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移民政策的影响及二战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移民政策的影响及二战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化的时代,人口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地区流动一直是国际移民的大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改变移民政策,吸引外来移民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关国家移民法律的修改和政策措施等的改善都为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提供了可能性和吸引力。以下简略介绍接收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政策变化。英国政府规定,有意招收非欧洲经济区国籍学生的英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移民政策的影响及二战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人口迁徙的范围不断扩大,成为全球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根据国际移民组织2011年发布的数据,目前世界移民总量约有10亿,其中,国际移民总量约2.14亿,占世界人口的3.1%。换句话说,每33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国际移民。[40]当代移民大部分来自资本少、劳动力多、就业率低的发展中国家,移民接纳国则大都是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由于出生率低和老龄化现象严重,需要大量外来移民的补充。尤其是空间广阔、发达程度高的北美和澳洲,更成为全球移民的最主要吸纳者。全球化的时代,人口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地区流动一直是国际移民的大趋势。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改变移民政策,吸引外来移民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较为典型的有:英国的计分制、美国1965年《移民法修正案》、加拿大1967年《新移民条例》、澳大利亚20世纪60年代摒弃“白澳政策”等。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欧美国家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劳动力需求量大,社会法律环境更为包容和公平,这特别符合东南亚地区华人的诉求。而且,为了吸引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欧美发达国家还修改了针对移民的相关法令,采取制定专门的留学政策和人才优惠政策,如移民配额政策、专门的税收政策、移民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教育照顾政策等积极措施吸引人才。相关国家移民法律的修改和政策措施等的改善都为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提供了可能性和吸引力。

以下简略介绍接收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政策变化。

1.欧洲移民政策改革

二战后,伴随着西欧经济的复兴与发展,所有先期进入高度工业化进程的西欧中心国家都在20世纪50—60年代大批引入外籍工人,以解决国内经济重建中劳动力严重匮乏的问题。英国在二战后的经济复兴过程中,于1948年出台了吸引原殖民地移民的相关法令,规定:凡持有英联邦成员国国籍的公民,均有权在英国定居。该项法令为包括新加坡、马来亚在内的英联邦公民移居英国提供了便利。[41]战后从新加坡和马来亚地区移居英国的华人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第一类是以劳工身份进入英国的移民,他们成为20世纪50年代后在英国蓬勃兴起的中餐业的生力军之一;第二类是专业移民。20世纪初以来,即不断有在新加坡、马来亚接受英文教育的富裕的华裔家庭子女,继续前往英国深造;二战后的英国经济复兴,吸引了大批新马受英文教育的华人学生和专业人才前往英国深造和就业。第三类是来自新加坡和马来亚的华裔护士。英国护士职业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大。在其他各行业也缺乏劳力和人才的状况下,难以招聘到足够的本国护士。于是,英国各医院长期需要从来自英属殖民地或英联邦国家的外来移民中选择合格人才,补充其护士职位之空缺。战后英国的外来护士主要来自两个国家:印度和马来西亚,其中来自马来西亚的护士中包括不少华裔女性。

为了吸引外籍工人,西欧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外籍工人的法令。在荷兰,1964年2月20日通过的法令规定,地方当局不得吊销外籍工人的工作许可,必须允许外籍工人在工作许可有效期满后办理延期手续,如果遇到违反规定的行为,外籍工人可直接向荷兰社会事务部上诉。在比利时,政府规定,凡拥有工作许可的外籍工人的配偶及子女也可同样获得在比利时的工作许可,这一规定不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左右。西欧学术界还就各国政府对外籍工人在语言技能、社会援助政策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公开评分,从而促使各主要外籍工人接收国注意修订相关政策,以善待外籍工人。[42]

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西欧国家对外来移民的政策有所改变,不再对外来移民持普遍欢迎态度,而是有所选择并限制移民进入的数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公开制定的移民政策,大致包含以下三大基本原则:一是以欧洲区域合作为主导,希望在欧共体成员国内部进行劳动力调节,不再从非欧洲国家引入劳动力;二是以人道主义为原则,对“家庭团聚”、“政治难民”入境网开一面;三是对“本国无法提供的特殊人才”,给予发放有限的入境签证。1992年,欧共体委员会再度就移民的接纳与融入问题做出如下决议:第一,欧共体不鼓励、不欢迎新移民;第二,对于业已居住在西欧国家的外来移民群体,各接收国必须采取措施促进其积极融入当地国社会;第三,欧共体应当与西欧移民的主要来源国加强联系与合作,并通过对后者的发展性援助,减少这些国家的外移人口,从而减少西欧国家承受的移民压力[43]相应地,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移民前往西欧国家,主要是通过家庭团聚、获得避难准许的政治难民(如印支难民等)、拥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和投资移民等几种途径。

进入21世纪,英国移民制度经历了40年以来最大的变化,改为推行计分积点制度(points based system)。根据对申请者实行公平管理的原则,英国政府规定,希望移民英国的申请人,可以在提出签证申请之前,通过网站计算点数,自行评估是否有取得签证应具备的足够点数,再决定是否提交申请。这种新方法有别于以往申请人需向英国内政部提出申请,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的签证官负责审核验证文件,并决定是否核发签证的流程。英国的移民积分制共分为四级签证,第一级签证的条件建立在“高技术移民计划”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其目的是吸引具有高技术或希望在英国从事商业活动或投资的人移民英国,以维持英国在金融、商业及科技创新的世界领先地位。第一级签证所优先考虑的,是科学家、企业家和高技能移民。第二级签证是针对技术员工,如护士、教师和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取代原有的多达30种的工作移民签证申请制度及工作许可证制度。第三级签证颁发对象,是能够满足英国劳务市场特殊需求的低技能劳工。在此之前,英国政府允许来自世界各国的民众在旅游、饭店、食品加工及农业等行业从事临时工作。但在欧盟区扩大后,欧盟国家民众不需要签证就可入境英国,从事这些工作的欧盟民众人数逐渐增加,导致这些行业的就业空间被挤占,因此,发放给外来移民的签证限制也愈加严格。第四级签证以学生为发放对象。英国政府规定,有意招收非欧洲经济区国籍学生的英国大学院校,需持有由英国移民署核发的执照。只有持有执照的教育机构,才可招收和赞助非欧洲经济区的学生赴英求学。第五级签证主要针对临时雇员和青年交流人士(youth mobility)。新设立的青年交流计划工作签证类别,目前仅开放给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日本等国18~30周岁的公民,允许他们取得签证后在英国工作两年。英国对移民规则的改变,尤其是签证类别的增加,有助于统一规范移民事务,也为东南亚地区各类华人海外移民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

2010年,英国高技术移民(第一级签证)开始执行最新的政策:(1)原来的评分标准废除。新的评分系统提高了收入分数标准:按照以往的收入标准,年薪两万英镑一般可以评到15分,而新政策下的15分是3万英镑,提高幅度较大。(2)博士学历的申请人无论年纪大小,将不再可能通过学历直接获得英国的高技术移民签证。年龄在29岁以下的申请人,即使是在英国获得的博士学历,也需要通过收入积分来满足最后5分的要求。(3)本科生将重新获得申请高技术移民的资格。(4)年薪超过15万英镑的申请人将不再需要学历,可以直接申请高技术移民。[44]2010年英国高技术移民申请条件的变动,对东南亚各国的华人投资移民较为有利,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在所投资企业或相关企业的高薪酬,满足申请移民的条件。

2.1965年美国《移民与国籍法修订案》及此后的移民政策

美国的移民法最早是在1881年制定的,1952年美国联邦议会通过了美国移民法案,此后分别在1965年、1978年、1986年进行了修订,最后一次修订是1990年。

1952年,美国联邦议会通过了《移民与国籍法》,该法案亦称《麦克卡恩·沃尔特法案》,它为现今的美国移民法奠定了基础和构架。该法融合了以往有关移民的全部法案和法规,规定西半球移民不受配额限制,而其他国家则以在美人数为依据分配移民配额,同时制定了以家庭团聚、保护国内劳工市场以及要求移民拥有技术为内容的有关法规。1952年移民法对亚洲移民的歧视和限制是明显的,但它毕竟反映了美国对亚洲移民的限制进一步放松。

1965年,美国对1952年的移民法进行了改革,颁布了《移民与国籍法修订案》。该法废除了种族配额,代之以设立八个类别,以保障家庭团聚并吸收有才能和技术的外国人,同时实行“先来先得”的政策。该法规定,东半球国家每年的移民总数为17万,每个国家不得超过2万。此外,该法还规定美国公民的配偶和子女以及21岁以上美国公民之父母移民美国不受配额数量的限制。该法还提出对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入境实施审核并配发劳工证的制度,并规定每年的难民配额为1万人。《1965年移民和国籍法修正案》是美国在移民限制进一步放宽过程中颁布的一项重要法案,完成了从民族来源限额体制向全球限额体制下的移民优先权制度的转变,打破了原先的移民格局,废除了明显的种族歧视条款。

1965年移民法是美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移民法案,它对亚洲移民影响最大:第一,改变了移民来源的传统格局,促进了亚洲移民入境数量的大量增加。据统计,1965年移民法生效到1990年,美国共接纳1600多万移民,其中亚洲移民600万(37.5%),只有12%的移民来自欧洲地区。[45]第二,亚洲移民组成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地位显著提高。移民法对技术类人才给予优先权,来自亚洲的移民中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不断增加。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技术类移民占亚洲移民总数的40%以上,美国学者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甚至说:“亚洲的新移民是美国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移民。”[46]第三,亚洲移民的增多改变了移民的居住特点。以华人为例,在美老一代华人大多是在美国各大城市的本民族聚集区如唐人街居住。随着技术人员、女性的大量增加和华人移民置业的改变,华人也开始从东、西部(主要是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州)向东南部分散。

1978年,美国再次修改移民法,废除两半球的移民配额制度,构建团聚移民和雇佣移民优先的体系。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移民政策又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扩大了政治难民庇护的范围。20世纪50—80年代期间,难民仅特指从共产党国家或中东政治暴乱中逃离出来的难民。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采用联合国难民法的定义,将难民分为两类,一类是居住在国外,寻找重新安置机会的外国人,另一类指寻求政治庇护者。1990年,美国政府实施新的移民政策,在解决非法移民问题方面双管齐下,在对非法移民进行大赦的同时,对雇用非法移民的雇主给予严惩。1996年,美国国会颁布三个新的移民法案,即《反恐和有效死刑法案》(Antiterrorism and Effective Death Penalty Act)、《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和解法案》(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Work Opportunity Reconciliation Act)、《非法移民改革和移民责任法案》(Illegal Immigration Reform and Immigrant Responsibility Act),进一步规范移民的管理。(www.daowen.com)

3.加拿大的1967年《新移民条例》及此后的移民政策

加拿大同美国一样,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之一。二战前,加拿大华人成为种族主义者的攻击对象,处境困难。1923年,加拿大征收华人移民人头税约2300万元,并且颁布《中国移民法案》,除外交官、商人和学生之外,华人一律不准携其亲属入境。[47]二战后,鉴于战争中华人参加军队并积极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加拿大政府的种族歧视政策才有所改变,最终于1947年废除了禁止华人移民的法令。

1962年,加拿大通过的新移民条例宣布废除人种、肤色和国籍的歧视,以技能和训练为移民的基本条件。1967年又一版新移民条例的颁布终于完全解除了对华人移民的种种限制。

1967年,加拿大颁布《新移民条例》,开始实行计分制,即根据年龄、教育程度和职业对申请移居到加拿大的移民进行打分,按分数的高低安排允许滞留加拿大的时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使得该移民法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从此华人新移民开始增多,新的移民不仅来自中国,还来自东南亚诸国、南北美洲和欧洲的许多地区。[48]

2002年,加拿大移民法又将移民细分为五种类型:家庭亲属(团聚)移民、独立移民、技术移民、商业移民和难民类移民。2002年移民法对华人影响最大的部分包括:技术移民评分制度大幅改变,家庭团聚类移民手续简化,商业类别移民甄选办法更新等。技术移民评分的门槛提高,这有利于加拿大吸引更优秀的华人移民。

除此之外,加拿大吸引东南亚移民的主要原因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拿大经济上具有优势,失业率较低,社会福利条件好;第二,加拿大政府通过吸引各类技术人才以及借助人才培养方式增强国家竞争力;第三,通过吸引外来移民保持本国人口增长,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人口调查报告表明,加拿大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移民成为加拿大解决人口问题的最重要措施之一;第四,加拿大大力吸引国外人才还在于其科研专家不足,实用性技术人员不足以及高等教育难以输送充足的科技人才。因此,加拿大通过高薪吸引人才,通过增设配额,增加科研奖学金,设立充足的科研经费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设立荣誉奖励来留用精英人才等方式吸引移民。加拿大的这些移民政策持续不断地吸收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移民。

4.澳大利亚废除“白澳政策”

“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是澳大利亚自1901年制定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确定下来的种族歧视性移民政策。“白澳政策”包括以《移民限制法案》为主的几项重要法案和条例,旨在限制以亚洲国家为主的有色人种移居澳大利亚。

鉴于二战中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最久、牺牲最大的盟国之一,澳大利亚改变了对有色人种的看法,于1950年科伦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援助亚洲国家的计划,即著名的“科伦坡计划”。该计划的出台大大冲击了白澳政策和种族主义思想。

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摒弃“白澳政策”后,亚洲移民成为澳大利亚移民的主体,其中主要是华人。澳大利亚的亚洲移民中,半数为永久移民,少部分为短期访问者和旅游人士。20世纪70年代起,澳大利亚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政策,主要表现在教育领域。为了能够留住众多的留学生,缓解之前的同化政策已经不能解决的日益多元的社会问题,多元文化移民政策成为澳大利亚教育和公共政策领域的分水岭,自此东南亚地区华人海外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大多是通过留学和家庭团聚方式。

1989年7月,澳大利亚出台了移民积分制度,对具有特殊职业技能、知名人士和商人以及能对澳大利亚经济做出贡献的人士给予优先照顾。[49]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留学生成为澳大利亚留学生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具备流利的英语水平和高学历,新加坡移民在澳大利亚大多从事高收入专业技术职业;马来西亚长期向澳大利亚输入留学生,并且双方存在重要的经济联系。[50]再次移民至澳大利亚的马来西亚华人大多拥有专业技术,或者拥有一定的财富,并具有相当的英语教育程度,对澳大利亚的社会发展、政治制度和生活习惯比较熟悉,能较快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据澳大利亚人口统计显示,马来西亚移民在澳大利亚劳动力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就业率约达56%,其中男性达34.2%,女性达21.8%。[51]相对地,印支地区华人移民澳大利亚则大多以难民身份入境,此后也多以家庭团聚项目入境。印尼和菲律宾华人移民进入澳大利亚更是经常通过家庭团聚和援助项目,因为这两类移民类别不需要对英语能力和技能进行考核,他们进入澳大利亚多在工厂和制造业从事非技术手工劳动。[52]因此,澳大利亚的东南亚地区华人海外移民按照其来源地可以分为两类,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移民大多为专业高级人才,而来自印支地区、印尼和菲律宾的大多为非熟练工人。

5.新加坡的人力资源引进

1968年之前,新加坡工业发展战略是发展进口替代产业,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之后的20世纪70—80年代,新加坡经济政策转向鼓励以出口为导向的低附加值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特别是高技术工业发展。其劳动力市场严重依赖外来移民劳动力,吸引东南亚区域内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等移民陆续前往新加坡务工。

新加坡是马来西亚移民最多的国家,马来西亚华人移民新加坡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当时马来半岛失业率攀高,特别是大城市中年轻人大量待业,促使华人移民新加坡寻找工作机会。在新加坡就业市场上,华人劳动力大多从事商业活动。[53]这部分马来西亚华人大多是高技术专业人才,从事建筑业电子服务业方面的工作,年龄在30~40岁之间,有家庭,正值男性事业发展的高峰期,处于中高级管理岗位。[54]他们在新加坡的工资比在马来西亚国内的工资高,新马汇率差值是吸引马来西亚人前往新加坡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加坡也一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最适合居住的亚洲国家称号、一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稳定的货币和经济、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自由的移民政策等优势持续地吸引大量马来西亚华人移民。[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