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科研人员薪酬体系与科研热情调查

高校科研人员薪酬体系与科研热情调查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访谈实录给进一步了解高校科研人员对现行薪酬体系及科研环境的状况提供了一手资料,对后续探讨高校科研人员科研热情、分析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给出对策建议提供了依据。

高校科研人员薪酬体系与科研热情调查

访谈实录给进一步了解高校科研人员对现行薪酬体系及科研环境的状况提供了一手资料,对后续探讨高校科研人员科研热情、分析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给出对策建议提供了依据。以下是对部分文字稿的节选,其中对涉及个人隐私的地方进行了适当处理,由于对每个访谈对象的文字稿都进行了节选,所以可能会存在部分内容不连续的问题,但所节选的文字都源于访谈实录文字稿。

职称:讲师;

性别:男;

年龄:32岁;

教龄:4年;

学位:博士(海外)。

问:请问您为什么选择当老师?

答:这个有多方面的考虑。首先,跟自己的爱好有关,我很喜欢研究,也不觉得枯燥;其次,老师是一个很灵活的职业,时间很灵活;再次,就是你不需要看别人脸色,所有的产出都是你自己的,当然这个产出不一定能转化为金钱,但还是自己的,而且现在当老师收入也不是很差。所以,各方面衡量起来,觉得做老师对我还是很适合的。

问:您现在是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科研为主?

答:当然是科研,毕竟我是年轻老师。对于年轻老师而言,在乎的是科研,就算教学再好,如果科研不行,还是没有用处的。

问:您科研时间大概占比多少?

答:我现在一般是3∶2,三天做科研,两天做教学。

问:您对于现在的工作满意吗?

答:挺难讲。总体而言是满意的,但是同事中做这一专业的人很少,所以可以跟我交流的人不多。因为做研究很多时候需要同行交流,有什么想法就交流。但现在就是交流不多,其他都很好。

问:您感觉工作有热情吗?热情高吗?

答:热情肯定是有的,但是很多时候这都是一种习惯,因为做研究需要年轻的时候多做一些,所以很难分辨究竟是热情还是压力。现在就是在考核体系之下,必须完成一定成果。

问:就是说压力主要源于考核吗?

答:对,主要是源于考核,还有同行的认可。因为做科研的起步阶段必须有成果,别人(同行)才能认识你,就像刚步入工作阶段的前六年。

问:这些压力会挫伤您的热情吗?

答:因为现在都很职业化,一个月里有那么一两次会有一些负面情绪,比如说投稿被拒,但是很快自己就会调整过来的,因为这就是一份职业,你需要去做这些事情。

问:您现在是处于工作的起步阶段,对于评职称有没有什么想法?

答:实际上我不是很在乎这个,因为评职称在我们学科是一个副产品。比如说文章发出去了,我可以换一所学校。如果我想评副教授,在这里如果两年都评不上,那我可以换一所学校,可以跳槽。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年轻一代,主要的是科研压力,而不是评职称的压力。

问:目前,您感觉就是在发论文这一块,学校的考核指标合理吗?

答:算是合理。现在关键的就是学校会很希望提高自己的排名。因为我们专业的这些期刊都很权威,所以由于外部压力,相应的标准也会被不断地调整完善。现在我相信很多大学的评价标准还算合理。

问:您每天花在科研上的时间大概有多少?

答:实际上我工作时间不长,就十个小时左右。我从读硕士、博士到当老师,都是处于压力不大的状态,我很享受。我的很多同行都很辛苦,他们周末都加班,年轻必须先闯一下。

职称:教授;

年龄:51岁;

教龄:25年;

学位:理学博士。

问:您现在工作主要时间大概是怎么分配的?

答:大概差不多完成教学任务以外,剩下的时间都是用来看看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该怎么来弄。

问:差不多每天教学上花多少时间?科研上花多少?

答:教学的话,主要我是老教师,上课很熟练了,所以上课之前把思路稍微理一下就好。除了课堂上的时间,其他在教学上没有花太多的时间。

问:这样的话,一天能工作多长时间?

答:我差不多是早上8点左右到办公室,下午4点半左右离开。晚上再看一点书。因为现在年龄大了不敢看研究方面的书,一看就兴奋得睡不着。所以,晚上我一般看一点休闲书。还有编程也是,如果白天编的时候有个问题卡在那,然后晚上还在想,等到睡觉躺下来了,整个脑子里都是,所以要是哪段时间编程的话,睡眠都会很差。

问:您觉得做科研有乐趣吗?

答:觉得自己有个想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自己的想法跟别人比是有进步的,还是有点开心的。

问:你们系对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的考核要求是一样的吗?

答:考核是按个人的岗位,因为有些人是科研岗,有些人是教学科研岗,还有些人是教学岗,分这样三类。我们系现在差不多一半的老师是教学岗。

问:那么像你们这样的教授薪酬大概是什么范围?

答:十四五万元吧。现在很多老师觉得太少了。像我呢,因为比较喜欢这份工作,反正在这个大环境下,给这么多就只能接受。但是有很多老师,他们有房子压力,这点收入对他们来说没法安心工作。

问:很多老师都拿着很低的工资,却也很努力地工作。像您说的是喜欢,从工作中能有成就感?

答:应该可以这么说吧。教学时在讲台上看到学生和你有眼神互动,下课后他们来找你积极地讨论问题,这方面能让我获得满足感。

问:现在的收入并不高,那让您坚持下去的原因还有什么?

答:心理自由。比如我其实每天都来办公室,但如果要求我天天来,心里就不舒服了。我天天来是因为我自己想来,万一我有什么事情,随时可以不来,但这种不来的时间实际上却很少。还有你做的研究,是你喜欢做什么,就跟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也没有人强迫你,做的内容也是可以选择的。

问:您觉得考核和工作热情有什么关联性呢?

答:实际上如果不考核,我也会这样做,但考核的话我会觉得情绪上反而有点不能接受。

问:那您觉得现在这种状况,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要怎么改变呢?

答:考核不需要那么频繁,比如可以三年一考核,而不需要一年一考核。做科研的话,一年一考核实际上只会出现“短平快”的结果,三年一考核的话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宽裕,我可以把文章发在比较好的期刊上,而不会有点点小想法就赶紧发文章。待遇嘛肯定是越高越好了。

问:您现在已经是教授了,做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答:实际上是自己在做科研的过程中的一种乐趣,不是我为了得一个奖而去做研究,也不是为了发论文。因为我签了长期合同,所以就不急着发论文了,如果能有好的想法我就慢慢做,质量差的文章就不要发了。

问:你觉得科研热情是源于自己本身内在的热情,还是源于考核指标、评职称这种外部压力?

答:我觉得(热情和压力)应该是相互的。因为纯粹有热情,除非对一件事特别狂热,而我觉得大部分人没那么狂热,所以一般要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压力不能太大,一定的压力能促使你去做东西,可能就慢慢喜欢上了,就会有热情。压力太大会把一部分人的热情给打消掉。不过这种尺度可能很难把握。

问:现在这种考核你觉得压力和热情之间感受如何?

答:从我的同事们的身上来看,我觉得这种压力好像有点过分大了。

职称:副教授;

性别:女;

年龄:33岁;

教龄:8年;

学位:博士(海外)。

问: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答:因为当时我研究生毕业之后不想立即工作,觉得自己还需要学习一些知识,刚好就有机会申请到了奖学金,而我一直把博士做的研究当作一份工作,因为我觉得有收入,而且我本身还是蛮喜欢看书、钻研问题的,所以就读了博士。读完博士回国之后就顺理成章地进入高校当老师了。但是唯一一个需要我选择的是回国还是留在国外,综合对比下来,我还是选择了回国。

问:想问一下您现在大致的一个薪酬范围。

答:我都没怎么算过,年薪的话税后应该有个12万元左右吧。我觉得当老师,不是说金钱不重要,而是从事这个职业,你应该对金钱看得不要过重。因为,我觉得如果你选择了这个工作,虽然钱不会多,但能保证你的基本生活。还有,对于年轻老师而言,我觉得选了这个工作心理预期不会特别高,因为在年轻的时候高薪是不太可能的,老师就像医生,越老越值钱,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学习、积累的平台才更重要。

问:您期望自己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是个什么比例?

答:基本工资就是指你干不干活都拿这么多的?我知道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师他们的基本工资会拿的比较多一点,因为他们已经过了科研的黄金期。绩效中一部分是教学一部分是科研嘛,我想都四五十岁了还让人家写文章是不是也写不出来了。

问:那对您呢,您希望非年薪制转换成年薪制吗?

答:我希望啊,我希望拿年薪制。年薪制可能就是一年二十万元,一次签三年,三年后达不到那个目标你就离开。一开始听起来觉得压力很大,但其实不是年薪制压力也不小,三年内如果没有这些成果照样也待不下去。就是说是不是年薪制都不能减轻青年教师的压力,那还不如年薪制。

问:年薪制对青年教师的激励还是比较大的吗?

答:年薪制对吸引人才也是比较重要的。如果没有年薪制的话,人才可能会去别的学校啊。

问:那您觉得高校老师创新的动机大概是怎样的呢?

答:一个是大环境要求吧,本来KPI的考核就意味着发文章。另一个就是从工作本身来说,高校老师跟初中高中老师不一样,如果只靠那点课本知识来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够的,所以高校老师必须站在科研的第一线,才能把最新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另外,我觉得创新的动机既有外部的又有内部的,其中内部动机我觉得选择这个职业首先是自己想不断提高,不管是做项目还是发论文,自己是一直在寻求新的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这对自己的提高很重要,否则大学老师只靠教书,备完课后每年都讲相同的内容,也会觉得工作很无趣呀。

问:如果说想激励高校老师更多地去创新,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答:我觉得创新行为导向不要太急功近利。我觉得年薪制倒是挺好的,六年有点长,三四年就比较好。首先,我觉得激励创新得解决大家的生活问题,让大家觉得不会为了生计、金钱去外面到处讲课,或者做一些跟科研没有关系的事。所以说,我觉得起码要让老师过上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其次,再谈创新,还是跟钱有关系。我觉得文科的科研和理工科的还不一样,因为我们没有实验室,其实大部分的投入都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校又不给予相应的劳务费,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

问: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问题吗?

答:我觉得是报销,一些和科研有关的活动,很多报销不了,可以报销的呢,很多又是没有发生的,所以你会花很多时间在这个上面,我觉得根本没必要。说到底我感觉对老师是不是不信任?其实我觉得我国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还是很大的,我的有些同事他们拿到的科研经费就比较多。国家其实在科研投入上是不缺钱的。

问:那除了科研,在教学方面的创新如何呢?

答:教学这方面啊,我觉得规定得太死了,比如出题必须出四种类型,必须给标准答案,标准答案必须具体到给多少分,我觉得文科尤其是商科的东西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的,只要学生说得有理,为什么要给标准答案呢?

问:可能是觉得有一定的规范有利于管理。

答:对,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信任大学老师,过于干涉,有时候担心有些老师不负责任。但是随着高校老师的学历越来越高,素质越来越高,我觉得管得太紧,这样反而会影响到老师的创新性,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性。

问:您说一开始选择当老师可能有点盲目、偶然,如果重新再让你深思熟虑这个问题,你觉得还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吗?

答:我还是会选择。其实接触久了之后觉得还是蛮好的,就是除了薪酬不高之外,其他都特别完美。比如你在企业里,有可能碰到好的上司和不好的上司,可能会遇到好的顾客和不好的顾客,但是在学校的话,顾客就是自己的学生,每天都跟年轻人打交道,心态会特别放松,上面是没有老板的,其实自己就是自由职业者,就自己管理自己,而且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尤其是有了小孩之后,在企业里请个假是很难的,但高校教师则完全可以自己支配时间。其实,上课、备课也是在提高自己,包括论文以及国家给你的奖励,这些东西是跟着你走的,假如有一天你不想在这所学校呆了,想去别的高校或想出国,这些文章是永远跟着你的,所以说是全部给自己打工。

职称:副教授;

性别:男;

年龄:60岁;

教龄:20年;

学位:学士。

问:就教师创新的话题请您聊聊感受。

答:我认为语言上说创新不太切合实际,教学方法只能说改革,不能说创新。看一个学生最终是要看他的开口能力、动手写的能力,听说读写,笔译、口译都能拿得出手,那么教学就成功了。我们开的课若要真正实用、要拔高的话,需要从口译、笔译方面下手。写论文呢,为了职称写论文、做课题,老师的支撑有了,名誉有了,但对学生来说没什么意义。判断一个教师好不好,应该做一个跟踪调查,看他教出来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怎么样。

问:您是从事英语教育的,在创新上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答:第一,在教学方面,目前对慕课还没有重视,仍是传统的写论文之类的,我觉得没有实际效果,学生受益也不大。针对学校提出来的创新,对老师来说申请创新类项目,看相关过程和细则,似乎是非常科学严谨的,但是有个问题,博导、大牌教师,中青年的副教授、讲师、研究生等,我认为创新的主体应该是所有人都动起来的,包括本科生。现在那些大牌教师、博导等,他们申请项目就比较简单,因为有职称的要求。实际上,根据现在学习知识的速度来说,我认为本科生、研究生、讲师层面的老师,他们的知识更新有时会超过高职称的老师。所谓创新的概念不是一气呵成的,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并一点点积累,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概念,然后再不断完善。比如你提出来项目的初衷,等你结题时,可能会发现这个想法存在问题,因此要允许有些理念、计划可以进行修改,但现在的机制是按照计划的内容来考核完成的情况。另外,具有一定创新素质的,就算是研究生提出来的也应该有机会申请。这就打破了职称限制,有很多中青年老师原本很有才,但是没有激励机制,按照顺序评职称,从而被逐渐磨去了棱角。

问:您为什么选择当教师,退休之后有后悔这个选择吗?

答:后悔。我曾经年轻气盛的时候有很多想法但是领导没有重视,后来我就没有了热情。激励政策方面确实对我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我再强调下,现在的条条框框对激励来说是很不够的,完善的激励政策应该能调动广大教师,甚至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实际的中坚力量我认为应该是三十岁到四十多岁,五十岁不到。还有一点,申请项目的人,一年同时申请多个项目,这是有问题的,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带学生做项目最多只能两个,做多了其中肯定有水分。

问:您现在要退休了,那退休金变动大吗?

答:教师退休金是根据职称来的,公务员体系也是这样的。退休之前会多些,因为有职务津贴。基本就是职务津贴+岗位津贴+工资。

问:您退休前的年薪是多少?

答:大概15万元。如果我退休之后,大概会少5万元左右。

职称:讲师;

性别:男;

年龄:35岁;

教龄:9年;

学位:硕士。

问:我是偏行政的老师,但是我也有研究项目,包括学科团队,我都在里面。一开始我做辅导员,之后做教务管理,我还承担了本科的课程教学。

答:评职称是不是也受到学历的影响?

问:评职称是这样的,在我们学校如果你是辅导员的话,你可以两条腿走路,也就是可以走行政岗也可以选择专级岗。我当时选的是后者。在我们学校,正高以下包括讲师、副教授,就只看你的学历,还有科研成果。如果你评讲师,刊物的层次可以稍微低一点。

答:那么方便说一下您现在的年薪大概是什么范围吗?

问:因为现在我是正科级,所以我的年薪在十三万元到十五万元。

答:那您所在的学校有没有实行年薪制呢?

问:没有。像我的一个朋友,他就是年薪制。他就可能更有积极性,因为他觉得在给自己干活。

答:访谈的几个实行年薪制的学校,它们的年薪可能比一般学校要高很多,但是考核要求也会更高。您觉得这样对您还会有吸引力吗?

问:当然有吸引力,但是我也会考虑我是否胜任。我觉得若我无法胜任那些高要求,我就不会去选择。比如说要是我是年薪制,就会要我承担很多,如果最终考核时我拿不出成果,我就会觉得自己愧对这些钱,而且也无法跟学校交代。因此,我会量力而行。

答:还有一个想问的是,您评职称的动力是什么?

问:动力的话,第一是加薪,当然不多;第二在高校,我认为职称是一种认可,是自我实现,包括校外交流、校内授课别人都会更认可你。之前出席一个活动,当时介绍我的时候就提到我是讲师,我觉得讲师这个职称很没有面子。如果是教授或者是副教授的话,就会很不一样。还有一个就是待遇,在我们学校,教授会有一间单独的办公室,有专门餐厅、餐补。讲师一个星期坐班答疑大概是三到四次,而教授一个星期是一次。就是说教授承担的比较常规的低水平的工作变少了,使得他们能够从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加高级的学术学科的工作;再就是学校比较重大的决策,教授在其中都能参与,他们就会有更大的成就感。

问:刚刚你讲到科研,您进行科研的动力是什么呢?

答:第一是自我提升,因为我要提升自己的学历,而提升学历一般都会有研究水平的提升,这个是必要条件;第二是在工作过程中确实遇到一些问题,我觉得用我所学的知识对其研究,有助于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真正本质,寻找一些解决办法,从而对学院或者学校产生一些实际意义。第三就是对于讲师、教授、副教授而言,每一学期都有自己的考核量,如果不合格,就会扣钱。所以,大家必须重视。还有一个原因,有了这些科研之后,我就可以出去开会,可以和圈内的大牛沟通,这对于我个人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

问:您觉得要是激励高校教师或者高校人员科研创新,应该怎么做呢?

答:第一,很多老师经常反映时间不够,主要是教学工作量很大,很多行政性的事务,就比方说坐班答疑制度,要求教师没事就必须坐在办公室,但常态却是老师经常仅仅坐在办公室里而没有学生。很多老师反映时间被耽误了,没有时间做研究。第二,分类管理,有的老师适合做研究,而有的老师不适合,所以不要一刀切。

问:您觉得应该实行怎样的分类管理呢?

答:比方说,有的老师申请教学型,那就不要对他进行科研考核;有的老师申请科研型,那就不要给他很多的教学任务。不要一下子一个学期六七门课。分类考核落实不到位,最后奖惩也不到位,导致给不适合做科研的老师分配科研任务他就会很头疼,而原本适合做科研的老师因为奖惩措施不到位,科研任务又完不成。另外,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多给老师们提供一些交流的机会,定期组织一些学术交流。因为有了交流,才能有灵感,从而产生源头活水,而有了圈子,才便于老师们的发展。再者就是经费的支持,虽然现在经费浪费很严重,但这个不应该成为削弱经费支持的理由。因为做研究肯定需要经费,只有拥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老师们才能去做调研。

问:就刚刚你提到的经费支持,我们通过了解发现,现在很多老师对于财务报账制度有很大的意见,这方面你怎么看?

答:很多项目有三百万元经费支持,有些项目只有三万元经费支持,这么大的差距,因此在这个经费支持上,一定要科学地认证,项目到底需要多少钱。另外,希望在经费支持上制度能宽松一点,既然给老师钱了,具体怎么样使用,希望能有一套合理的标准来判断经费是否合理使用。

问:您能说说为什么选择当老师吗?

答:当老师有几个好处:第一,比较稳定,没有激烈竞争,虽然也有年度考评,但是大部分都没有什么问题;第二,闲暇时间比较多,可以做到家庭与工作的平衡,比方说寒、暑假以及法定节假日加起来,一年大概有一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第三,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现在高校教师薪水比较低,这点不太利于吸引一些人才。像我们学校,博士毕业刚招进来一个月也就六七千元,这就导致真正厉害的人才没来。一方面高校真的是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工资却不高,这对于一些对工资敏感的人而言,就不会来了。

问:你希望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重怎样才是比较合适的?

答:我还是希望基本工资固定,绩效工资高一点,因为绩效工资可以体现出老师的贡献和成果。

职称:副教授;

性别:女;

年龄:32岁;

教龄:6年;

学位:博士。

问:您薪酬的大致范围方便说吗?

答:去年统计的大概是十四万元。

问:那您除了学校的收入以外,校外还有没有什么收入?

答:目前没有。

问:我想问下,您对年薪制有过了解吗?

答:有些学校有但我没有去了解过。我觉得薪酬应该是和自己的能力匹配吧,那么不管是月薪还是年薪应该是类似的。我认为年薪制是有一定条件和门槛的,或者它适用于某一类型的人才,所以我觉得这只是薪酬的形式,好像不是那么关键。我觉得这不是年薪制和月薪制的区别,这是针对某一类型的人才所采取的更合理的薪酬吧。我是这么理解的。

问:您期望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哪个比例更高一点?

答:基本工资吧。因为我们的工资水平本来就不高,那你说绩效工资都要比基本工资高的话,基本工资才几千块钱,那与我们这种职位的要求不太相符啊,所以我觉得高校教师这种职业应该是一种高固定工资的职业,怎么说呢,固定的工资里面的这个基本工资的比例应该是比较高才对,然后再是绩效工资。但是,实际上你看收入的高低,如果收入高的话就是绩效工资占大头,而我认为对于普通老师来讲应该是基本工资占比较高的比例。

问:您觉得您在发文章、做课题、搞科研甚至是教学方面的创新,主要的动机来源是什么呢?

答:动机来源,我认为第一个应该是事业的兴趣吧,第二个就是绩效奖励。这两种吧,一个是内在的,另一个是外在的物质激励。

问:您现在对于评职称有没有特别强的欲望?

答:有啊,职业生涯的目标啊。这是最重要的吧。这是我职业生涯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带来一些东西,但最重要的是我想要去完成它。

问:如果从学校或者政府层面,哪些可以有效激励老师去创新呢?

答:创新主要指的是科研成绩吗?还有教学啊,这些都算。就是有个价值导向,但是最明显、最直接的就是跟绩效关联起来。这个比较有效,不管科研还是教学。给你举个小例子,比如两三年前,我们其实不太讲教学创新,直到两年前提出本科教学的激励计划以后,整个学校就会实施答疑,申请教学类的项目,诸如此类吧。你会发现从学校到学院,指向就开始有变化了。所以,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最有效、最直接、最快速的激励方式。因为激励我觉得主要还是外在的,至于内在的就另当别论了。

问:那您自己在创新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比较明显的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说上课、发论文之类的?

答:会啊,这些都是连在一起的,比如你申请了一个科研项目,想要完成它就肯定要有成果出来,而成果出来了绩效才会高,或者申请了科研项目以后,你今年的考核就会更好,自然薪酬就会更高一些,也就有奖金了。我想以后应该有一些物质激励,作为奖励也好还是什么也好。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有些项目可以带学生做研究,可能还会有科研论文。

职称:教授;

性别:女;

年龄:48岁;

教龄:19年;

学位:博士。

问:我们研究的主题是关于薪酬的,所以得问一下薪酬。先说一下您为什么当老师吧。

答:我是中间工作过一段时间,因为当时是考研结束以后,停了一年,就想着要不试着先工作,然后再考虑是否继续读。之后,我就继续读了,就一直读到博士毕业才出来工作的。实际上,当时是觉得第一自己年龄也不小了,第二高校这种工作可能更好一点,在家庭方面可以付出更多一些,所以后来选择当老师。

问:那您觉得当老师有什么好处呢?

答:当老师确实是能够相对自由一些,不像企业员工那样朝九晚五,时间约束得厉害。虽然,我们双休日和寒暑假实际上也都在忙工作,但是最起码是居家办公,时间可以掌控,也方便我们带小孩呀。

问:您的年薪大概范围是多少?

答:我的年薪大约二三十万元。因为我们有面向国内外招生的专业专硕,这些都是创收的来源,创收的收入要占到教师总收入的60%。

问:你们奖金是怎么划分的?

答:科研奖励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这个不平均化。在A类刊物上发多少文章就给你补多少。这个就是提前给你将规则制定好了。教学也是,比如说带的学生的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这些都有奖励的。

问:这是你们学院自己定的规则?

答:我们每年教代会的时候都会重新评这个,届时通过了就执行。

问:那你们差不多级别的教授之间收入差距大不大?

答:应该不算大。实际上现在就是一个工龄问题,是工龄上面的差别,其他没什么差别。

问:如果算上这些科研奖励呢?

答:那这个就比较难计算了,因为同样是教授,有的很出东西,有的不怎么出东西,这个就没有办法算了。比如,我今年拿了国家社科项目,那我今年奖励肯定比去年拿的多。如果一个老师连续几年没有课题的话,那科研奖励就可能很少。因为很多年轻教师刚刚进来,正是发论文的好时候,就会激励、鼓励他们多发文章。

问:发文章也是一种创新,这个动力源于哪里?为什么要不停发文章、申请课题呢?

答:实际上就是做了这一行以后,一方面自己关注相关的内容会更加多一些,而且自己在这一研究领域也会逐渐有自己的看法,那让自己的看法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在职称上面,学校这边会给自己一个认可。这大概就是动力吧。

问:你们学校是怎么定位的?是教学研究型还是研究教学型?

答:应该是教学研究型。首先,教学这块我们比以前抓得更紧了,以前在职称方面教学这块的作用体现得不是很多,但是现在我们有了教学型教授和教学型副教授,这条道给打通了。其次,我们在教授评估的过程中,对于教学这部分也有要求了。目前,有一个教学激励计划,要求我们坐班答疑,自习辅导答疑,还要求我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竞赛、微视频、慕课等,从学院到学校层面都在做这些课程。所以,实际上可能在教学方面的投入加大了,而我们教师在这方面的压力也比以往重了。

问:您现在,已获得了认可,职称也评到头了,那么创新的动力在哪?

答:实际上如果我是普通教授,只要满足普通要求即可,因为年龄也大了,但我是学科负责人,学院说,我个人的特殊性就在于我是年轻教授,38岁的时候评的教授,自然学院就会把一些事情交给你。还有一个就是如果我领头做这件事情,并组织人员,那我肯定要带领博士生一起组成团队做这件事情。

问:那您做这个兴趣方面占多少比重?

答:兴趣是老早就定了。你选择了这条路,后来就成了一种惯性,不再考虑兴趣的问题了。

问:那您现在觉得压力大吗?

答:压力肯定是有的。有报课题要完成的压力,还有就是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科研的压力。我心里有点不平衡的地方在于,我们学校实际上规模挺大的,年轻博士不少,硕士点很多,但博士点一直申请不下来。我的一些同学早就是博士生导师了。

问:你觉得评职称有多大程度上是想要钱多一点?为了收入提高来评职称?

答:就我个人来看,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为什么呢?首先,人肯定都是想往上走的,无论钱增加多少。其次,钱不会增加多少,这个吸引力是有限的。很多老讲师,早就不考虑这个问题了。他们在外面有很多挣钱的门路,没必要靠评职称来挣钱。实际上拼命竞争职称的大多是年轻老师,一定要往上冲。像有些学校采取末位淘汰,你不上就得走,这使得你非上不行。实际上升职称就是几年的时间,在那个时间往上冲,冲不动就麻烦了。先毕业的博士几年之内必须往上冲,否则就会落到后面去了。新进人员层出不穷,机会稍纵即逝。

问:您觉得现在学校里的制度,哪些方面应该改一改,从而可以使我们老师更有热情去做科研?

答:比如,像我们学校这种科研考核和科研激励,实际上是相对受众面比较小。例如,发论文奖励,规定A,B类刊就有奖励,C类刊奖励很少,D类刊就没有奖励,但是A,B类刊每个学科就定了几种而已,非常少。大家都急着往那上面发,能发的人毕竟有限,所以说这种比较狭窄的激励机制,可能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为我努力了可能就是发不了那几大类期刊,那么我可能就会觉得差距有点大。这是一个奖励机制的问题。另外,就现有的人员来讲,我们的本科生比较多,硕士点也比较多,设了好多硕士点,这样老师的教学工作量就会比较多,因此科研时间的投入相对就会少。其实,对于新进单位的博士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发论文,但是让他们带新课,就会花很多时间。所以,他们没有很多时间用在科研上面,对他们来讲,科研的压力就已经很大了。感觉学校里面很多资源也没有充分给到年轻老师,很多项目有基础的人基本都拿走了。实际上,很多项目没有太多地支持基础薄弱的人。

问:如果让您重新选择,您还会当老师吗?

答:不会。实际上谁都想成为专家,只要工作时间较长,在慢慢处理工作问题的过程当中,都能成为专家。但是学校的这些问题呢,就是培养人才的成就感不如在实际工作当中得到的成绩感来得更加充实。自己感觉是这样。

职称:教授;

性别:女;

年龄:58岁;

教龄:25年;

学位:博士。

问:您之前在企业做过,而且做得很好,为什么要当老师呢?

答:我们当时本科就可以留校,但是社会多丰富啊,我就想出去看看,差不多在企业做了4年,发现知识不够,就去学习了。学完之后很多因素,当时我的男朋友刚好在读博士,就想着试一试投简历到学校,最后就被招了进来。

问:作为老师,您感觉工作压力大吗?

答:早些时候没有科研、课题这些要求,我是自己给自己压力。当时和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师,他们已经做了四五年了。我觉得自己很落伍,我从来都没有做过老师,所以我就很努力。自己给自己任务,开始写论文。我做这些呢,还有一个是受家庭的影响,因为我先生当时读博士,他一直在做研究。另外是我有兴趣。1996年,我升到副教授,2001年升到正教授,之后就越做越开心。我觉得人的欲望不能太多,我现在就几个想法:一是科研这条路要做好,既满足了自己的成就感,也是为学院做贡献,还有就是为学生;二是生活要有品质;三是要持续学习新东西。

问:我访问过的其他老师,他们都表示科研压力很大,不是很开心。

答: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开心,我觉得应该开心。首先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美好。其次,我每年都有新朋友。第三,我累积下来的成果很多,是永久的,学生也会经常和你分享。所以,我觉得这个职业是很幸福的。问题是你得到了很多,你又付出了什么,我总是这样对比。我觉得我付出的很少很少,但是得到了很多很多。

问:有的老师说工资太低了。

答:我觉得工资好多,几十万元。我有听我的同事说他的工资少、不够用,因为他们有的人总是和外面的企业高管对比。

问:那您觉得现在高校的科研政策有利于促进老师做科研吗?

答:政策肯定是必要的,但是也有局限性,有政策的话会激励老师创新,没有的话就会养一大堆“懒汉”。有政策的话还可以促使这些“懒汉”起来动一动,所以这是必须的。

问:那您觉得现在大家的科研创新怎样?

答:每个人都不一样。我现在是兴趣导向和情怀导向产生的热情,之前是任务导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方面,为学生和学科,另一方面也为单位。

职称:讲师;

性别:男;

年龄:52岁;

教龄:30年;

学位:硕士。

问:麻烦您先介绍一下您的专业和职称。

答:我的专业是汽修服务工程,我现在是既上课又带学生做实验,所以我可以讲一下上课情况和实验情况。我的职称是中级职称。

问:那既上课又带实验的话,工作量是如何计算的呢?

答:现在实验室是每个学期0.5个绩点,带实验的话就相当于上课一半的学时量。比如说上课是90个学时,那么实验就是45个学时。说实话,现在所有的工作量对于我是没有什么压力了,主要是对于年轻人会有压力。我认为对他们来说,收入是比较低的。

问:您现在的收入是在什么范围?

答:我前两年工资是十二三万元,我教学量不少,而且我有三十年教龄。好的项目是纵向项目,但报销又有很严格的要求,许多老师说这是赚名气,对于收入补贴作用不大。我认为可能还是要看专业,有些专业薪酬很高。中青年教师是真的压力大,不少人经济上还需要父母支持。

问:那如果学校有一定自主权的情况下,您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做呢?

答:我觉得学校应该提高课时费。

问: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当老师呢?

答:我是因为父母是老师。这个是家族传承,没办法。我一直在我爸妈教书的学校读书,我觉得挺好啊。但我做老师以后一直不求上进,因为升职需要精力,我面对的大多是大三大四的学生,我把自己的手头工作做好就很负责了。我可以说是我们专业的骨干了,我一个人建设了这个实验室,所以我并没有觉得自己职称低就抬不起头,我觉得我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了,对得起自己。我今年52岁了,其实在我年轻的时候,确实应该考虑一下职称问题,但是当时没有,等我想起来要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年纪大了。

问:可能环境不一样,现在这个时候没有博士学位是进入不了高校的。

答:对,就是说每个时代的要求都不一样。过去本科生都可以进入高校的。我觉得薪酬体系改革,应该多去问问中青年教师,他们现在是压力最大的。实际上我们这一代是最幸运的,正好是改革开放受益的一代。如果学校可以的话,应该多给中青年教师一点帮助,特别是对于年轻老师,应该多带带他们。

问:那您一开始就没有做研究的打算吗?

答:我当时到了大学以后就是一直上课,因为我父母给我的印象就是一直上课,从没给我们讲过职称的事情,我自己就觉得好像是无所谓。当然,到了现在还是感觉有点距离。若你是教授,就会感觉别人对你很尊重;若你不是教授,出去总会感觉到有一点差别对待。但是,有时候想一想名和利好像都不会那么在意,尤其是岁数大了。

问:上课多了就没时间做研究了是吗?

答:因为很多老师为了升职称就去保科研,上课就只是一个基本要求,他们也只是上一下课。这样的话,教学质量就成了问题,学生现在对于教学也不是很满意。那么,怎样提高课时费,让他们安心教学,这个问题很重要。我觉得科研压力是要有的,但是不能让他们忽略教学,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而不能一刀切。因为不同专业是不一样的。如果有硬性要求,就会让老师花费很多时间去申请。还是应该根据行业和专业特点来提出合理的要求。

问:那您觉得老师的科研压力来自哪些方面?

答:我觉得现在很多高校老师很少弄实验,大部分都是纯理论的,这是一个问题。这种方式会影响课题质量,因为理论只能做虚拟仿真的分析,而缺乏验证。如果他们一直弄这种虚拟的,肯定是不利于他们未来发展的。就工科而言,我认为实验室老师和理论课老师应该结合到一起。

问:那您觉得学校对于老师的考核这一块合不合理?

答:我们分教学、科研和教学-科研三档。如果这个人专门搞科研,你就不要给他安排课时,让他用科研经费来补贴课时费,就相当于自己交钱。交的这个钱就给那些纯教学的老师,这样就能各取所需。那些搞科研的老师,他们做的大部分的事情就是带学生做课题,这比那些教学型老师来带的话,效果更好。因为他们跟企业有很多直接关系的。而纯教学的老师出的课题大多都是虚的,跟实践脱节。

问:有些老师科研创新如果做得好的话,您觉得他们的创新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答:我觉得就是教学加科研。要创新,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目前,相关内容的研究发展的情况都必须清楚,同时将教学和科研结合到一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因为过去对于科研的压力不是那么大的,像我这种很少做科研的老师,科研能力就会退化。所以,如果强调创新能力的话,那么教学必须同时抓起来。

问:那如果学校和政府鼓励创新的话,应该怎么做?

答:我认为创新不是单靠鼓励就能实现的,创新必须是一个人从内心就有这种想法,才会去创新,光靠逼是逼不出来的。他们肯定是自己有这种需求,即使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坚持下去。如果能够受到社会认可,自己肯定会加大创新。如果你的创新不被社会认可,那么即使再鼓励,都不行的。所谓创新,肯定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行。还有专利法会对其进行保护,学校也应该去保护老师的科研专利。这就是对搞科研的人的最好保护。学校最好有这样一个机构来负责相关事宜,老师只要专心科研就好。

职称:副教授;

性别:男;

年龄:39岁;

教龄:10年;

学位:博士。

问:我想问您一下关于科研的压力和动力的一些问题。

答:这是两个问题。动力的话,是老师层面对吧。就老师层面而言,体现在老师对于本领域的热情。如果本身没有,那就需要外在的一些奖励去支持。如果内生比较喜欢,再加上外部的一些刺激,那是最好的。

问:您觉得这个压力一般来自哪些方面呢?

答:压力很明显来自外部,如年度考核、聘期考核。我觉得这个应该因人而异,不同学院应该不一样,因地制宜。像材料学院的论文就好发一些,而工程学院发SCI就比较难。否则的话,就有一些学院的老师觉得很简单,有些学院的老师会觉得很难,所以一刀切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问:我想问一下,评职称的前后,就您而言这种压力会不会有所变化?

答:还好,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本身这种就是和你的成果相辅相成的。并不像考大学是一锤子买卖,压力突然爆发,这个没有那么明显。

问:我想问您一下科研热情来自哪里呢?是内在的喜欢吗?

答:我自己是比较喜欢科研的。因为我受到了家长(高中期间)以及硕导(研究生期间)的认可,总的来说,是不错的。

问:您觉得对于您的学生能够怎样去提高他们的科研热情呢?

答:目前,我们团队其实对于这块做得不够好,我们对于研究生的意见不够尊重,一般是强制给他们一个课题、一个方向。

问:您觉得现在阻碍教师创新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这个问题非常好,如果从教学层面来说的话,就是理论创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如果从科研层面来说的话,偏向于应用方法的创新。因为你说创新就是在创新吗,真的很难讲。你如果能够评判一个东西是创新的,首先你对于这个领域得有很全面的把握,你才能去评价,否则的话是很不负责任的。我觉得创新评价委员会的人员应该具有很高的资历,对于某专业、某领域的理解应该要有很高的深度。以一个群体智慧的角度去进行评判,可能会更加合理一些。

问:有的人会有热情甚至是激情来做科研,您的热情源于哪里?

答:其实这跟家庭背景有关,我父亲是做电机的,从小就会跟我讲这些东西,所以我后来学的是机电。家庭教育以及父母职业,这些都会对自己有影响,然后你会在某个领域找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有一种可能是你自己喜欢某个老师的课,就会听从他们的建议。

问:您觉得创新如果从政府、学校角度来讲的话,哪些方面可以激励老师创新呢?

答:我觉得激励创新还是次要的,构建创新的土壤和环境才是最主要的。绩效、绩点,靠这种外在的刺激都是隔靴搔痒。

问:那您评职称的动机是什么?

答:现在教授都是六年一任期,就是说六年之内,你必须要有动机。

问:您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受到薪酬的影响吗?

答: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这个渴望很小。

职称:副教授;

性别:女;

年龄:48岁;

教龄:18年;

学位:博士。

问:你们学校实行了年薪制,能否介绍一下你们年薪制是怎么规定的?

答:年薪制就是定一个标准,然后平时发年薪的60%,年底进行考核,看目标有没有完成。完成了就把年薪剩余的40%都发给你,没有完成就要扣钱,超额完成的部分按照比例给你奖励。

问:实行年薪制以后教师的收入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

答:说实话,我不是太了解,尤其是工资。我所理解的年薪制就是责权利。我就觉得要求应该降低一点,因为老师实在是太辛苦了。我们老师都说不管工资如何,只要压力小一点,因为岗位聘任制、年薪制,还有一个就是考核制,三种制度齐下。你们的研究可能考虑薪酬的问题,但是对于高校老师来讲,还有一个就是老师的个人学术发展。很多留在高校的人,留校的时候,他是想着发展,而不是奔着钱去的。

问:那像您这样资历的副教授,年薪大概在什么范围呢?

答:就十多万元吧。我年薪不高,不具有代表性。一般在15万~20万元。其实,20万元都很少,对于新进的老师,它是保证你在20万元以上。很多副教授工资是很低的,都是12万~15万元。

问:那您是希望基本工资高一点还是绩效工资高一点?

答:我对于工资没有需求,我只希望工作量少一点。我自己主观上不想做了,我家里人非要我做,他们都不知道我压力有多大。我现在每天就只能睡五个多小时。

问:要是考核不合格,除了扣钱还会怎样呢?

答:那你就必须离职了,这是岗位考核。岗位考核里面又分了很多种,比如说像我这样在学校待了很多年的,就不会被开除。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这些我也是听说的。考核分四个类别: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如果基本合格,还有一年考核期。如果不合格,直接降一级或者去学校找一些行政职位。我们是三年考核一次,那么相当于每年三分之一的人考核,15%的淘汰率。你知道现在薪酬对于我来讲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我现在的想法就是我只要以副教授的身份退休,就已经很成功了。

问:刚刚您说你们有分教学岗、教学科研岗和纯科研岗。

答:我就是教学科研岗。因为教学岗人数很少,很吃香的。像科研岗,对于研究要求就很高。

问:那新进员工压力应该很大吧?

答:是的。我们压力也非常大。

问:现在要是回过头来想,为什么当老师呢?

答:当老师主要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比较喜欢教学。

问:如果还有选择,您还愿意当老师吗?

答:不愿意。如果重新选择,我一定不当老师。压力太大了,我有的时候组会开到晚上九点,走的时候实验室有很多灯是亮着的。很多男老师周末都来,就怕被淘汰。像我们系里之前有很多从日本回来的博士,都去做教务了。

问:现行的制度会不会促使大家不停地创新呢?

答:多少会有点作用,但是代价是惨重的,我们的身体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像我这样读书时成绩好有什么用,累得要死,钱却不多,关键是打击自信心,在高校里面就没有自信心。

问:你们学校教师的离职率高吗?那为什么这些老师不出去呢?

答:这就是我要跟你讲的,因为你在学校里面受到了很大打击,你就会觉得自己很不行,你天天受到全方位打压,但是旁边的人会说,你出去能干什么呢?其实大家学习能力都很强的,大家都是自我激励性的,但大家也都好面子。

问:那您现在怎么分配时间,就是教学和科研的时间。

答:我自己比较特殊,我喜欢授课,但是大部分比较理性的老师都会花最少的时间在教学上,只要完成要求。

问:你们现在团队合作情况怎么样?

答:团队就是大家一起做项目。但现在考核个人就是必须是项目主持,你排第二都不算。所以,现在我都自己去接项目,自己去主持。老师要成为全能的,你要会谈项目,还要会财务,会人力资源,会宣传,会写文章。

职称:副教授;

性别:男;

年龄:50岁;

教龄:27年;

学位:博士。

问:您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答:我对于上课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学生有回应,我就特别开心。科研上有太多的压力,都会被我用太极拳来转化。我算是比较另类、自我和开心的老师了。我刚给MBA学生上课的时候也是比较紧张的。期间比较有挫折感的时候,就是自己说话不接地气,后来积累了若干年,企业咨询也做过,再后来就比较好了。

问:想知道这个压力和热情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就是有一些什么样的特殊的心理机制。

答: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因为我自己也在琢磨,我觉得对我而言,学生的肯定,还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受到的快乐,这些对于我的激励更大。我想这跟每个人童年经历应该有一定关系。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如你父母的、社会圈子的、工作领域的期待等。而另一类人,他们就会更加在意自我的认可,这就是做科研的动力、教学的动力。像我这样的,就是因为内在驱动力。

问:除了学生认可,那有没有学院口碑、同事口碑、领导认可呢?

答:这个影响还是很大的。所谓影响很大,就是在某一方面自己还是希望得到各方认可的。领导是按照学院绩效目标来考核,他不会仅仅根据学生认可你就决定考核结果,你还是得拿出东西来。对我来说,还是慢慢积累。我的兴趣比我要实现那个目标更重要,若我积累到那个程度,该上就上。

问:那您觉得这跟年龄有关系吗?

答:有关系。我不到这个年龄,我是感受不到的。实际上我更大的乐趣是能够观察社会变化,并且我能加一把力。实际上这是一个社区利益相关者的一个互动。我做这些事情,也没有发文章。就是因为自己喜欢。

问:您觉得这个兴趣和压力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压力和兴趣之间就是天平的两边,是此起彼伏的,比方说你的兴趣足够强,你是可以抵抗那个压力的;你的兴趣不够强的话,你就会屈从于压力。

问:那您觉得您从讲师评上副教授对于你的一些工作热情或者压力有影响吗?

答:我评上副教授以后更放松了,我更加愿意做自己的事情了。评职称前自己还是想要评个教授,但是上课的热情还是一直有。若我没有评上,说不定我会更加专注于教学,目标就是做一个名师。

问:还有一个问题,您觉得教学的创新能用什么衡量呢?

答:如果是教学方面的创新,我觉得学校的绩效考核就很阻碍。现在学校的考核就是你一个人完成了多少课程,或者说你一个人做了多少教学的改进。但是,实际上现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上课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你靠一个人去做已经不行了,而是需要几个老师合作带学生。实际上如果能够鼓励老师共同来做,可以把这个课程做得更好,但是现在的绩效激励就没有这样一个机会。这就需要教学变通以及老师之间的合作。

问:那说到这个如果需要激励高校创新行为,薪酬方面应该怎样改革?

答:激励内容可以这样评估。假如你是以科研为主,按你的学术论文就是A+;如果说你是强调社会影响力,发报刊文章那也可以;如果你强调教学,就看你的教学视频在网上的影响力。把这些都综合起来,那还是可以的。我相信各有各的兴趣,如果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把团队结合起来就会更好了。实际上,我觉得不管是薪酬激励还是职称激励都是需要的。

问:您对现在的薪酬满意吗?

答:我对这个好像没什么感觉,因为基本上不缺什么,所以没啥压力。年轻老师压力比较大,因为要买房子,我年龄比较大,所以感受不到什么压力。

问:您一天大概百分之多少用在科研,百分之多少用在教学?

答:一天60%~70%的时间用于教学,科研上花费的时间很少。

职称:教授;

性别:男;

年龄:57岁;(www.daowen.com)

教龄:30年;

学位:博士。

问: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留在高校做科研?

答:主要可能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当时跟我导师有关系,因为我导师是做学问的,所以他当时不让我从政。其实我当时原本是想从政的,后来他不让我从政,他叫我搞研究,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跟自己的性格可能有点关系,我喜欢思考一些问题。就是看到某些观点,可能认为不是很准确的话,就喜欢探索一下。

问:这个是从小都这样吗?

答:这倒不一定,这个是从我读研究生开始的,我发现自己对专业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我原来学习的专业是经济地理,所以跟区域经济有关系。有时看到很多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现象,我就产生了研究兴趣。而且在参加了很多课题之后,发现这个专业还是有点用的,能够提出一些很好的决议,如果能够被国家所采纳的话就最好了。

问:当研究成果变成现实后,您会很有成就感吗?

答:包括这两年上海的2040规划,后来改成2035规划,当时我有提出几点建议,其中有的被采纳了。现在上海生态空间的这个规划,当时只有160个公园,到2020年规划达到300多个,这个意见是听进去了,所以这让我还是有点成就感的。这也是激励我们做学问的一个驱动力。当然肯定也还有建议没有被采纳的。

问:您都已经是教授了,那您现在做科研的动力又是什么?

答:我实际上是签了终身合同的,就是说为什么还要有动力,因为我还是有一个目标的。从我1985年读研究生到2015年这30年的时光,我说我这30年可能白过了。为什么?我想30年前,我是带着要探寻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这个梦想来从事我的研究的,但是30年后我好像还没找到这个规律,所以后来从2015年起我就开始研究国际大都市。我想在国际大都市的这个发展里头,能不能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也是支撑我这30多年走过来的这个动力。我还是有这个理想的。另外,我发表的文章,有100多篇是被核心期刊收录,100多篇是被A类期刊收录,这个成就一般的人也很难达到,不是所有人都能超越的,对吧?

问:那您是不是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做科研?

答:我没有分心,也没有从政,也没有想到去赚钱,因为我是一心做学术的,而且有30多年的坚持,如果没有这个坚持,是很难做到的。我从48岁左右开始,又立了一个新目标:我每年要在国际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其实我可以不要这个目标的是吧?但是我就是说做学问还是很有意义的,我还要挑战自我,我当时想最后的十来年,我再冲击一下国际学术,我看我还有没有这个潜力,能不能迈进国际学术领域去。因为我没有出过国,我没有留过学。这是我当时的一个缺失,在我60岁之前这个十来年,我立下了这个目标,并且现在还是坚持这个目标,基本上还是超额完成的。

问:那像您这么多科研成就,当时评职称从讲师到副教授到教授,这个过程中也是很轻松的吧?这个从来就没有成为您的压力是吗?

答:对,职称、住房这些我都没压力。

问:这些也不会对您起到激励?

答:这些没有成为我的激励,我是挑战自己,自己给自己压力。因为我是中科院的硕士和博士,我要对得起母校中科院的这个称号。另外,我的导师在我们领域是“大牛”,所以我也要对得起我的导师,他当时没有让我从政,他让我做学问。

问:您的导师可能看到了您的潜质。

答:对,后来我导师过世之后,我去看我师母,她就是这么跟我说的。当时为什么不让我从政,导师还是觉得我在学术上是有潜力的,在他所有的学生里头,他对我还是最期盼的。

问:您觉得对于科研的热情是可以培养的嘛?

答:我认为科研的热情是可以培养的,但是首先是自己要有兴趣,再看这个专业,你如果不热爱这个方向,是很难在这里做出成绩的。其次,你要有好奇心,要有批判思维。要挑战权威,不要屈从,去追求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第三,如果你选定一个目标,就是沿着这个目标一直走下去,不要三心二意。我在大学期间首先培养了自学能力,那时没有老师的指导,是我自己在摸索的。反观那时我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我并不是工作狂,我每个礼拜看一场电影的。

问:您还是坚持每天来办公室?

答:对,但是我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我不太做无用功,我做事非常专注。另外,因为我看准的题目基本上都是比较新的,所以一般我写出来文章就能够发表。再就是积累,重视调研,能从实际中去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称:教授;

性别:女;

年龄:50岁;

教龄:23年;

学位:博士。

问:能请您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吗?

答:我是人文学院的中文教师,我的职称是教授。我教授的主要是大学语文、写作和人文素质科目。

问:您当时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呢?

答:选择这个行业应该说是受家庭的影响、受父母的影响,因为我们家很多人都是在学校里面当老师的。另外,当老师还有两个假期,这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吧。教师这个职业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

问:那看来您还挺喜欢这个职业的,现在感觉怎么样?

答:现在感觉也是喜欢的,但是工作压力也是蛮大的,略带一点使命感吧,就像你们研究薪酬问题,可能每个学校薪酬的情况都不一样。除了国家规定的财政的那一块,跟同类高校老师相比的话,我们学校是偏低的。

问:那你们薪资水平大概是多少?

答:我们学校的讲师年薪是算上奖金、课时费,再加上国家财政那一块大概七八万元。如果是副教授,年薪大概在十一二万元,教授大概在十三四万元。我们学校定的基本工资方案是说平均水平在11.2万~12.8万元。

问:那你知道这些薪酬大概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吗?

答:国家财政这一块、岗位工资、基本工资、教龄津贴,还有一个不太清楚。因为现在不太关注,我们分两块,一个是固定的基础工资,还有一个是变动的绩效工资,比如说根据年终考核,A类绩效工资就多一点,C类绩效工资会少一点,大概一两万元奖励。另外,还有就是科研奖、课时费等。

问:那您知道您的基本工资占比的大概数吗?

答:你说财政给的占基本工资多少对吧,差不多一半,只要我完成了基本工作量。不过绩效还是波动的,比如,我愿意周一到周五都上课,那我的绩效工资就会高于基本工资。这些都是相对的,再比如我们要完成八个课时的基础量,只要完成了这个,一般都是五五开。

问: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您希望工资里基本工资占比大,还是绩效工资占比大?

答:说实话,我肯定选择基本工资比例大一点。如果选择多一点,我当然希望两块都多一点。基本工资稳定,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就不想有太大的压力。例如,你少上课就会影响绩效工资,像我们这个年纪当然希望少上课,多拿工资。

问:那您方便说一下对于高校年薪制的看法吗?

答:像我以前读书的那个学校,正教授年薪可以拿到60万元。我们学校准备从国外引进一批海归,比如说有项目、有研究的,我们准备从这个行业中招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给出年薪20万元。不过20万元太少了。

问:那您希望实行年薪制吗?

答:我还是不太赞成年薪制,如果是给你一个任务,那既定目标压力要很大的。我宁愿不要年薪制。

问:您现在已经是教授了,在您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的这个过程中,是什么激励着您一直上升呢?

答:我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因为不想走仕途,就必须在学术上有所作为,光嘴上讲是不行的,所以就要有职称。这个职称也是对于我们最典型的一个外在认可,我就觉得是这个激励了我。另外,职称越高收入也会越高,尤其是退休以后,正高和副高差距更加明显。

问:现在您每天花在学术研究、论文上的时间多吗?

答:很多。如果平均的话,一天大概十个小时。

问:您觉得高校老师创新的动机是什么?

答:我先说一下学校,就是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给老师一定的报酬或者发个证书,老师都是希望名利双收的。那学校就制定一些好的科研制度,多给老师一点劳务费。另外,我觉得老师应该多动脑去搞课题研究,而不是费神去弄报销。就因为报销这个事,我都不想再申请课题了。

职称:教授;

性别:男;

年龄:63岁;

教龄:33年;

学位:博士。

问:请简单介绍一下您如何走上科研道路的。

答: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做一些科研项目,当时毕业之后就留校了,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去做党政工作,后来国家希望派遣一部分有学生工作经验的老师到国外工作,我有幸被选中了。我的导师对我影响很大,他是一位很受人尊敬的老先生,他把我领进了科研大门,奠定了我做科研的基础,他经常跟我探讨问题,也进一步激发了我的科研热情。

问:是什么支撑您一直从事科研工作?

答:做科研很多年了,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我天天闲在家里很无聊,我们跟中青年科研教师不一样,我们已经没有考核指标了,我现在主要是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我喜欢关注世界热点问题,关注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我们为浙江的一个市做了一个产业规划项目,研究报告提出当地产业国际化需要关注中美关系、中西关系,不仅要关注贸易问题,更要警惕美国的政治打压。果然发生了中美贸易摩擦,他们觉得我很有前瞻性,给了我极大的认可,我很开心。

问:您觉得现在的科研环境怎么样?

答:我国从2011年之后开始重视科研、重视文章发表,但是当时我做科研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所以成就不多。现在年轻老师基础比较好,不仅有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还有更多的科研资源、科研平台来做事。但是,现在社会竞争压力比较大,功利主义强一点,年轻教师中有些比较浮躁。

问:您觉得科研热情可以培养吗?

答:人都有好奇心、求知欲,但是人和人之间也存在差异性,有的人探索欲强一点。但是当前的考核机制太苛刻了,容易挫伤一个人的积极性。

职称:教授;

性别:男;

年龄:51岁;

教龄:26年;

学位:博士。

问:您觉得当老师比较适合您?

答:我是一个特别不喜欢求人的人,特别不喜欢被领导随便拨来拨去,而当老师一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还是可以的。有时候在行政部门看见那些小青年被呼来唤去的,想想自己还是很庆幸的,我没有到行政部门去。当老师我就是觉得比较安静、比较自由。

问:您有很多课题,不停做科研的动力是什么?

答:因为我们有申请课题做呀,我带了硕士、博士,不做课题的话,他们也毕不了业。还有就是我们是很有责任感的,课题申请下来了就要好好做,做不好会上黑名单的,以后申请课题就会很麻烦。高校老师本来就是要做研究啊,不干这个干什么呢?另外,我们一年一小考核,三年一大考核,这都属于要完成的任务。没课题的话,学生出去调研发问卷的版面费都得自己拿工资出,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适当补助一点劳务费,有课题才能付得出劳务费。

问:你自己有兴趣吗?

答:我觉得我这个人没特定的兴趣,但兴趣又很广泛——想做的事很多,但有时候不一定能做。所以,我现在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好干,既然干了就干好,干好的过程中就慢慢有了兴趣。教学研究有个好处是每天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研究的课题每个都不同,课题交流过程中对个人也会有提升。什么事情干起来了就有兴趣,不像小时候不感兴趣就不干了,工作是有责任在里面的。

问:您现在的薪酬是在什么范围?

答:我从不关心这些事情,大概20多万或30万元?

问:您觉得教授的收入和自己的付出对等吗?

答:我们这一部分人应该是对社会的贡献比社会对我们的回报大,但我觉得这是应该的。按照我加班的投入回报比来算还是低了点,但我觉得不应该这样算。我们是加班的,但是没按加班工资给我们付钱,我们加班加多久学校从来不过问。

问:您每天工作多少小时?教学和科研您投入时间的百分比大概是怎样的?

答:十几个小时总是要有的。我们这个教学实际上不好说,我的教学对象主要是研究生,本科生的课实际上我不喜欢上,但是教育部要求必须要上。我一般一学期3~4门课。给硕士生、博士生上课要准备的,你说这是研究还是教学,实际上很难分得清,现在给博士生讲课的内容就是现在研究的课题啊。这学期光给硕士生上课就有两天,一周算下来的话有三天的时间花在上课上。

问:如果想要让老师们多创新的话,应该有些什么激励方法?

答:我觉得要允许承认学校老师的成果。比如教授这个层次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上课和发文章了,他们有很多的经验,在社会上可以做很多咨询的,例如给企业和政府做咨询,他们本身也可以办企业了,但是现在感觉这方面政策还是不明朗。另外,接了课题,但是报账报不了,大家都不愿意干,遇到很多人都因为这个事情不愿意干。

问:报账这个问题您认为怎么做是可行的呢?

答:我听说美国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是:经费给教授,教授把项目结掉就行了,其他都不用管,也就是项目负责制,把项目给人家就行了,至于钱怎么花是人家的事。我们现在有的研究做到一定程度了,在外面请咨询,但咨询费都掏不出。

问:刚刚说到激励动机,您说了几个,一个是考核,一个是自己兴趣,还有一个是责任。

答:实际上我们做研究还有个好处,就是我们到了现在这个程度,做得好一般出去做个讲座也不错。确实社会责任感在里面了。有时候市里让我们这些专家去开个座谈会,反正让我们发言的时候他们还是很认真地在记,所以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做研究的多重功能,比如写个简报,领导批示我们就觉得好像也有功劳。

问:您对年薪制怎么看?

答:我觉得年薪制也是一个方向,它的一个好处就是短期内能将贡献和所得完全对应起来。年薪制一般比我们的工资高一些,压力也大一些,拿的钱多要求自然也高,有些人完不成任务就走了。所以,我觉得若要实行年薪制就要做到让他能来让他能走,否则就没什么意义了。不过年薪制也有弊端,大研究要形成团队,年薪制则特别不利于合作,每个老师各干各的,所以年薪制怎么能把这块解决是个问题,因为现在大项目基本都是团队协作的。

问:您建议一个什么样的机制来促进合作呢?

答:我觉得不要署名第一第二,而是比如说三个人发文章,第一个就记二分之一,第二个记三分之一,这样的话哪怕排到最后一个他也有分。而且过去研究生排第三作者还认的,现在就不认了,这样研究生更没动力合作发文章了。

职称:助理教授;

性别:男;

年龄:30岁;

教龄:3年;

学位:博士。

问:您觉得年薪制比起以往的制度在人才的激励方面是不是有更好的作用,或者对于它的优缺点,您能不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其实我没有和同等级的人比较过,讲师也是中级职称嘛。具体能相差多少,多大的区别我不是很清楚。现在从全社会来看的话,高校教师工资还是不高,所以科研方面说句不好听的话,申请到一个项目的经费不是百分百投到科研里面。

问:您入职时是年薪制吗?

答:我进来时的职称是助理教授,是年薪制,但没什么绩效奖励,一年总共多少钱,除以12个月,每个月就发这么些钱。

问:就是给您一年科研的工作量,如果没达到就扣?

答:我们这种是合同制,三年一个合同,两个聘期是六年,六年还没有升到副教授就要走人。助理教授是这样一个制度,和讲师还不一样,讲师是已经在体制里面的,而我们则是淘汰机制,根据评副教授的要求来考核你,压力是在这里,而不是在每年的考核上。每年的考核没有指标,只是阶段性的考核,主要是六年的那一次考核,那时你必须要升到副教授。助理教授的工资一般比讲师要稍微高一点点。

问:您现在是既要教学又要科研吗?

答:对,我们是属于教学科研型的,综合型的,会有一定的压力,尤其是我今年是第一年教学,备课会花很多时间,自然科研的时间就会比较少一点,薄弱一些,这是有考核要求的。

问:课程也有考核?

答:是的,必须要上满多少个学分,从而考核老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师有很多种类型,有纯科研的,也有综合的,两方面都会考核。

问:您选择老师这个职业的动机是什么?

答:觉得当了教师以后可能自己的时间会比较弹性。不过对于我们这种,好像比纯教学的感觉压力会更大一些,因为纯教学的老师上完课可能就不必考虑其他事情了。我们这种上完课白天在这坐着考虑教学科研的事,其实回到家还要考虑发论文、做项目,好比暑假的时候纯教学的老师都放假了,可是我们还在考虑做项目、写论文这些。所以,当初动力还是想着自己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在企业上班必须几点就要到。还有就是读博士的时候可能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问:您现在在科研方面,觉得热情和压力哪方面更大?

答:热情。其实搞科研要看平台,平台好了可能感觉就会比较顺,热情也会比较高,没有平台的话好像什么东西都差,尤其没有资源,这个是主要的。

问:那您平时在做学术或者教学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六年考核,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可能会让自己感到有压力?

答:因为我们学院比较特殊,这个压力可能比其他学院稍微小一点,像规模大一点的学院,人也多,个个都很厉害,竞争自然就很激烈,我们这边竞争没那么激烈,压力就稍微小一些。我们学院毕竟还是以教学为主的学院,情况会比较特殊一些。

问:刚才提到科研热情这一块,和您选择老师这个职业的原因,您提到弹性和自由度会大一些,这算是一方面,还有没有其他方面呢?

问:我觉得这个还是主要的吧。如果说是科研热情的话,比如很多人真的很喜欢研究,而我们这个偏工程,工科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理论研究倒不是太深入,实际上我们的热情主要还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能做出来就做出来,做不出来就过时了。

问:那您个人喜欢这样做科研的生活吗?

答:我还是挺喜欢的,如果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以此发表论文,那也是一种成就感。如果能获得一点利益那就更好了。

问:所以更多的情况下是因为有压力的推动?

答:其实还好啦。能满足要求,能够把职业延续下去,这是我主要的推动力,钱不是推动力。

问:教师还有荣誉感,社会地位和尊重度。

答:总是说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大家会比较尊重,其实只要你有能力,在哪里都会受到尊重。

问:您觉得从您搞科研到现在,最有压力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答:可能我经历的环境和别人不一样,我的压力可能会小一些。我们这边发论文比较多,人也比较轻松,也出去玩,然后就毕业了。我们同样梯队的另外两个老师就比较辛苦,发的论文也比较少,而国家奖基本都被我们团队包了。

问:所以和团队的氛围还是有关的。

答:是的。科研真的和氛围有关,师兄弟之间互相带着,会少走很多弯路。

问:您觉得高校应该怎么做才能对科研人员有一定的激励呢?

答:评职称是要考虑到经费的,也就是你为学校申请到多少钱。其中,纵向的项目对评职称肯定是有帮助的,国家的项目肯定更有含金量;横向的项目就只是挣钱。

问:您现在最需要学校、学院给您哪些支持呢?

答:这个和研究方向有关。做软方向要有平台,做硬方向要有设备,还有空间之类的。

职称:教授;

性别:女;

年龄:51岁;

教龄:25年;

学位:博士(海外)。

问:您当时是如何走上科研道路的?

答:我硕士时期的研究方向是材料方面的,留校之后一直在实验室待着,当时我不太安分,我很害怕一眼看到头的日子,所以我去读博了,做的是化学研究方向。当时我有机会去日本留学,刚开始我没有进入状态,我只想把实验完成,并不会深入思考。后来看到一些同学做实验很认真,他们投入了一定的热情去做,还会不断思考、不断拓展,然后就能不断创新,我受到了感触:原来应该Enjoyyourresearch!再后来,我意识到我也要提高自己的主动性,不仅要认真做,还要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做,要更多地去思考。因为做实验认真了,成果出来就容易了,我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问: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您感觉压力大吗?

答:刚回国工作很开心,但是我压力也很大,不仅要上课,又要开展科学研究。这时没有导师的帮助了,我需要独立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再加上当时我孩子只有几岁,家庭责任也大。那段时间还是比较黑暗的。我不奋斗,我的孩子没饭吃,我也没饭吃,所以我每件事情都拼命去做,拼命做好。

问:那什么时候找回了享受研究的体验?

答:刚开始带学生做科研是一个磨合的过程,思考自己研究领域的切入点,这很艰难,因为发现科学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3~4年的摸索过程,直到2007年我才申请到第一个面上项目,于是我就有了科研经费,就能买足够的设施设备,这时我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慢慢有成就感之后,我的自信就有了,热情也更高涨了,这样的良性循环越来越多,我也就敢挑战更多全新的领域。

问:为什么成果那么丰富了还继续做科研?

答:我真的很喜欢做科研,不让我做,我会觉得很难受。不断钻研是我人生的乐趣。解决问题能让我很开心!当我的文章被我们这个领域的顶级期刊录用之后,我跟我的学生说:“接受了!接受了!”收到邮件的那一刻,我就很开心,我的内心都在笑。现在再让我去做常规的工作,日复一日做同样的事情,我觉得很枯燥、无聊,而且很没有挑战。我现在做科研很有信心了,遇到困难我不害怕,我从来不认为困难是不可逾越的,只是时间问题。我觉得态度最重要,只要想做就能做好,只是时间问题。

问:您觉得做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做科研必须要有主动性。认真主动地去做和敷衍被动地去做,结果完全是不一样的。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做实验的时候不要戴着耳机,要全神贯注地关注实验现象,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做。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我不会轻易放弃。我们也会有团队合作,有一些问题要跟其他老师一起斟酌,但是科研团队的合作比较难得。

职称:教授;

性别:女;

年龄:53岁;

教龄:28年;

学位:博士。

问:您觉得大学老师的报酬怎么样?和工作量相比较如何?

答:我感觉这个应该因人而异。我从早到晚,没有节假日,我们的薪酬与我们的劳动收入是远远不匹配的。有些人只是上课,而且课又少。这样看他的付出量和贡献量是很不匹配的。至于他在外面做什么事情,那不知道。但他在单位的贡献量太少。有些老师很多活动都不参加,在外面开公司,学校这边他们只需要做好教学工作。这一批人,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很大,但是对于单位的贡献却很少。还有一批人,他们没什么压力感,比如说那些老员工,他们就只想做好本职工作,新引进的人一般不会这样,他们都会有紧迫感。

问:那他们工资结构是怎样的?

答:你看我们的工资,一个月是一万两千元左右,年终我拿到的课时费和年终奖励应该是两三万元的样子。科研奖励很少的,每个人不一样。一年二十多万到三十多万元之间,这是税前。因为我还有职务津贴这一块,就是连职务津贴加在一块才能在这个范围之内。那一般老师就二十多万元。

问:当一年教授和当十年教授工资差别不大是吧?

答:基本上差别不大,我们岗位两个级别之间差个一两万元,也不大。副教授十七八万元,我感觉是这样的。我们学院在学校中教师的收入算是中等的。

问:你们学校教师聘用是双轨制?

答:对,我们学校是实行双轨制的,我们有很多海归老师,海归老师的收入总体上都比我们高。常任制就是终身的,就跟国外一模一样,只要你按照这个轨迹来,你就可以终身被聘用了,签固定合同。聘任制在国内的话,像我现在还是要每三年签订一次合同。海外应聘的常任制是有难度的,我们这么多年常任制的只有三个人,你看我们大批量的海归老师,常任制的全院才三个。

问:双轨制的话在薪酬上也有区别吧?

答:是的,海归老师进来最差的起步就三十五万元。他们就六年合同,主要以发国际期刊为主,三十五万元都是指刚刚毕业的学生,教授都是六十万元。而我们勉强拿二十多万元。

问:那老师们欢迎年薪制吗?

答:不太了解,不过前几天我还听其他老师讲起这个,大多数老师还是不愿意年薪制,不愿意受到合同的约束。现在我们工资偏低,但是相对比较自由。若是年薪制,他们达不到条件就得走人了。

问:您有这么多成果,是什么让您有这么大的科研动力?

答:我就觉得,要说谁有这么高尚的情操,说得有些大了。我自己的话,首先是基于责任心,要把它做好。一件事情要做好,一定要精益求精。要有危机感,没有危机感可能大家就没这么努力了,当然也要看人了,凡是有责任心的,比较认真努力的,他会重视你的指标,他会跟着你的指标跑。有相当一部分人,就像我说的,在这个学校呆了一二十年了,前一段时间在进行考评的时候,有很多人的科研成果是零,其实他已经不在乎了。我们学校大概在一年多前就提示大家了,说你还有哪些任务工作,要达到的科研成果,但是一年下来,仍有很多老师的科研成果是零,这就说明这些老师对指标是无所谓的,而且他们已经确定自己不会被开除。但是往往是那些新进来的老师,他们会很努力,天天担心岗位保不住。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有兴趣的,如果没有兴趣的话,逼也逼不出来。对我来讲,做课题很顺手、很轻松,但是就是时间问题。

问:当老师是您一开始就喜欢的吗?

答:不是,我最喜欢的是做服务行业或者做生意。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卖明信片、卖袜子什么的,我跑了好多地方呢,我上大学的时候不安分,后来还准备开饭馆。我当时老师的工作准备不要了,什么都弄好了,准备开饭馆。但是因为师资力量太少,又硬是把我给拽回来了。

问:那现在如果让您重新选,您会选什么?

答:我能够把它做好。我一开始就说了,一个工作,即使你不喜欢,只要你投入了,就能够把它做好。但是这不是我最喜欢的。

问:因为您课题多,您觉得现在的经费管理状况对于您做课题有影响吗?

答:有影响的,现在经费很难报,然后还要求规定时间内要报完。劳务费虽然上限是40%,但是它的税很重,就没兴趣了。所以,我觉得影响还是很大的。但是,我还是觉得对于特别喜欢做这个事情的人,他应该不在乎你给不给他奖励。像我本人就是这样,我不在乎你给不给我奖励,也不在乎我申报课题,你给不给我配套,我也不在乎说,我写一篇专报,你给我多少钱。我做这些事情不是因为这里面有钱才去做的。

问:如果将来你孩子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你鼓励吗?

答:我鼓励的,虽然说我自己不喜欢,但我还是喜欢我女儿当大学老师,虽然很辛苦,但有社会地位,相比社会上其他工作,老师这个工作可能就很纯粹、阳光,大家很认可,或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相对自由和独立,没有领导盯你盯得那么紧,自己做好自己就行了,自己沉淀积累,就会越来越好,就会更加自由。甚至你想去到哪里都可以,就像长上翅膀一样。另外,我们这个岗位就像医生一样,待得越久越吃香。

职称:讲师;

性别:女;

年龄:49岁;

教龄:22年;

学位:博士。

问:您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呢?

答:其实应该说不是我选的。本科毕业以后,我来到上海的一所学校,慢慢向上,因为要落户,所以留在了学校。

问:您对于自己的工资结构了解吗?

答:不是很了解,大体收入知道。大概25万~30万元,税前的。

问:您是希望基本工资多一点还是绩效工资多一点?

答:我肯定是希望基本工资多呀。离退休越来越近,就希望基本工资多一点。如果年轻的话,肯定希望绩效工资多一点。

问:您现在还是每天来办公室做科研吗?

答:不是。我就是在家里,两到三天来学校一次,因为有课或者什么的,家里面很安静。

问:您喜欢做科研吗?

答:不喜欢,这是最苦的差事。为了考评和升职称吧和薪酬没关系。对于高校老师而言,做出来的东西又有多少人看。天生喜欢搞研究的人是少数,弄出来的东西,除了给你考评用,我真的不觉得有多大作用。

问:那您评职称的动力是什么?

答:首先,就是一条道走到黑,因为你这样就是惯性依赖。其次,就是一直往上升肯定也是有好处的。再次,就是你可以带学生做一点事情,你带的学生从硕士到博士,带的学生质量越好,你就会出越多的成果。

问:那您下一步的职称目标是什么?

答:我现在是讲师,下一步目标是副教授。人家一来就是海归,像我这样,现在感觉还是生命最重要。如果你做研究是快乐幸福的,那就做研究,否则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其实,我很喜欢跟学生交流,我喜欢教,不喜欢写,要我写实在是太难了。

问:那您觉得现在学校要激励您创新,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吗?

答:比如说科研经费报销还是有一些问题。现在有一个改进,就是劳务支出可以占到科研经费的50%。那等于说是承认脑力劳动者应该有成本的。我觉得很多东西都可以简化处理,做项目很多都是脑力消耗,像实验室报销都是大型设备,二者完全不一样,但是这两个报销却走一样的流程就很奇怪了。

职称:副教授;

性别:男;

年龄:38岁;

教龄:6年;

学位:博士。

问:请您介绍一下您的科研经历。

答:我在读书期间,参与了很多工作,硕士阶段当辅导员,读博期间在规划办公室,后来学校筹备了教育学院,我对这方面一直很感兴趣,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教育领域的人。

问:您做科研有困难和压力吗?

答:刚开始也有顾虑,海归也多,竞争激烈,别人读书期间就是高等教育专业的,我是半路出家。另外,我们这个方面的研究,申请科研经费很困难。高水平期刊的文章发不出来,也有压力。我们这边评副教授,要发三篇A或B,一个省部级课题,一部专著,还要满足教学课时要求,压力还是蛮大的。

问:做科研的动力有哪些?

答:我不是很功利的人,我觉得发媒体文章很有意思。很多媒体跟我约稿,如果话题感兴趣,我会很愉快地接受。我现在在公开媒体发表的文章,这些都不算我的科研指标。我不会刻意去追求核心期刊、追求职称,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只要专心做好当下的科研工作,评职称只是快慢的问题,如果一味盯着职称、盯着指标,我会失去很多做研究的快乐。

问:您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喜欢做的事情总归会有成果。如果你很喜欢,并且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那一定会做得很好的。你一天超过12个小时都沉浸在自己的专业研究中,那怎么可能做不好呢?

职称:教授;

性别:男;

年龄:58岁;

教龄:21年;

学位:博士。

问:请介绍一下您的科研经历。

答:我硕士毕业后先去科研中心做了四年研究员,后来去了科技院做应用研究,因为当时身边很多人都去读博,觉得自己也很适合做科研,加上农业研究不景气,科研单位学科水平也不高,我就回大学读博,读博后就顺利留校了。

问:您当时为什么选择走科研道路呢?

答:留校之后,我开始做环境变化、土地演变等基础研究项目,这是我自己的研究需要,也能够给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做科研是我的岗位职责要求。要是没有考核指标的要求,我就不做科研了。

问:您做科研是有合作者吗?

答:会有团队合作,尤其是我们的工作,自己一个人做不了,需要跟其他人一起合作。别人找你干活,不给你分钱,你也不愿意。合作都是有分工、有主次的,所以科研经费很重要啊。很多老师不像以前那么积极招收学生,因为科研经费的管理很复杂,多做项目,也未必能多得,所以很多人觉得完成科研任务就可以了。

问:您喜欢做科研吗?

答:科研工作很辛苦的,虽然时间很自由,但是工作和休息的界限不明显,时时刻刻脑子都在转,压力还是很大的。我现在已经是教授了,只要完成聘期考核就可以了,其他不想做的科研就不做了。不像年轻老师,想要尽快出成果。

职称:教授;

性别:女;

年龄:55岁;

教龄:18年;

学位:博士(海外)。

问:您是怎么当上老师的?

答:我在国外待了七年,其中一年是读硕士,四年读博士。我认为就是我读到博士以后,就是要走上这条道路了。因为读到硕士其实就可以就业了,不需要再读了,而我也喜欢教师这个行业,当个女老师,带带学生挺有成就感的。

问:您晋升职称顺利吗,是什么动机促使您努力的?

答:还算顺利,至于晋升职称的动机,我觉得有内在动机,也有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就是人在任何职位,如果不安于现状的话,都要有一个向上的职业发展需求;外在动机就是整个大环境,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另外,在中国,职称和资源是挂钩的,你没有职称,就没有资源。另外,学生、科研项目、薪酬这三方面,没有晋升,这三方面都不行。

问:对您而言工作压力大吗?

答:至于现在的工作压力,应该是分不同的年龄段。比如说对于30~35岁之间的,35~40岁之间的,还有像我这个年龄的,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太一样了。从副教授到正教授这么多年里,肯定是有压力的。另外的压力来自家庭,因为孩子都还小,而现在我们孩子都上大学了,所以考虑压力还得分年龄和家庭状况。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就不会有这么多时间了,晚上还得陪他写作业,还得送他去补习班。十几年前,孩子都在上学,我得照顾他们。我现在看得比较开,因为经历过,其实现在压力没有以前大了,工作热情还是有的。评上教授以后,其实也是要看处于什么阶段,比如说如果还年轻,刚评上教授,因为它还是有一个向上的空间,什么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四级教授之类的,有的人还有往上的目标。据我观察,我们学院的教授,他们压力还是很大的。我觉得可能现在五十岁以上的教授没有那种特别想往上冲的压力了。

问:那您现在就是已经到了这个年龄段,新的科研指标压力大吗?

答:现在科研指标还行,因为有了学生之后,主要还是带学生。科研压力还是有一些的,因为也还是有考评的。像我去年考评过,三年内就不用考评了。因为我是签长期合同的,但是总是有每年的其他考评,所以还是得弄。

问:这种压力会影响到您做科研的积极性吗?

答:对科研的积极性,于我而言,我是一个比较平稳的人,我不会完全沉迷于科研,使劲做这种,我也不会说自己什么都不做。所以谈不上热情,也谈不上不热情。当前的科研压力不会挫伤我的科研积极性,我觉得压力和积极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科研积极性是内部的,尤其是成年人,不像小孩子,给个糖豆就行。对于成年人而言,压力和积极性应该没有必然联系。相反的,一定的压力还能促进积极性。所以,就我个人来讲,比如说必须申请自然基金,是有压力吧,但是我还是会申请。

问:那如果没有硬性要求,您还会申请吗?

答:会呀,因为我还有学生。

问:那您觉得现在高校里面的一些政策是有利于高校老师创新还是会阻碍?

答:我觉得好像不起作用,就是没有专门的考核来促进创新。科研创新的话,我觉得应该是非常突出的,有影响力的,与众不同的。我理解的是教学方法可以有创新。比如说我教学用了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我可以推广,这是可以创新的。然后,管理上也可以有创新,比如说其他学校没有用过这个政策,但是你用了,而且效果非常好,那么这就是创新。

问:教学上的创新源于哪里?

答:现在就是没有教学创新上的激励,除非自己特别感兴趣。

问:那您觉得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吗?比如考核或者薪酬方面。

答:我认为应当有一套一般考核指标和一套特殊考核指标。其实我们学院的薪酬是较高的,人肯定是要跟自己情况差不多、努力也差不多的人进行比较的,人家付出的比你多,但是你却拿得多。反正我就会这样想,我就很满足。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我觉得学院真的要管,他们占着学院的资源在外面开公司。

问:您是怎么看待现在高校重论文数量、期刊等级这种考核评价体系的?

答:我觉得应该是越来越模糊化比较好,以至于到最后就像发达国家,比如说美国和日本那样不考核了,就是铁饭碗。这就是自由职业者,不给指导,反而创新性更加好。可能趋势是这样。你看如果完全通过自律,而不是压力,那些七八十岁的老师现在还在做,你说他动机是什么,其实就是喜欢。

问:那我们的机制就是应该让不喜欢变成喜欢?

答:不是,不喜欢的不喜欢就行,别捣乱就好;喜欢的应该让他们更加喜欢。

职称:教授;

性别:女;

年龄:56岁;

教龄:22年;

学位:博士。

问:能介绍一下您的科研经历,比如说当时您为什么会选择做这方面的研究。

答:对专业方面,其实很简单,因为我父亲是学历史的,我从小就对历史和文史都很感兴趣。历史、文化、地理都是我非常有兴趣的,从小我基本上什么书都看,杂七杂八的,对文化、人类学非常感兴趣。大二或者大三的时候,北京大学地理系的一位教授到我们学校去做学术报告,我第一次听到了历史地理这个概念,当时我感觉非常兴奋,因为觉得就正好可以把我的兴趣跟我的专业结合在一起,所以从大三以后我就开始比较系统地去接触历史地理。后来就是考硕士,考博士,没有改变。然后就一直沿着这个方向走,而且我觉得我现在做的东西跟我的兴趣点完全契合。

问:您一讲到您的研究就很兴奋,您对科研的热情源于哪里?

答:从我个人来讲,一开始是很朴素的感情,就是对历史感兴趣,对文化感兴趣。后来随着研究的积累和年龄的增长,你的认识可能就不那么单纯了,很多时候可能也不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出发,还要有一些更进一步的深入。我这个人不属于那种很聪明、很机灵的人,但是我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专注。随着自己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就越热爱。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有抱怨过太苦了。

问:您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或者压力?

答:当然有困难,如果要说的话,我觉得大概最困难的时期应该是在我评副教授的前后。当时作为一个青年学者,特别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或学术界的肯定。应该说是很关键的,就是你上到副教授以后,就意味着你已经算高级职称了,你的成果或者你的学术能力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肯定。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希望能够得到学术的公正对待。但当时你前面还有比你资深的老师没有拿到副教授,那你就不能越过他,即便我当时的成果已经远超过他们。其实这个事对我的打击还是有的。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讲,就是我怎么努力我都越不过去,这个其实对青年学者是不公平的。更不用说当时我们那个时代,收入还不高。我博士毕业以后一直到副教授评上之前,我一个月工资800元,但是我觉得这些对我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我知道这是暂时的。另外一个原因,这个是大家都不讲的,但实际上应该说是比那个影响可能还要更深刻的,就是一个性别问题,领导觉得你比男生评得晚很正常,你一个女生,虽然不能说你就是相夫教子,但是你的这个生产能力肯定不行。对女性还是有一种很传统、很刻板的认识。

问:那当时是什么驱使您去拿项目做课题的呢?

答:如果我认为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很重要的,那么我就会去尝试。我们是研究所,自然就是要拿课题,因为这是你考核的指标之一。刚开始会觉得国家社科那是高高在上的,基本上机会也不大。我们研究所的老师说你去报一下,我说可能不行,他说你不报肯定是没有,但你报了未必不行啊。结果那年就拿到了,这个过程中我其实还蛮感激的。拿到课题后我觉得对个人学术自信的建立也是很有帮助的,觉得自己的成果是得到肯定的,然后就越做越起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对我来讲其实很明白,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所以就会比较开心。

问:您觉得培养学生的这种科研热情会很难吗?

答:严格说这个真的是要靠自己。因为有时候,自信心的维护很重要,一般学生刚来基本上都是有学术热情的,应该对这个专业是有兴趣才进来的。但是,我们发现第一年的学习对他们而言其实非常重要,就是说他只是有热情,但是他对这个学科其实不了解,那他们第一年其实是很辛苦的,所以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如果他有一点进步,你给他肯定的话,他就会慢慢地把这个兴趣就发展起来了。之后就不仅仅是兴趣,还有对学术的自信和能力。如果这个时候你压制他,他就会觉得你在告诉他你们这些人能力不行。

问:您刚才说要读大量的文献,那您一般要花多长时间在办公室?

答:我是这样的,因为我现在兼职做行政,但是我尽可能挤时间出来做科研。因为,第一我们是双肩挑的,第二在高校里,其实真正让你站得住脚的不是你的行政,而是你的科研,所以我还是要抽出不短的时间来做学术。在我没做行政之前,我一天在电脑前的时间,平均下来应该是六个小时。做行政之后,科研又不想放的时候,我熬夜熬得比较多。

职称:副教授;

性别:男;

年龄:33岁;

教龄:6年;

学位:博士。

问:您的年薪是多少呢?除了学校的薪酬,是否还有别的收入?

答:我的年薪其实也就二十万元左右吧。

问:二十万元左右是指税前还是税后?

答:是税后。因为我们这个年薪里面很大一部分是绩效那块,比如我做的那些科研可能会得到学校的奖励,这块占比是比较大的。其他收入来源也是有一些的,比如有时候可能会跟一些企业合作做一些课题。还有一些可能是去其他学校做一些讲座呀,还可能有一些论文的评审。

问:您期望基本工资还是绩效工资哪个占比大?

答:当然是绩效工资占比大了。基本工资太多的话也难以去激励年轻老师进一步创新。

问:您的绩效工资是学院发的还是学校发的?

答:绩效工资有学院发的也有学校发的。当然我也不知道怎么算,比如说发表了好的论文,学校每年会评创新贡献奖,如果你能入选的话,这部分可能是学校发的,但是不一定会放到薪酬里面。

问:您对高校教师实行年薪制有什么看法?

答:我就是觉得年薪制比较直接、比较直观,跟你说明了能拿多少。如果是我希望的话我还是想要非年薪制,因为年薪制的压力太大了。如果是年薪制的话,我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衡量,看我是不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

问:您在评职称的时候主要的动机是?

答:评职称我很了解,因为我这个职业就是必须以职称为导向,没有职称的话其他做的都是虚的,发表了再多的论文、拿了再多的项目,如果没有职称的话,其实等于说对自己而言,没有一个东西来认可你。不仅仅是从工资增长了多少这个角度,其实从个人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来讲我觉得也是比较重要的。对我们来说,副教授和讲师之间的薪酬差别没有那么大,但我觉得它们隐含的价值差别是比较大的。社会地位不一样,还有就是你出去做课题、做项目,你说你是某个学校的讲师,那别人可能会觉得讲师太多了,没有什么含金量,但是如果说你是副教授或者教授,那别人就觉得你是高级职称了,认为你达到这样一个标准了,别人还是相对比较认可一点。

问:如果学校或者政府需要激励年轻教师,您觉得他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答:如果说是要激励高校科研人员出更多成果的话,我觉得最直观的一点还是考核制度方面要做出调整。拿我们学院来说,刚开始其实并不太注重科研奖励这一块,这方面的制度也不太完善。所以,很多年轻老师过来以后不愿意做科研。我认为首先从制度这块,奖励制度和考核制度要先做好。当然奖励除了内部公平以外还要有外部公平,比如和其他学校的老师相比,他们的奖励是多少,那我们自己的情况也要跟得上。激励一方面是钱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在职称竞争方面有没有倾斜性的问题。我觉得做任何的奖励激励、创新激励都应该和这些挂钩。

问:有些老师自己有公司,您知不知道这些在职期间自己创业的老师大概的情况?

答:我了解,有的老师是创业的,他们创业的情况可能是,在自己的领域内发现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就把它推向市场。但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他们选择创业可能和他们对于自己的薪资的满意度也有关系。

问:那这种情况下,学校或者学院一般对这种在外创业的老师的考核会不会有些不一样?

答:没有任何倾斜。因为你的本职工作就是老师,想当老师当然要先完成考核的东西,它还不能因为这去倾斜,我所了解的是没有任何高校是有这方面倾斜的。

问:国家出台了一个政策,就是鼓励老师在职创业,发挥知识价值。

答:是,但它的指导意见是这样的,就是你可以先停薪留职出去创业,这是可以的。但有的老师是这样的,学校我也不放,你知道高校老师的时间是比较自由的,他就利用这个空隙出去创业,那肯定没一个学校愿意这样干。这样的话也是不公平的,工资也拿,还创业,肯定就会有很多不公平的问题出来了。

问:那您当时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呢?

答:当时觉得还是教师这个行业比较适合自己,和自己的性格、能力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匹配吧。我其实从小就比较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当时也是一心想着当教师。

问:那您是不是可以说对现在这个状态还是挺满意的?

答:对,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如果给我一个其他的工作我可能就做的没有像现在这么好。

问:那等您的孩子长大了,您希望他跟你一样当一名老师吗?

答:如果他能当老师我当然是双手赞成了,因为我觉得老师这个职业首先比较受大家尊敬,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你有能力做老师,那么养家糊口是没问题的。

职称:副教授;

性别:女;

年龄:47岁;

教龄:15年;

学位:博士。

问:您现在感觉当老师怎么样?

答:现在感觉还可以,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觉得很痛苦,主要那时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比较不适合我的性格,我更适合做按部就班的工作,因为我的逻辑分析能力还是很强的,但如果让我做创意创新而且需要自己找方向的工作,我觉得会比较困难。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职业选择好像有问题。同时又面临着高校的压力,很不适应、很不舒服的状态。现在好点了主要是因为评到了副教授,从讲师到副教授那段时期压力比较大。

问: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考虑,比如想评职称什么的,和钱有关系吗?

答:当然有关系了。钱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是职业的自尊,如果一辈子都是讲师的话没有使自己的职业得到足够的发展。毕竟自己还是比较优秀的,当学生的时候很优秀,但是当老师没有成就感。我觉得从讲师到副教授这个差别是比较大的,因为讲师的话只能从上课获得多一点的薪酬,但是副教授指导学生,还有很多的评审,钱的来源就多了很多。获得的尊重感也是不一样的。

问:您希望教师薪酬实行年薪制吗?

答:我觉得压力可能会比较大吧,然后可能要看它的导向,看学院到底是什么导向,比如是研究型的,就不需要我们多上课,那我可能就根据它的导向来了。如果我研究做得很强的话,那年薪制我觉得蛮好的,但研究不强的话就会觉得不怎么好,因为这样子的话你很难达到它的标准。

问:如果是研究型大学,它可能就是研究导向。

答:现在也是觉得挺难平衡的,我现在上课上多了会觉得很累,状态不是很好,就不利于研究,导致不愿意上课。其实两方面都焦虑,一方面是研究很焦虑,另一方面上课也没有享受到上课的乐趣。还有就是和自己的投入有关。我投入得越多,从学生那边得到的关于我的反馈就很好。还有课堂的表现,整个氛围很好,这样的话当时那个状态会感觉到的是一种享受。但是如果想要达到那个效果的话就必须在教学上花费很多精力,所以特别纠结。

问:您觉得想要进一步创新需要学校在制度上提供些什么辅助?

答:学校的话薪酬肯定是一种激励了,还有就是可能再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吧。比如说现在更多出去交流的机会,包括国内开会、国外交流的机会。还有财务方面让我们多一点自由,少一点报销上的繁杂。

问:每年项目申请竞争都很激烈,您拿项目的动力是什么?

答:职称还有考核的要求,但是好像钱上面从来没考虑过。

问:对老师创新来说,考核算动力还是阻力?

答:可能是压力吧,很难说是动力,对我来说是压力。还有跟创新有关的就是团队的问题,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一个人去做研究是比较孤独的,这种创新成果也会少很多,还是需要团队,有团队大家就会交流思想,可能某次交流的时候思想的火花就碰撞了。在这个团队里,有的人很有想法就会把整个团队带动起来。但我们现在的评价体系里面,好像没有一个体系是促进大家交流的,包括团队的绩效怎么算等,如果只认第一作者,那你的机会就很少。如果都认的话肯定会促进大家的合作,那团队的交流就可以更广,也更容易把整个学校、学院的氛围带动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