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意义与现状

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意义与现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的题目是“二战后东南亚华人的海外移民”,之所以提出这个课题,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从国内关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的研究来看,大体而言,国内研究者尚未做过系统研究。该文可作为本书的前期研究成果。

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意义与现状

东南亚地区华人是海外华人的主要构成部分,了解这些华人海外移民的数量、类别和国别分布,海外移民原因及其影响对于全面把握东南亚地区华人的现状、世界华人人口的变迁、华人人才的质量评估、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输出国和世界华人海外移民接收国的影响等方面意义深远,同时了解华人海外移民情况也能为政府制定移民政策提供较准确的指南。

本书的题目是“二战后东南亚华人的海外移民”,之所以提出这个课题,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从国内关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的研究来看,大体而言,国内研究者尚未做过系统研究。国内学者的专文较少,仅有黄英湖的《战后华侨的再移民及其原因剖析》(1989年)、刘建彪的《对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再移民现象的探讨》(2000年)和郭玉聪的《越、柬、老华人再移民的民族认同》(2008年),这三篇文章可视为对东南亚地区华人海外移民进行研究有代表性的论文,但文章仅对东南亚地区华人海外移民的背景、原因和去向进行了简要的宏观介绍,缺乏关于华人海外移民的实证数据。前两篇所关注的时间段也仅截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郭玉聪教授则只关注印度支那。笔者于2012年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发表了《战后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数量估算与原因分析》一文,通过马来西亚方面的人口统计数据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数量。该文可作为本书的前期研究成果。

第二,从国外关于东南亚华人海外移民的研究来看,国外研究中大体是从国际移民管理角度对东南亚地区的出境移民进行探讨,较多关注的是印支难民、菲律宾劳动力移民、印尼的非法移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边境移民等。较重要的有研究东南亚移民问题的美国专家查尔斯·赫希曼(Charles Hirschman),他较早关注20世纪东南亚地区国家人口的变迁,出生率死亡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曾对独立后马来西亚的出境移民及其移民原因进行创建性的探讨。其主要代表作有《20世纪东南亚的人口与社会》(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Twentieth-Century Southeast Asia)、《从历史的视角看东南亚的人口与社会》(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Southeast Asia:A Historical Perspective)、《新兴的东南亚人口结构转型》(The Emerging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of Southeast Asia)、《1974—1975年马来亚 的 人口分布 趋势》(Demographic Trends in Peninsular Malaysia,1974—1975)、《1957—1970年马来亚人口的对外净迁移》(Net External Migration from Peninsular Malaysia,1957 to 1970)等。另一位美国学者皮莱·帕特里克(Pillai Patrick)则较为系统地对20世纪60—90年代初马来西亚移民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整理,并粗略归纳了20世纪70到80年代出境劳动力移民的数量,详见《迁徙的人群——马来西亚近年来人口移入和移出概述》(People on the Move:An Overview of Recent 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 in Malaysia)和《马来西亚在国际移民中的趋势和近年来的发展》(Malaysia:Trend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泰国学者Jerrold W.Huguet和Aphichat Chamratrithirong编辑出版的《泰国移民报告》(Thailand Migration Report 2011),是当前研究包括华人在内的泰国出境移民数量和分布情况的主要资料。越南学者Dang Nguyen Anh在其《越南》(Viet Nam)一文中对越南出境移民概况做了详细的综述。澳大利亚学者乔克·柯林斯(Jock Collins)、卡罗尔·里德(Carol Reid)、查尔斯·普林斯(Charles A.Prince)的研究关注1945—1994年间澳大利亚的华人概况以及前往澳大利亚的印支难民概况,见代表性文章《1945—1994年在澳华人移民模式、种族认同和就业机会的变化》(Chinese in Australia 1945—1994:Changing Patterns of Migration,Radicalization and Opportunity)和《澳大利亚的难民和移民》(Refugees and Mass Migration:Australia)。此外,美国学者杰里米·海因(Jeremy Hein)的《难民、移民与美国》(Refugees,Immigrants and the State)、迈克尔·泰特尔鲍姆(Michael S.Teitelbaum)的《权利的对抗——美国的移民与难民政策》(Right versus Right:Immigration and Refugee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道格拉斯·梅西(Douglas S.Massey)的《美国的新移民和少数族裔》(The New Im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the United States)、莎伦·李(Sharon M.Lee)的《亚裔美国人的多样性和增长》(Asian Americans:Diverse and Growing)、杰奎琳·德斯布拉特斯(Jacqueline Desbarats)的《美国印支华人难民的安置》(Indo-Chinese Resettl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等文章中都有相关数据、政策和背景介绍美国的亚裔移民、难民等情况。澳大利亚学者格雷姆·雨果(Graeme Hugo)是研究二战后东南亚地区国际移民的重要专家,他对二战后东南亚各国的国际移民情况,特别是数量和国别分布有较为全面的论述,见其文章《二战后东南亚的国际移民》(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since World WarⅡ)。法国学者路易雅克·多雷斯(Louis-Jacques Dorais)在《加拿大、法国和丹麦三国的越南移民社群》(Vietnamese Communities in Canada,France and Denmark)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加拿大、法国和丹麦这三国越南移民的概况。虽然这些国家的移民也包括部分华人,但并不是对华人海外移民的专论。(www.daowen.com)

第三,从对东南亚地区华人海外移民做深入研究的成果来看,新加坡学者Leo Suryadinata、Evi Nurvidya Arifin、Aris Ananta撰写的《印度尼西亚的人口》(Indonesia's Population:Ethnicity and Religion in a Changing Political Landscape)一书,系统论述印尼人口和族群、宗教状况,包括2000年印尼人口统计中华人在11个州的分布情况,对于把握华人在印尼的生存状况以及再移民原因分析较有价值。Evi Nurvidya Arifin、Aris Ananta还编著了《东南亚的国际移民》(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Southeast Asia)一书,其中介绍了菲律宾的国际移民政策、印尼移民政策、东南亚地区非法移民、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劳动力移民概况,对于全面分析东南亚地区华人海外移民的影响有诸多借鉴价值。2012年美国学者包洁敏(Jiemin Bao)所撰的《从中国到泰国再到美国的华人们》(The Chinese Diaspora:From China to Thailand to the USA),文章首次对前往美国的泰国华人海外移民进行了微观的个案分析,通过访谈方式,研究泰国华人海外移民对祖籍国泰国和居住国美国的文化和身份认同。对本书撰写帮助较大的研究成果,是新加坡学者苏瑞福(Saw Swee-Hock)的著作。苏教授是广受尊重的人口统计学专家,他的几部新马人口研究专著中含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独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历年的各项人口统计数据,如关于两国华人人口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移入和移出等统计数据,也包含了极为珍贵的新马华人再移民的相关内容,如《新加坡人口研究》(The Population of Singapore)、《新加坡人口统计书目》(Bibliography of Singapore Demography)、《马来西亚人口研究》(The Population of Malaysia)、《马来亚人口研究》(The Population of Peninsular Malaysia)等。上述研究成果虽未对华人海外移民的数量、类别和国别分布、原因和影响进行专题研究,但其从国际移民管理以及移民政策分析的视角进行研究,对于本书的撰写提供了较有借鉴价值的研究思路和背景。

综上所述,在国内外学术界,华人海外移民的现象仍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尽管有些华侨华人和移民的研究成果也有涉及华人海外移民的内容,但专论和系统性的研究仍基本空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