同学生的需求,为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开设一些宣扬积极正向心理,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策略提升的课程,如幸福课程,可以在幸福课程中运用团队培训的模式,引导学生关注情绪,激发竞争意识,提倡团队意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一系列正能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升。

(5)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它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学”。学生只有懂得“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学习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学习能力开发的程度大小。

我们将采取个性化、针对性的训练策略,通过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方案,对学生弱势能力进行强化提高,改善学生学习能力结构,形成良好学习品质。我们从以下方面来提升学习能力培养:

一是唤醒注意,提高学生有意观察;

二是注重激励,加强学生沟通交流;

三是鼓励参与,发挥学生合作功能;

四是尝试体验,满足学生探究欲望;

五是挑战自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我们将通过开展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研究,采用统一课例不同的关注点,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最后开展研讨,得出有效的课堂策略,其主旨在于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过程中,提升能力,优化学习品质。

(6)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习动力的激发,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重点集中于课堂内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思的习惯。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习习惯:

一是夸大学生优点,发挥学生自我肯定意识;

二是激发学生好胜心理,发挥学生竞争意识;

三是建立学生档案评价,发挥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四是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我们将运用多元的评价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主要通过设计自评表,定期开展学生的自我评定和下阶段的期望;设计课堂观察的方式检测教师策略的有效性。最后形成学生课堂习惯的有效策略。

2.教师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1)开展心理学专业培训

健康快乐的学生来自于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学生一定会以教师作为榜样来学习。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开设一些专业的心理培训,更新教师的心理学知识,能用专业的心理知识调节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快乐成长。

(2)开设教育沙龙

学校将学生的学习问题制定成研讨主题,开设教师沙龙,让优秀的教师有传授经验的机会,促进教师之间的有效亲密互动,为更好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而分享智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

(3)开展了阳光课堂“三四五”活动

课堂教学要有“三声”: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指点声”“质疑声”。课堂教学要做到“四个点”,即微笑和激励多一点,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久一点,让学生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具体一点。课堂教学做到“五让”,即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推理,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表述。我们想通过以上这些具体的操作点来进一步加强阳光课堂的打造,给教师一些具体化的操作点,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

(4)开展问题式教研

为了有效地落实“三声”“四点”“五让”,我们将教研组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加强以问题为中心引领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教研组围绕在实践阳光课堂具体要求中产生的某一具体问题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中,大家把共性问题产生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教研组成员一起对问题进一步剖析,形成初步的问题解决方案。根据研究方案,进入教学实践研究阶段,验证研究方案的可操作性,在经过行动探索流程后,研究方案不断优化,“呈现问题”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解决,大家也在实践中得到专业成长。同时,又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催生新的研究。我们的教研组记录细化成如下三部分(见表2-28)。

表2-28 教研组记录

问题研究:大家把共性问题产生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记录下“我发现的问题”之后,教研组成员一起对问题进一步剖析,并通过讨论找出问题产生的症结。“问题呈现”之后,接下来是大家围绕问题交流观点,通过一系列途径寻找和形成初步的问题解决方案。在共同交流探讨过程中,筛选提炼后形成可行性的解决策略。根据研究方案,进入教学实践研究阶段,验证研究方案的可操作性,在经过行动探索流程后,研究方案不断优化,“呈现问题”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解决,大家也在实践中得到专业成长。同时,又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催生新的研究。

此外,我们根据阳光课堂的具体要求,重新制定了《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阳光课堂”教学评价表》,详见表2-29。

表2-29 闸北三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试用)

(续表)

注:每一档分三个分值,学习动力30~ 40分为优良,20~ 29分为一般,0~ 19分为较差;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20~ 30分为优良,10~ 19分为一般,0~ 9分为较差。

3.多元评价方式,保障学生发展

(1)问卷评价方式

运用前测的自编问卷进行阶段性的评估,比较数据后验证研究的有效性;运用个案研究,教师选择班中好、中、差三个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个案跟踪分析。

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在学习动力方面的进展情况;通过组织学生能力水平测试,分析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进展情况;通过开展课堂观察,评价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整理相关评价内容,并提炼整理相关量表,形成多元的、有效的学习品质评估系统。

(2)过程即时评价

我们加强随堂听课的及时评价。根据学习品质的三个要素,从环境营造、角色把握、习惯培养三方面就教师的随堂课进行评价,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主动学,不断改进教学行为。

(3)量化辅助评价

我们对学科进行全覆盖的监控,通过安脉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学生个体学习档案,用量化辅助评价,优化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品质。

一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每学期进行四次质量监控,其中第三次是由“语数英”共同组成的主题为“我的风采我做主”大学科节代替,各学科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体现与课堂知识的紧密结合,赋予学生真正的主体性,凸显学生在评价中的地位。

二是音乐体育美术自然信息劳技学科。每学期开展两次全校性抽测。音乐学科每学期能演唱6首教材中的歌曲,具体曲目参考每个年级音乐教材。美术学科上半学期、下半学期各进行一次全校性学生作品展示。体育学科组织两轮全校性体育技能展示,展示内容按照各年级教材中的体育技能训练要点。自然学科抽查形式以问卷为主,辅之以实验成果展示。信息技术学科由信息技术组长提供教材实际教学内容要点及其进度,采用PPT制作、电脑操作等形式抽测。品德与社会学科抽测形式以问卷为主。劳技学科每学期会制作6个教材中的作品。

三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展示学生能力。我们通过学科竞赛发挥学生的潜能,如语文学科的校园写作达人,数学学科的智慧达人,英语学科拼词达人,音乐学科小小音乐会,车船模比赛等,通过这些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运用。

四是在拓展型学科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期末测试相结合,每月学生就参加的活动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将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记录在学校特制的兴趣活动考核记录表之中,鼓励学生争得校级特色章“快乐小风筝”才艺之星奖章,并作为评选阳光少年的依据,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4)“阳光少年”评价

通过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自我向上感,引领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逐步形成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礼仪+岗位服务”(道德养成)和“学业+兴趣”(知识习得)】德育评价机制,促使“规范有序、优雅大方、蓬勃向上”的三中心阳光学生不断生成。

为鼓励学生积极进取,我们设置了一系列成系统的奖章来表扬、激励学生。单项奖有礼仪之星、才艺之星、学业之星和服务之星,每一奖项都设有金、银、铜奖章,在分别获得以上四个奖章之后,即可获得综合奖——“阳光少年”奖章。

单项奖为:

•行为规范“快乐小天使”金、银、铜章——礼仪之星

每月初,学生发展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校每月行为规范训练重点项目、巩固项目,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进行训练,每班根据达标要求,对以上训练项目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每月评选出班级金、银、铜章获得者。学期中每月均获班级礼仪最高级别的为本学期校级礼仪之星。

•特长、兴趣爱好的“快乐小风筝”金、银、铜章——才艺之星

认真参加每周拓展兴趣社团活动,执教教师根据学生上课表现、作品完成等情况,对组内学生进行评价,并将相应的得分等第记录在拓展兴趣活动考核记录表上,学期末各班按1/3比例统计出各班“快乐小风筝”金、银、铜章获得者。校级社团按学校制定的标准执行。学生如有区级以上特长爱好方面的得奖,可以获得相应加分。学期中每个兴趣项目均获班级最高级别的为本学期校级才艺之星。

•良好学习习惯的“快乐小博士”金、银、铜章——学业之星

各科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并关注学生学的过程,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去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生上课听讲、参与讨论(20%)、作业完成(30%)及考试成绩(50%)等实际情况,学期末评选班级“快乐小博士”金、银章,凡荣获此项目金、银章的同学即为“优秀学业之星”或“勤奋学业之星”。另外,在考试成绩评价上,我们学校设计了特有的“向日葵章”,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服务集体、关爱帮助弱小的“快乐小岗位”金、银、铜章——服务之星

积极为学生提供服务小岗位,倡导阳光校园的每一个小伙伴人人都有小岗位、人人都积极参与小岗位服务。让学生在岗位服务的过程中,培养尽自己所能为他人、为弟弟妹妹、为班集体服务等的良好习惯与美德,提供发现自身优点、开掘潜能、施展才能的天地,体会志愿服务的价值与乐趣。各班根据岗位服务记录及服务质量,期中、学期末,各班分别评选出在岗位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为班级“快乐小岗位”金、银、铜章获得者。获“快乐小岗位”金章的同学为校级岗位服务明星。

综合奖为校级“阳光少年”。

凡荣获【校级礼仪之星】+【校级才艺之星】+【“优秀学业之星”或“勤奋学业之星”】+【校级岗位服务明星】的同学,均获校级“阳光少年”称号。

绿色指标校本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将坚持以《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为指引,在实践反思中不断地调整已有措施,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学生学业质量,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学生学习品质,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