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南亚华人移民:收入和发展机会的差异

东南亚华人移民:收入和发展机会的差异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8]1.收入差距的吸引力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异自然产生了跨国迁徙。全球生产体系的结构重整,加大了工业先进国与发展中国家人民收入的落差,吸引劳动力的迁徙。当前,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具体体现在人民收入、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差异。外来移民已成为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结构性需求。

东南亚华人移民:收入和发展机会的差异

除躲避宗教迫害、战乱、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外,产生移民的内因更多的是经济因素,摆脱贫困、追求更舒适的经济和人文环境是人们迁移的一个显著原因。研究表明,70%~80%的个体移动是由于经济原因,这种经济动机主要是由地区间收入水平差距和环境的不同造成的。[68]

1.收入差距的吸引力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拉大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世界银行专家布兰科·米兰诺维奇(Branko Milanovic)根据各国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数据,使用购买力平价(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方法进行的测算发现,国家之间的收入差异正在迅速加大:占世界人口76%的发展中国家的PPP人均收入为1171美元,基尼系数为0.494;占世界人口16%的发达国家PPP人均收入为10919美元,基尼系数为0.344。[69]国家间的收入差异进一步扩大了国际人口迁徙的规模和范围。下面对比越南的人均收入和越南裔美国人的收入情况。

2007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显示,“25年前,越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通过实行一系列改革,越南如今已成为一个中等偏下收入国家。2007年,越南人平均月工资为10280097越南盾,约合人民币3650元。其中河内和胡志明市人均工资最高,人均约为1887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北部高平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012688~9463322越南盾(人民币3200~3360元)之间”。[70]2011年,世界银行最新的报告显示,越南人均收入达1260美元,已成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2012年12月10日,越南总理阮晋勇(Nguyen Tan Dung)在河内召开的越南援助咨询小组会议上表示:“1992年越南人均所得仅140美元,至2012年提升到1600美元,经过20年不断发展,越南人均所得已增长11.43倍。”越南工商部表示,2011年全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1190亿美元,人均所得为1300美元,相当于2700万越南盾。[71]

根据2008年全美社区调查显示,越南裔美国人的家庭收入中位数[72]为55667美元。[73]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报告显示,越南裔美国人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为53400美元,低于亚裔美国人的66000美元,高于全美家庭收入中位数的49800美元。[74]

如以双亲(两口人)家庭收入为参照标准,越南裔美国人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中人均收入应为26700美元,高于美国两口人收入标准的13991美元,[75]也远高于越南的人均所得1300美元。这种收入差异自然产生了跨国迁徙。

通过跨国迁徙改善个人的收入状况,实现个人理想,是普通民众踏上跨国迁徙的基本原因。全球生产体系的结构重整,加大了工业先进国与发展中国家人民收入的落差,吸引劳动力的迁徙。当前,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具体体现在人民收入、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差异。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认为,国家之间工资上的差距是移民产生的根源,即理性个人想要获取更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和对出国后收入提高的预期。[76](www.daowen.com)

二战后,东南亚地区各国相继独立,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同时也开启了工业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经济迅速起飞,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旅游中心等,并跻身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新加坡以其高收入和就业空间吸引了东南亚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的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虽逐步推行以进口替代为主的工业化战略,但是其工业体系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才初具规模,产值才超过农业,农业劳动力比重开始下降。但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打断了各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各国货币贬值,经济普遍陷入严重衰退。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初级劳动力移民前往收入更高的欧美国家和地区。

2.发展空间的吸引力

国际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发展中国家普遍劳动力过剩,发达国家则劳动力短缺。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相对落后的经济和科研环境,无法有效地吸引人才,处于人才输出国的地位,每年面临大量的人才流失。同时,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发达国家出现了资本密集型的高效高收入行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低效低收入行业,催生了双重劳动力市场。由于当地居民不愿进入低效低收入劳动市场因而不得不靠外来移民填补空缺。外来移民已成为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结构性需求

联合国人口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是全球接收移民最多的国家,在美国居住的移民人数从1990年的2325万增加至2013年的4579万,占目前全球移民总数的1/5。2012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亚裔美国人的崛起》显示,2010年美国新增移民中亚裔占36%,拉丁美洲裔占31%,亚裔首次超过拉美裔成为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77]美国移民政策倾向于吸纳熟练工人和留学生,而亚洲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其移民主要通过学生签证和工作签证进入美国,多从事“白领”工作,在获得移民资格方面具备优势。报告同时还指出,亚裔人口中80%来自中国、印度、日本、韩国、菲律宾和越南。美国相对优越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个人发展空间对亚裔移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亚裔移民。报告还指出,亚裔美国人至少持有大学文凭的比例为49%,高于28%的全国平均水平。亚裔的家庭年收入中位数为6.6万美元,也高于美国整体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的4.9万美元。[78]

3.移民的其他原因

除经济因素外,交通与信息业的革命为跨国移民提供了愈来愈便利的条件。网络是移民的重要中介,也是一种社会资本,大大降低了移民的成本和风险。移民网络一旦形成便呈现出“乘法效应”,并具有伴随移民过程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另外互联网、电子邮件、卫星电视手机和廉价的国际电话等现代通信手段,使全球互联互通性进一步增强,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大大减少了人们对于长距离国际迁徙的顾虑。

当前,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的状态日趋严重,劳动力极度缺乏。而发展中国家人口正处于高增长期,劳动力大量过剩。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移民队伍,将世界带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移民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