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高校薪酬水平,促进科研热情研究

提升高校薪酬水平,促进科研热情研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应该进一步增长,同时建立随物价指数稳步增长的机制。这种二元结构为高校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市场化的机制,通过院校的合理创收,增加国家财政外的资金来源。校办产业主要指充分发挥高校资产潜力,有效组织资产经营,增加经营收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高校收入,一方面增加资金来源,为高校薪酬体系改革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完善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美誉度。

提升高校薪酬水平,促进科研热情研究

通过前期的问卷调研和访谈,我们发现现有高校教师的总体薪酬水平不高,薪酬满意度水平一般,薪酬缺乏外部竞争力。高校教师普遍认为自身的收入水平较低,部分高校教师发现,自己培养的学生工作两年后的年收入比在高校工作20年的教授还要高。薪酬水平直接影响了科研人员的专业满意度、学术产出和科研合作。有竞争力的薪酬是高校吸引人才、激励和稳定人才,提高高校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几次薪酬制度的改革,高校教师的收入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相比于通货膨胀的速度仍是滞后的,更无法和有同等学历要求的其他职业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相比,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总体上还存在差距。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应该进一步增长,同时建立随物价指数稳步增长的机制。

提高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既要增加政府财政的投入,又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现有高校教师工资存在“国家”和“校内”二元结构并存的局面。经历四次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改革,我国高校薪酬机制中高校的自主权逐步增大,特别是岗位绩效工资改革后,部分高校教师工资形成了“二元”结构特征。虽然工资的制度制定、标准调整等决策权集中于中央政府,但随着国家统一的制度工资在教师薪资收入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教师所在院校或学科院系创收来源所决定的绩效比重的不断提升,全国统一工资制度的功能开始下降,由此形成了国家工资分配制度和校内工资分配制度并存的二元化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结构为高校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市场化的机制,通过院校的合理创收,增加国家财政外的资金来源。扩大高校资金来源可选择的途径:

(1)积极发展校办产业。校办产业主要指充分发挥高校资产潜力,有效组织资产经营,增加经营收入。我国校办产业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涌现了如清华同方、北大方正、同济科技等一大批成功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成为高校创收的途径。

(2)面向市场的有偿社会服务。面向市场的有偿社会服务指高校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教育及智力资源优势,通过联合办学、短期培训、能力提升班等方式,为社会提供教学等服务,实现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也增加了收入来源。

(3)与产业合作科研项目。产业科研项目合作指高校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科研优势,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加强与产业界合作以获取收益。

(4)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指高校将研究成果、专利等转化为社会需要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业,开辟高校收入的新路径。

(5)积极组织社会捐赠。社会捐赠是国外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近几年来,国内高校也开始重视社会捐赠,但相比国外高校,社会捐赠占高校资金来源的比重较低。表7-1是2018年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表7-2是美国大学2016年社会捐赠排名,由表可见,国内高校社会捐赠数额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国内高校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运作经验,主动争取社会捐资。

表7-1 2018年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10强

(www.daowen.com)

(续表)

(数据来源:http://www.sohu.com/a/217122520_356902。)

表7-2 2016年美国大学社会捐赠排名

(数据来源:http://endowments.com/funds/。)

通过多种途径增加高校收入,一方面增加资金来源,为高校薪酬体系改革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完善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美誉度。

由于不同高校或同一高校内不同院系专业的创收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虽然现在的绩效薪酬体系下,院系的自主权大幅降低,但其可支配的资金仍然与其创收能力相关,这种一定程度上的“二元”结构会使不同高校之间、同一高校不同院系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通过访谈也发现,部分老师所在学院的创收能力较强,其收入比创收能力较弱的院系的老师要高。针对高校间的差距,政府和高校都需要利用财政工具合理控制差距,一方面不影响创收积极性,另一方面保障低创收高校和院系一定的收入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