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当代影视制作中电影场景的构成方式

当代影视制作中电影场景的构成方式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场地景一般是搭的外景,也可以在一系列外景中包括若干室内景。场地景可以是一次性的、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另外,对实景的加工是局部的改建或对环境色彩、装饰、道具的更换,往往要与棚内景或场地景综合利用,因此,在造型构思和设计制作上,要注意加工部分与其他场景在造型、色调、形式或在建筑结构、风格等方面的衔接和统一,以达到逼真和可信的效果。

现代题材、反映现实生活电视剧不论其集数多少,很多场景是利用实景或采用实景加工方式来解决的,但也有这类题材的电视剧采用棚内或场地搭景的方式解决。

电影也有同样的情况。众所周知,在20世纪4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导演们提出“把机器扛到街上去”,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布景”。这种全实景方式的产生是由于这批导演的艺术追求和电影观念所驱使的,如电影《偷自行车的人》的全部场景都是实景拍摄,连实景里的家具、大小用具都原封不动地拍进镜头,要的就是“原汁原味”。之所以这样做也有经费不足,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有的影片就非搭景不能解决问题,如电影《罗马十一点》中就必须设计、搭建一堂楼梯的景并且要作出坍塌的效果。

有的情况是同一类型的场景,由于影片的内容不同、戏的要求和对景处理不同则采用了不同构成方式。如电影《红楼梦》的场景荣国府和《伤逝》的场景吉兆胡同院落都需要搭大型的组合式场景,包括外景和若干院落及室内景。前者采用场地外景方式,而后者则是用棚内布景方式解决的。两个影片都出自同一位美术师的设计。

下面讲一下几种常用的构成方式:

1.棚内搭景方式

也称棚内景。棚内景是电影和电视剧搭景的主要方式。现代摄影棚的设备已经很完备,并形成系统的管理和科学的工艺流程,可以搭建、制作各种要求的景。摄影棚的面积如北影的特大棚是1600平方米左右,一般棚也在8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左右。棚内拍摄不受时间、季节、气候等的限制,可以“全天候”地进行工作。

棚内搭建的景,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三种种类的场景:(1)室内景;(2)室外景(室外建筑景或自然环境);(3)综合场景(室内、室外和自然景)。

如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大戏楼、《荆轲刺秦王》中的秦大殿内景都采用的是棚内景方式。

电影《五行战士》中大型的仿外景、仿自然景的“绿林之边缘”“活泉河流边”“活泉内”等外景是在棚内搭的景。

另外,棚内景根据拍摄需要可以采取如套搭、改、借、拼等方法,一景多用,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苏联影片《海军上将乌沙阔夫》中的大型成套棚内景“麦肯齐宫”是著名的“一改三”成功的实例。

2.场地外景方式

也称“场地景”。这种方式是指在电影制片厂或电视制作部门的专用场地,或为了拍摄某部电影和电视剧选用的场地,搭建的临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外景。

场地景一般是搭的外景,也可以在一系列外景中包括若干室内景。

影片或电视剧中的外景往往规模大,包括的范围广,在高度和面积上,在棚内无法容纳或难以达到拍摄的特殊需要时,就可以采取场地外景的方式。

场地景有棚内景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可以利用自然景色、真实环境和景物做背景,取得真实、自然的效果。

例如电影《谭嗣同》中,“菜市口”“五牌楼”等场景是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专用场地搭建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铜雀台”“蜀街”是在涿州电视拍摄基地搭建的。电影《大转折》中表现羊山集战斗场面的规模宏大的综合景鲁西南村庄是在河北怀来县卧牛山搭建的场地外景。

场地景可以是一次性的、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永久性的景在原景基础上,做局部加工或增或减或改建可以适应不同的影视剧拍摄。

例如被称为“东南亚最大花园布景”的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大水法场景”就属于一次性大型场地外景。该场景利用北京远郊永陵的自然环境为背景,搭建了“占地一万多平方米,耗资64万元,用了400多立方米木料,雕花装饰2600多块”等高难制作的外景。场景设计(美术师:宋洪荣)注意了在局部上与史实相似、相符,形成历史感的烘托,同时,又符合电影拍摄手段和人物调度的需要,取得了满意的银幕造型效果。

3.内景外搭

内景外搭是指把室内景搭在自然环境中的场景构成方式和设计方法。

一般情况下,室内景是搭在摄影棚内的,作为中、远景的背景,是由绘景师喷、绘在单片或天片上的。为了加强纵深层次感,虽然可以用幻灯及照明光效的办法,也可以采取背景放映或用大幅照片作为后景或大远景,可以造成后景的变化和天空的层次,但是这种背景是静止的,缺乏运动感和真实性。

内景外搭与棚内景在技术要求上有很大差别,尤其是照明、录音、置景等要解决特殊的技术性问题。

4.实景加工方式

这种方式是对实景进行加工、改造、装饰等工作。(www.daowen.com)

实景加工方式是近年来在电影或电视剧拍摄中普遍采用,也是用得最多的方式。尤其是在现代题材的影视剧中,全部场景都是采取实景加工的方式也是很普遍的。这种方式的工作量往往是很大的,加工的难度也不小。但由于是在真实的、有特点的实景大框架的基础上的加工,所以一般来讲效果比全部搭景要好。

“加工”可以是在场地种植花草、树木、作物,如《红高粱》中的高粱地,《城南旧事》中台湾义地场景,在香山制作墓碑并增置树木枝叶等;也可以改变、增减原建筑物的局部结构和装饰,或增加前景以达到“改头换面”的效果,以符合影片特定内容对外景的要求。

实景加工还包括对实景中的室内景的加工、改装。如改变空间关系,对色彩、气氛进行改观,或撤换全部的道具,重新布置、陈设以适合影片或电视剧的需要。如电影《重庆谈判》中的宋庆龄家、陈立夫公馆、张澜家、谈判厅等场景是对实景中的房屋进行彻底搬迁,进行装修、布置、陈设道具,达到恢复历史原貌的。

另外,对实景的加工是局部的改建或对环境色彩、装饰、道具的更换,往往要与棚内景或场地景综合利用,因此,在造型构思和设计制作上,要注意加工部分与其他场景在造型、色调、形式或在建筑结构、风格等方面的衔接和统一,以达到逼真和可信的效果。

对于加工量大而且复杂的场景,需要画出效果图、气氛图和制作图。

5.特技合成方式

在进行场景设计中,由于剧情需要或造型上的特殊要求,或由于历史、地理、经费、安全等拍摄条件的限制,用一般的搭景和实景方式难以实现时,可以选择用特技合成的方式来解决。

随着科技进步,尤其是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三维动画等高科技进入影视剧制作领域,特技得到了惊人的飞速发展,影视特技涉及的方面很多,范围也极其广泛。

常规的特技合成手段是根据透视原理和特技摄影镜头的性能完成场景构建。

“合成”或称“接景”是特技方式的基本方法,电影特技合成具体讲是用模型、绘画、照片及形象资料与实景或布景相衔接,在符合透视原理的前提下,形成一体被拍摄在同一画面中的合成方法。

绘画合成,亦称绘画接景,此方法是用绘制的景物来替代、延伸、扩大或遮掩实景或布景的一部分,在拍摄现场中使两部分准确合成,衔接为一整体,拍摄后,合成于完整画面中。绘画合成的绘画形象一般画在玻璃上,也可以画在纸板或三合板上,可以在现场采用一次曝光方法,也可以用后期制作二次曝光完成合成。

照片合成,亦称照片接景,这种方法与绘画合成是属于同一类方法,既可以用绘画方法进行合成,也可以用照片的方法进行,其工艺和做法基本一样。照片或绘画接景都可以采取多层合成,使合成后的画面效果层次感更丰富,真实感更强。

透视合成,亦称空间成像法,即在玻璃(透镜)上画出景物的局部,与通过放映机或幻灯机放映在透镜面上的场景影像衔接、合成,再用摄影机拍摄下来,成像为一个完整的电影画面。透镜上的景物形象既可以用绘画方法,也可以用照片或在透镜前摆放模型来拍摄,方法的选择要视特定的条件和场景气氛的要求而定。

混合透视合成,亦称混合接景法,这种合成方法是在符合透视原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模型、绘画、照片等与实景或布景相合成的方法。

例如电影《停战以后》中的“三座门”场景,表现的是人民解放军谈判代表到北平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乘坐小轿车经过天安门广场穿过“三座门”。影片需要通过这一场景体现时代气氛,烘托特定的社会风貌,但“三座门”已经拆除,有轨电车也已废除,为了再现这一历史环境,影片拍摄时采用了混合透视合成方法,用“模型”(电车、电线杆、轨道等)、绘画、照片(“三座门”建筑的上部分)与搭建的布景(“三座门”下部底座)与场地的自然实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合成,在银幕上成功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景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在影视特技制作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运用。不少国家在这个领域更是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科研,尤其是好莱坞电脑特技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电影数字化的进程要晚大概十年左右。轰动一时的电影《星球大战》《黑客帝国》《指环王》《泰坦尼克号》《刀锋战士》等以数字特技的高效率、高科技,取得的精彩、奇妙、如梦如幻的视觉特效是单靠传统特技制作不可能达到的水平。我国在数字特技技术方面的运用同样取得喜人的成果,如《紧急迫降》《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都取得了成功经验。数字图像技术、CG图形、合成、MoCo系统等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在影视特技上的运用,必将使特技制作技术如虎添翼,达到更高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数字特技的制作和运用并不排斥传统特技技术在许多方面的应用,而且往往是二者有机、巧妙的结合,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6.利用实景方式

电影或电视剧中实景的利用,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地、不需进行大量的加工和改造地利用现实中存在的真实场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进行拍摄的场景。

现代电影或电视剧中的实景既包括自然环境、野外风光,包括建筑物的室外部分如广场、集市、街道、庙会、飞机场等,也包括室内环境,各种类型的影视场景都可以利用实景来拍摄。

实景在电影或电视剧拍摄中是创造典型环境的造型表现手段之一,美术师根据剧情内容、题材、时代背景、人物及拍摄条件等诸种因素来采取实景。它运用在不同的影片或电视剧的环境构成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现代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可以是“全用实景解决的”,也可以绝大部分场景用实景,个别场景采用人工搭景相配合解决,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邻居》《樱》《秋菊打官司》《青春祭》《警察的故事》《找乐》等。实景的利用往往与棚内布景、场地外景等方式结合而取得完整、统一的环境造型。

实景也不无局限性。其一,历史题材的,特别是反映远古历史时代的影视剧,可以说已经没有“实景”保存下来,根本就谈不上利用实景。但是,有的影片如《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是反映清代宫廷生活的“宫闱片”,那个年代的“实景”犹存,因此,该片除了“大水法”是搭建的布景之外,全部是运用实景,包括在故宫、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等地实地拍摄的场景。

其二,由于实景的建筑格局已定,不可能对建筑物本身做较大更动,因此,在实景内,对场面调度、人物动作及摄影机的运动等往往会受到很大限制,美术师在场景造型和结构的处理上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其三,运用实景的内景拍摄,依据剧本对时代特征,人物性格、身份、家庭生活等以及剧作规定情境的要求,往往要变更实景内的环境色彩,更换全部装饰物,在实景的空壳内布置,陈设符合特定人物或环境所要求的道具,以取得典型环境气氛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