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教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比较突出,老师对科研预算设置复杂、劳务费设置不合理、财务报账程序烦琐、财务管理制度僵化问题的意见较大。有老师认为科研项目的进程中,财务报账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对科研经费的使用侧重点不同,科研经费预算的设置应该考虑不同科研过程的需要,同时简化预算过程,真正发挥科研资金在知识价值分配中的激励作用。
1.减少预算限制、提高经费使用自主权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坚持“放管服”结合,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资金、差旅会议、基本建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的管理权限。《意见》中要求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限,科研管理部门在修改经费政策时,应根据科研活动过程无法准确预测的特点,改进预算编制方法,精简预算科目,合并相近科目,放宽单项预算科目的比例限制。同时下放预算调剂权限,给予项目承担单位更大的预算调剂权限。可以参考山西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采用“分类定额资助”,探索“合同制”等经费管理方式,对科研经费真正“松绑”,但“松绑”的同时要有更规范严格的经费使用监督制度和负面清单制度支撑。
2.减少程序流程、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优化科研项目申请、财务报销等程序,减少中间环节。一是增加网络办公和信息化、自动化的处理流程,减少科研经费报销的程序,减少以往科研人员需要“在多个部门跑”的烦琐程序,减轻其负担。二是建立科研助理及其他科研辅助岗位制度,专门从事科研服务,减少科研工作者的非科研活动投入。
3.肯定科研劳动价值、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科研工作是脑力劳动,不仅需要对科研人员的劳动投入充分肯定,而且对其劳动付出应给予一定回报。原有科研经费管理中限制劳务费的比例和开支范围,这不利于对科研工作人员的激励。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应对科研工作者的脑力投入予以一定回报。针对不同科研过程的智力投入差别,分类建立劳务费开支比例,提高软件开发、软科学等科研项目的劳务费比例,同时放宽劳务费开支范围。
科研经费使用中,项目主持人是否可以支取劳务费?这是一个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现有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大多是依据《意见》制定的,文件中对劳务费做了规定:“是指在项目(课题)实施过程中支付给项目(课题)组成员、因科研项目(课题)需要引进的人才以及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性费用。”对科研项目主持人是否可以领取劳务费没有做明确说明。北京市经费管理办法则明确规定,财政供养人员不能支取劳务费,而山西省的经费管理办法对主持人支取劳务费设置了标准,意味着可以支取劳务费。项目主持人在整个科研过程中付出的劳动最多,如果劳动价值不能得到体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高级职称科研人员申请项目的积极性将会受到影响。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有评职称需求的高校科研人员仍然有很强的申请科研项目的动力,而少数教授职称人员,由于科研经费限制过多,也没有评职称的压力,故缺乏申请科研项目的动力。放开对项目主持人支取劳务费的限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有着更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专业素养的高职称科研人员的科研动力。针对项目主持人是否可以劳务费应该做进一步论证,肯定其劳动价值,提高科研积极性。(www.daowen.com)
4.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
科研项目的申请需要看申请者以往的研究成果,甚至有些科研项目有职称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申请科研项目。科研活动需要激情和活力,青年科研人员更容易突破原有框架限制,产生突破性成果。但科研活动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对青年科研工作者有更多的宽容和更宽松的环境。因此,在科研项目申报中减少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限制,增加对其的科研资助力度,减少执行中的检查评价,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环境。
5.推进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
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制度。科研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科研评价最终是为科研过程服务的,要遵循科研规律,而不能本末倒置。科研成果的评价存在导向性,如何评价会对科研过程如何发展产生影响,科研工作应尽可能客观,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如果科研评价仅仅是每年必须要发多少论文、产生多少专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科研进程。科研评价要符合科研规律,同时要重视对科研过程的评价,不能单以结果为唯一评价标准,科研评价制度要“宽容失败,允许失败”。比如对于“芯片”的研发,投入成本大、设计难度高,研发周期长,研究过程中存在短期失败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不能以短期指标对其进行评价。
建立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对科研成果的奖励是对科研成绩的肯定,也是对科研过程的激励。在完善科研评价制度的同时,建立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对重大科研奖励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并减免个人所得税。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充分调动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加强监管,构建科研信用体系、负面清单制度
对科研过程“松绑”以后,更要加强监管,建立覆盖指南编制、项目申请、评估评审、立项、执行、验收这一全过程的科研信用记录制度。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审计,建立承担单位、科研人员、评估评审专家等信用评级制度,共享信用评级信息,建立负面清单,限制或取消不良信用记录者申请科研项目。对违规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实施问责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